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力資源管理戰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任何一個組織、一個企業要發展,首先要有明晰的戰略部署。目的使命是什么,愿景是什么,發展方向在哪里,好的可行的戰略是成功的一半。現今越來越多的人力資源經理能夠參與到戰略制定,戰略管理的過程中,并實現對戰略的執行與輔助。這也是人力資源管理通過其組織管理、招聘、激勵、考核等一系列職能所體現出來的核心價值。以下想以《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一場戰役中的部署為例,談一談HRM中最基本的一項職能,工作分配。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能力是我們平常分配工作時經??紤]的因素,不再贅述。性格+能力是人的因素,任務性質體現的是崗位的要求。要說明之所以把任務性質放在第三位的原因,就牽扯到是應該“因人定崗”還是“因崗定人”的問題,看似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討論。我的理解是,因崗定人好,好到理想化。理論上說,先把崗位明確定義好,再根據崗位要求填充人選是最理想的狀態,書上也是這么說的。但因崗定人必須基于兩個前提或者假設:1.領導者有足夠的能力把握全局,科學合理的設置好每個崗位;2.崗位所需的人才能夠找到并且招聘成本不高。看三國的案例,諸葛亮應該被認為有足夠的能力符合第一條,但第二條就非常之難,以劉備當時的處境,很少會有人前去投奔,除了中山靖王之后的名頭外,沒什么其他吸引人之處。但招不來人總不能不做事吧?更何況現實中,又有幾個領導能夠符合第一條假設的要求?所以,把握現有資源,高效運用,因人定崗,是更為可行的方法。前面我們對案例進行分析時,是按崗位討論的,但實際上,諸葛亮一定是事前已經對下屬的性格及能力以及人際關系方面有了充分的了解以后才去設置了這些崗位。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趙云的話,我想諸葛亮一定不會再冒險采用這樣的戰術安排,而會去選擇其他的方式,比如走為上。當然,這并不是說因崗定人不重要,合理的組織架構調整以及崗位設置,也是任何一名人力資源經理必須思考的問題,只是我想,“因崗定人”與“因人定崗”的工作比重至多是4/6分。
人際關系也是值得考慮的因素,現在大多數工作依賴于團隊協作,領導對下屬的交際情況也應該有所了解,避免人際關系不協調而造成的內耗。
以上說的都是,在工作分配時,管理者對下屬的考慮因素。而為了讓工作分配下去后能夠原模原樣的執行下去,對管理者的領導力也有很高的要求。首先要讓下屬信服。神州數碼的CEO郭維的下屬就說過,他們之所以能長時間跟著郭維干,很重要的因素是,他說的話被證明大多數是正確的。管理者的能力如果經常受到下屬的質疑,那下屬在執行分配的工作時將信將疑,效果肯定會打折扣。諸葛亮開始也只是受到劉備的認可,關羽張飛是不服氣的。
(玄德自得孔明,以師禮待之。關張二人不悅,曰:“孔明年幼,有甚才學!兄長待之太過,又未見他真實效驗。”玄德曰:“吾得孔明,猶魚之得水也。二弟不復多言?!标P張見說,不言而退。)當夏侯惇打來時,張飛就很幽默地對劉備說“何不讓''''水''''去?”諸葛亮分配任務的時候,他們也有所抵觸。(云長曰:“我等皆出迎敵,未審軍師卻做何事?”孔明曰:“我只坐守縣城。”張飛大笑曰:“我們都去廝殺,你卻在家里坐地,好自在!”孔明曰:“劍印在此,違令者斬!”)可見諸葛亮遇到了不小的挑戰,當然結果是很讓下屬信服的,因此事后(關張下馬,拜伏于車前。)關張都屬于那種如果你讓我信服我就會讓你很爽的人,禮數絕對到位。
另外,在樹立權威之前,運用行政手段也是非常必要的。諸葛亮知道關張肯定不服從調遣,首先跟劉備要來了劍印,違令者斬。再加上劉備的撐腰,工作才得以順利的布置下去。
通過對三國諸葛亮火燒博望坡的案例分析,得出結論:
