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廳長交通史志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這次全省交通史志工作會議是在全省交通系統首屆編史修志任務勝利完成,新一輪編史修志工作即將展開之際,經廳黨組決定召開的。會議的任務是研究部署新一輪的史志工作。
上一輪交通史志編修工作,從*年開始,到上世紀末結束。二十年中,我們先后編寫了《*公路交通史》、《*省交通志》、《*省志·公路水運志》及各市縣交通類的史書和志書,總計112本,1881.4萬字。其中省廳編寫出版的史書兩部87萬字,志書5部192.4萬字,專著與資料專輯43部447.9萬字。市縣交通部門編輯出版的史書13部222.8萬字,志書38部820.8萬字,專著11部210.5萬字。其中,公開出版發行的27部763萬字。還為中央及省、市、縣各級政府部門編寫史志提供了265萬字的資料。這是全系統眾多史志工作者埋頭苦干,辛勤耕耘結出的豐碩成果,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在此,我代表廳黨組向交通史志工作者致以親切的慰問和崇高的敬意!
就新一輪交通史志工作,我講幾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編史修志工作的重要意義,增強做好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史書與志書在我國源遠流長,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當代修志,隔代修史,已成為歷代官方的慣例。歷代官吏上任伊始就要瀏覽史志書籍,了解情況。黨中央非常重視地方志的編寫工作,早在*年就講要“收集縣志、府志、省志、家譜”等進行研究。、都先后數次號召修志,并要求做到古為今用。*年在成都主持召開中央工作會議時,專門調閱《華陽國志》、《四川通志》等志書,選編部分內容供會議參考,并倡議利用地方志,編修新方志。改革開放以來,中央領導同志多次提倡編史修志工作,國務院還把編修地方志工作正式納入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年國務院正式頒布了《地方志工作條例》,明確規定“地方志書每20年左右編修一次”。我們應該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交通系統編史修志工作的重大意義。
第一,編史修志,是交通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行業的文化建設,既包括精神文明建設、行風建設等內容,也包括史志建設。修志,可以客觀真實地記述*交通的發展歷程、發展成果;編史,可以從我們的發展歷程和成果中科學地總結出發展動因、發展規律。一部系統、完整的史志不僅為交通文明尋“根”,為交通發展續“脈”,還具有存史垂鑒、資政育人、除弊興利、凝聚認同等多種功能,是推動發展、凝聚民氣、實現振興不可忽視的重要杠桿和價值源泉。因此,我們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統籌交通事業全面發展,認真負責地做好這項關乎千秋大業的基礎性工作。
第二,編史修志,是提高各級領導水平的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古人說:“治天下者以史為鑒,治郡國者以志為鑒”。史書、志書具有鑒往知來的作用,通過它可以“察國情”、“別疆域”、“記風土”、“稽物產”、“顯治績”、“存故事”、“辨優劣”。這些都是說史志對于我們有著“資治”的作用。領導做決策的前提是資料信息的搜集、獲取和整合,而一部成功的史志,恰恰是匯集一個地區、一個行業歷史與現狀的全面、真實、準確的信息資源庫。充分利用這個信息庫,認真研究*交通的歷史與現狀,對于各級領導全面掌握情況,科學做出決策,推動交通現代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三,編史修志,是交通系統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史志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可以起到“教化”的作用。史志作為古老而富有魅力的中國傳統文化瑰寶,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親和力、感召力,是滿足廣大干部職工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載體,特別是對青年一代進行革命傳統、行業精神教育的生動教材。從古代的“無終道”、“盧龍道”、“營州入安東道”,到當代的“沈大路”、“沈山路”、“沿海大通道”;從西周大凌河流域古道上的畜力車運輸,到當代奔馳在高速公路上的各種現代化運輸工具;從新石器晚期飄泊于近海的小舟,到當今博擊于遠洋的巨輪,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交通的歷史演變進程。因此,做好交通史志工作,對于教育和引導廣大干部職工了解交通、熱愛交通、發展交通;對于陶冶情操、知榮明恥、匡扶正氣,形成良好的行業風氣;對于凝聚民心士氣,構建“和諧交通”,實現交通現代化,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希望各級領導特別是從事交通史志工作的同志,按照總書記講的“認識世界、傳承文明、資政育人、服務社會”的要求,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滿腔熱忱地做好這項服務當代、有益后代的工作。
二、第二輪編史修志的主要任務
根據國家《地方志工作條例》規定和省政府的部署,我省交通系統在全面完成首輪編史修志任務后,將依法啟動第二輪編史修志工作。
(一)指導思想
