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教師教育科研素質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小學教師教育科研素質問題,是教育改革和發展中重點研究的課題,是關系到提高小學教師的教學質量,培養具有適應網絡環境下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需要的教師隊伍的大問題,課題組于2007年10月間對湖州城區幾所具有代表性的小學教師的教育科研素質的相關問題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并對如何提高小學教師教育科研素質進行討論與思考。
1調查對象與方法
1.I調查對象
課題組成員對浙江省湖州市城區的龍泉、飛英、愛山等六所小學的200名小學教師就教育科研素質等相關問題進行實地問卷調查。
1.2調查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問卷調查法,向愛山、湖師附小(簡稱:湖師)等六所小學教師發放調查問卷200份,收回200份。采用SPSSI2.0.1統計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調查內容與結果
小學教師教育科研是小學教師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探索教育教學過程中具有規律性、創造性、應用性的活動,是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的關鍵,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源泉。課題組對小學教師科研課題申報等情況進行調查,調查結果
其中龍泉小學有92%的教師是“在主管部門要求下參與科研”,遠高于其它小學教師,在調查“有申報課題意向”、“參與過課題研究”的項目中,各校之間有顯著性差異,其中愛山小學教師均為100%,明顯高于其它小學。
課題組為深人了解小學教師課題研究的廣度與深度,對小學教師選題來源與級別進行調查,在“論文選題來源”的調查結果中,愛山小學教師有53.3%的“論文選題來源”于“教學問題”,其它幾所小學也無顯著差異。在“申報科研課題級別”的調查中,多數小學教師的科研選題來源本系統或本校,其中愛山小學教師有33.3%的省級課題,遠遠高于其它幾所小學。調查結果顯示:龍泉、飛英、新風小學有近50%的教師“申報課題時常遇到選題的困難”;大多數小學有近50%教師認為“缺乏申報課題知識”,其中愛山小學教師為65.2%,有較強獲取科研知識的需求。有關小學教師的信息素質調查,參見表2.
六所小學有近80%教師在“進行科研查找、收集文獻信息困難否”調查項目中,選擇了“較困難”。在“進行過科研方法或信息檢索知識教育”調查項目中,龍泉、飛英、愛山小學教師分別有88%,83.3%,87%選擇“經常有”,幾所小學無顯著差異。在“能否結合教學內容指導學生檢索、利用圖書館和網絡信息資源”調查項目中,愛山小學教師有60.9%的選擇“經常能”,高于其它小學教師。在“備課時能及時檢索、利用圖書館或網絡信息資源”方面,僅有湖師為67.4%選擇“經常能”,其它幾所小學差異不顯著。
調查結果顯示:飛英、愛山、湖師小學教師分別為75%,82.6%,79.1%“撰寫過教育教學論文”,與其它幾所小學有差異;愛山小學教師沒有發表過論文僅為4.3%,與其它小學之間有顯著差異。在“有記教學讀書筆記的習慣”和“在論文寫作中產生的困難有哪些”調查中,龍泉小學教師選擇“無”記教學讀書筆記習慣為16%,與其選擇“寫作能力不強”的25.8%成正比。其中愛山小學教師認為“理論根底不深”為14.8%,明顯低于其它小學平均的41%。
愛山小學教師在“常閱讀與教育教學相關書籍”的調查項目中,選擇“有”的為91.3%,其中龍泉、新風小學教師選擇“沒有”均為44%。在“經常閱讀哪些類型文獻”調查項目中,飛英、愛山小學教師選擇“期刊”的分別為72%和87%;其中龍泉小學教師選擇“圖書”為30.8%,高于其它幾所小學,經常閱讀“期刊”僅為42.3%,低于其它幾所小學。
。
3調查分析與思考
3.1提高教師科研綜合素質
3.1.1增強教育科研意識
教育科研意識是指:“教師對教育活動有意識的探索和革新,是運用教育科學理論指導教育活動的自覺性,是對所從事的教育活動的一種清晰而完整的認識。},[1}調查結果顯示愛山小學有82.6%教師認為“教師科研能力與教學質量關系”密切;而龍泉、飛英小學教師選擇“不一定”的分別為60%和60.9%,從中可以反映出多數教師的科研意識還有待提高。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小學教師中絕大部分人的教育科研意識在逐步增強,但不可否認的是,還有一定數量的小學教師沒有把參與教育科研同提高教學質量聯系起來,為此,從教育主管部門到小學校長,乃至各位教師,應加強教育科研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認識。各級教育部門的領導和小學校長應積極支持小學教師參與教育教學科研活動。
3.1.2掌握教育科研知識
