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計算機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逐步完善,科學技術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尤其是新一輪技術革命的到來,帶動了高技術產業的發展。計算機是人類社會最先進的發明之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得到了廣泛性應用。一方面,計算機技術能夠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改變原來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體系,應用于教學、研究、科研、管理等各個方面;另一方面,計算機技術也會帶來一系列不良的影響,通過游戲娛樂等方式吸引人們過多的關注度,甚至引發網絡犯罪。其實,計算機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夠豐富人們的生活,簡化工作流程和步驟,也會在網絡上造成犯罪,給人們的身心帶來危害。針對這樣的現象,本文就從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入手,簡單闡述一下它對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從而不斷推動新技術革命,更加方便人們的生活。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社會發展;積極影響;消極影響
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社會進入了第三次技術革命時期,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推廣,它的應用領域也不斷擴散開來,從最初的軍事方面擴展到目前的生產生活,辦公室、學校、家庭都必不可少的與計算機技術聯系起來,人類已經由高度的工業化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傳統的經營與生活方式發生了全面變革。當然,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也帶來一系列變化,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了進一步突出它的積極作用,避免消極影響,我們一定要明確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情況,并分析它對社會帶來的變化,確保人們更加便利的開展工作和學習。
1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從遠古時代的結繩、石子記錄方式到后來的珠算、尺子等工具的發明,都可以看作是計算機技術的雛形。計算機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三大階段,即機械式計算機、機電式計算機和電子計算機。17世紀開始,歐洲數學家就出現了發明計算機的想法,并開始著手設計以數字形式為基礎的運算設備。直到1623年,第一臺計算機問世,由一位德國科學家制造出來的機械計算機,當時的設備只能夠計算六位數字以內的加減乘除運算。而計算機這一概念的產生是在1642年,法國的數學家帕斯卡制成了滾輪式加法器,計算機的概念才由此產生。1674年,萊布尼茲基于帕斯卡的研究對計算機進行了改進,計算機能夠解決十進制的數乘運算,并創新性的提出了“二進制數”的概念,計算機第一次廣泛使用則是在1820年。
到了19世紀,科學領域開始向前邁進,卻遇到了計算上的困難,不利于軍事的發展和變革,美國、德國、英國等國家開始對計算機開展系統研究,希望改變運算困難的問題。第一臺二進制的計算機出現于1938年,由德國科學家研制而成,并不斷開發Z式類型的系列機,Z3系列更是成為了第一臺通用程序控制機電式計算機。1946年2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學院制成大型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這就是人們通常意義上說的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起初它只應用在軍事方面,經過多彩改造和升級之后才變為通用的計算機設備。1946年6月,馮•諾依曼博士發表了“電子計算機裝置邏輯結構初探”論文,并設計出第一臺“存儲程序”的離散變量自動電子計算機,1952年正式投人運行,其運算速度是EMAC的240倍。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4個階段,計算機的體積不斷減小,重量不斷減輕,運算速度不斷提高,價格越來越低,運算的可靠性越來越高,應用領域從最初的只在重要部門或科學研究部門進行科學技術到現在已經進人辦公室、校園和家庭。
2計算機技術對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
計算機技術改變了人們單一的生活方式,不僅能夠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實現資源的共享和傳播,還具有娛樂功能和互動性,對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具體而言,計算機技術的正面影響如下。
2.1推動生產力的提高
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首要動力,自從工業革命開始,人類就經歷了連續三次技術革命,而計算機技術的崛起就被譽為第三次變革,這階段也是最具跨時代意義的時期,解決了前兩次革命遺留下的問題,并帶動了人類社會的全面變革,提高了生產力水平。現如今,計算機已經普及到千家萬戶,它在國民經濟增長中的作用無法取代,對生產力的帶動顯而易見。將計算機技術與勞動生產結合起來,能夠轉變過去的純體力勞動,優化社會結構,并實現各種生產要素的整合,幫助人們掌握大量的信息和資訊,提高人們的生產能力。
2.2帶動社會生活的發展
計算機不僅對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還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變化,隨著算計機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它延伸到了生活、學習、工作等各個領域,銀行、醫院、學校等區域也都開始利用計算機技術,它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當然,計算機對人類生活的改變不僅限于此,它能夠發揮自己特有的功效,開發硬件和軟件系統,學生利用它可以進行網絡學習,打破空間和時間限制,辦公室人員運用計算機能夠實現信息的交互與共享,處理圖片、稿件,快速生產報告,最大可能的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提高服務水平。
2.3改變生產方式與工作方式
傳統的生產與工作方式較為落后,計算機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勞動方法,通過一系列輔助技術能夠代替人工重復勞動,節省更多的體力,并最大限度的提升人們的素質。過去人們的工作較為繁重,從事的都是危險的活動,計算機的出現徹底解放了人們高強度的工作,簡化了人們的工作流程。
3計算機技術對社會發展的消極影響
計算機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帶動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具有負面作用,存在一系列消極影響。
3.1淡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計算機技術雖然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人們能夠隨時展開溝通和交流,但是這種方便快捷的交流方法也使得人們見面溝通的次數越來越少,原來的親密關系也發生了變化。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更是讓人們習慣于網絡交談,家庭聚會、同學聚會都改為了網上互動,人際關系變得更為陌生,社會之間也逐步趨于冷淡。
3.2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
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使得它的優勢被展現了出來,各種各樣的資訊、圖片、視頻沖擊著人們的生活,計算機技術變為了人們娛樂的方式。現如今,網絡游戲變得更加多樣,人們通過網絡可以參與娛樂,導致很多自制力差的學生沉迷其中無法自拔,荒廢了學業和工作,長時間的操作計算機鼠標,一個姿勢的擺動,還會對健康帶來影響,導致人們產生眼花、失眠、記憶力減退等問題,嚴重阻礙他們的身心健康。
3.3計算機犯罪高發
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計算機的安全漏洞進行犯罪活動,如信息竊取,信息欺詐,信息攻擊,信息破壞等,對國家、團體或個人造成嚴重危害。人們可以在網上辦理各種業務,并把自己的隱私信息也都放到了網上,保存在網絡服務器中,而一些不法分字瞄準機會,通過計算機技術盜取網名的個人信息,再利用這些盜來的信息去做壞事,對受害者造成非常大的困擾,有的甚至威脅到了他們資金的安全,造成個人隱私的泄露。
4結論
總而言之,計算機技術經歷長期的探索和實踐,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技術不斷成熟和完善,在各行各業中得到了普及和應用,對人類生活產生就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具有兩方面特征,一是帶動生產力發展,提高工作效率的積極影響;二是淡化人際關系,引起網絡犯罪的消極影響。我們必須規避消極影響,正確發揮計算機的優勢和作用。
參考文獻
[1]金艷.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在機房管理中的應用[J].科技傳播,2016(15).
[2]李曉宇.淺談低碳經濟下我國會計體系的構建[J].中國市場,2016(32).
[3]劉妍.基于計算機技術的激光全息防偽[J].電子測試,2016(12).
[4]夏瀟.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和發展[J].科技傳播,2016(15).
作者:李洋 單位: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