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風險控制鐵路工程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引言
當前,“距離”的概念正在慢慢變弱,地球村正在逐步形成,所以交通系統的建設就成為重中之重。鐵路工程項目主要包括橋梁、隧道、路基、復線、電氣化、房建等工程項目,其特點是產品固定、生產流動、產品規模大、生產周期長。由于鐵路工程施工具有以上的特點,鐵路工程項目的施工人員跟一般的工人相比,他們的工作地點一般在野外,條件相對比較艱苦,工作環境一般涉及到高空和地下作業,作業環境相對比較危險。若遇到高空墜落、坍塌和自然災害等事故,其人身安全很難得到保障,這就決定了鐵路工程施工人員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高。因此需要加強鐵路工程施工人員的危險源辨識培訓工作,使其在工作過程中意識到有哪些危險源存在,從而規避危險。同時項目相關主管人員也要對風險控制理論加強研究,根據此理論對風險進行預見性控制,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保障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提高項目的效益。
2危險源辨識與風險控制相關理論
2.1危險源的概念危險源是指一個系統中具有潛在能量和物質釋放危險的、可造成人員傷害、在一定的觸發因素作用下可轉化為事故的部位、區域、場所、空間、崗位、設備及其位置。危險源應由三個要素構成:潛在危險性、存在條件和觸發因素。危險源可以分為物理性危險源,化學性危險源,生物性危險源,心理、生理性危險源,人為性危險源和其它危險源。
2.2鐵路工程施工中的危險源辨識在鐵路工程施工中,對于危險源辨識工作往往從三個角度進行分析。第一,從施工過程的工序進行分析。項目施工管理人員以施工進行的先后順序為標準對施工過程進行工序的劃分,確定施工過程需要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任務是什么,做好相關的計劃并靈活掌控。第二,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相關行業規范標準逆推危險源,這種方法也可以稱之為經驗法。行業的發展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事故,而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出現就是盡量避免危險的發生,保障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們可以結合法律法規中的相關規定,再聯系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好危險源辨識工作。第三,通過舉一反三的方法來辨識危險源,一件事情的發生有其偶然性的同時也有其必然性,相應的一件事故的發生肯定有其相關的原因。那么這件事故會不會發生連鎖反應,來導致另一個危險的繼續發生,兩個危險之間有沒有相關聯系。這就要求我們項目管理人員舉一反三,從相關事故中要進行總結反思,對以往事故、事件進行調查分析,對反饋意見進行評價,這也是提高危險源辨識能力的有效手段。
2.3風險控制的概念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風險控制的含義是指如何在一個肯定有風險的環境里把風險減至最低的過程。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風險的概念。不同的領域對風險的理解不一樣,在經濟的領域,風險意味著金錢的損失;在投資領域,風險則意味著投資的失??;而在本文所涉及到的鐵路工程施工項目中,風險則意味著在鐵路工程施工項目中可能包含設計不合理、發生安全事故和資金無法回收等多個影響因子。總之,風險就是某一事件發生給項目目標帶來不利影響的可能性。而項目風險控制則是為了最好地達到項目的目的,識別項目潛在的風險,對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及時預見并應對鐵路工程項目運營周期內的風險。
2.4風險控制方法在風險控制領域,最常見和最有效的風險控制的方法分為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防范和風險監控四個步驟。
(1)風險識別,即是把風險識別出來,只有保質保量完成這一環節的工作,才能為以后風險控制工作打下基礎。在鐵路工程施工項目中,風險識別就是對項目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因素進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風險,對風險進行歸類。其中風險識別的方法主要包括風險清單法、情景分析法、流程圖法、指標分析法和德爾菲法等。
(2)風險評估,是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對風險可能導致的后果進行定量的、充分的估計和衡量。風險評估包括風險估計和風險評價兩個部分,風險評估不是簡單的估計,它是有方法的估計策略,這一環節在風險控制中起到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3)風險防范,是在風險識別和風險評價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風險采用相應的防范措施。在鐵路工程施工項目中主要涉及到以下三方面的風險:工程實施風險、商業風險和環境風險。針對工程實施風險而言,鐵路工程施工項目相關管理人員要對在危險環境下作業的工作人員加以重點培訓;針對經濟風險工程而言,項目在建設前就要請相關經濟學家對項目的建設進行評估,在施工過程中也要注意材料支出、員工工資和設備損耗等因素,在項目運營時應采取合適策略來保證項目的盈利;針對環境風險而言,項目在建設的過程中要注意到環境的影響,鐵路工程施工對環境應該具有比較大的破壞性,所以項目相關管理人員應力爭使建筑與自然和諧共處,做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綠色工程。
(4)風險監控,即在進行風險控制過程中,對可能發生危險的環節進行監控,以確保風險能及時得到控制。此環節作為風險管理的最后一個環節對前三個環節的實施效果做出評價,針對監控狀態下出現的問題,及時調節并改進前三個環節中所采取的相應措施和方法。
3鐵路工程施工危險源辨識與風險控制對策
在進行鐵路工程施工的階段,必須注重危險源辨識和風險控制相關工作。本文通過對以上理論的研究,結合鐵路工程施工的具體情況,從體系建設、管理模式、全員參與和預見性四個角度提出了進行鐵路工程施工危險源辨識與風險控制的四個對策,以期幫助鐵路工程施工人員更好地辨識危險源,保證其生命財產安全;幫助鐵路工程施工企業更好地進行風險控制,使項目可以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1鐵路工程施工企業為員工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該體系在公司原有的管理基礎上建立并對其進行完善,主要是針對職業健康安全危險源和風險的管理。一旦職工的健康安全出現問題,可以馬上向體系內有關部門進行反映并維權,這套管理體系的建立更加有利于從制度上對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加以保障。
3.2實施危險源辨識和風險控制工作的兩級管理。這種管理模式的優勢就是分工明確,管理更有針對性,真正實現術業有專攻。雙重管理也意味著雙重保障,也體現了兩種管理思路的相互影響與促進,辨識危險源工作的完成質量將直接影響風險控制工作。
3.3動員全員參與到危險源辨識和風險控制的工作中,因為項目風險管理涉及到的影響因子比較多,所以需要全員參與來進行項目風險的管理。鐵路工程施工項目風險控制的過程是一個在可能的條件下追求項目工期最短、造價最低、質量最優的多目標決策過程。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注重全體員工的工作情況,此外還要注意全體員工的全員性總結。
3.4在項目實施前要做好危險源辨識和風險控制的策劃工作,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在項目實施前,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對項目的風險進行預判,明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盡量在實際階段就規避風險。
4結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鐵路工程建設項目日漸增多,要求做好鐵路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工作,以適應新形勢下對鐵路系統的要求。因此,本文引入了鐵路工程施工項目危險源識別和風險控制這兩個概念,本文首先介紹了危險源識別的含義和分類,然后介紹了風險控制的概念和方法,最后介紹了鐵路工程施工危險源辨識與風險控制的四個對策,對策分別從體系建設、管理模式、全員參與和預見性四個角度提出。綜上所述,鐵路工程施工項目危險源辨識和風險控制工作是有利于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是一項有生命力和競爭力的管理技術,希望本文能為鐵路工程施工項目的危險源辨識和風險控制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作者:張小孩單位:中鐵十二局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