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塑造健康人格語文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充分發揮語文教學思想教育功能
除了愛國主義精神教育的文章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學到以外,對于革命事業堅貞不屈的內容也很多。我們學過的《七根火柴》中,無名戰士用生命保存的火種,為紅軍大部隊應對惡劣環境提供了保障。學生在這樣的文章中能夠真正感受到廣大革命戰士為了追求革命信念,為了使廣大人民群眾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那種不怕犧牲,敢于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時刻激勵著青少年學生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努力去探索和追求生命的真正意義。所以,語文教師要充分把握語文教學的方向,利用語文教學的工具性特點,從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入手,時刻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和塑造學生的人格,將其作為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
二、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審美教育功能
在審美陶冶中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語文的思想教育主要是針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通過教材中優秀文章所體現的積極精神來感化學生,塑造學生的靈魂。而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主要是指通過“動之以情”的情感來感染學生。語文教學課程改革指出,要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觀。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語文中作品的陶冶作用,通過學習文學作品讓學生體會作品的情感,指導學生能夠區別真假、美丑、善惡,具有一定的審美鑒賞能力。語文課堂上這些作用的發揮,給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大語文教師可以在授課中引導學生,可以在作品朗讀中感染學生,可以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中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學習作品的同時與作品的美感產生強烈的共鳴,把學生帶到審美的境界,提升學生的審美情操,達到塑造學生人格的作用。例如,在教學朱自清的《背影》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通過文章的教學,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和講解學生與自己父親的故事,感受父愛的偉大,在濃重的親情感染下,學生的親情感會得到培養,自然而然就樹立了健康的人格。另外,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對審美的認識進行再創造,來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激發學生的情感,創設情境,讓學生自己書寫對祖國的熱愛,這樣學生既能得到審美的享受,又增強了其自身的情感體驗,起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三、走出課堂在生活實踐中塑造健康人格
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得到深化,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行為方式,從而形成良好的性格特點。新課程標準也提出,語文教學要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教師要把語文課堂延伸到課外去,學生通過課外活動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課外活動要體現娛樂性和教育性,這種活動學生會學得更加輕松和有趣,使學生形成活潑的性格。因此,我們可以帶領學生走進自然,出去踏青,讓學生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自豪感,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以及積極樂觀的態度。有的學生課外養一些花草或者飼養小動物,這些都加以應提倡,因為學生在這個實踐過程中學會了觀察,豐富了有關科學知識,提高了語文素養,同時也培養了良好的性格。值得注意的是,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不能只重視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還要重視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學生認真聽講,高質量完成作業,書寫工整等等,這些看似是小事,但是做好這些同樣能促進學生認真、細心、踏實、勤奮的良好性格的形成。
作者;康珊珊單位:河北省蔚縣西合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