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繪畫色彩基礎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容摘要:高校的色彩教學,是從客觀感性色彩研究逐步進入主觀理性色彩研究的過程,是在色彩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它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在繪畫實踐中也可產生,是色彩的本質所在,是高校色彩教學中必須探討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高校繪畫色彩客觀原理主觀感覺
長期以來,一些高校繪畫的色彩教學強調通過寫生體驗逐步領悟色彩的相關知識,卻往往忽視了對色彩現象的發現和色彩構成的研究。當今一些高校的色彩教學狀況并不是很令人樂觀。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一直沿用卻沒有發展前蘇聯的教學模式。雖然前蘇聯的教學模式有很多精髓,但經過50多年的社會蕩滌、發展,隨著從前蘇聯學成回國掌握其教學精要的一批老畫家慢慢淡出歷史和教學舞臺,新一代的教師繼承的也許不是正宗的前蘇聯模式的色彩理論和成果,造成目前的教學看似很多方法,其實沒有牢固的根基。其次,當前的大學招生模式,尤其是擴招藝術生以后,很多不是真正喜歡藝術的學生開始走向藝術專業。他們本身對藝術抱有的興趣并不是很濃厚,他們理論基礎薄弱,專業基礎也不夠扎實。而傳統的色彩教學過于強調基礎造型、塑造,導致他們失去了對課程的興趣。所以要進行色彩教學的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十分具有針對性和現實意義的。這首先要求我們教師從根源上著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落實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探索。
一、對色彩的客觀原理的認知是色彩教學和學習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對色彩的客觀原理的認知,作為高校色彩教學中的前提基礎,主要是憑借人物或事物的表象來思維的。如:色光寫生,首先,觀察方法側重于對象的固有色、光源色、環境色及其關系,其特點是以物體色及其真實感的色彩關系為表現依據;其次,表現內容多與客觀形態相結合才顯出色彩內容,表現的內容多是具體的、真實的;再次,藝術風格建立在具體形象的基礎上,多屬寫實風格,色彩逼真、形象生動;最后,藝術功能屬純審美的視覺藝術,價值在于觀賞和收藏,具有教化功能,重于精神沖撞。真人真物的色光寫生并不打破原有的表象去實行新的組合,而是通過表象的加工使其更富有自身的典型意義,然后把它再現出來。所以,它既是色彩形象思維,又是色彩再現思維,總體上屬于客觀再現思維。故而此階段的色彩教學特別適合培養形象的、直覺的、再現性的思維。當完成這一階段的訓練以后,學生初步具備了對繪畫色彩的客觀原理的認識和表現,為下一個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這僅僅是色彩學習之門的開啟,對客觀色彩的觀察和表現屬于感性色彩的范疇,沒有更多的想象和情感的表達,具有很大的直觀性和本能的淺表的模擬性質。長期停留在這個層面上的色彩教育,尤其是高校的色彩教育,對學生從創造力、想象力的培養以及個人的情感表現都是很缺失的,所以要引導學生進入更深層面的探究和學習。
二、激勵學生發現色彩現象背后的特有的色彩結構關系和色彩構成
法國野獸派大師馬蒂斯曾經談到他的重要時期,是“現代繪畫之父”、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塞尚給予了他精神上的支持。那么,馬蒂斯到底從塞尚那里悟到了什么呢?那就是“繪畫的色彩必須有一種結構,而這種結構是由于它的各種色彩關系之間的關聯所賦予的”。①馬蒂斯所說的這句話看似簡單,但卻揭示了現代西方藝術家在色彩的實踐中的一個秘密。西方傳統繪畫從對形與色的描繪,印象主義從對光與色的追求,一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上半葉,西方現代藝術家對純粹的色彩形式的語言研究和實踐,最終給我們展現了色彩藝術真正進入本體語言研究最燦爛輝煌、最不尋常的一頁。那么這個色彩的秘密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們又怎么將之很好地運用到色彩教學中去呢?
