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化系統在醫學教育中的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信息化系統是現代醫學教育不可或缺的平臺,對實現信息化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淺談信息化系統在我校的應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信息化;醫學教育;網絡教學
醫學生作為大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所學專業的特殊性,他們承載著比一般院校大學生更多更重的課業負擔。如何使其在大學期間更有效地學習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早在2010年,就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講話中指出,要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這也成為我國教育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在這個基本國策的號召下,我校針對自身的特點、優勢以及現實條件,不斷對如何更好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醫學教育水平進行探索和創新,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現介紹如下。
1信息化系統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
中國已經逐步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化教學應運而生。所謂信息化教學是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要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資源和方式,從而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的系統方法[1]。信息化教學具有一些新的特點,如教學資源的數字化、共享化、網絡化,教學對象、服務層次的多元化[2],教師、學生可隨時查閱、檢索、調用,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這與傳統的醫學教學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傳統醫學教學模式多為填充式教學,注重課本知識的講解、臨床經驗和技能的傳授,而沒有太多地考慮學生的真實需要和興趣,從而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3]。在這樣的培養模式下,學生雖然能較好地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但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不足,自我學習、更新知識的能力也較差。終身教育思想強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即教育不應只是為了傳授知識,而更應該重視并促進人自身的發展和提高[4]。因此,信息化教學系統的引入,為醫學生根據自身需要和特點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其自學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2信息化系統在我校的應用
我校明確提出了“以信息化為手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科學管理、團隊建設等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目標。我校的信息化系統建設始于1997年,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建立了較為便捷、完善的信息化教育系統,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部分:教師網絡辦公系統、學生網上學習及自我管理系統、行政管理系統、后勤服務系統等。下面著重介紹教師辦公系統、學生網上學習系統、自我管理系統。
2.1教師辦公系統
教師網絡辦公系統為教師辦公提供了便捷的途徑,教師可以通過這個系統對招生管理工作、學生的培養管理工作、學生工作、黨建工作、學生的就業管理工作等進行系統管理。以研究生招生系統為例,該系統是個開放性很好的信息化系統,它不僅可以接收教育部門的考生報考信息,還可以自動生成數據,向上級報告。此外,研究生導師可以通過其中的導師管理系統查詢考生情況,相關工作人員還可以對考生成績進行錄入。另外,該系統具備網上調劑功能,可以對復試分數線進行劃分,對接受調劑的考生情況進行審核以及對考生錄取情況進行上傳,以方便考生通過考生端口進行查詢。另外,我們建立了面向廣大師生的網絡在線教學平臺,包括八大模塊:網絡教學綜合平臺、教學資源中心、精品課程展示、綜合教務系統、獲獎教學課件展示、醫學資源鏡像庫、教學名師展示、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師可以自制及引進各種多媒體教學課件并將其上傳。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教學綜合平臺開設課程。目前,我校已通過此途徑開設了多門網絡課程,其中,30門獲省級精品課程、51門獲校級精品課程,教學資源中心總資源量約120TB,收錄各名校開放課程4707門次。
2.2學生網上學習及自我管理系統
