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時代高中生物教學論文2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篇
一、明確中學生物教學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素質和創新意識
生物學是中學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是研究生命物質及其運動形式的科學.它既研究各種生命活動的現象和本質,又研究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生物個體發育和種系演化的規律.它是經歷了長期的歷史發展,人們從古代就開始探索、積累、記錄和描述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命現象.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和總結,建立了描述性的生物學.生物學與人類的生活、工農業生產、醫藥衛生保健以及其他自然科學的發展,都有著密切的聯系.19世紀,隨著工業的發展,以達爾文進化論和細胞學說的誕生為標志,曾引起科學界的一次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當時工農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生物學發展成為實驗性的科學.有許多科學家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科學的世紀.從現在起,培養新一代的科學工作者,不論他們的學習哪一門學科的,都應具備生物學基礎知識,使他們理解到生物體的形態、結構和功能是世界上最經濟和最合理的,以便從中得到啟示,同自己的科學實踐聯系起來,進行創造性的工作.
二、改革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結構
教學中的滿堂灌,老師講、學生聽、課下背,這一套教學模式,是封建社會教書先生遺留至今的.不正確的教學模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都不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和學生心理的發展,這是對青少年身心發展、智力培養的摧殘.因此,我們必須對舊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造一套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結構.我國著名特級教師袁崇賢前輩在多年生物課的教學中探索出一整套新的教學結構,它包括啟發設疑、觀察學習、分析綜合、校正練習、“過關”考核五個方面.本人在教學中嘗試運用,效果甚好.比如我在上《排泄》這一章時,首先提出許多學生容易產生誤解的問題———排泄就是排便嗎?讓學生思考討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接著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自學這一章的內容,然后再綜合分析本章的知識,這樣學生就明確上述那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排泄的廢物的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分和無機鹽,它是經過三個途徑排出的:(1)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膚排出;(2)以氣體的形式由呼吸系統排出;(3)以尿的形式由泌尿系統排出.而小便只是其中的一個途徑,大便則是食物殘渣在消化系統的大腸形成糞便,由肛門排出.在分析講解完本章知識后,就讓學生練習課本中的兩個“動動腦”的題目,以便通過練習核查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最后發現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非常好,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創新教學結構,以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從而全面提高其素質.
三、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能力的增長反過來又能很好地接受知識,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因此教師在對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進行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生物學科的教學尤其如此,更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思維等能力.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個方面.通過課堂教學培養能力.課堂教學的結構是由教師、學生、知識組成的,三者的關系是教師啟迪和傳授知識,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知識的傳授特點是概括的、間接的,因此有一定難度,這就需要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動積極性緊密配合.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基礎知識,還必須教給學生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的本領.因此教學的出發點是培養學生的能力,也就是立足于基礎知識,著眼于培養能力.因此教師應根據生物學課的特點和教學大綱的要求,抓好45分鐘課堂教學質量,著重抓實驗觀察、思維、學習等能力的培養.
四、總結
通過課外活動培養能力.開展課外科技活動是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課外科技活動,學生可以把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從而加深理解,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能力,激發興趣.因此課堂主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述,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能力;而課外科技活動則更應注重能力的培養,兩者是一個有機的教學整體.特別是近年來,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迫切要求培養創造型、開拓型的人才.課外活動能夠培養興趣愛好、培養能力、陶冶情操、鍛煉意志,養成良好的品質作風,提高學生的素質.因此課堂教學是教師的職責,課外活動的組織和開展也是教師的主要任務.
作者:李金華單位: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石城中學
第二篇
1.啟發式教學的原則
對于啟發式教學來說,雖然教學環境十分自由,給予更多學生自主發揮的空間,但是啟發式教學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在一定的原則下實施,才能切實起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1.1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以學生為中心主要是相對于傳統教學中以老師為中心來說的,一般情況下,教師的角色是講授者,學生是接受者。而在啟發式教學中,學生是上課的主體,老師的教學活動圍繞學生的自主發現而展開。例如,在對于高中課文《嫁接》這篇課文的學習時,老師只給予一定的問題:將另一個樹枝的一部分移植到另一棵樹上的操作叫什么呢?是不是很常見呢這種操作?然后讓同學們展開討論,各抒己見,或者查找資料,獲得相關的答案,讓同學們充分的展現自我,成為課堂的中心。
1.2學生自主性的原則學生自主性是建立在學習興趣的基礎上的,當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興趣后,就會自發的學習知識,而不是出于考試等要求。傳統的教學方式很少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在啟發式教學模式中,老師應注重對于學生的引導作用,讓學生轉變學習觀念,激發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興趣,將枯燥的生物教學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真正投入到學習中來。在啟發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者要注重將生物聯系生活,使學生更容易理解相關的知識,獲得更大的興趣和激勵,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高中生物采用啟發式教學的方法
2.1以學生的興趣培養為基礎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高中時期是學生培養興趣的重要時期,一旦形成了學習的興趣,學習層次就會提高一個層次,學生才能積極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愿意自主學習。高中生物的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對于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理解力的要求比較高,導致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是行不通的,而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所以,老師利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將抽象的知識更簡單的表達出來,讓學生更加充分的理解,從而激發學生更深層次探討的興趣至關重要。例如,在對于人體結構或者細胞結構等生物知識的學習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形式將這些抽象的知識具象化,給予學生廣闊的思想空間,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值得注意的是,在培養學生興趣的過程中,情感教育是十分關鍵的,做好情感教育貫穿于啟發式教學的各個環節。
2.2注重實驗研究是啟發式教學的核心對于高中生物的教學來說,進行啟發式教學,并不是將高中的生物知識拿出來教給同學們,而是在同學們的研究下的出來的結論,這就要求學生自己做實驗得出來。換句話說,生物是一門注重實際操作的課程,學以致用并從實驗中舉一反三,得出更深層次的結論是生物啟發式教學的主要方法。例如,在進行環境的穩態課文的學習時,老師并不直接告訴同學們生物的神奇,而是帶領學生進行實驗,自己創造一個小型的環境,在實驗的基礎上得出自己的結論。所以,在高中生物的啟發式教學中,實驗教學是一個關鍵環節,教師要善于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做實驗得出結論的興趣,促進教學方式的改革。
2.3語言平實幽默,將抽象的知識生活化對于高中生物來說,有許多的專業術語可能會影響到學生的理解,這些專業術語的意義比較抽象,學生可能難以理解。在這種條件下,教學者應該轉變教學方法,利用比較簡易的生活語言將它們表達出來,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促進學生的理解。所以,教學者應該改變嚴肅的教學形象,利用幽默的教學語言,在課堂上多與同學互動,拉進與同學的距離,潛移默化的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也為啟發式的教學提供基礎。更重要的是,教師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能夠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同學們愛上生物的學習,為學習效率的提高創造了條件。
作者:郭欣單位:保定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