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品種和主推技術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林)、農機、畜牧、獸醫、農墾、漁業廳(委、局、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黑龍江農墾總局:
為全面推進農業科技入戶工作,引導廣大農民選擇優良品種、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充分發揮科技對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支撐作用,根據農業部《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推介辦法》,我部組織遴選了2009年100個主導品種和60項主推技術(見附件),現予推介。
請各地結合實際,推介本省(區、市)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抄報我部科技教育司,并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及時廣泛宣傳。
二〇〇九年一月六日
2009年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
一、主導品種(100個)
(一)水稻(17個)
天優998:適宜在廣西區中北部、廣東省北部、福建省中北部、江西省中南部、湖南省中南部、浙江省南部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晚稻種植,以及在廣東省中南部、廣西區南部作早稻種植。
博優998:適宜在海南省、廣西區中南部、廣東省中南部、福建省南部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晚稻種植。
陸兩優996:適宜在福建省北部、江西省、湖南省、浙江省中南部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早稻種植。
中早22:適宜在浙江省衢州、金華及生態類似地區作早稻種植。
金優207:適宜在廣西區中北部、湖南省、江西省白葉枯病輕發區和湖北省稻瘟病無病區或輕病區作晚稻種植,以及在貴州省海拔700~1200米區域作一季中稻種植。
贛鑫688:適宜在江西省稻瘟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晚稻種植。
豐兩優一號:適宜在廣西區中北部、福建省中北部、江西省中南部、湖南省中南部、浙江省南部的稻瘟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晚稻以及安徽省、湖北省鄂西南山區以外地區、河南省南部作一季中稻種植。
中浙優1號:適宜在浙江省、湖南省、江西省作一季中稻種植,廣西區作單季早稻或中稻種植。
Ⅱ優航2號:適宜在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蘇省的長江流域稻區(武陵山區除外)以及福建省北部、河南省南部稻區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Q優6號:適宜在云南省、貴州省、重慶市的中低海拔秈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四川省平壩丘陵稻區、陜西省南部稻區的稻瘟病輕發區以及湖北省鄂西南山區以外地區、湖南省山丘中稻種植區域作一季中稻種植。
內香2550:適宜在云南省、貴州省、重慶市的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四川省平壩丘陵稻區、陜西省南部稻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寧粳1號:適宜在江蘇省沿江及蘇南地區中上等肥力條件下種植。
遼星1號:適宜在遼寧省的鐵嶺、沈陽、遼陽、盤錦等稻區種植。
吉粳88: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上限、吉林省中熟稻區、遼寧省東北部、寧夏區引黃灌區以及內蒙古區赤峰、通遼南部、甘肅省中北部及河西稻區種植。
龍粳14: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活動積溫2350℃)地區種植。
墾稻12: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種植。
湘晚秈13號:適宜在湖南省的稻瘟病和白葉枯病輕的地區作雙季或一季晚稻種植。
(二)小麥(15個)
川麥42:適宜在長江上游冬麥區的四川、重慶、貴州、云南、陜西南部、湖北西北部種植。
鄂麥18:適宜在除恩施州等山區以外的湖北省各麥區種植。
揚麥13:適宜在安徽、江蘇兩省淮南麥區推廣種植。
揚麥16:適宜在淮南麥區推廣種植。梭條花葉病毒病重發區不宜種植。
鄭麥9023:適宜黃淮冬麥區南片的河南中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陜西關中地區晚茬種植,以及長江中下游麥區的安徽和江蘇沿淮地區、河南南部及湖北北部等地區種植。
