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文醫學臨床醫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臨床醫學認證促進對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本科生人文醫學素質的要求
1.1加強綜合能力培養
要求本科生具有與患者及家屬、醫生和護士以及其他醫療衛生從業人員有效交流的能力醫患溝通是指醫患雙方就疾病的預防、保健和診療以及相關的問題形成一致的意見并構建相互信任的關系,最終實現促進大眾健康的目標。在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溝通理念中,學習和掌握如何根據患者的反應與其做良好的溝通這一技能,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改善醫患關系,增強治療效果[1]。其實醫患關系是有狹義的和廣義的兩種理解。狹義的醫患關系僅僅指的是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系;廣義的醫患關系是指醫務人員(包括醫生、醫學生、護士、醫技人員、醫療行政和后勤人員等)與患者一方(包括患者本人、患者的親屬、監護人、單位組織等)之間的關系。
1.2加強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的培養
要求本科生在職業活動中學會尊重患者醫學從一開始就是為人服務的,與人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何使醫學生保持一顆平和之心,提高“以人為本”的人文執業技能、杜絕醫療糾紛,防患于未然,是醫學教育中一個亟待重視和深入研究的課題。
2本科生畢業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對人文教育的要求2013年底國務院7部委聯合“關于建立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四個堅持”:堅持面向醫療需求的方向不偏離,堅持嚴守培訓質量的底線不突破,堅持制度機制創新的重點不放松,堅持醫學人文教育的根基不動搖。培訓內容包括醫療道德作風、臨床實踐技能、專業理論知識、人際溝通交流、醫療政策法規等全面的醫學素養。人文醫學執業技能是指除去醫學知識以外的與醫學相關的重要執業技能。因此人文醫學執業技能是醫師執業的基礎,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重要內涵之一。
3本科生人文醫學素質培養理論與臨床實踐不同步
3.1未接觸臨床的理論學習階段設置課程
以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學生為例,在第七學期也就是大四的第一學期設置的“醫患溝通與技巧”課程內容豐富,包括介紹醫學標準、解讀醫療法規、講述醫患溝通和技巧、學習醫患糾紛處理的基本方法、了解問診、交代病情和術前談話的過程等。從一方面而言,這些內容的確是學生未來臨床實踐時需要了解的知識,對于學生進入臨床實踐開啟了一扇門。但從另一方面而言,由于大四期間仍主要采取理論學習方式,學生在聽講時尚未進入臨床,對真實的醫療環境缺乏足夠的認識,更缺乏醫患溝通的實操;而課堂上的授課內容又多數來源于臨床實踐,因此學生在聽課時對所講述的可能并不熟悉,這樣的理論授課效果可能在未來的臨床實踐中不能得到有效的體現和反饋。
3.2臨床實習階段未設置課程臨床醫學專業
五年制學生在第九學期開始進入生產實習階段,此階段學生真正開始與患者的“第一次密切接觸”,盡管學生們在醫護衛技等方面只是跟隨臨床老師們有初步的認識,但可以在每日的臨床實踐中與患者有全方位和充分的接觸,體會醫患溝通的全過程。但是這一階段沒有相應的課程對學生們進行針對性的引導。
4根據臨床實踐時間同步培養人文醫學素質并評估
4.1臨床實習期間培訓人文醫學執業技能
學生進入了臨床實習階段就意味著進入醫患溝通的實操階段,在這個階段亟需不斷地醫患溝通培訓與指導,因此在大四講授“醫德修養與醫患溝通”課程的基礎上,如果在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學生生產實習階段引入醫患溝通課程,使其在實踐過程中能夠應用所學的醫患溝通技巧與知識,積累從書本上難以獲得的臨床經驗,對于規范醫師職業道德,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臨床實習階段引入的醫患溝通課程內容應該有別于大四期間的“醫德修養與醫患溝通”課程,是以“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為主體的醫患溝通課程。應該選擇經過中國醫師協會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及師資培訓的老師進行帶教。在學生進入生產實習后,可以由輔導員隨時收集學生在臨床中碰到的醫患溝通實例等,收集案例后由輔導員統一交給授課及培訓老師,生產實習滿1個月時,由定期授課及培訓老師在“實習生小講座”時間進行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醫患溝通案例解析和點評。培訓老師將通過多種形式如門診、病房、社區的社會調查、角色扮演、案例分析、門診和床邊教學等對學生進行系統培訓。
4.2引入人文醫學素質評估體系
鑒于培訓和提高醫患溝通技能對于改善醫患關系的重要性,醫學教育者十分重視對醫學生溝通能力的評估。美國醫學研究生教育鑒定委員會總結了醫學生所應具備的六個方面的素質,溝通能力即為其中之一;美國國家醫學考試也要求在客觀標準臨床考試中增加對學生訪談和溝通能力的考核。此外,美國醫師執照考試、住院醫生和職業醫生資格鑒定考試也將溝通能力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生產實習之前、生產實習第3個月、生產實習第6個月及生產實習結束時采用SEGUE量表可以評價學生自我感知的態度、面談技能、交流技能、告之壞消息等溝通能力的基線情況以及經過培訓后的變化情況,既有助于學生學習,有利于老師評價教學效果。
5總結
綜上所述,在臨床醫學院生產實習階段引入以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為主體的醫患溝通課程,從學生生產實習階段醫患溝通實踐問題出發,給予有針對性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學生再將所學技能用于生產實習下一階段的醫患溝通實踐,多次循環,不斷提升學生的醫患溝通技能和人文醫學素質,減少醫療糾紛,促進醫患和諧溝通。
作者:溫紹君馬涵英趙鐵夫許學敏王煥英春霞王玲秦天霞房芳劉穎慧張彬單位: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教育處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社會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