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計算機病毒防范策略(3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計算機病毒種類
計算機病毒的種類非常多,而且非常復雜,根據劃分原則的不同,計算機病毒被劃分為不同的種類。一般來說,有兩種劃分原則,第一種根據傳染方式劃分,計算機病毒有四類:第一類是引導區型病毒,傳播的途徑為軟盤,通過引導區逐漸的延伸到硬盤中,最終使硬盤受到病毒的感染;第二類是文件型病毒,這是一種寄生性病毒,主要是在計算機存儲器中運行;第三類是混合型病毒,這類型病毒具備前兩種病毒的所有特點;第四類是宏病毒,此種病毒主要感染的是文檔操作。第二種根據連接方式劃分,計算機病毒可分為四類:第一類是源碼型病毒,在編寫計算機高級語言時,需要用到源程序,在對源程序進行編譯之前,病毒就直接插入其中,編譯之后連接成可執行文件,不過此種病毒的編寫非常難,所以并不多見;第二類是入侵型病毒,一般此種病毒是有針對性的攻擊,具有極強的隱蔽性,很難清除;第三類是操作系統型病毒,此種病毒具備一些操作系統功能,可以對操作系統造成比較大的危害;第四類是外殼型病毒,此種病毒是感染正常的程序。
2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特點
2.1破壞性大
在計算機病毒中,往往融合著多項技術,具有極強的破壞性,一旦計算機感染病毒,不僅用戶私人信息會被竊取,還會給計算機系統帶來很嚴重的破壞,輕則網絡出現擁堵、掉線的情況,重則計算機直接癱瘓,甚至有些計算機被侵入者控制,成為攻擊別人的“網絡僵尸”。基于此,在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系統及網絡都受到計算機病毒的嚴重破壞。
2.2難于控制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離不開網絡,計算機病毒伴隨網絡而來,通過網絡計算機病毒進行傳播、攻擊,而且計算機病毒一旦侵入到計算機中,傳播、蔓延的速度就會進一步加快,很難控制,幾乎準備采取措施時,計算機病毒危害已經產生,如果想要避免受到計算機病毒的影響,可以選擇關閉網絡服務,然而,對于人們的生活及工作來說,關閉網絡服務所帶來的損失將會更加嚴重,因此,計算機病毒傳播難以控制與網絡服務之間形成突出矛盾。
2.3蠕蟲和黑客程序功能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病毒的編程技術也得到了提高,由此,使得計算機病毒具有更多特點。在過去計算機病毒在侵入計算機之后,可以進行自身復制,從而感染其他程序,然而編程技術提高之后,計算機病毒具備了新特點——蠕蟲,基于這一特點,計算機病毒可以利用網絡進行傳播,加大了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速度和傳播途徑。另外,計算機病毒還具有黑客程序功能,也就是說當計算機病毒侵入計算機之后,病毒控制者可以利用病毒對計算機系統進行控制,獲取用戶私人信息,給用戶帶來嚴重影響。
2.4網頁掛馬式傳播
所謂網頁掛馬,是指將各種病毒植入網站中,將網頁中內容更改,當用戶瀏覽網站時,計算機就會病毒感染。現階段,網頁掛馬已經成為計算機病毒主要的傳播渠道之一,一旦計算機通過網頁掛馬式傳播途徑感染病毒,那么將會造成比較嚴重的損失,甚至會出現網絡財產損失。
2.5傳染途徑廣且隱蔽性高
現今,隨著網絡的發展,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也變得越來越廣,用戶的瀏覽網頁、發送電子郵件、下載文件等操作都可能感染計算機病毒,同時,計算機病毒的隱蔽性非常高,用戶很難發覺,很容易在無意中促進了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進而使用戶自身的合作伙伴也受到計算機病毒的感染。
3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的防范策略
3.1管理方面的防范策略
第一,加強計算機病毒的防護意識。對計算機使用人員展開計算機病毒教育,讓使用人員充分的認識到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性,進而自覺地養成防范計算機病毒的意識,從自身做起,維護計算機安全。第二,建立快速預警機制。實際上,對于計算機病毒并無法做到徹底的杜絕,因此,建立完善的預警機制十分重要。通過預警機制的建立,可以及時的發現入侵計算機的病毒,并對病毒進行捕獲,隨后向用戶發出警報,給用戶提供合理的解決措施。快速預警機制的建立除了依賴于相應的技術之外,還需要完善的防治機構及人員的支持,在建立防治機構并選擇防治人員時,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建立,同時保證選擇的防治人員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和技能,有效加強對計算機病毒的管理與防治。第三,制定并執行嚴格的病毒防治技術規范。在對計算機病毒進行防治時,要建立相應的技術規范,從制度上來保證計算機病毒防治的有效性。制定技術規范時,要堅持合理性及規范性原則,同時,制定完成之后要認真的落實和執行,真正發揮技術規范的重要作用。
