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專業化學教學情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如何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調整教學知識體系,更好地培養小學教育專業學生仍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本人在從事小學教育專業化學課程教學時,通過對小學教育人才的需求情況調查和對小學教育人才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調查發現,目前在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課程知識體系不系統,知識趣味性不強,教育專業學生學習化學積極性不高的現狀,因此,針對這些問題,教學過程中不斷對知識體系重新梳理歸納,對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也做了一定的改進,取得了一定成果.
1小學教育教學現狀
1.1專業定位對于小學教育專業,欽州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定位在培養具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基礎的人文地理和自然科學知識的人才,使學生畢業以后能夠為小學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因此,對現代化學的知識體系進行優化整合和補充完善,可以使其更好的適應小學教育專業化學教學的培養方案.
1.2化學知識需求根據小學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該專業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只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原理和反應過程,掌握基本化學現象的產生原因,學生能夠對日常發生的化學現象做出科普的解釋.通常需要化學專業學生掌握復雜的熱力學、動力學等知識,對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只要求其掌握基本的定義概念和靈活運用知識解釋現象即可.
1.3化學知識體系現狀我院在小學教育專業化學教學過程中,采用的化學教材是陳超球編寫的《大學化學》.我們把教材中的非金屬元素、金屬元素、烴和烴的衍生物、化學熱力學基礎、化學平衡等知識進行了重新歸納,并將現有的知識體系分為無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和有機材料等知識體系.整個教材雖然只是面向小學教育專業的專用教材,但是教材中有些知識體系還是有待整合,以便更有針對性的對學生講授.
2教學改革措施
2.1內容改革
2.1.1優化知識體系陳超球編寫的《大學化學》各章節知識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教材的知識體系可以歸納為無機化學體系、物理化學體系、分析化學體系、有機體系、材料化學體系等幾個知識體系.教材在各章節均介紹得比較詳細.教材中某些知識板塊,如配合物的價鍵理論、原子結構、化學反應速率等,雖然理論非常經典,知識體系性很強,但這些知識可能在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畢業后會很少用到.因此,對教材中的知識進行重新優化整合,對知識體系重新梳理,建立一套對小學教育本科生針對性強的知識體系,使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在分析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對化學知識需求情況和目前化學知識體系的特點的基礎上,我們將目前小學教育專業教材《大學化學》的知識體系進行了重新梳理并進行了以下知識體系的整合:第一知識體系包括與小學教育本科生將來應用相關性強的章節,如物質的狀態、溶液、化學與能源、化學與材料、化學與農業等章節.這部分章節與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將來工作的契合度較高,將來工作中很多問題需要相關知識作解釋,因此我們對該知識體系進行重點教學;第二知識體系包括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烴類及衍生物等章節,這部分知識點比較多,很多小的知識點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都能結合起來,因此,對于這些知識點多的章節,我們采用以實例為載體讓學生掌握記憶的方法進行教學,改變原來按部就班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第三知識體系包括與小學教育專業應用的相關性不是很高的知識,如配合物的價鍵理論、原子結構、化學反應速率、電化學、化學平衡等相關章節,這部分知識的特點是知識的理論性強、相關計算題多、知識更加抽象、與實踐直接相關性差,因此,我們對這些章節的知識深度的濃縮概括,讓學生在理解原理的基礎上只掌握相關概念就可,而對學生在這部分章節的復雜運算能力不做統一要求.根據以上的原則,把《大學化學》中包含個知識體系的章節的講授情況進行了分類,見表1.
2.1.2完善知識體系新世紀以化學為基礎的各領域如環境、衛生、材料、醫藥等都發展非常迅速,很多新型的材料被制備出來并在各領域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相對飛速發展的應用領域,我們經典的教材在與實際生產生活中各種新知識的結合方面卻明顯滯后.因此,作為新世紀的教師,需要把最新的、能激發學生積極性和創造力的化學知識不斷地補充到現有知識體系里,以更好的實現教學過程,培養更優秀的新世紀人才.
2.2教學方法改革
2.2.1激發學習興趣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更好的教與學的互動,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這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基于這個想法,我們設計了以下的改革方案,在講授下節新課之前,提前將要講授的章節告訴學生,并設計幾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例子,讓學生結合課本知識和互聯網的信息對該例子中的化學現象進行解釋.這樣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學生更深刻地掌握了知識,而且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學習興趣也有很大的提高.
2.2.2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結合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多媒體教學已經廣泛的走入了課堂.作為一種非常生動形象的負載知識的信息載體,多媒體教學往往會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生動形象,多媒體在各層次的教學活動中都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4]但是,隨著多媒體教學被廣泛應用,某些不合理的應用方式也逐漸產生,照本宣讀的現象很嚴重,特別是對推導性知識學習時,往往對推導過程印象不深刻,只用多媒體往往對推導思路掌握不牢,此時如果結合傳統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共同完成推導,把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的授課方式結合起來,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2.3對知識進行鞏固在以往的化學知識鞏固方面,任課老師一般都會非常注重計算相關的化學習題的安排,這一方面可能會導致學生輕概念、重計算的問題,有時計算題能做出來,但是最基本的概念往往含糊不清,另一方面,有些計算過程很繁瑣,尤其是對于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掌握這些計算既很吃力又沒有實用價值,反而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針對這種現狀,我們布置作業,一般以生產生活中的例子為主,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案例中所學習的化學知識,這樣不僅學生學習的學習積極性更高,而且鍛煉了學生創新性的探索問題的能力.
2.3加強教學實踐結合欽州學院現有豐富的基礎化學實驗教學資源.
實驗室不僅有各種基礎的傳統實驗,而且我們還整合現有的實驗設備建設有開放性實驗平臺.我們利用該實驗平臺為學生安排了“補鈣劑中鈣的測定”等開發性實驗,讓學生在自己設計實驗的過程中,掌握化學實驗設計的目的、方法和規則,通過開放性實驗平臺的鍛煉,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動手創造力也均可以得到很好的激發,同時,通過自己安排設計實驗,學生在熟悉科研過程和培養團隊精神方面也有較大的提高.
2.4考核方式改革結合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化學教學的特點和現在化學的知識體系,我們對該課程的考核方式進行了改革,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將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1)考核平時成績:平時成績包括平時作業成績、平時考勤成績和創新性實驗成績,該成績的計算能夠提升學生上課和平時學習的積極性,該成績最后按10%的比例折算計入總成績.
2)考核期中成績:期中考試我們不采用常規的試卷考試形式,而是鼓勵學生發現身邊的一個化學現象,讓學生結合課本知識對現象進行探索解釋,然后指導學生寫作形成論文,在這個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極大鍛煉了學生的科研創造思維,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該成績最后按30%的比例折算計入總成績.
3)考核期末成績:期末考試采取試卷閉卷考試的形式,在試題安排方面,盡量安排科普類的拓展學生知識面的相關知識考查,這樣在學生將來的工作中,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知識儲備,更好的完成小學教學的任務.
3總結
通過深入的分析我校小學教育專業的辦學定位、小學教育專業化學知識的需求、現有的化學知識體系和學生現狀,我們對目前所采用的小學教育專業化學專用教材的知識體系進行了優化整合,將知識體系進行了重新歸納整理,使知識體系更加系統,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對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