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的價值堅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融媒體是時展的必然產物,對傳統媒體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這是一場有關影響力以及傳播力的角逐;同時,融媒體改變了受眾群體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以及思維方式,但是媒體無論發展到哪一個階段,都必須要有扎實的專業能力以及職業素養。如今,各類新媒體層出不窮,雖然注重客戶需求,但是內容規范還有待提升,否則,無論能夠吸引多少受眾群體,也將無法發揮媒體的應有的價值。播音主持作為媒體的重要角色之一,應當主動積極確保輿論輿情導向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因此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如何做到價值堅守,如何有效應對挑戰并抓住機遇,將是每一位播音員主持人應當思考的問題。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媒體快速占領媒體市場,對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傳播力等方面產生巨大的影響,無疑也讓播音主持面臨巨大的危機。雖然新媒體的綜合實力比較突出,但是在內容、安全等方面還有待規范。身為播音主持應當充分認識到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角逐,以此為基礎朝著競合、整合以及融合的方向不斷發展。同時,也應該充分認識到所要面臨的危機,進而做到不忘初心、應勢而變。
一、融媒體概念與播音主持業務內涵
(一)概念。關于融媒體的概念目前學術界還沒有統一的界定,本文通過梳理相關文獻,認為融媒體可以理解成為一種理念,競合、整合以及融合發展是大前提,其最終目的是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從而為廣大受眾群體提供更加高質量的信息內容。廣播、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具有共性,各個主體之間可以互補,再借助網絡渠道全面整合這些資源,從而促使各大媒介實現利益共通、資源共享的目標。但是無論媒體發展到什么階段,或者什么形態,原創、高質量的內容永遠都占主導地位,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更是如此。
(二)內涵。播音主持包括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播音員主持人,需要嚴格按照節目的具體要求,通過自身專業能力以及借助相關設備,從而創造性地完成播音主持活動。從某個角度來講,播音主持主要的工作職責是新聞信息播報,將審訂之后的文字稿件作為基本依據,從而借助自身的綜合能力進行二度創作,并通過語言進行表達。還有就是常見的無稿播音主持,這類播音通常是沒有文稿作依據,需要緊緊結合實際情況在節目現場進行即興發揮。無論是播音員還是主持人,一方面需要扎實的文學功底、規范的語言、專業的現場控制能力、高效的臨場判斷能力、優秀的邏輯思維和語言組織能力;另外一方面,就是基于職業精神的價值堅守。尤其是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受到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有一定的機遇,這就要求播音主持能夠做到價值堅守,這樣才能發揮自身以及所在媒體的價值,從而為廣大受眾群體提供更加高質量的節目以及內容。
二、融媒體時代背景播音主持的價值堅守
(一)思考播音主持的角色定位。從新媒體的特點來看,第一人稱、第一現場、第一時間是非常顯著的優勢,特別是一些自媒體,通常可以在第一時間以第一人稱傳播現場情況,從而讓受眾群體能夠及時了解事件始末。但是包括自媒體等在內的新媒體也有一個不足之處,即:內容質量普遍不高,甚至可能產生負面影響,將輿論朝著錯誤的方向引導。以受災事件為例,部分自媒體為了商業利益炒作一些非理性言論,目的是為了抓住時機急速傳播內容,這些信息可能會造成受災的恐慌情緒,這類信息通常沒有得到主流媒體或者是官方機構的認定,通過自媒體的臆測就開始進行。由此可見,播音員主持人以及傳統媒體,應當牢牢把握社會主流的話語權,這樣才能有效發揮自身在輿論引導中的作用,傳統媒體依然是我國人民群眾獲得權威消息的主要平臺,也是受眾群體最信任的媒體平臺。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做到了分解內容生產、堅守輿論輿情導向以及守正創新的發展,例如,《新聞聯播》主播康輝的(視頻博客)新身份,《朗讀者》《故事里的中國》的主持人兼制作人等,他們都在融媒體環境之中有了新的身份,這其實是對播音主持角色定位的重塑,面對包括自媒體在內的各種新媒體雖然有著一定的優勢,但是在受眾群體心中,這些主流媒體以及播音員主持人依然做到了直面技術強權,思考自身定位,借助十足的經驗,推陳出新生產更多新的節目與內容,這些做法值得每一位播音員主持人的學習與借鑒。
