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提高黃牛產業和規模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縣政府有關部門:
我縣飼草、人力資源豐富,養殖役用黃牛歷史悠久。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發展肉牛生產前景廣闊。為抓住黃牛產業發展機遇,推進產業化經營,努力提高黃牛產業規模和效益,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以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行政推動為抓手,以科技為支撐,以產業化為核心,強化服務管理,培育產業鏈條,打造大企業,創立大品牌,促進黃牛產業上規模,龍頭企業上檔次,推動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二、發展目標
l、年底,力爭全縣黃牛存欄16萬頭以上,出欄6.4萬頭,良種牛比率達90%。
2、圍繞養殖小區、育肥場和良種繁育等環節,扶持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安徽省瀚森荷金來肉牛集團有限公司做大做強,力爭其2008年邁入國家級龍頭企業行列。
三、主要措施
(一)著力扶持瀚森荷金來肉牛集團有限公司。
縣政府力爭每年協調一定數額的貼息貸款,支持企業采用新技術,研發新品種,做好深加工,搶占國內國際市場。認真落實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進一步整治企業周邊環境,創優發展平臺。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展示企業形象和經營理念,宣傳養牛效益,調動廣大農戶養牛積極性,力爭在全縣上下營造家家想養牛、戶戶愿養牛的良好氛圍。
(二)加強養殖小區建設。
養殖小區機制靈活,利于優質資源集聚,是廣大農民發展規模養殖的重要形式。每鄉鎮至少要抓好5個養牛專業村(60%以上農戶養牛的村)、50個養牛重點戶(養牛5頭以上的戶),在全縣范圍內形成100個黃牛養殖專業村、1000個重點戶,帶動全縣半數以上農戶養牛。其中,韋集、黃灣、向陽、婁莊、靈城、虞姬、禪堂、馮廟、楊疃、大廟等10個重點養殖鄉鎮要把小區建設作為黃牛產業化的關鍵環節來抓,最大限度地吸納社會閑散資金建設黃牛養殖小區,實行統一規劃、統一防疫、統一指導。小區養殖規模要達到300頭以上,養殖方式可實行分戶飼養與集中育肥相結合。
(三)盡快建成集中育肥場。
有關部門要扶持、引導瀚森荷金來肉牛集團有限公司盡快建成存欄總規模5000頭以上、年出欄不低于1.5萬頭的優質肉牛育肥公司和育肥場。原有黃牛育肥場的鄉鎮,要配合瀚森荷金來肉牛集團有限公司創新利益鏈接機制,采取承包、租賃、聯合經營等方式,盤活經營權,爭取2007年底之前原有的育肥場全部啟動生產。
(四)加強黃牛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建立健全優質肉牛品種改良體系和標準化生產體系是黃牛產業建設的重要環節。縣畜牧部門和黃牛產業化辦公室要積極推廣、引進國內外優良黃牛品種,并對全縣能繁母牛建檔立卡,選優淘劣,不斷提升品種檔次;進一步完善全縣畜牧改良站點功能,規范品種繁育途徑,堅決杜絕自配,確保全縣良種牛比率于2008年達到90%;要組織人員制定黃牛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全程指導黃牛生產;結合無規定動物疫病區項目建設,完善監測手段,建立疫情測報制度,做好動物疫情監測工作,為黃牛產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縣政府每年拿出30萬元財政資金支持黃牛品種改良。
四、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為切實加強對黃牛產業的領導,縣政府成立黃牛產業化領導小組,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副書記、副縣長任副組長,農委、畜牧、財政、科技、農行、信合、扶貧辦和鄉鎮政府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黃牛產業化的規劃布局、基地建設、項目調研及開發、專項資金的協調使用、制定養牛產業相關政策和引導農戶科學養殖。同時,協調龍頭企業、育肥場、重點農戶和養殖小區之間的關系。各鄉鎮也要相應成立組織機構,抽出專人,明確職責和措施,抓好落實。
(二)資金保障。農村信用社要將支農貸款優先投向黃牛產業,黃牛貸款發放數額每年不低于1億元,扶持農戶不低于5萬戶,包保到戶到人,年初發放,年底收回,實現良性運作。凡存欄300公斤以上或18個月以上的架子牛,每頭扶持小額貸款2000—3000元,每戶最高限額為10000元。瀚森荷金來肉牛集團有限公司應發揮資金、技術和服務等優勢,與育肥場、養殖小區和養殖大戶實行“定單”生產,提前預付定金或按時現金收購,并保證收購價格高于市場價格0.2元/公斤。縣政府積極向上爭取財政扶持資金,培育產業鏈條,增強企業實力,促進黃牛產業健康發展。
(三)制度保障。一是建立目標考核機制。縣政府將母牛飼養、規模育肥、青貯氨化和品種改良工作納入鄉鎮畜牧業目標管理責任制,進行單獨考核。對完成任務較好的前5名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給予表彰獎勵;對后3名鄉鎮除通報批評,并給予經濟處罰。二是建立檢查監督機制。由縣黃牛產業化辦公室對各鄉鎮黃牛生產情況一季一調度,半年一檢查,年終驗收。重點檢查建檔立卡、氨化青貯、母牛飼養、規模養殖等情況。三是開展養牛明星鄉鎮、村、戶評選活動。每年評選3個養牛明星鄉鎮、10個養牛先進村和10個養牛標兵,分別獎勵10000元、5000元和1000元,以促進全縣黃牛產業更快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