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未來文學發展趨勢下的西方文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網絡文學也好,手機文學也罷,都只是形式的改變而已,內容上并沒有創新。并不像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到現代主義,到后現代主義所具有的內容的創新和改變,沒有精神內核的改變,而從古典主義以降,各種文學流派都是在大的社會背景,歷史背景發生激烈變革沖突的時代伴隨著人們精神層面大的震動而發生的,代表的是人們精神內涵的發展和走向。顯然,手機文學,網絡文學還足以代表人們精神內涵的發展和走向,只不過是人們業余消遣享樂的一種。
如此一來,未來文學發展的趨勢是不是將要從神壇中走下來,變成深入民間,甚至是民間世俗的一種,文學家是否也變得不再高不可攀,不再是才華橫溢,學識淵博,可以將復雜的文字玩弄于股掌之上的人呢?過去文學二字是高深的,高貴的代名詞,人們提到文學是以一種崇拜的敬畏的色彩來看待它,時至今日,文學越來越多元化,甚至各種底層雜處的文字形式都被稱為文學,文學變得越來越通俗,作家變得越來越通俗。在東西方的文學史上,舉凡文學作品,過去指的都是以嚴謹的結構,精妙的語言講述深刻含義的故事。純故事性的文學作品一直受到主流文學的很大抨擊,甚至是將其逐出文學的朝堂,如斯蒂芬金的尋寶故事就常常為許多自詡高深的作家所不屑。而現在的文學,變成了以簡單的語言,講述復雜的,逗趣的,甚至莫名其妙的故事,來取悅讀者。而傳統文學受到極大的排擠,即便占據了話語權,也是小眾群體,純文學范圍的話語權,再也沒有過去的號令天下的氣概。相反,網絡文學靠著龐大的讀者群體,開始炫耀自己的話語權威,并且一發不可收拾。因此,我們是否可以將未來文學的發展趨勢看做是通俗化的,簡短化的,甚至是片斷化的文字組合,并不以承載文學重量為主要功能,而是將潮流性,流行性,故事性當做己任來發展。
而所謂的新的文學流派,是否就是借由著手機閱讀的方式來表達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快速化的喜怒哀樂。因為生活節奏的快速化,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便捷化,導致人的情緒變化更快。過去所謂時間能撫平一切傷口,現在而言,似乎不必借著時間這樣一個大的概念,應該說是一段時間,也就是說人的情緒變化更加頻繁,起伏更加快速,人的情緒起伏如同微博體寫作一樣,變得越來越簡短,每一場情緒都變得簡短,每一場轉換都變得更加迅速,過去人的精神領域較長時間的喜怒哀樂變得簡短化了,精神的愉悅也好,歡欣也罷,變得更加簡短,而且由于缺少厚重的傳統文學的支撐,人的精神跳躍與升華也變得越來越困難,從而頻率越來越低。如同美國超驗主義般所強調的超越經驗的,直接與上帝溝通的,精神大幅度躍升的狀態在過去經濟不發達的美國廣袤大陸上是可能的,而在現今高速發展的喧囂的時代是不可能。沒人有機會拋棄現有的生活而享受長時間的安寧,也就沒有辦法實現只有極度的心靈安寧平和才能產生的超越性的感官狀態。古人在相對平緩的社會發展時期,靠著自身的心理需求和精神建設,能夠尋求到心靈上,精神上長久的愉悅體驗,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審視自己的精神狀態,從而分清自己究竟是介于生死之間,還是已經分不清生死,也就是說,過去人們還能夠關注到精神深處的波動和訴求,而現在隨著高速的發展,生活節奏如此之快,人們已經很難有時間,有機會,有心思去體察自己精神世界的狀態。
由此看來,后現代主義至少是精神上的解構,生與死的模糊重合,精神異化甚至爆發的狀態。而現今看來,人們已經將精神狀態隱去不談了,也就是說精神狀態被有意或者無意的忽略掉了,被抹去了,被置于隱性的地位,被消解掉了。后現代主義解構精神,那最起碼意味著精神還存在,而現在精神已經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不存在了。說是某種意義,是因為精神本身是存在的,說不存在了,是指人們對它的關注度慢慢降低,甚至將來會趨近于無。所以后現代主義即便精神毀滅,畢竟它還是以存在的方式毀滅的,也既是說它還是存在的,而現在的文學趨勢,將是精神不復存在。人類的精神世界被高速發展的外界的科技所覆蓋,變成快速生活中不被體察,不被了解,甚至是不被認知的狀態。后現代主義精神毀滅,畢竟還會有廢墟,有殘跡,有遺留,有毀滅之后留下的疤痕或者殘體,而現在的文學趨勢,既然是借由著高科技將精神完全覆蓋,那么就連殘跡,遺留和殘體都見不到了,所有的一切都被深深的埋在了人類意識的最深處,很難有機會一窺全貌。這才是文學最后的死亡,這才是精神最后的死亡,而這個過程至少要持續幾十年,也就是說伴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精神世界漸漸被覆蓋,被掩埋,這個過程就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如同冰山徹底沉入海底一樣需要過程。而當從現在起,幾十年過后,人類的交通可能更發達,在快速穿越空間的基礎上或許能夠穿越時間,人類的科技更加發達,而這種發達顯然不是我們現在人所能夠直觀預測或掌握的,我們只能說,越來越發達的世界里,精神層面將越來越不被重視,當人們能夠用科技改變世界的時候,就不必再去尋求精神的夢想。科技將生活覆蓋,也將精神覆蓋,精神以一種看似消失的方式默默的存在。
作者:李昂單位:東北電力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