我校信息化系統不僅針對教師,而且面向學生,是一個雙向交流管理系統。學生可以通過校園網或者校外局域網進入學校網站,隨時隨地關注并了解學校的最新動態。對于報考我校的考生而言,他們可以進入學校網站查詢導師信息,利用報考編號以及身份證號碼進入招生系統,及時查詢各種招生錄取信息,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報考計劃。對在校學生來說,我校信息化系統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學習及自我管理平臺。比如,研究生可以通過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統的學生端口進入個人管理模塊,在這個模塊里,學生可以對自己在讀期間的學習計劃進行規劃、管理和信息查詢。此模塊又分為幾小塊,包括基本信息、日常管理、培養計劃、課程管理、科研課題、能力培養、、就業管理、答辯管理以及個人事務等。學生可以在這個系統里登記并更新個人信息,更重要的是學生還可以進行自主選課,可以根據學校課程要求,結合自己的興趣及時間,自主選擇相應的課程。選定課程后,系統能自動生成個人課程表,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對課程安排進行及時調整。此外,該系統還能查詢考試安排,提醒學生所選科目的考試時間及地點,最后通過它來查詢考試成績。除了可以對課程進行管理外,學生還可以通過此系統對自己的科研課題、論文、就業、答辯等事項進行管理,從而實現與教師及時有效溝通。除了自我管理,學生還可以登錄學校在線學習平臺,下載豐富的網絡課件學習,拓寬知識面,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學生可以通過網上評教系統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評價。
2.3其他信息化系統
其他應用系統包括新聞管理系統、后勤服務系統、心理咨詢服務系統、一卡通管理系統以及信息管理系統等。這些系統涵蓋了在校生的各項管理工作(教務、教學除外),從學生入學到畢業的全部過程,通過獎、勤、補、貸、園區等生活管理模塊以及畢業管理等模塊把學生在校的基本情況,在學習、思想、生活、心理、社會活動(第二課堂)等各方面的表現都進行全面、及時的記錄。目前該系統已上線運行26個模塊,并積累了大量的真實數據,從而有利于綜合評價學生素質。
3信息中心及無線網絡建設
無論是教師辦公系統還是學生系統及其他管理系統,均依托于我校的信息中心及校園網絡。我校信息中心主要負責全校信息化建設工作的規劃和管理、為學校的教學科研服務、結合部門資源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信息中心的成立為我校的網絡設備、網絡環境和網絡信息資源的維護提供了保障,使得計算機網絡能夠穩定運行。中心負責校園信息系統的規劃、建設、維護和運行,全力為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提供一個集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于一體的校園教學平臺。我校無線網絡依托于校園網,系統采用了最新型的無線控制器和智能無線AP,滿足目前業界最高的802.11n標準,同時全面向下兼容原有的11b\11g協議。當前主流的臺式/一體機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IPAD等都可以方便地接入無線網絡。無線信號覆蓋了主要教學以及生活區域,包括行政綜合樓、藥學基礎大樓、圖書館、演講廳、信息中心、人文管理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學工樓、體育樓、106館、107館、女生宿舍區以及學生宿舍A棟、B棟、C棟和研究生宿舍區等。無線網絡的覆蓋使得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興趣,通過信息化系統安排學習任務。此外,校園網與外部網的充分互聯,也使得校園內教學科研資源與社會知識資源高度結合,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
4信息化系統應用的效果評價
應用信息化系統上傳的網絡課程與現代化信息技術相結合,將文本、聲音、圖像、動畫等物理信息以一定數字格式錄入、儲存并上傳至在線教學平臺,這樣極大地加快了信息的傳播速度,提高了信息資源共享的效率。課程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網絡教學課件的共享;二是網絡信息化媒體資源庫的建立;三是網絡課程教學的實施與應用。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使得課程更開放,加強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網絡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教與學的互動,而且還能夠讓教師靈活地對課程內容及教授形式進行及時調整和改進,并使學生從主要接受教師講授為主轉變為自主學習為主,從以課堂聽課為主的學習活動轉變為網上聽課和課后答疑、討論、測驗練習、瀏覽相關課外資源、記筆記等一系列的自主學習活動。信息化系統的建立實現了師生雙贏的目的,它使教師的許多工作擺脫了手工操作的繁雜過程,縮短了各個環節的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各項工作的透明度,體現了公平原則,實現了“陽光管理”。此外,信息化系統的正常運行要求師生共同合作、同時參與、明確分工,每個環節都能對參與人進行追蹤查詢,以便對各項工作進行實時監督。我們正致力于將我校信息化系統打造成為一個集先進性、實用性、穩定性以及安全性為一體的教育管理系統,綜合我校原有的教學模式,將我校醫學教育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5結語
雖然我校的信息化教學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由于起步較晚,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部分教師對信息化系統教學不習慣、備課過程消耗精力太多等。為推動我校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建設,促進教育信息化應用向融合與創新階段邁進,進一步提高教師乃至我校信息化教學的整體水平,學校做出了多種努力。如積極舉辦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培訓班,特邀區內專家進行全天授課;舉辦教育教學軟件應用大賽,并積極參與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等單位主辦的教育教學軟件應用大賽。
參考文獻:
[1]梅林,劉磊,翟建才,等.醫學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途徑探析[J].重慶醫學,2013(27):3316-3317.
[2]徐海峰,周飛華,魏龍曉,等.教育信息化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10(5):909-910.
[3]陳實.如何利用網絡平臺推動醫學教學[J].電子制作,2013(17):125.
[4]齊幼菊,尹學松,厲毅.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J].遠程教育雜志,2010(5):79-83.
作者:毛宇昂 黃超 單位:廣西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