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楚漆器的藝術風格及來源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楚漆器器形和彩繪裝飾的有機結合
楚漆器主要以彩繪的方式裝飾,并且數量也比較大,主要是黑朱二色,地文互換,對比強烈,敷以黃、褐、白、綠、藍、金、銀諸色,深邃悠遠又繽紛燦爛。其中,金、銀二色的應用是中國漆器“描金”的開端,“描金”的漆器顯得高貴華麗。漆器髹飾一般在器表髹黑,器里髹紅,黑漆是漆的本色,又稱生漆,也有黑色摻和了其它色,楚人尚赤,源自遠古的圖騰觀念,對火神祝融的崇拜,紅色大多用丹砂,五彩則是用植物油和礦物顏料配置的。黑與紅是基本色調,自夏禹以來就形成了這個傳統,楚人繼承了這個傳統,但他們不改喜好附麗的本性,常常在深沉的黑色以及熱烈的紅色上敷陳五彩,表現楚漆器驚采絕艷的視覺效果。
綜觀楚漆器,無論是喪葬用品還是日常用品,都是融立體造型與表面裝飾彩繪于一體,并達到一定審美境界的裝飾藝術樣式。其單純的器物造型與繁縟華麗的彩繪紋樣,使漆器在審美上達到一種整體的高度完美,衍生出一種內在的節奏和外在的形式美感與空間節奏的相互滲透,在這種滲透中,器物造型的空靈和內涵感與器物彩繪的審美和神秘深邃時空秩序感互補,使器形和彩繪相映成趣。
(二)材質和審美意境的完美結合
《考工記》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造物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其中,天時地氣材美工巧的造物法則貫穿全書,其開篇便提出“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①”“材美”指材料的質量,強調了人對材料的選擇,因材制宜;材料的質量,施工的時節又與天時、地氣密切相關,“工巧”則是對主體創造性的肯定。楚國地處南方,生柔嘉材,資源豐富,手工業發達,等條件都符合了中國人與自然融通的造物觀。這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與自然親和,順應物性,適當加以調整選擇的造物思想。
對于楚漆器而言,其審美意象與材質工藝如同是生命與肌膚,兩者交融形成了一個完美的機體,審美意象才能得到完整的顯現。換句話說,根據作品的審美特質選擇與其相適應的材質,對材質進行利用和制作時,材質的特質才能充分的發揮,材質和審美內容才能相輔相成,達到完美的審美境界。楚人的審美意識常與對宇宙永恒、無限的追求和贊美有關。如《虎座飛鳥》這一作品,出于圖騰崇拜的遺風,楚人尊鳳而賤虎,在虎藝術中,鳳永遠是主角。虎混沌敦厚,匍匐負重,鳳高大峻拔,引吭高歌。虎、鳥對比,見出鳳鳥的圖騰意義,學者認為此“鳳”為飛廉,飛廉是鳳的別種,楚人視之為風神。人的精神要登天,須有風神相助,方能高飛。②通過飛鳥欲高舉飛翔的神態的絕妙刻畫,使我們強烈地想到那無限的宇宙空間。這件作品的材質與審美意境完美的統一,給人以無限想象的空間。
(三)幻想與現實交織,具象與抽象互補
中國藝術擅長曲線造型,曲線造型在楚藝術中尤為明顯,楚漆器的圖案,無不曲線輕盈、婉轉、奔騰、流動,傳達出生命之美和生命的律動感。曲線形象又被分解、變形、抽象,甚至與流云蔓草結合,使圖案大小、長短、松緊,變化無窮。“分解的極點,或僅具一目一喙,或止得一羽一爪;變形的極點,或類如行云流星,或類如花葉草莖,或類如水波火光;抽象的極點,是化為純粹的曲線,這樣,于形固有失,于神則有得,而且給觀眾留有廣闊的想象余地。化簡為繁,化整為零,似乎是拙的;執簡馭繁,以零概整,其實是巧的。”③楚國漆器紋飾的種類很多,變化無窮,但題材不外乎動植物、自然景物和幾何紋樣等。
