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新課程體系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強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體現了“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新課程的理念?!渡镎n程標準》明確指出:“生物教學不僅應該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還應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愿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經歷科學探究的實踐過程,注重生物學科與其他科學知識的融合,使學生個性得到全面發展?!鄙飳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觀察生物現象,研究生物現象,探究生物學的規律,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決生物學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生物課程的設置應順應時代的潮流,進行全方位的更新與變革,制定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生物課程標準。鑒于此,本文談談對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生物教學的一些思考。
一、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本條件就是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因此,教師首先要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識,要建立教學民主的實施計劃,并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中。新課程對教學的定義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統一的實質是交往、互動、民主、和諧。這種教育理念的轉變,必然導致教學方式的轉變。關愛學生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具體體現,也是培養學生熱愛同學、熱愛老師、關愛他人的有效途徑,新課程背景下師生關系強調的是相互配合與合作,而不再是以教師為主導,教學過程的交往、互動意味著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經驗、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成果;交流師與生的情感、體驗與觀念,真正把教學看作是師生共度的生命歷程,交流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
二、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指導者
由于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中學教師習慣于以一個知識權威的角色進行教學,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學生是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新的教學觀念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知識是由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背景通過思維認知自主建構的,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過程的引導者、指導者。在傳統教學中過于重視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形成了以知識為中心的慣性思維,導致中學教師在課堂上強調和傳遞教科書中的知識結論,而忽略了知識生成的過程,而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合理科學地整理搜集到的各種信息,實驗數據,并通過分析歸納,抽象概括,科學取舍,找出內在規律,得出結論,使得師生成為知識的探究者、創造者。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疑問,然后由教師進行解答,學生在不斷產生疑問與獲取答案中學習知識,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就成為學生的解惑者。可見,新課程標準強調了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共同合作伙伴。
三、要建立現代教育的課程觀
《生物課程標準》對生物課程培養目標定位為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由此,課程的內容標準由科學探究和科學內容組成??茖W探究包含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等要素。將科學探究列入學習內容,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在科學探究活動中,通過經歷與科學工作者進行科學探究時的相似過程,學習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家的思想方法,能使學生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髓。教師要建立現代課程觀,具體說應注意以下方面:通過自然、生活到現象表象的認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究興趣;通過基本知識的學習與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初步了解生物現象的基本規律,使學生能逐步客觀地認識生物現象;通過科學探究,使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讓學生學習一些科學方法,關心生物科技發展的前景,關注生物科技的應用在社會發展、人類進步中的重要價值,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主動性。
四、拓展學習研究領域,改進教學方法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要使學生產生興趣,教師都必須對其他學科進行較為系統的學習。研究各科之間相關的知識點,用豐富的知識武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用豐富的知識感染學生,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或圖標分析難點重點,既避免了枯燥無味的學習,又讓學生在較為輕松的環境中接受新知識、發展思維能力,不斷積累學科知識,提高學科專業技能。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選擇和組合,如在學習“生命活動的調節”這部分內容時可采用觀察、探究、討論、交流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五、結語
總之,作為實施新課程改革的生力軍,教師應全面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更新教育理念,改變教學方式,轉變教育思想,科學合理地構建適合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發展。
作者:王軍民 單位:甘肅省鎮原縣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