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街道社區民生安排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宜居環境類;志愿服務類;職業介紹類;困難救助類;社區商業類;文化建設類;平安創建類;進行講述。其中包括:開展市容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8條道路、打造商業示范街區、出新工作,出新樓房81幢、出新小區實行物業管理,鞏固出新成果、推進市容模塊化管理二期工程,實現市容精細化、數字化管理,提升地區城市管理品質、建立健全社區衛生醫療服務網絡、網絡。年內為100名80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一次、建立全省首家“雙擁優撫工作站”、為黨員群眾開展無償和低償相結合的家電維修、環保護綠、家教輔導、法律援助、義務醫療等服務、全面推開數字社區建設,建立社區信息化管理與服務平臺、以零就業家庭、低保家庭及低保邊緣戶為重點幫扶對象、開展“百萬創業”活動、開展“月月招聘會、周周信息欄、實現創業“一條龍”服務、每年舉辦6期再就業技能培訓班、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定向行走訓練點為殘疾人提供服務和康復訓練、開展“春蕾女童”活動、引領地區社區商業升級、著力打造便民、快捷的都市10分鐘生活圈、提升地區形象、提升地區文化氛圍、依托少兒科學院,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逐步提升轄區居民素質、發揮新社會組織和社區**隊伍的作用,全年組織20場次的文化體育活動、發揮大學生志愿者、黨員志愿者、群眾志愿者、企業志愿者的作用、發揮法律援助中心的作用等,具體材料詳見:
為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經街道工委研究決定,今年從關心做好地區民生工作入手,著重落實以下30件涉及民生的具體事項:
一、宜居環境類
1、開展市容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8條道路:**大街、集慶門大街、**路、**東路、**西路、**路、**路、**路,徹底清除各類違章、機動車亂停亂放、倚門出攤、占道經營等,還路于民,美化市容環境。
2、整治出新**路和**東路,打造商業示范街區。
3、完成**村、**村、**村、**村小區出新工作,出新樓房81幢,面積21.95萬平方米。
4、出新小區實行物業管理,鞏固出新成果;創建1個市級綠色人居環境社區,申報1個國家級綠色人居環境社區。
5、推進市容模塊化管理二期工程,實現市容精細化、數字化管理,提升地區城市管理品質。
二、志愿服務類
6、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依托,率先在全市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全科團隊”進社區工作,建立健全社區衛生醫療服務網絡。年內為100名80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一次。
7、依托街道居家養老服務站(點),為60歲以上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康復、法律援助、安全守望、精神慰藉等服務。
8、建立全省首家“雙擁優撫工作站”,開展“一助一”結對幫扶活動,為43名重點優撫對象提供生活和精神上的服務。
9、依托黨員服務中心和各社區黨員服務站,為黨員群眾開展無償和低償相結合的家電維修、環保護綠、家教輔導、法律援助、義務醫療等服務。紅領巾書畫班每年義務培訓青少年20人次。組織開展青少年(150名)公益夏令營活動。
10、開展“走千家、訪民情、解民憂、送服務”主題活動,組織黨員干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走訪5000個家庭(占**總戶數的20%),了解民情民意,幫助老百姓解決實際困難。
11、完成**、**、**、**等社委會的改造達標工作,力爭**、**社區辦公用房達標,在**路社區全面推開數字社區建設,建立社區信息化管理與服務平臺。
三、職業介紹類
12、建成“失業人員之家”,以零就業家庭、低保家庭及低保邊緣戶為重點幫扶對象,為600名失業人員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和落實社會保險補貼。
13、依托**街區,建成大學生創業基地,開展“百萬創業”活動,重點扶持*名創業明星,并為大學生創業落實稅費減免、政策優惠。
14、依托勞動保障所(站),開展“月月招聘會、周周信息欄、天天580”職業介紹,確保無“零就業家庭”。
15、發揮小額擔保貸款綠色通道作用,為**地區的就業與再就業者提供創業指導、創業信息和政策咨詢,實現創業“一條龍”服務。
16、每年舉辦6期再就業技能培訓班,培訓不少于300人次;各社區黨組織利用遠程教育網為群眾提供就業技能培訓每年不少于500人次。
四、困難救助類
17、**助學金每年資助轄區貧困學生20人,確保地區無一名學生因貧困而輟學。幼兒園黨支部每年為特困單親子女提供4個免費入學指標。
18、開展結對幫扶活動,街道黨員干部每人幫扶1個貧困家庭或貧困學生。
19、為轄區174名重殘、老養殘、一戶多殘、孤殘等四類殘疾人落實每月100元的生活補貼,利用**社區殘疾人日間照料站和**社區盲人定向行走訓練點為殘疾人提供服務和康復訓練。
20、開展“春蕾女童”活動,為轄區內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73名人落實每月80-100元扶助金。
五、社區商業類
21、發展社區商業示范園區,年內對**大市場實行全面改造升級,引領地區社區商業升級。
22、鞏固提升全國社區商業示范社區成果,根據地區群眾生活需要,多層次、多方位、多類別發展社區商業街區,著力打造便民、快捷的都市10分鐘生活圈。
23、結合市容專項整治,對**路、**東路、**路、**東街兩側的門頭店招進行更新規范,提升地區形象。
六、文化建設類
24、以•**數字網絡文化產業園等文化產業企業為主,策劃承辦世博年“**街區•社區趣味運動會”系列**活動,帶動地區文化中心、文化街區的硬件建設,提升地區文化氛圍。
25、開展科普文化進社區活動。在9個社區建立科普畫廊,宣傳科學文化知識;依托少兒科學院,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
26、以“社區講堂”、家教指導中心、少兒科學院等為主陣地,實現居民義務教育3000人次,逐步提升轄區居民素質。
27、發揮新社會組織和社區**隊伍的作用,全年組織20場次的文化體育活動。
七、平安創建類
28、發揮大學生志愿者、黨員志愿者、群眾志愿者、企業志愿者的作用,每個社區組建200人左右的各類志愿者隊伍,開展群防群治。
29、發揮法律援助中心的作用,對困難家庭涉法、涉訴事,由司法所聯系并免費聘請律師提供法律援助。
30、以**社區為試點建立社區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年內在全街道推廣,確保矛盾糾紛調處率100%,調處成功率在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