從造型手法上分,可大致歸為形象具體明確的寫實型;對傳統紋樣和自然形態加以分解、變形的夸張型;純粹抽象的幾何型等。常見的有鳳紋、變形鳳紋、鳥羽紋、龍紋、變形龍紋、獸面紋、云紋、菱形紋、帶紋等。楚漆器中云雷紋是一個重要的內容,并且有些紋樣是從云雷紋變化而來的。楚漆器上云雷和鳳鳥通常結合在一起構成圖案,它們有的與器物的使用功能相聯系,具有與器物的用途相符合的象征意義,如一些祭器、喪葬用器多以具有濃厚神話色彩的紋樣作裝飾,意在作為人神溝通的媒介。但有許多紋樣不一定有象征意義,只是裝飾美化器物,譬如在耳杯、盒等日常用品上,它們作為單獨紋樣裝飾器物的蓋面,或以多種紋樣作對稱、均衡的形式組合,以裝飾器物的邊緣。有的采用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的構成方式,使紋樣重疊、交錯形成各種錯綜復雜的視覺效果。
人類早期造型藝術中“抽象”的魅力貫穿于原始生活和宗教的藝術節律,展示著當時人們從物質到精神,從生理到心理的裝飾需求。因而也就具有更概括、更集中、更有普遍社會功能代表意義的傳神力度。楚漆器的裝飾就是介于具象與抽象的“似與不似之間”。④在造型藝術的傳神之路上,一定限度的抽象是藝術塑造的規律之一。楚漆器裝飾是在形體的夸張里構合起符號圖騰崇拜物的傳神強度,使之凌駕于“栩栩如生”具象之上,發揮出被神化的社會功利作用。這種由點、線、面、體、質地、色彩和音響組成的復合體,是一種在空間和時間中可以感性直觀的物質存在,也是形態傳神的基礎條件,審美經驗的產生是審美形式為人感知之后激發出來的。因此,這種審美形式因素的抽象形態構成了形式美。其中,具象性和抽象性為條件互相滲透,楚漆器造型的形式法則是經由“形”所傳達的“神”,把抽象與具象連接在一起。
二、楚漆器的藝術風格的成因
中國是農耕文化,因土質與氣候適宜種植,人與自然和諧無間。歷史上,楚地一向被稱為“荊蠻”之地,上古備受古原始人的侵伐傷害。其生產力相對原始,對天地神明的原始宗教信仰也就更加深沉強烈。所以,“楚地信巫鬼,重淫祀”。⑤楚地山水又多奇峰、叢林、水澤,以及楚人的宇宙觀、思維模式等因素釀造了楚國器裝飾風格不同于其他國家的藝術風格。
(一)楚國的地理環境等因素為楚國漆器的興盛提供了理想的場所
上古時期,楚國地處南方,生柔嘉材,資源豐富,手工業發達,髹漆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漆器制作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階段,它是中國漆器藝術發展的第一個高峰,這個時期漆器產量之多、品種之備,制作之精,分布之廣都是前代不能夠比的。無論兵器、樂器、冥器、日常用具都以髹漆裝飾。漆器的用途深入到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在楚之前,中華民族就已經有了悠久的髹漆工藝傳統,但基本上都屬于比較幼稚的階段。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髹漆工藝才逐步走向成熟,并達到了一個藝術的審美高度。楚藝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特殊的歷程,從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末這500多年間發展起來的,它不斷的吸收、消化了北方中原、淮水流域和長江下游地區以及西南部的四川等相鄰區域的華夏、吳越、巴蜀等文化圈中的一些藝術因素。它是在不斷的征戰中擴大疆域,而后又在與外來的北方中原的沖突與交流中,經過再創造而造成的文化藝術樣式。但在這過程中楚文化一直占主導地位。