3.2技術方面的防范策略
第一,建立多層次的、立體的網絡病毒防護體系。在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的防范不能是只針對單臺電腦,必須要在整個網絡中進行,將網絡看成一個整體,進行有效地病毒防治。因此,要針對網絡的特點,建立起有效的病毒防護體系,真正的實現保證計算機的安全。不過,在建立病毒防護體系時,需要進行全面的考慮,比如病毒查殺能力、智能管理、病毒實時監測能力、軟件商的實力等,這樣才能保障病毒防護體系的完善性。第二,建立完善的數據備份系統。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病毒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新病毒種類不斷地產生,這樣一來,原有的防毒、殺毒軟件就會無法進行全面的計算機防護,因此,必須要建立完善的數據備份系統,以便于受到病毒攻擊時,將產生的損失降低。
4結語
網絡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伴隨而來的計算機病毒種類越來越多,而且傳播途徑越來越廣。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及網絡具有極強的破壞性,也會給用戶帶來嚴重的損失,因此,必須要從管理和技術兩個方面來加強對計算機病毒的防范,保證計算機的安全運行,保護用戶的隱私信息不被竊取。
作者:馮福剛 單位:南京郵電大學
第二篇:計算機病毒防范策略探討
1計算機病毒概述
1984年FredCohen的《電腦病毒實驗》論文中,對計算機病毒有了明確的認識,從理論上確立了計算機病毒的真正概念。就當下計算機病毒的發展狀況來看,常見的計算機病毒有“蠕蟲”、“黑色星期五”、“CIH”、“熊貓燒香”、“木馬程序”等。我國對計算機病毒的重視,主要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對計算機病毒有了明確定義:“計算機程序運行過程中,對程序運行造成危害的計算機指令或是程序代碼,既是計算機病毒。”
2計算機病毒的危害及特點
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使用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不單單妨礙了用戶正常使用計算機,還有可能造成重要信息的泄露,對用戶的危害極大。
2.1破壞性較大
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同時,計算機病毒也隨之發展起來。計算機病毒程序融合多種技術,通過網絡傳播侵入用戶電腦中,會對用戶造成巨大危害。計算機病毒的破壞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造成私人信息泄漏;破壞計算機系統,使用戶無法正常使用計算機辦公;影響網絡暢通,導致網絡擁擠、斷線等情況出現;使計算機陷入癱瘓狀態,徹底喪失功能。
2.2控制難度大
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技術合二為一,是計算機技術發展的主流,網絡空間因此成為計算機感染病毒的載體。計算機離不開網絡,但網絡的開放性、匿名性特征,對計算機造成了感染病毒的風險,想要有效控制,難度極大。
2.3傳播較為隱蔽
當下計算機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是依靠網頁。木馬程序、計算機病毒通常隱藏在網頁當中,用戶在瀏覽網頁時,病毒會利用程序漏洞侵襲用戶的計算機系統。
2.4盜騙欺詐的工具
“釣魚”網站是當下計算機病毒傳播較為流行的方式之一,所謂的“釣魚”網站就是一種欺詐手段,對用戶信用卡或是銀行卡的信息進行盜騙,給用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釣魚”網站主要是不法分子仿制網站的URL地址,通過在網絡地址中添加HTML代碼,實現網絡詐騙。
3計算機病毒防范策略探討
針對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用戶的巨大危害,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防范,以確保用戶使用計算機的安全性。計算機病毒防范策略,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3.1加強計算機病毒防范意識
防范計算機病毒,首先要樹立防范意識,對計算機病毒安全防范知識有所了解,在計算機使用過程中應注意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性影響。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網絡安全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在上網過程中,應盡量不訪問未知網頁,樹立良好的病毒防范意識,防范于未然。
3.2注重計算機病毒防范措施