發現和解密色彩之間的相互關系。為了獲得對色彩相互關系所形成的色彩變化的認識,首先應該了解每個色相在特定畫面中它與相鄰色相、明度、純度、面積的相互關系,這樣才能對色彩的表現力作系列的實驗性研究。色彩的相互關系以及配置,所可能產生的色調和情感的表現是十分豐富的,其變化也是無窮無盡的。如黃色象征太陽與光明,是最具有光輝的色彩。黃色可以轉換為橙或綠的色相。黃色與白色調和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淺黃色,使黃色的光艷趨弱。黃色與補色、灰色、黑色調和會成為純度與明度各異的黃綠灰。當黃色作為主導色或小面積點綴色時,在深底或黑色底上顯得很明亮,在白底上則相反,會有后退感。紅色是最具有熱烈、溫暖而富有生氣的色彩。火焰般的紅橙,具有熱烈而溫暖感。紅色又可從不同明度、純度、冷暖方向轉變為鮮明豐富的粉彩色和紅灰色,變化十分豐富。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運用不同色彩對比的手法,可獲得不同色彩氛圍和情感的畫面表現,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主觀色彩的規律,并且在實踐中運用和體驗。
發現色彩的空間表現以及對色彩的構圖實踐。在畫面之中,色彩的明度、冷暖、色度通過若干個色平面的有機組合,會產生色彩空間的變化和面積的對比。而形態的方向與位置,重疊和透疊的效果能呈現出色彩前后的距離感,并能產生強烈的空間幻覺。在黑白背景中,色彩空間感的對比實驗,能夠明顯地看到不同明度的色相有著不同層次的空間感。其前后空間通常是按照它們的明度級數向前推進和向后退縮的。不同明度的色相在白色背景上的空間感與在黑色背景上的效果正好相反。另外進行構圖實踐、組織畫面時,可以選擇二到三種或更多的色彩組合,將它們在畫面中的位置、大小以及各種色彩對比關系進行有序的組織。所形成的既對比又調和的畫面色彩構成,稱為色彩構成,亦稱為色彩構圖。色彩構圖實驗是色彩語言研究的實踐內容。色彩構圖的基本要點是:任何一種色彩均要取得與它周圍色彩對比與和諧的關系,這樣才會有色彩存在的必然意義。色彩構圖訓練的原則是:繪畫的色彩表現不是模擬對象的色彩,而是去體現畫面整體的色彩布局關系所呈現的色彩感。因此畫面的色彩關系的有序組織與精心安排,是組織色彩構圖和色彩關系的關鍵。通過色彩構圖的研究與實驗,要學會將自然形態加以組織,在畫面中形成清晰的色平面與色塊布局,使不同的色域獲得既統一又有豐富變化的色彩效果。色彩構圖的基本要求是使畫面中的色域的整體布局在畫面中獲得相應的平衡感。色彩造型的形態、方向、大小、明暗、位置和空間的配置,要形成一定的節奏和韻律。在練習中,色平面和色塊的處理,一般采取水平或垂直并置、水平與垂直交叉,斜線或三角形狀、中心布局或走邊布局,以及無方向無邊框等方式進行實驗。應該指出的是,色彩構圖的實驗只是色彩語言研究的一種練習方法,是為了掌握一些基本的規律。在創作中的色彩表現是藝術家發自內心的創作性活動。這個時候,一切的規律和經驗會受到創作的瞬間個人判斷的考驗,講究法度的研習最終是為了超越法度。我們應該鼓勵學生打破腦子里的色彩概念和框框進行色彩組織的思考,主觀色彩的能動組合和配置要形成結構合理的色彩關系。主觀色彩的練習可以從一個主觀色彩出發進行臨近色的調配,從而達到色彩練習的效果。
三、理解掌握色彩應具有的內在關聯、和諧組織
色彩語言的學習是可以通過色彩寫生和在畫面中對色彩的有序組織和把握的實踐來實現的。在教學中深切地體驗色彩與色彩關系的把握,必須從觀察入手,獲得種種的直觀的經驗。畫面的色彩布局不應該是一種隨意的拼湊,而是深思熟慮的組織和安排,繪畫中的色彩應該是充滿內在關聯的結構。色彩與色彩之間的關系不是可以任意替換的。嚴格意義上說,在一幅構圖中要動一塊色彩,那么整個色彩關系就會跟著變,它周圍的色彩就勢必要重新調動和整合。當學生明白這一嚴謹有序而又有很大靈活性的規律后,他們的創造力會得到很大的發揮,主體性的體現和主觀色彩的組合會變得非常自然容易,也會大大地激發他們創作的欲望和興趣。以往的色彩教學過于偏重以自然色彩寫生的體驗為主要內容,而往往忽略了色彩本體語言的研究,以致造成學生離開寫生就不會畫色彩,不敢想象、不會演繹色彩。毫無疑問,這樣的教學是有很大局限性的。當我們通過對色彩現象和色彩基礎原理的研究,可以很好地了解色彩現象的起因和存在的現實時,它的目的是指向對畫面色彩表現力的研究。我們提倡向大師學習,主要是通過對繪畫作品進行分析與色彩構圖練習,正確認識什么是色彩與色彩感,學習如何發現和組織色彩,最終達到在創作中主動把握和運用繪畫色彩語言的藝術表現,從而培養學生個性化的色彩感覺,開啟新的視覺,發現無窮無盡的表達方式,以達到充滿主觀感受和想象的理性色彩和良好的藝術眼光。
注釋:
①轉引自陳守義著《綜合繪畫基礎課程教學》,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5.12,第74頁
參考文獻:
[1](美)布朗·科贊尼克著,馬壯寰譯.藝術創造與藝術教育.四川人民美術出版社
[2]陳守義著.綜合繪畫基礎課程教學.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