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濟轉型期勞動定額與企業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引言
勞動定額的管理一直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在我國計劃經濟時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隨著市場經濟體質的改變和縱深推進以及產業升級更新換代過程中,勞動定額管理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和功能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如何創新勞動定額管理,讓這傳統而基礎的管理工作繼續發揮新的光彩,不僅關系到企業經濟能否持續高效地發展,對于維護國家、企業和勞動者的利益也會有著重要的作用。
1管理定額工作的重要性
1.1提高勞動者的勞動效率。
追求最大可能的經濟效益是企業生產的最基本職能,如何提高生產效益最關鍵因素是勞動者的效率。效率提高了,單位時間能夠產出更多的產品,企業的利潤才會增加。企業可以通過科技創新、設備升級、經營管理等途徑提高效率,如果不增投資、設備不更新、人員數量不增加的情況下,定額管理可以通過對方法、時間、勞動者心理等方面進行分析,力爭使企業能夠合理用人、科學組織生產達到生產效率的提高,因此在經濟轉型期過程中需要重拾勞動定額,提高企業的整體效益。
1.2國外定額管理仍在繼續。
勞動定額是基于生產工業而產生的一門學科,當人類進入了大生產、大規模、大批量的工業發展的時代,建立勞動力與原材料的低投入高產出卻是永恒的課題。如今的美國企業80%以上的企業還在沿用當年泰羅開創的定額管理方法,日本制定的鼓勵員工開發潛能的內容正是源于定額管理,因此大型企業生產效率得到了飛快的發展。
1.3定額管理作為勞動合同重要內容。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經濟所有制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勞動關系也發生了變化,雇主和員工之間的沖突也日益嚴重,我國長時間處于用工過剩的情形下,勞動爭議頻發。導致的根本原因是勞動定額不清,在一定的生產條件下,勞動者一天要付出多少勞動才算合理,能夠取得基本報酬,這就需要一個標準,為此在《勞動合同法》中要求勞資雙方在平等和充分協商的基礎上,制定出合理的勞動合同條款,以保護雙方合法權益。
2經濟轉型期勞動定額面臨的問題
2.1政府、行業失去了對勞動定額的管理。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勞動定額管理是自上而下的管理體系,各行業的主管部門定期對企業的勞動定額進行統計和考核,定額管理作為重要考核指標之一,隨著相關主管部門的調整和經濟形式發生轉變,勞動定額變成無人問津的工作。勞動行政部門在頒發的勞動標準中,涉及到勞動定額相關條款也少之又少,除少數企業還在進行勞動定額管理工作,其他企業幾乎停滯不前。
2.2定額管理在企業經營中地位弱化。
企業經營的多元化促使經營管理國際化,在競爭中成功與否的管理變得錯中復雜,例如資本運營、戰略管理、創新管理等。這種管理方式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成就了一些企業,企業的急速擴張和技術升級改造,使得勞動效率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勞動定額管理已經在管理層面退居次席。加上勞動用工制度的改革,企業的經歷幾乎集中到員工的應聘,合同管理,薪酬設計等工作上面,以前勞動定額管理人員也轉向了其他崗位,這就造成了近些年許多勞動爭議的產生,嚴重影響了勞動關系的和諧。例如很多企業隨意變更勞動定額,造成了近50%以上勞動者要從事10小時以上工作才能完成最基本工作量,拿到最低工資。
2.3定額管理得不到應有的創新。
經濟轉型時期,管理者對定額管理缺少應有的重視,經濟經過幾次轉型,但相應的管理措施卻沒有很好的創新,技術手段和方法比較落后,這與“中國制造”很不相稱,曾經熱衷于定額管理的管理人員也紛紛離開相關崗位,各大學開設的管理課程中也被其他課程所取代,造成了定額管理的創新不能與時俱進,滿足不了企業變化莫測的市場需求。
3定額管理工作的創新
3.1確立行政管理在定額管理中的職責。
國家勞動行政管理部門要承擔起勞動定額的宏觀層面上的管理職責,積極構建行業和勞動部門的溝通平臺,承擔起定額管理標準化的制定、管理工作,同時對企業從事勞動定額管理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和資格認證。
3.2創新定額管理的工作內容和研究方法。
從傳統的管理方法轉向現代化的管理方式,運用標準工時理論,通過方法研究對不合理的管理進行優化整合,同時,設計出合理的操作方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
3.3重視定額管理人才的培養。
從長遠的角度來講,企業應配備專職的勞動定額管理崗位,設置專門的勞動定額機構。高校也應加大定額管理人員的培養,增加相關課程,出版相應創新教材,培養管理人才。
4結束語
在新的經濟轉型的時期,勞動關系的矛盾日益突出,勞動者如果能夠認為自己的付出與回報合理,那么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又邁進了一步,因此,企業的勞動定額管理制度的制定是關鍵,能夠讓生產效率得到更大的提升,勞動定額管理在企業管理過程中變得不可缺少,會成為企業管理的基石。
作者:楊寶魁 單位: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