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預設性小學語文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教學策略是否得當
訓練目標是否得到有效落實,摸索出了教學能否有規律可循,組織教學方面有哪些新的變化,收效如何。教法上有何新招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第一次抱母親》一文重點記敘了“我”與護士、母親三者之間的對話,簡潔生動地展現了我抱母親的情景,字里行間流露著濃濃的親情。作為教者,我既是為人之子,又是為人之父的雙重身份,生活經歷、情感和作者有相通之處。因此,我每次教這篇課文時,眼角都會情不自禁地噙著淚花。然而,現在的孩子是“獨生子女”多,對母愛的理解大都是片面的,膚淺的,單向的,更有甚者認為母愛就是理所當然。難以產生情感的共鳴,很難受到思想教育,成了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更是難點。基于這樣的認識背景,課前要求學生走近母愛,感受母愛,進而孝順自己的母親,幫助母親洗洗腳,做家務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在課堂上,請學生以講故事的形式,說說自己在生病時,父母是如何照料他們的,結合課文中的“我”因對母親缺乏了解而愧疚,水到渠成產生情感的共鳴,這遠遠超越于對孩子空洞蒼白的說教,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精彩片斷有沒有
側重于記錄課堂上的成功之處與教學過程中的亮點。課堂教學中,常常會因一些突發事件而產生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具有偶發,瞬間的特點,像天空中的流星若不及時捕捉,便會稍縱即逝。如:教學程序安排是否具有科學性,問題的提出能否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才能得以激發,即出現了課堂教與學的高潮。這時如果能詳細記錄下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學生的精彩問答,作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把案例結合教育、教學理論加以細致地分析和闡述,將對教師的教學幫助很大。在教學《誠實與信任》一課時,我請大家說說課文中誠實與信任分別指什么。大部分同學認為誠實僅僅指的是作者,因為他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不小心撞壞了小紅車的反光鏡,主動承擔責任,由此贏得了小紅車主人的信任。這時,有位學生一反常態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因為小紅車主人有錯在先(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加之作者一時無法聯系到小紅車的主人,所以出于對小紅車主人的信任而留下紙條聯系作者處理賠償事宜。小紅車主人意識到自己的過錯,而以不要求賠償為感激,這是由信任換來的誠實舉動。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樣的理解,引發大家的激烈爭辯,將同學們的思考引向深入。這樣精彩的瞬間,稍縱即逝,需要老師的慧眼和高超的駕馭課堂的能力方能收到令人驚喜的效果。
三、教學過程是否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
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類施教的教育思想。“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個性、愛好,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讓性格各異的每個學生都有施展才能的機會。成功的課堂教學,就像摘桃子一樣,跳一跳,就能摘到,應該讓基礎好的學生能有一定的發展空間,讓中等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適當提高,讓學困生“吃得了”,不掉隊。因此,無論是情境的創設還是內容的呈現,無論是問題的設置,還是釋疑解惑,均應“為了一切學生”,多渠道、多層次、多維度地開展教育活動。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盡可能地創設條件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從而使教育獲取最大的麥穗。作為教者,我們應將課后的反思作為必修課,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的成敗與得失,并能聽取同事的意見調整自己的教學,正確地面對這些問題,做好及時查漏補缺工作,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益將會大大提高。
作者:陳中惠單位:江蘇省建湖縣慶豐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