(二)促進平臺多元結合,對輿論進行全方位引導。要對正確的輿論導向進行把握,不斷提升新聞輿論的公信力、影響力、傳播力以及引導力,從而將主流思想輿論進行鞏固,使其不斷壯大;同時,對話語方式以及傳播手段加強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能夠深入到尋常百姓家。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基于移動終端技術而不斷完善的“小屏幕”已經在受眾群體心中有了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分流了大部分的傳統電視受眾和聽眾,也就是手機等移動設備成為受眾接收信息的主要載體,也有很多主流媒體紛紛入駐各大短視頻平臺,實現了大屏幕與小屏幕的結合,一方面有利于將信息傳播渠道有效拓展,另外一方面也讓不同媒介的終端用戶實現了合流,使得節目關注度與覆蓋范圍越來越高。以《新聞聯播》為例,如今已經在抖音以及快手兩大短視頻平臺進行了注冊,通過新聞短視頻贏得廣大短視頻用戶的關注。多元平臺結合成功構建融媒體傳播矩陣,不僅對新聞傳播形式進行了創新,而且能夠助推社會熱點話題的形成,可最大限度確保廣大受眾群體能夠第一時間獲得信息。但同時也對播音主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媒體環境下全民化傳播成為主要目標,播音員主持人需要對不同的社交文化傳播方式進行研究,從而掌握通過媒介不同特征以及發展情況,重點應當對新聞傳播內涵與外延進行分析,為此需要了解最新最前沿的技術,例如,5G+高清直播以及節奏、字詞、語言等各個方面的具體要求,通過不斷地學習才能在播報過程中做到字正腔圓,并形成良好的語言感染力以及生命力,這樣才能保障新聞的時效性,從而讓新聞的價值得到延伸。
(三)優化語言樣態,提升大眾的接受程度。所謂語言樣態可以理解為在特定的語境下,通過一定的語言表達方式以及風格,從而呈現出理想的語言創作活動。播音主持在節目現場以及新聞信息傳播的過程中,通常會被語態所影響,尤其是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各類自媒體層出不窮,而所傳播的內容混雜,很多受眾的審美發生了變化,其中部分受眾群體的審美開始降級,此時對于播音員主持人來講,所要做到的價值堅守應當是在播音主持過程中尋求突破。以《一年又一年》為例,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或者感受到播音員主持人的播音技巧,將這檔傳統新聞節目的語言樣態轉變成為非常親民的形式,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節目的傳統形象。例如,其中有一期主持人朱廣權用“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這樣一段話回答了網友提出的“春節放假”的問題。這種“跳脫”的語言形態與這檔節目傳統的形象大不相同,因為主持人將具有生活特點的語言樣態合理應用到節目之中,與廣大受眾群體的接受習慣相符合,這樣便可以提升節目的關注度以及傳播力。
(四)合理轉變播音主持的形象。對于播音員主持人來講,尤其是新聞播音員主持人,不僅要有過硬的業務水平,而且還要有堅實的政治文化素養,在播報過程中能夠做到流暢地表達、親和地交流以及保持明確的態度。融媒體背景下,播音員主持人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形象進行轉變,應當以上述要求為基礎,對嚴肅莊重淡定的風格進行適當改善。以《新聞聯播》為例,在短視頻欄目中播音員主持人在交流過程中輕松詼諧,甚至還有一些略帶調侃的表達,進而呈現出很多佳句,使得“聯播主播語錄”更加個性化,并獲得了廣大受眾群體的好評。例如,《主播說聯播》,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時,主播剛強就連說了大約40個左右有關“美”的成語來贊頌偉大的祖國。又例如,有關CPI上漲的描述中,主播歐陽夏丹用到了“上點榨菜”。可以看出,這些主流的節目,播音員主持人在播報過程中不僅不會失去美感,而且還融入了很多大眾化語錄,這樣就能夠拉近節目與受眾群體的距離,使得主播魅力提升的同時還能擴大節目的傳播力與影響力。總之,無論媒體發展到哪一個階段,或者是哪一種形態,原創、高質量的信息內容永遠會占主導地位。雖然媒體領域經歷了不斷的發展、變化以及革新,但最終也證明了高質量的信息內容以及播音主持價值堅守的現實意義。如今,播音主持處于知識生成成本低廉以及信息爆炸的環境之中,但高質量的信息內容才會提升媒體的核心競爭力,而擁有專業、客觀、審慎的品質,永遠都是包括播音主持在內的所有媒體從業者應當堅守的美德。
參考文獻:
[1]劉佳鈺.淺析廣播新聞播音主持的藝術性及情感表達[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24):75+77.
[2]翟慧慧,婁銘洋.全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藝術要素優化分析[J].中國報業,2019(24):104-105.
[3]魏寧.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的語言規范分析[J].記者搖籃,2019(12):117-118.
[4]李歡歡,陳浩.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藝術教育的價值堅守[J].傳播力研究,2019,3(09):197.
[5]肖思為,蘇凡博.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藝術教育的價值堅守[J].青年記者,2018(23):119-120.
作者:李玉華 單位:秦皇島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