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全面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引導師生參與學校藝術活動是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學校文化藝術活動是校園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教育作用是人所共知的。許許多多的成年人,當他們回首學生時代的學習生活時,記憶猶新的往往是學校組織的一些健康向上的文藝活動,而正是這些師生廣泛參與的有益的文化藝術活動,在幫助青年人認識社會、探索人生、展示才華、陶冶情操、形成良好品德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為此,我校認真組織開展各項活動,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1.1以開展教育活動為載體,陶冶學生的情操,切實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學校以“五一節”、“青年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和紀念日為契機,每月一個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每次活動都做到認真設計、布置和實施,積極調動廣大同學積極參與。認真組織全校同學參加愛國主義讀書活動教育,相繼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系列活動。在此次愛國主義讀書活動中,學校榮獲縣優秀組織獎,辜彬彬同學榮獲省網絡知識競賽三等獎,林煒鑫同學榮獲市知識競賽三等獎,楊鑫同學榮獲縣知識競賽二等獎,黃秀芳同學榮獲縣征文一等獎。
1.2以舉辦我校首屆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為重點,繁榮校園文化。
1.2.1積極支持學生社團活動,繼續抓好學校“心悅”廣播室和“小草”編輯部的日常工作;在此基礎上,學校又成立了“校合唱隊”、“校腰鼓隊”等學生社團,使之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切實加強對學生社團管理,充分發揮共青團在社團建設中的核心作用,把學生社團作為我校第二課堂和團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合唱團參加由縣委組織部、縣教育局、團縣委聯合舉辦的“紅歌人人唱,精神代代傳”大型紅歌比賽中喜獲優秀獎。參加由仙游縣教育局主辦的“黨在我心中”歌詠比賽中榮獲三等獎。
1.2.2辦好校園網、宣傳板報、黑板報及手抄報,在穩固原有宣傳渠道的同時,學校還創辦了《新月》校報德育月刊,充分發揮宣傳導向作用。
1.2.3抓好咨詢中心工作,建設校園網“心靈驛站”心理健康欄目,通過這樣一個咨詢平臺,使師生間有更多的交流,并及時地提供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指導技能與方法,更好地開展教育,讓學生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1.2.4組織開展大型活動,繁榮校園文化。2013年5月份,學校舉辦了“紅五月”歌詠比賽;12月份舉辦了以“青春流韻,展我風采”為主題的首屆校園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包括“青春流韻,展我風采”主題動員大會、主題演講大賽、器樂舞蹈大賽、校園歌手大賽、繪畫書法大賽、校園生活征文大賽、手工藝品大賽和歡慶元旦文藝匯演,等等。仙游電視臺和莆田僑鄉時報等媒體對我校開展的活動進行了專門的采訪、播報。并推薦優秀學生參加縣藝術節比賽,許多同學榮獲一、二等獎。
1.3以繼續深入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為契機,引導學生在實踐和服務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繼續扎實推進青年志愿者服務工作。結合學生實際,不斷拓寬青年志愿者活動內容;立足校園,舉行“美化校園”等志愿者活動;同時組織了大型校園義賣活動。這是由學校發起的一項青年志愿者活動,通過組織學生用自己多余的學習用品、看過的圖書、用過的玩具等等進行商品義賣活動,學校還把籌集到的善款用于捐助許燕玉等困難學生,莆田《湄洲日報》曾對此事進行報道。
2、總結
實踐使我們認識到,校園文化具有自由度大的特點,但自由決不意味著不要引導,而學校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教師積極參與就是最好的引導。這不僅密切了師生關系,也充分體現了校園文化“助人成長”的主旋律。校園文化是無聲的思想工作,因為良好的文化氛圍,能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自覺自愿地接受教育,這便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藝術力量。當然,我們還要認識到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的關系,校園是社會的敏感區,社會文化的變動都會波及校園。在當前改革開放經濟轉型的新時期,各種形形色色的思想都在影響著學生。作為教育工作者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我們將依據一定的教育目的,精心組織和管理,決不放任自流,而是通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校全面發展。(本文來自于《華章》雜志。《華章》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紀慶良單位:仙游楓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