漆器在戰國時期得以空前發展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因為鐵器的廣泛應用,鋒利的刀、鑿、錛、斧等鐵質工具用于胎體加工,使以木胎為主的漆器生產既提高了產量,又改進了質量。二是漆器作為日用,有體輕、易洗、隔熱、無異味、抗酸耐腐蝕的優點,這些優點顯然長于青銅器,作為觀賞,它又是五光十色、燦爛絢麗的視覺效果,這種悅耳悅心的美感更非青銅器所能及。戰國漆器制造中心都在長江流域,這也是很自然的。首先,楚國地處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氣溫和降水量都非常適宜中,即讓漆器生產工序簡單化,又容易形成優質的漆膜。其次,良好的氣候適宜漆樹的生長,楚國擁有豐富的生漆資源。再次,楚國發達的鑄造冶鐵技術領先于列國,自春秋中期開始,隨著鐵工具的逐漸推廣,楚國木工技術也取得長足的進步,顯然這種進步加快漆器木胎的制作。⑥這些方面的原因,與楚人卓著的藝術才能結合起來,使當時楚漆器無論質量和數量都冠絕列國。
(二)中國本土藝術的南北分流使楚國藝術具有獨特的風格
早在史前藝術的萌芽時期,在北方的黃河流域和南方的長江流域母土里孕育起來的藝術事象,就明顯存在著氣質與風格上的南北差異。就拿史前巖畫為例,北方巖畫多以動物、狩獵和放牧為主,其作者多為巫師兼獵人,風格寫實,追求逼真肖像,畫風粗獷、質樸而生動,生活氣息較濃。南方巖畫則密切圍繞宗教祭祀,大量表現自身的形象,但突出的是宗教的神秘感,人物有符號化、裝飾化和半抽象的特點。
南方的楚文化比起北方的周秦文化來說,沒有經過奴隸社會的過渡,較少受嚴格的禮法的束縛,更多的保存了原始氏族社會的風習、制度、觀念。楚藝術自然呈現出真摯熱烈的情感,并且奔放、飄逸,顯得無拘無束,這使得楚漆器藝術呈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
(三)道家學說與巫術宗教思想為從事楚國漆器裝
飾的創作者提供了豐富的內容
莊子的道家學說中的審美觀與楚國的宗教情感說在楚漆器的創造中,可以說是精神與物質的同構。從莊子的《逍遙游》我們可以體會到楚人對龍鳳的向往,對神仙仙游的向往,那“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游無窮”的道家學說不僅體現了楚人追求自由與獨立的精神,更體現了道家思想的審美意蘊,體現了一種美學韻致。
宗教總是和宗教藝術形影相隨的,一定的宗教藝術也總是為其宗教服務的。楚國是一個巫風熾熱的國度,楚國人熱衷于巫術禮儀鬼神,以獲神靈庇護和賜福,濃厚的巫風,培養了楚人的非理性精神和浪漫的情調,也培養了楚人對神靈的虔誠情感。同時,也給予了楚人極大的想象空間和創作的回旋余地。楚漆畫就是將道家學說和宗教情感與楚人的人格精神融入一起,它具備神性的同時也蘊涵著人性的品格。
(四)楚漆器的裝飾大多受商周青銅器紋樣的影響
楚國漆器的紋樣大多來源于商周青銅器上的夔龍紋、鳳鳥紋、云雷紋等,但楚人將這些傳統紋樣加以變形、分解、夸張后,又根據裝飾的不同需要重新組合起來,形成生動流暢、灑脫舒展的新風格。商承祚在《長沙出土楚漆器圖錄》中說:“圓頂上的繪飾,繪上了曲折回旋的東西,錯綜復雜,難以捉摸,與其說是龍鳳的變形,不如說是卷曲的云態,同器蓋面的四鳳身上繪上了恰當的云紋,代替著鳳的眼、毛、羽、嘴、尾等部,再用鮮明的朱色加在無光黑漆涂成的鳳身,這樣一來,特別表現出鮮艷沉實、和諧流暢的效果。盆的圖案,中間三處旋轉紋,象征雷聲隆隆的音響,并在周圍涌現出曲卷善變的云朵,穿插神曲的閃電,這些無名的匠師,從自然境界的現象摻入一種神秘的幻想,創造出一幅雷雨景象,是值得提出的。”⑦綜上因素釀造了楚國漆器獨特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