小學教師不僅在教學科研的實踐中不斷掌握教育科研理論與方法,而且要努力掌握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在教學實踐中,結合教學內容、課題研究培養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勇于探索收集、整理、獲取、分析、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3.1.3提升科研選題能力
教育科研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能否在教育教學以及教學管理的實踐中,善于發現有價值的問題,并把它作為教育科研的選題加以研究是至關重要的。調查中反映出幾所小學教師對選題都感到困難,而愛山小學教師對“不知如何選擇課題”的調查結果比率最低,其原因是他們均有申報課題和的實踐經歷,為此教師應善于從教育教學實踐、學習與交流、各類傳媒等途徑尋找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3.1.4提高應用能力
教師要能夠最大限度地將已學習的知識應用到教育教學科研實踐中。網路環境下,教師要善于運用計算機、網絡新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與效率,跟上時展的步伐。眾所周知,教育科研的成果(案例、論文、著作等)、科研報告是需要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以便于快速傳播,推動教育的創新與進步,為此教師要善于動筆,提高科研寫作的應用能力。
3.2教育教學科研定位
3.2.1以校本教研為主
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科研主要目的是為了通過科研提升教育教學的理論水平,提高教育教學的實踐能力,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達到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我國,小學教師教育教學科研主要以“校本教育科研”為主,調查中也得到充分證明。
3.2.2教學科研相互促進
教學與科研不能錯位,科研是為教學服務,教學效果與質量的提高要求開展教育教學科研,二者處于同一體中,相互促進,切記教師課題的研究內容要與自身經歷的教育教學工作緊密聯系,不能把教育科研和教學實踐分離開來。調查中反映出愛山小學作為省級重點小學,其教師的教育科研素質均高于其它幾所小學,事實證明科研對于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3.3構建教研服務平臺
3.3.1構建信息資源保障平臺
課題組走訪了六所小學圖書室(館),發現其人力、信息資源的匾乏與小學教師不斷提高的科研意識、科研參與的積極性對信息的需求不相適應,為此,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各小學領導要從教學工作實際出發,積極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即依托本地區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構建信息資源保障平臺(如:開展館際互借、文獻傳遞服務,傳授信息檢索技能、教育科研知識等),為實現小學圖書室(館)與大學圖書館、小學教師與大學教師、小學教師與教育信息調研人員的多方合作搭建平臺,提供人力資源的指導和信息資源的保障。
3.3.2構建小學教師教研訓機制
構建起以網絡為載體的小學教師教研訓一體化機制,以教研組為主體,小學教師為核心,以教學中教師親身經歷的教育教學問題作為研究課題,并利用校園網設立教研專欄,開展課題討論,及時報道課題研究進展,以及課堂教學試驗或應用情況,及時采納教師提出的建議,并邀請校內外相關學科帶頭人或專家作專業性點評,及時將較成熟的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的領導應為教師搭建教研訓機制的服務平臺,提供師資、技術、經費等方面的支持。
3.4建立科研激勵機制
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是關鍵,要充分調動教師教學科研的積極性,建立一個合理、科學、高效的激勵機制。激勵機制是尊重人才、發現人才、鼓勵成才、人才強校的一種手段。學校要設立專項資金如:教研項目獎勵基金、學術專著獎勵基金、科研成果應用獎勵基金等;還可借鑒國外的“科研假期”,并應將科研成果計入工作量,作為評定職稱時的參考。當然,科研獎勵重心在于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服務。
總之,小學教師的教育科研素質是需要在長期的教育教學、科研實踐中加以培養。此次課題研究也是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直接服務、參與重點學科建設的有益嘗試,并將在實踐中不斷地加以探究。超級秘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