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中學生是否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關系到祖國和民族的未來,提高高中生的創新能力是中學化學教學最主要的目標之一。根據筆者多年的感悟和實踐,本文主要淺談當下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高中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一、創新能力的內涵
創新能力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實踐以及創新情感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通過改變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方式,發揮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對于新知識、新內容的自我探索能力,基于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理解產生對新知識獨特的認識,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和形成能力。
二、高中化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1、創造輕松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
創新意識指的是敢于質疑、敢于標新立異以及敢為天下第一的勇氣,這就要求高中生要不唯師,不唯書,敢于講真話,敢于發表自己的想法。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課堂氣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民主寬松的課堂氣氛對高中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具有促進作用。例如,在“生命的基礎能源———糖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問學生如果沒吃早飯,到了第四節課有什么樣的感受呢?這樣的問題是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認知沖突,引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然后教師又引導學生根據生活中的經驗,給糖類下定義。教師引導學生先說出糖的特征,學生提出糖是甜的,平時吃的糖果是甜的,白砂糖也是甜的,糖葫蘆也是甜的。
2、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進知識的自主建構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高中化學的知識學習就不能是簡單地知識記憶,而是學生知識的自主建構和積極思考。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參與。例如“,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學習,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學習的方法,并且具備一定的知識重構的能力。學生通過教師提供的信息,可以了解硫和氮的氧化物是我們大氣層的一種污染物,是環境污染中酸雨的主要來源。這時教師提出導學問題,我們采集的雨水是不是酸雨?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始實驗。1.在錐形瓶中加入約50mL的蒸餾水,觀察形態;2.用鑷子夾住錐形瓶,火柴慢慢靠近瓶口,當火柴頭燃燒后立即取出火柴,蓋住瓶口,搖動錐形瓶;3.測出錐形瓶中水的pH值。4.取少量錐形瓶S02水溶液,與H2O2稀溶液化合,之后再測量反應后溶液的pH值。實驗進行到這一步的時候,大家的學習興趣是最濃烈的,教師拋出支架性問題,二氧化硫與水的反應,體現了可溶性酸性氧化物的一般性質,作為酸性氧化物的二氧化硫其他的特性還有什么?讓學生自主建構,交流學習,配合一些酸雨地區的圖片,使學生對酸雨的危害有直觀的認識。
3、實踐是創新能力發展的落腳點
創新能力的開展其根本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能夠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付諸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創新實踐就高中階段來說,主要包括學生搜集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對新事物新思想的接受能力。在“獲取純凈的水”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教學情境,在中國的一個農村,地下水和河流的淡水資源受到現代化企業的污染,目前河水變得污濁不堪,地下水也滲透了許多對身體有害的物質,使得這個村子的人都得了一些疾病,大多數人的壽命只有40多歲,教師通過PPT展示這個村子人的生活狀態,在看到人們使用不清澈的水做飯時,學生不禁發出感嘆,我們平時洗漱的水都比他們的飲用水清澈,他們真可憐,好想幫助他們。結合社會的實際狀況,導入本課的學習,將化學知識與社會經驗相聯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以污水的凈化為任務,要求學生根據本節課的知識來進行污水的凈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設計層次性的導學問題:第一,我們平時引用的自來水稱為硬水,那軟水和硬水的差別是什么?第二,要把污水凈化,需要哪些物質呢?這些物質在凈化水的過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第三,凈化水的步驟有哪些?請學生動手實驗。第四,如何把硬水變為適合人們飲用的軟水?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開始搜集獲取純凈水的方法,并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思考獲取純凈水需要哪些物質,需要進行哪些基本過程。在搜集到相關信息后,學生開始在實踐中進行水的凈化,在實踐中不斷地深化理論知識,不斷地訓練自己的思維。
三、結語
綜上所述,創新能力的發展是新時代背景下對高中化學教學的一種必然要求,也是高中生必備的能力之一。創新能力在高中階段的體現是求異思維,是學生對新知識、新內容的多維角度的思考。因此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寬松民主的教學氣氛,以學生為中心展開課堂教學,鼓勵學生在實踐中不斷踐行自己的思想和所學的理論知識。
作者:支靜 單位:吉林省和龍市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