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期貨市場產品儲備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政府是重要的,但政府并不能解決關于礦產品儲備體系的所有問題,有些還必須由市場來完成。利用國內國際期貨市場能有效擴充礦產遠期儲備、降低儲備成本和提高儲備體系的社會參與度。充分發揮期貨市場的作用,對于礦產品儲備體系的建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期貨礦產品儲備體系
保證礦產品安全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建立礦產資源儲備制度,國土資源部制定的國土資源“十一五”計劃綱要中已明確指出了將在未來四年內啟動鈾、銅、鋁、錳等非能源短缺性礦產的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加之原有已醞釀的比較成熟的石油儲備體系,將形成一個比較完備的礦產品儲備體系。而在大宗礦產品與金融日益結合的今天,充分發揮期貨市場的作用,對于礦產品儲備體系建設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
一、礦產品儲備的基本涵義及現狀
從所有權的角度看,目前國際上的礦產品儲備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政府擁有的國家礦產品實物儲備(亦稱為戰略礦產品儲備)。第二個層次是由進口商、中間生產商、銷售商等掌握的企業實物儲備。第三個層次則是在國際國內期貨市場中擁有的礦產期貨儲備等社會儲備。從礦產品存在形式上看,前兩個層次是實物儲備,第三個層次是期貨儲備,也有專家稱之為軟儲備。
我國的礦產品儲備體系建設從石油戰略儲備開始破題,目前,主要有浙江鎮海、浙江岱山、山東黃島、遼寧大連這四大石油戰略儲備基地,其中部分儲備基地已竣工并開始儲油使用。2008年,四大石油儲備基地將基本竣工。專家認為,四大基地建成后,總共能形成約10余天消費量的石油戰略儲備能力,再加上全國石油系統內部21天的商用石油儲備能力,我國實物石油儲備能力將超過30天。對于石油期貨儲備任務,則主要由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中國聯合石油有限公司、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公司、中國遠洋貿易總公司四家獲準參與境外期貨交易資格的企業承擔。
金屬礦產品儲備體系建設則還處于起步階段。金屬原礦、半成品礦的儲備主要由國家物資儲備局等進行戰略儲備、各個生產及營銷企業進行企業儲備和在國內交易所里進行的國內期貨儲備組成。另外,還有十幾家擁有境外期貨交易資格的企業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進行境外期貨儲備??偟膩砜?,金屬礦產品儲備大多采取的還是基地儲備措施,如探明儲量和對一些特殊和稀缺的礦產實行保護性開發等。
二、期貨市場是國家礦產品戰略儲備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1、利用期貨市場擴充礦產期貨儲備
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日前強調,要建立礦產資源儲備制度,利用外匯儲備較多的條件,增加國家戰略性資源的儲備。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統計數據,到2006年年底,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10663億美元。大規模的外匯儲備孕育著巨大的市場風險,礦產資源儲備進入外匯儲備,對于中國外匯儲備投資組合來說也是有利的。將外匯儲備轉化為資源儲備的途徑很多,如以國內跨國資源型企業為載體,加強對海外油氣、礦業的直接投資,或者是以獲取礦產品為目的的出口信貸等。但其中重要的一個途徑是通過國際期貨市場將部分外匯儲備轉化為礦產資源倉單儲備,利用市場的手段來獲取穩定可期的遠期礦產品供應。
2、利用期貨儲備有利于降低儲備成本
就建立礦產實物儲備而言,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成本:采購成本、存儲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存儲機構運營成本。以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油為例,石油儲備成本中,大約75%左右是原油采購成本,23%左右是設施建設成本,2%是儲備機構運營成本。由于我國地理條件的限制,利用美國巖穴式的低費用的儲備方式不太現實,廣泛適用的辦法就是用儲備罐儲油。據預計,我國建設地上儲罐的費用約為600元/m3,儲備1375萬噸油,罐容積需約1800萬立方米。根據這種結構,需要資金總規模應為110億美元。這還僅僅是在當前初步建立戰略石油儲備的費用,如果要達到國際能源機構(IEA)的成員國要求,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有關專家計算,以我國啟動儲備規模如果要達到美國的儲備規模,所需資金將達數千億元。