周麥18: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蘇省北部、陜西省關中地區、山東省菏澤中高產水肥地早中茬種植。
百農AK58: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蘇省北部、陜西關中地區、山東菏澤中高產水肥地早中茬種植。
煙農19:適宜山東畝產400~500千克地塊,江蘇、安徽兩省的淮北地區以及山西南部中水肥地種植。
濟麥20: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北片的河北中南部、山東全省、河南北部高中產水肥地種植。
皖麥50: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蘇省北部、陜西關中地區、山東菏澤中高產水肥地早中茬種植。
淮麥20: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南片的安徽北部、江蘇北部、河南中北部高中水肥地早茬麥田種植。
邯6172: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北片的河北中南部、山西中南部和山東中上等水肥地,黃淮冬麥區南片的江蘇北部、安徽北部、河南中北部、陜西關中地區的高中水肥麥田早茬種植。
石家莊8號: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北片的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西中南部和山東中上等水肥地種植。
小偃22:適宜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及陜西關中地區中高水肥地早中茬種植。
寧春4號:適宜在寧夏山川水地、內蒙古河套灌區及延山井灌區、土默川井灌區、甘肅、新疆、山西、陜西、廣西等地區種植。
(三)玉米(16個)
鄭單958:適宜在黃淮海夏玉米區,吉林、遼寧、內蒙古及新疆2600℃以上積溫地區推廣種植。
浚單20:適宜在河南、河北中南部、山東、陜西、江蘇、安徽、山西運城夏玉米區種植。
東單60:適宜在遼寧、吉林省四平南部、河北張家口和承德地區、山西、北京、天津及陜西省延安地區春播種植。在東北注意采用專用防治絲黑穗病種衣劑包衣等綜合措施防治絲黑穗病。
丹玉39號:適宜在遼寧大部分地區、吉林省晚熟上限區種植。
農大108:適宜在東北、華北、西北春玉米區、黃淮海夏播玉米區和西南玉米區種植。在紋枯病流行區應慎用。
登海11號:適宜在河北、河南、山東、陜西、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區和四川、重慶等適宜地區種植。在矮花葉病和彎孢菌葉斑病流行區應慎用。
沈單16號:適宜在遼寧、寧夏、甘肅、新疆、內蒙古西部春播區和山東、河南、陜西、河北夏播區種植。
魯單981:適宜在山東、河南、河北、陜西、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山西運城夏玉米區種植。
興墾3號:適宜在遼寧東部山區、吉林東部中晚熟區、黑龍江第一積溫帶上限、內蒙古赤峰地區四單19品種種植區域種植。注意防治玉米螟蟲。
吉單27:適宜在吉林省東西部等早熟區及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上限種植。
中單808: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四川、云南、湖南春播種植。注意防止倒伏。
京單28:適宜在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夏玉米種植區種植,內蒙古呼和浩特、額爾多斯、興安盟、通遼、赤峰≥10℃活動積溫2750℃以上的地區種植。在莖腐病、矮花葉病和玉米螟高發區應慎用。
豐禾10號:適宜在吉林省中晚熟區、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種植。
蠡玉16號:適宜河北、陜西、安徽、河南、北京夏玉米區,吉林中晚熟區及內蒙古≥10℃活動積溫3000℃以上地區種植。
三北6號:適宜在遼寧北部和東部、吉林中南部晚熟區、河北北部春播區及陜西延安地區春播種植。在絲黑穗病、玉米螟高發區應慎用。
中科11號:適宜在河北、河南、山東、陜西、安徽北部、江蘇北部、山西運城夏玉米區種植。
(四)大豆(13個)
中黃13:適宜在華北北部、遼寧南部、四川等地春播,淮河流域及淮北地區、天津市及陜西省南部等地區夏播種植。
黑河38號:適宜在黑龍江省第四積溫帶種植。
北豆5號:適應在黑龍江省北部第四積溫帶種植。
合豐45: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做主栽品種、第一積溫帶下限做搭配品種種植。
合豐50: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和第三積溫帶上限、吉林省東部山區、內蒙古興安盟中南部、新疆北部昌吉地區春播種植。