(1)工作分配時要按順序優先考慮下屬的性格、能力、任務性質、人際關系
(2)因人定崗相比較因崗定人更現實更具可操作性,兩者6/4分
(3)讓下屬信服的領導在分配工作時會更順暢
(4)利用行政資源非常必要
工作分配是戰略執行的準備工作,科學與藝術的把工作分配下去,才能有良好的執行效果,從而為組織戰略提供支持。多動動腦筋,讓HR工作更有價值。
;三國
任何一個組織、一個企業要發展,首先要有明晰的戰略部署。目的使命是什么,愿景是什么,發展方向在哪里,好的可行的戰略是成功的一半。而成功的另一半是對戰略的執行。應該說,戰略和執行是不分家的,一個不能被很好執行的戰略,無論因為是主觀上的阻力還是客觀的條件限制,都不能稱之為戰略。戰略只有被很好的執行并實現一定的結果才有意義。而戰略是靠人去執行的,這就不得不說說當今非常熱門的人力資源管理。現今越來越多的人力資源經理能夠參與到戰略制定,戰略管理的過程中,并實現對戰略的執行與輔助。這也是人力資源管理通過其組織管理、招聘、激勵、考核等一系列職能所體現出來的核心價值。
以下想以《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一場戰役中的部署為例,談一談HRM中最基本的一項職能,工作分配。也就是一項任務是由張三做還是李四做以及為什么如此安排的問題。
要談到的戰役是諸葛亮火燒博望坡。這場戰役從規模及重要程度上講,遠不及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官渡、赤壁、夷陵)。但由于是諸葛亮正式加盟劉備集團后的處女戰,諸葛亮為了打出身價,樹立權威,必然拿出真功夫。仔細讀來,諸葛亮的部署,以及戰役前后重要人物的反應頗值得回味。
眾人皆知,劉備三顧茅廬終于見到諸葛亮以后,算是通過了諸葛亮的面試。古代文人從仕跟女人嫁夫一樣,信奉從一而終的價值觀,所以在最初選擇老板的時候會非常慎重,越是能力水平高的人越是慎重,寧缺勿濫,否則毀了自己一世英名,本事還得不到施展。諸葛亮則是羅貫中筆下描繪的中國古代文人理想的化身:找一個英明的主子,得到一個施展自己畢生所學的平臺。
選定老板后,作為幕僚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幫助領導理清思路,搞清方向,即戰略層面的東西。這時,諸葛亮隆重推出了著名的《隆中對》,徹底掃除了劉備在發展方向這個問題上的困惑。
“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勢不及袁紹,而竟能克紹者,非唯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宋鞔ㄎ迨闹葜畧D也。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后可圖中原也。”
戰略規劃如此清晰,劉備甚為滿意,大筆一揮:OK!咱們做吧。可戰略一般說的是一個長期的概念,關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規劃。而對解決劉備眼前的問題卻是幫助不大。劉備當時被曹操攆得無家可歸,親戚劉表處也險些遭到陷害,典型的流亡政府,說好聽的是打游擊,說實在一點就是草寇土匪。而曹操在得知劉備有諸葛亮加盟后,派夏侯惇率10萬大軍前來征討。如果過不了這一關,一命嗚呼還談什么戰略?美好的藍圖需要由對眼前的具體事件的執行來支撐。只懂戰略不懂執行的是趙括,不懂戰略只懂執行的是保姆。而諸葛亮值錢就在于他不僅能說戰略,執行能力同樣很強。
