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研究的意義和現狀分析
1.1研究的意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職業教育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以就業為導向,實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1.2建筑技校測量專業的現狀分析
建筑工程測量專業的技校畢業生,主要分布在礦山、水利、交通、農業、環保、地質等國民經濟建設的各個部門,主要從事野外作業,一般的生產經營、儀器操作、地籍測量、測量監理、土建施工、城市規劃放樣、作業組長等一線崗位。工作中主要通過測量、計算、繪圖等技能來實現工作目標,屬技能顯現型專業。但由于現有課程、實踐條件等方面條件的限制,學生掌握的測量技能內容單一,缺乏綜合性,不能很好地理論聯系生產實際。
2工學結合的研究方案
2.1工學結合的內容
在工學結合中以國家工程測量及測繪產業發展對高職人才的需求為依據,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引入測繪行業新技術、新工藝,突出人才培養的時代性、靈活性和開放性;與工程測量及測繪行業共同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專業課程和教學資源,共同完成理論與實踐教學任務,實現專業與行業崗位零距離對接;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為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服務;完善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有效的評價學生的專業素養能力。
2.2培養方案
(1)基本技能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具備測量學的基本知識;具備熟練操作測量儀器的能力;能獨立完成水準測量、角度測量、坐標測量等單項作業能力;(2)專項技能要求學生通過結合在校期間的學習和工地具體任務的實習,必須同時具備工程制圖、控制測量、工程測量、數字化成圖等專項工作的基本知識并掌握實踐操作能力;并具有編寫測繪技術設計書和技術結語的能力;要求熟悉各種測量工種的程序和規范。(3)綜合技能要求學生在實習單位除具體測量學的專業技能以外,必須同時具有現場施工管理,技術管理,質量、安全管理和獨立的市場經營能力;能獨立處理測繪生產中的技術問題。
3具體實施計劃
3.1制定與測繪產業發展要求相符合的人才培養方案
①采用問卷調查、面談等多種方式,了解測繪行業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整體素質和專業能力的要求,資料整理。②針對意見稿召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論證會,廣泛聽取行業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就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實踐能力培養等多方面問題進行深入研討。③通過畢業生跟蹤調查,在充分了解接受方案培養的學生在單位的現實情況反饋試行稿的效果,發現人才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并進行修改和改進。
3.2開發專業課程、制定教學任務及評價體系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中學校應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突出技能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但在人才培養中,企業更偏重于直接經濟效益,考慮的是學生在實踐工作中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學校應在教學培養目標、教學任務與質量評價標準的制定和實際開展時充分考慮企業生產經營的規律性,盡量保護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工學結合具體應體現在以下四個結合上:教學培養目標、教學任務制定與質量評價標準的制定要企業與學校的結合;教學過程要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結合;學生的角色要與企業員工的角色相結合;教學的內容要與職業崗位的內容相結合。
3.3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立
實訓基地是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重要場所,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能更好的為教學服務,為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服務。校內實訓場地條件有待改進,應完善測量基礎實訓場地,要求設備配套,場地開闊獨立,不受任何天氣及外界因素干擾。在基礎實訓場地中能讓學生熟悉一些常規測量儀器的使用,可以使學生加深、融會貫通課堂講授的內容,并快速的學會使用測量常規儀器。建立測量模擬實訓中心,要求布局合理,功能齊全,模塊典型化。本著“使用為先,夠用為度”的原則,以培養專項技能和基本素質為主線,設計各種專項項目,讓學生在“真槍實彈”的任務環境中進行學習,通過測量模擬實訓中心的實習可以讓學生掌握各類基礎測量的常用方法。校外實訓場地是檢驗工學結合的直接方式,通過實際項目工作,充分檢驗學生的學習和學校的教學成果。學生帶著問題參與生產實習,在實習中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再投入學習研究問題,從而通過學習—實踐—學習的有機循環,在專業技術和實際操作能力上得到了迅速提高。
3.4建立緊密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共享資源共育人才為更好的實施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計劃,需要有實力較強的大中型企業做為保障。學生在協助生產單位完成一定工作量的同時,不僅學習到理論聯系生產的技術,也提高了實踐工作能力。通過工學結合,讓學校能培育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測繪專業技能型人才,讓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成,讓企業能獲得直接的經濟效益及可用人才,使學校、學生和企業獲得三贏的好局面。
4結論
通過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在教學中以技能為重,項目驅動,教學與生產互動,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突出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建立較廣泛的就業聯系網絡,為學生的就業提供了良好的機會,為實現“教學與生產零距離,畢業與就業零距離”。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測量行業的進步,人才市場的需求是隨時在變化的,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是一個長期的完善過程,只有不斷的進步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才能體驗技校學生的人才價值。
作者:鄭茂儀 鄧岱丹 單位: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