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兒科護理中護患溝通效果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的探討護患溝通在小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120例患兒,按隨機法均分為2組,各60例,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護理,實驗組患兒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護患溝通技巧,比較2組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患兒遵醫依從性為85.0%,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為96.7%,與對照組的61.7%、85.0%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患溝通技巧可提高患兒依從性,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近年來,社會發展迅速,醫患關系日益緊張,兒科為特殊科室,其發生護患沖突的概率較高。研究指出[1],在兒科護理中融入護患溝通技巧,對患兒進行贊美、關愛,對患兒家屬進行預見性交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兒臨床依從性,改善護患關系。本研究為2014年6月~2015年5月60例河南省第二慈善醫院兒科患兒在護理過程中應用護患溝通,獲得了較佳的效果,應用體會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4年6月~2015年5月本院兒科收治的患兒120例,按隨機法將入選病例分成實驗組60例,對照組60例。實驗組:男女比例39∶21,年齡1.52~6.32歲,平均(4.08±0.63)歲,25例為支氣管肺炎,25例為熱性驚厥,10例為腹瀉;對照組:男女比例38∶22,年齡1.52~6.51歲,平均(4.09±0.59)歲,26例為支氣管肺炎,24例為熱性驚厥,10例為腹瀉。2組兒科患兒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接受常規護理,入院后,護士向患兒家屬介紹醫院環境、醫院相關規章制度,并對其進行衛生安全教育;為各個患兒安排病房,保持病房溫度、濕度適宜,定時通風;每次測量患兒體溫、脈搏等生命體征;遵醫囑了解患兒的飲食起居情況,對癥處理并發癥;出院前向患兒家屬進行出院宣教,交待相關事項。
1.2.2實驗組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護患溝通技巧。
(1)給予充分的理解、同情:小兒生病后,家屬多情緒緊張、易怒,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士應積極與患兒家屬進行預防性溝通,了解患兒基本情況,了解患兒性格及家庭情況,并用心感受患兒家屬意愿,耐心解答患兒疑問,與此同時,護士還應積極與患兒溝通,詢問患兒姓名、年齡,陪患兒玩耍,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微笑服務:因年齡小,患兒難以進行有效的語言表達,護士應盡力將微笑服務貫穿于患兒治療的全過程,多應用夸獎性語言夸獎患兒,多與患兒進行眼神交流,讓其愿意主動接受治療,并以和藹、親切的語氣主動向患兒家屬講解科室環境、醫院環境以及相關制度。
(3)合理運用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從語言溝通角度看,患兒屬于弱勢群體,害怕疼痛感,容易產生畏懼心理,護士進行靜脈穿刺前應給予鼓勵性語言,讓患兒做好穿刺準備,穿刺完畢后對患兒的表現給予肯定,可適當給予糖果獎勵,增強患兒榮譽感;從非語言溝通角度看,護士可多陪伴患兒,靜脈穿刺時握住患兒小手,多撫摸患兒,消除患兒恐懼感、陌生感。
(4)合理處理護理隱患:當家屬情緒十分激動時,護士切忌“硬碰硬”,避免過分爭論孰是孰非,盡最大努力讓家屬平靜,必要時請求組長、護士長或科主任進行協調處
1.3療效評價標準[2]
評價2組患兒遵醫依從性,調查2組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并進行臨床比較。患兒遵醫依從性評分范圍為0~10分,其中將評價指標分為完全接受、部分接受、部分抵觸、完全抵觸4個等級,評分設置為0~10分,其中0分提示完全抵觸,1~2分提示部分抵觸,3~6分提示部分接受,>6分提示完全接受。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兒遵醫依從性比較
實驗組患兒遵醫依從性為85.0%,高于對照組的61.7%,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
2.22組患兒家屬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96.7%,高于對照組的85.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
3討論
受計劃生育政策影響,我國獨生子女日益增多,患兒家屬心理較為脆弱,生病后家屬會將全部重心放在小兒身上,因此,兒科護理中的護患溝通工作難度相對較大。溝通效果欠佳、解釋不到位、穿刺技術水平不高均是引發護患溝通的重要原因。臨床研究證實[3],護患溝通技巧在兒科患兒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有學者[4]對護患溝通的內容和方式進行了研究,并探討了護患溝通在兒科患兒中的應用效果,結果證實,護患溝通能提升護理質量,融洽護患關系。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兒遵醫依從性為85.0%,高于對照組的61.7%;此外,實驗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為96.7%,與對照組的85.0%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近似于相關研究結果[5],進一步表明護患溝通技巧在兒科患兒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兒科患兒年齡尚小,語言敘述能力弱,患兒多不能清晰、完整的表述自己感受,面對醫護人員容易出現恐懼、緊張、不安、焦躁的表現,以上表現直接增加了護患溝通難度[6]。開展護理工作時,護士的面部表情、手勢、眼神等均會對患兒產生重要影響。本研究中,護士面帶微笑接待患兒,并將微笑服務貫穿于整個護理服務當中,能消除患兒陌生感,增加患兒對自己的信任感;護士與患兒家屬進行預防性溝通,能了解患兒基本狀況,贏得患兒家屬信任,并讓患兒家屬了解患兒的治療方法、護理程序、用藥不良反應以及處理措施;在護理過程中合理運用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能在靜脈穿刺過程中分散患兒注意力,緩解患兒對穿刺的恐懼感、疼痛感,還能提高患兒對護士的依賴感;合理處理護理隱患,能最大限度降低護患糾紛發生率,幫助醫院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7-8]。有效的護患溝通能及時取得患兒家屬信任,確保護理工作順利進行,為保證護患溝通效果,護士在實際工作中應注意以下事項:首先,不應打斷患兒家屬話題;其次,應耐心向患兒家屬解釋相關問題,解答過程中盡量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之后不能簡單的應付,應及時向護士長請教或者讓護士長進行解答;再次,為小兒穿刺過程中盡量不講述與穿刺無關的內容或保持沉默,避免穿刺不成功時患兒家屬以心不在焉為由產生糾紛。護患溝通是護士開展護理工作的重要環節,有效的護患溝通離不開高水平的專業技能以及豐富的專業知識,護士應不斷提高自身護患溝通能力,不斷學習與護患溝通相關的心理學知識、營養學知識,并在工作中應用,最大限度消除護患糾紛隱患。綜上所述,護患溝通技巧可提高患兒依從性,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憲敏,屈秀艷.溝通技巧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J].天津護理,2013,9(3):233-234.
[2]范麗琴.人文關懷護理在兒科病房護患溝通中的應用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15(30):90-91.
[3]魏桂英.淺談語言溝通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2,9(18):3953.
[4]張云霞.護患溝通技巧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4,9(30):121-122.
[5]喬艷.論護患溝通在提高兒科護理服務質量中的作用[J].中外醫療,2013,12(30):145-147.
[6]金芳,鄧露雪.持續質量改進在兒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4,20(35):103-104.
[7]謝紅艷.持續質量改進在兒科病區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2013,19(3):99-100.
[8]延春紅.持續質量改進在兒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吉林醫學,2014,19(26):5951.
作者:宋煒 單位:河南省第二慈善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