再來看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其一般可以維持90天,最高為118天,這和石油期貨市場的號召力不無關系,因為期貨市場的吸引現貨交割的特殊作用能夠有助于以較小的成本建立石油戰略儲備,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因此,以期貨持倉作為現貨儲備的補充,可以降低儲備的成本,擴大持倉量,提高儲備的效率,克服實物儲備必須花費較多的倉儲設備投資的缺點。
3、發展期貨市場,吸引國內外社會資本建立礦產品的倉儲
鑒于我國礦產品儲備資金數額龐大,建立我國儲備體系必須依靠市場的力量,即借助國家和社會的力量來建設礦產品儲備。“十一五”規劃也指出礦產資源儲備體系將實行國家儲備與用戶儲備相結合的原則。此時期貨市場可發揮重要作用。國際期貨業發展的經驗表明,期貨業具有強大的帶動能力,期貨交易所形成的巨大的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將使交易所所在區域成為大宗原材料、能源等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且能夠有效創造倉儲需求。這樣,大量的國內外民間資本就會在擁有重要物資期貨市場的國家建立儲運設施,國家不僅可以大大節省該物資進口的運輸和儲存成本,而且還可以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商業儲備的建立。
目前,世界上大的現貨交割地通??拷饕钠谪浭袌?,例如,目前現在國際上主要的石油儲備在歐洲北海一帶和紐約一帶,分別靠近英國國際石油交易所(IPE)和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在全球有超過400家倉儲設施,相當部分設施就設置在英國本土,LME從上世紀80年代以后才開始在歐洲以外的地點設立交割倉庫。2004年底,世界商業鋅庫存量總量為99.89萬噸,而LME一家庫存總量就占到62.86萬噸,此時美國的戰略鋅庫存僅7.18萬噸,相比LME商業庫存那是小巫見大巫了。由此可見期貨市場帶來的商業倉儲規模和效應。
隨著燃料油期貨已經成功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英國石油公司(BP)的合資油庫--廣州發展BP油品有限公司的庫容目前就已達36.3萬方。我國年消費石油超過3億噸,根據其它商品期貨的經驗測算,在石油期貨市場發展初期將會吸引各方資本建設能夠滿足40OO萬噸石油交割量的吞吐庫存,這必將大大推進我國商業石油儲備的建設,分擔國家投資建設石油儲備的資金。由此可見,利用期貨市場的力量吸引各方力量參與,可大大提高生產性庫存儲備容量。
三、困難及展望
我國是全球主要有色和黑色金屬最大消費國和生產國之一,來自中國的買家已經成為倫金所一股不可忽視的市場力量。然而迄今為止,我國國內仍無一家LME指定交割倉庫,僅上海洋山港已向LME董事委員會遞交相關申請。而亞洲其它國家情況是:韓國的釜山和光陽各有8家銅交割倉庫,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各有9家銅交割倉庫,在西亞的阿聯酋有6家銅交割倉庫。這一方面反映出國內市場對國際期貨市場輻射較小的事實,又反映了國內由期貨帶動的商業儲備還不發達的現實。
有數據表明,當前我國GDP約占世界的5%,進出口總額約占全球總額的6%,但我國期貨交易額僅占世界期貨、期權交易的0.15%。相比其他主要發展中國家也稍顯遜色。目前,印度有全國有24家期貨交易所,其中3家全國性的交易所,21家地方性交易所,共有97個品種被批準上市。2003年,墨西哥衍生品交易所,巴西商業與期貨交易所的交易量分別排到全球交易所的40強之第5位和第6位,遠高于我國國內期貨交易所排名。同時,我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顯得過于緩慢。期貨市場政策上仍是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相對獨立運行,境內投資者投資外盤,境外投資者投資內盤的通道都沒有打通。目前僅有31家以經營礦產品和其它原材料的國有企業獲得境外套期保值資格,其它所有制礦業企業還沒有一家獲得此權力。
總的來看,目前我國期貨市場并不發達,并且通往國際期貨市場的通道也還不太通暢,在礦產品金融化的今天,期貨市場的發展滯后也注定了礦產品儲備體系建設將是一個長期、復雜和艱難的過程。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大對礦產期貨的研究和實踐力度,讓國內外期貨市場在我國礦產品儲備體系建設中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褚玦海等編:《石油期貨交易》.[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4.6。
[2]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編:《世界礦產資源年評(2004-2005)》.[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6.12。
[3]國家物資儲備局編:《WTO與國家物資儲備論文集》.[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4。
[4]《中國期貨市場回顧與展望》.[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