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注重計算機病毒防范措施,通常要做到以下幾點:在計算機系統中安裝正版殺毒軟件,定期進行病毒庫更新以及病毒查殺工作;下載軟件時,保證病毒查殺工具開啟,確保軟件下載安全性;垃圾文件及時清理;未知網址訪問前注意殺毒軟件的警告;硬盤使用過程中,要注意病毒查殺工作,避免病毒對計算機系統造成威脅。
3.3安裝防火墻
在計算機裝機時,需要安裝病毒防火墻。病毒防火墻對于計算機病毒防范有著重要作用,可以監控計算機系統中是否有病毒代碼介入,可以進行主動病毒防護。因此,病毒防火墻的安裝和使用對于計算機系統來講,必不可少。
4結語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病毒防范變得更加重要。為了確保計算機網絡安全,保護計算機用戶切身利益,必須樹立病毒防范意識,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病毒侵襲,以保證計算機網絡安全地服務于用戶的生產生活。
作者:陸莉芳 單位:曲靖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第三篇:計算機病毒防范對策分析
一、計算機病毒的特點
1.具有隱蔽性。
計算機的病毒通常存在于硬盤或是程序中比較隱蔽的位置,如果不對計算機的代碼進行掃描或是分析,很難發現計算機中的病毒。由于病毒隱藏的比較隱蔽,在計算機缺少防護的情況下,很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掌握計算機系統的控制權,使計算機在極短的時間內受到病毒的感染。而且計算機遭受病毒入侵后往往能夠正常使用,計算機的程序也可以正常的執行,用戶很難發現病毒的存在。
2.破壞性大。
計算機中存在的病毒會影響整個網絡的正常使用,病毒會造成計算機的運行速度降低,影響工作效率,嚴重的會導致整個網絡系統的崩潰,造成信息丟失。受到病毒侵襲的計算機需要斷開網絡連接,進行單獨的殺毒,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作的正常開展。
3.自我復制的能力比較強。
計算機病毒具有較強的自我復制能力,這是計算機病毒的突出特點之一,也是辨別計算機是否存在病毒的依據。如果計算機遭到病毒的入侵,計算機的程序代碼就會被執行,會對與傳播條件相適應的介質和程序進行查找,確定目標后,插入代碼,感染文件,并且大量復制新的病毒。被感染的文件成為新的病毒,通過介質或網絡傳播,進行計算機的入侵與破壞。
4.清理比較困難。
對于單機的計算機病毒,可以將硬盤格式化或者刪除文件進行病毒的清理,但是對于網絡中的計算機,如果一臺計算機中的病毒沒有清理干凈,可能會重新出現病毒,剛剛清理的網站也會再次被病毒入侵,影響整個網絡的正常運行。
二、計算機病毒的防范對策
1.加強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意識。
計算機用戶應加強對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意識,避免計算機被病毒入侵。在進行網絡瀏覽時,應提高安全意識,對自己不熟悉的網站不要輕易進入,很多陌生的網站中可能存在惡意代碼,或是不健康網站,如果用戶進入,計算機中就可能會被植入病毒,因此計算機用戶應開設防火墻,不進入陌生網站,減少病毒的侵害,還應在下載網絡資料前,進行殺毒,確保下載資料的安全。
2.做好計算機軟件以及系統的更新和升級。
用戶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要定期對計算機的殺毒軟件、系統等進行升級和更新,在計算機中安裝補丁,從源頭上避免病毒、木馬等通過計算機的漏洞進入計算機,進行惡意攻擊。計算機中的很多程序帶有自動更新的功能,還可以對系統中的漏洞進行自我檢查。使用正規的計算機軟件,對計算機中的殺毒軟件、下載工具、搜索工具等進行定期的升級,避免計算機軟件中的病毒傳播,做好防范措施。
3.及時修補病毒計算機。
在計算機遭到病毒入侵后,要立即斷開網絡,避免被其他病毒入侵形成病毒的交叉感染,及時找到專業人士進行計算機的維修。如果用戶自己對計算機不了解,或是對病毒清理的工作不熟悉,不應自己動手,避免對計算機造成二次傷害,導致計算機中的數據丟失無法找回。
4.做好計算機病毒接口工作。
計算機病毒的感染很多是由于移動硬盤或介質帶有病毒,傳播到計算機上,因此要從源頭上避免計算機被病毒感染,做好計算機病毒的入口的把關,在使用移動硬盤、介質等時要利用計算機上的殺毒軟件對其進行掃描,及時發現存在的病毒,并進行清理,保證計算機不被病毒感染,維護好計算機的安全。
5.使用復雜的計算機密碼。
計算機的密碼應盡量將數字、字母以及符號交叉使用,設置比較復雜的密碼,確保計算機的安全,避免使用個人的生日、手機號碼或按順序排列的數字作為計算機的密碼,以防被不法人員或病毒入侵,造成計算機中的信息、數據丟失、損壞。結束語當前,計算機病毒的數量以及種類逐漸增多,對計算機用戶的影響也日漸加大,計算機用戶應樹立安全意識,做好計算機的病毒防范工作,使用好專業化的殺毒軟件,定期對計算機系統以及軟件進行更新和升級,及時發現病毒及時清理,避免病毒通過計算機漏洞進入,維護好計算機的安全。
作者:戴科橋 單位:江蘇師范大學南京校區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