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改革開放后研究生教育調整政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經濟的全球化,人才競爭激烈,研究生教育成為國家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需了解我國改革開放后研究生教育政策的調整。
關鍵詞:改革開放;研究生教育;調整;政策
我國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1980年我國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才正式建立學位制度,對學士、碩士、博士等詳細規定。[1]我國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節點是改革開放后,本文從這個節點開始,展開我國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分析。
一、研究生教育的招生規模擴展迅速
1998年教育部制定《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提出“研究生在校規模應有較大增長”。隨后《關于2000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通知》,就研究生規模問題進行了規定。2000年,我國研究生在學規模明顯擴大,比上一年度增長29.8%,此后到2013年,研究生在學規模環比增長都在20%以上。從此,快速增長的規模成為這段時間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征。
二、研究生教育是分層次的
研究生教育的重點是碩士教育。1《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強調研究生教育質量,博士授予要求嚴于碩士,重點放在了碩士層次。從教育部發表的《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數據顯示,從2002年到2013年,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從20.26萬上升到61.14萬人,增長40.88萬人,3.01倍。其中碩士招生人數從16.43萬上升到54.09萬,增長了37.66萬人,3.29倍。博士招生規模翻了一倍。[3]。研究生的招生規模在不斷擴大,但是碩士的規模擴大的更快。
三、研究生教育學科劃分更趨于合理
學科結構合理分層。198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辦法》出臺,我國高等教育的學位按哲學、教育學、理學等10個學科門類授予學位。1996年國務院“學科專業目錄”重新修訂,增減并整合了一些學科后,一級學科72個,二級學科654個。我國研究生教育逐步建立比較完整學科體系。
四、研究生教育類型偏向于多元化
1981年學位委員會上首次提出拓寬研究生培養路徑,發展專業型人才。[4]1992年《建筑學專業碩士學位方案》出臺,正式設置2個專業碩士學位。[5]隨后出臺了《關于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完善專業學位制度,我國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就學位類型,可分為學術型和專業型學位,專業學位可分全日制、在職、半脫產等形式。
五、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區域均衡問題
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出臺,我國開始實施“211工程”重點建設一批高校和學科。在后期的“211工程”高校目錄調整中也對中西部地區的高校予以了適當的照顧,采取了“一對一”對口幫助的形式,這時期研究生政策已注意研究生教育區域均衡問題。六、總結我國研究生教育在層次、學科、區域等方面穩步發展。研究生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國有必要從政策角度進一步調整研究生教育,從政策的內容、執行等方面改進。(作者單位:浙江大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規劃基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適切性研究》;項目編號:13YJA880073
參考文獻:
[1]余云珠.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的歷史、現狀與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
[2]本章節數據來源于:教育部歷年統計年鑒;教育部網站統計數據;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報告.
[3]本章節數據來源于:教育部歷年統計年鑒;教育部網站統計數據;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報告.
[4]陳靜.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問題研究.[D].[博士學位論文].西南大學,2013(6).
[5]萬明.我國研究生教育體制改革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4).
作者:呂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