當時敵我的力量相差極為懸殊,曹操是10萬正規軍,劉備只有剛剛在當地招聘3千臨時雇傭軍,所以只能智取不能強攻。當然這要靠主帥的智慧。這時,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埋伏軍馬。云長可引一千軍往豫山埋伏,等彼軍至,放過休敵,其輜重糧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縱兵出擊,就焚其糧草。翼德可引一千軍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舊屯糧草處縱火燒之。關平、劉封可引五百軍,預備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兩邊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庇置诜侨』刳w云,令為前部,不要贏只要輸?!爸鞴砸卉姙楹笤?。各須依計而行,勿使有失?!豹?/p>
事實上現在有5個不同的崗位:燒糧草的1人,打敵人巢穴的1人,誘敵的1人,放火的2人。請問,根據現有人員諸葛亮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是隨意安排還是事前有所考慮呢?答案當然是后者。
5個崗位中,最復雜最有技術含量的是誘敵工作。該崗位的能力要求是:1.執行力強。讓你去誘敵而不是去硬拼,只許敗不許勝,打仗容易殺紅眼的不要,排除了張飛;2.臉皮厚。命你去打敗仗,雖說是全局需要,但傳出去畢竟名聲不好聽,臉皮薄、拉不下臉、太高傲的人不要,排除了關羽;3.武功強。該工作是有很大危險性的,面臨敵方那么多人還有夏侯惇這員猛將,一不小心自己先掛了,當然不能很好的完成誘敵任務了,排除了關平和劉封;4.身份地位不能太重要。畢竟該任務極具危險性,跟領導關系好的人不能去,搞不好犧牲了,仗打得再漂亮也白扯,再次排除老板的把兄弟關羽張飛。如此想來想去,只能從外地把趙云找來,他最合適。首先趙云聽話,領導怎么說怎么是,而且有很高的戰術素養(箕谷之戰體現),也不太在乎個人的榮辱,武功高強,號稱三國時期武功僅次于甚至高于呂布的,另外趙云是半路投奔劉備的,充其量是個保鏢的角色(單騎救主發生在此次戰役之后),即使掛了,老板也不至于太傷心。于是誘敵的崗位非趙云莫屬。
再看其他崗位的人選是否可以隨意安排。燒糧草崗位要求:(1)執行力強。敵我力量相差懸殊,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意義不大,燒糧草斷了供給,敵人自然會退去。所以目標非常明確,燒糧不殺人,容易殺紅眼的不要,再一次排除張飛。(2)能隨機應變。戰場上的變化瞬息萬變,沒有很好的臨陣經驗是不行的,關羽熟讀兵書,經歷多次戰役,經驗豐富。(3)武功高強,在戰場上極有可能對上敵方的主將,對武功也有很高要求,排除關平和劉封。另外該崗位有一定技術含量,也能滿足關羽傲慢的虛榮心。所以燒糧草崗位歸關羽。
剩下的崗位中,考慮到張飛的武功能力,讓他去放火,顯然是屈才了,但他的毛燥性格又不太適合處現在廝殺現場。所以他的任務就是一看到信號就遠離戰場到敵人的老巢去把敵人的糧草徹底燒干凈。任務容易理解,不會出紕漏。
放火的工作相對簡單,關平劉封可以勝任。至于他倆的相對位置誰在博望坡的左右,小說中沒有交代,但我想劉封是不適合跟關羽同側的。因為小說前面章節交代過他倆有過節:(玄德視其人器宇軒昂,欲嗣為義子,改名劉封。玄德令拜云長翼德為叔,云長曰:“兄長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生亂?!毙略唬骸拔岽缱?,彼必事吾如父,何亂之有!”云長不悅。)所以考慮人際關系,為了不影響工作配合,避免讓關羽劉封近距離接觸是有道理的。
通過對崗位的一一分析,我們發現描述諸葛亮戰役部署的短短幾行文字中,卻說明了在工作分配中非常重要的原理。即工作分配的依據應參照性格、能力、任務性質、人際關系等參數并以此為先后順序。
了解下屬的性格是管理者首先要做的功課。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是一個人思想心態言行舉止的綜合反映。下屬的性格是否適合崗位要求,往往是領導首先應該考慮的,如果性格不適合,下屬的某種業務能力越強或許反而越會影響任務的完成。比如一個性格極度外向非常善于與人打交道的人,即使精通財務知識,也不是很適合做財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