蒙豆14號:適宜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的中南部、興安盟北部地區春播種植
吉育47號:適宜在吉林省吉林、延邊、白山早熟地區種植。
中黃35:適宜北京、天津、河北中部和山東北部地區夏播,陜西關中平原、寧夏中部、甘肅中部、遼寧錦州、瓦房店和沈陽地區及內蒙古東南部地區春播種植。
豫豆29號:適宜在河南省及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陜西中部、山東西南部地區夏播種植。
晉遺30號:適宜在山西省中部、甘肅省中部、陜西省中部、寧夏灌區春播種植,在山西省南部地區可夏播種植。
南豆12:適宜在四川省中部、東部夏播套作種植。
華夏3號:適宜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中南部和江西南部地區夏播種植。
黑農48:適于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中、上等肥力土壤種植。
(五)棉花(9個)
魯棉研28號:適宜山東省、豫東豫北、河北中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山西中南部種植。
鄂雜棉23:適宜湖北省棉區種植,枯、黃萎病重病地不宜種植。
中棉所49:適宜西北內陸棉區無霜期180天以上的早中熟棉區種植。
科棉6號:適宜長江流域棉區的江蘇、安徽種植。
邯雜98-1:適宜河北中南部、山東、河南(東部、北部、中部)、江蘇、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陜西關中黃河流域棉區春播種植。
湘雜棉12號:適宜湖南棉區種植。
豫雜35:適宜河北南部、山東、河南北部及中東部、江蘇、安徽淮河以北黃河流域棉區麥田春套種植。應嚴格按照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允許的范圍推廣。
新陸早33號:適宜北疆、南疆的早熟棉區種植。
新陸中35:適宜南疆中熟棉區種植。
(六)油菜(6個)
青雜5號:適宜在內蒙自治區、新疆自治區及甘肅、青海兩省低海拔地區春油菜主產區推廣種植。
蓉油12號:適宜長江上游的四川、貴州、云南(玉溪地區除外)、重慶和陜西漢中地區的冬油菜主產區及類似生態地區種植。
中農油6號:適宜在江蘇省淮河以南、安徽省淮河以南、浙江省、上海市的冬油菜主產區推廣種植。
豐油701:適宜在長江中游地區湖南、湖北、江西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秦優7號:該品種適宜在黃淮、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陜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華雙5號:適宜在長江中游地區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七)馬鈴薯(2個)
中薯3號:適宜北京、山東、河南、浙江、江蘇、安徽等中原二季作區春秋兩季種植和福建、廣西、湖南等冬季栽培。
中薯9號:適宜在華北中晚熟主產區河北張家口和承德、山西大同和忻州、內蒙古呼和浩特和烏蘭察布市、陜西榆林中晚熟華北一作區種植。
(八)畜牧(12個)
渝榮I號豬配套系:適宜在全國推廣。
豫南黑豬:此品種的營養要求略低于引進品種,適應環境能力較強,易飼養,配種容易,既適宜規模化豬場養殖,也適合在農村條件下小規模飼養或散養,同時具有生產優質豬肉的明顯優勢。
杜、長、大種豬:適宜在全國推廣,冬季需加以適當的保溫措施,夏天需加以適當的降溫通風措施。
荷斯坦奶牛:宜于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奶牛養殖區域。
摩拉/尼里-拉菲乳用水牛:適宜在廣西、廣東、云南、貴州、江蘇等南方地區。
西門塔爾牛:可在新疆、內蒙古、山東、河北、山西、河南、吉林、遼寧、四川、安徽、甘肅等黃牛主產區域推廣。
延黃牛:適宜吉林、遼寧等北方地區養殖。
波爾山羊:適宜在全國推廣。
巴美肉羊:適宜在全國農牧區推廣。
薩能、嶗山奶山羊:適宜在全國推廣。
北京鴨:適宜在全國推廣。
黃羽肉雞:適宜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區推廣。
(九)漁業(10個)
南美白對蝦:全國沿海地區均適合養殖,南美白對蝦淡化后在內陸一些淡水流域也可以養殖,可以在鹽堿荒地建塘養殖。
斑點叉尾鮰:全國各地均可進行養殖,池塘、稻田、網箱和工廠化等方式養殖。
河蟹:全國各地淡水池塘、水庫、湖泊、河道、稻田和低洼鹽堿地水域均可養殖。
中國對蝦“黃海1號”:全國各地沿海池塘均可養殖。
羅非魚:水溫適宜的淡水池塘、水庫、湖泊、河道、稻田和低洼鹽堿地水域及海水池塘、汪子均可養殖,還可工廠化流水養殖。“夏奧1號”奧利亞羅非魚適宜羅非魚良種繁育單位。
團頭魴浦江1號:全國淡水養殖地區均可養殖。
大黃魚:全國沿海地區均可養殖。
優質鯽魚:全國各地淡水池塘、水庫、湖泊、河道、稻田和低洼鹽堿地水域均可養殖。
半滑舌鰨:全國沿海地區均可養殖。
鮑魚:我國沿海各區域均可養殖,“大連1號”雜交鮑適宜渤海、黃海海域以及福建和廣東北部海域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