第二輪編史修志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地方志工作條例》為依據,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構建依法編史修志的新格局,為促進*交通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歷史借鑒、智力支持和信息服務。
(二)主要任務
1、續修《*省交通志》。
2、續修《*省志·公路水運志》。
3、續修《*公路交通史》。
4、續修(創修)市交通志。全省首輪修志中已編修交通志的13個市續修市交通志;1989年設立的葫蘆島市創修市交通志。
5、續修(創修)縣(市、區)交通志。全省44個縣(市)均續修交通志;市轄區中已編修交通志的區續修交通志,新設立的區創修交通志。
6、編纂專業志、部門志。按照“提倡、引導、規范”的原則,提倡省廳、市局的直屬部門和各企事業單位編修部門志、行業志、企業志、院校志等。逐步構建和完善以省、市、縣(市、區)交通志為主體,以各類部門志、行業志、企業志、院校志為補充的全省交通志體系。
(三)需要明確的幾個問題
1、關于史與志的關系。我們既有編史的任務,也有修志的任務。因此,要弄清史、志的異同關系。一般來說,志與史同源異流,志源于史,依史而存,互相促進,殊途同歸,同時也要注意它們的區別。史以述往,主要敘一地區的過去,志以示來,主要記載現狀;史以大事為主要線索,體裁是記事本末體,志則分門別類記載,史縱志橫;史主要任務是探索歷史發展的規律,史是論述,以史觀為重點,志則主要是提供真實可靠的歷史和現狀資料,志是編纂,以史實為重點;史重在鑒,志重在用。這些基本的東西弄清楚了,才能在史志工作中處理好“述”與“論”等方面的關系。
2、關于時間斷限。
續修的《*省交通志》上限始于*年,下限到2010年;
續修的《*省志·公路水運志》上限始于*年,下限到2005年;
續修的《*公路交通史》上限始于*年,下限到2010年;
續修的市、縣(市、區)交通志上限始于*年,下限原則上到2010年;
創修的市、縣(市、區)交通志及部門志、行業志、企業志、院校志等的時間斷限可參考省、市、廳的做法自己決定。
3、關于完成時間。第二輪編史修志工作要求在5年內完成,原則上到2012年結束。
4、關于審查驗收。省交通史志須經省交通史志編纂委員會審定,并分別報省政府、交通部備案;市、縣(市、區)交通志除須經市、縣(市、區)交通局審定同意外,還須分別經上一級地方志編委會終審,并分別報上一級交通主管部門備案;部門志、行業志、企業志、院校志等須報上級交通主管部門備案。要嚴格執行審查驗收制度,按法定程序進行出版前的審定工作。
三、幾點要求
為做好交通史志工作,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講如下幾點要求。
第一,各級領導要重視、支持史志工作。
史志是“官修”的地情書,編史修志是政府行為,是各級領導的“官責”,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和充分支持。一是落實“黨委(黨組)領導,政府主持,各級史志編委會(辦公室)組織實施”的工作體制。二是按照國務院要求,做到“一納入,五到位”,即把史志工作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各級政府的任務之中,做到領導到位、機構到位、隊伍到位、經費到位、條件到位。省廳已成立了以鄭玉焯廳長為主任的交通史志編纂委員會和以葛方副廳長為主任的編審委員會,下設了史志辦公室,并保證了人員、經費和工作條件。各部門、各單位都要迅速啟動這項工作,將其納入職責,列入議程,明確分管領導,確定工作部門,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做到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有錢辦事,大力推進交通史志工作。
第二,科學規劃,精心謀篇布局。
編史修志是一項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科學設計,精心規劃,周密部署,有序展開。第二輪交通史志編纂的背景,恰值我國改革開放和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變型的重要時期,研究的對象是在這一深刻的歷史變革中我省交通事業的新成果、新經驗,題材廣泛,內涵豐富,意義深遠。一是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問題,收集資料,謀篇布局,客觀真實地記述二十多年來全省交通事業蓬勃發展的歷史軌跡。二是要精心編制、充分論證、認真實施各級第二輪編史修志工作規劃和編纂方案。三是要總結第一輪編史修志工作的經驗教訓,積極探索新思路、新對策、新方法,深化對史志工作規律性認識。四是各級史志辦公室要加強跟蹤指導、督促調度、骨干培訓、篇目設計、薄弱部位等重點工作。
第三,求真存實,保證質量。
新一輪編史修志工作,從一開始就要把質量放在第一位,不要在數量和速度上做文章。質量低劣的作品,沒有保存價值,難以資治,更談不上教化育人。為保證質量,要抓住以下幾個環節:一是資料翔實可靠。史志乃信史,應以真實準確為本。要廣泛收集文字資料、實物資料和口碑資料,科學考證各種資料的真偽,認真整理資料,合理運用資料,這樣才能做到史志內容真實可信。二是思想觀點正確。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堅持黨的*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以此為指導,審視、研究、記述全省交通二十多年來的發展道路和豐碩成果。三是體例科學合理。體例結構是史志內容的表現形式,必須做到科學合理。要合理設置史志門類,在各門類的記述上比較得當,并且恰當表現各門類之間的相互關系。要通過史志的結構形式,完整地、系統地、科學合理地反映所記述事物的實際狀況、演變過程和發展規律。四是特色亮點突出。我們編纂的是交通專業史志,其顯著特點是專于一門,經世致用。因此,一定要概括本專業的基本面貌,突出行業特點,在自己的特定領域中詳面略點,取同舍異,反映出明顯的個性,展現社會一個橫斷面,使讀者能夠從中看出專業獨特的活動來。同時,要突出全省交通二十多年來的亮點和特點,充分反映*交通的個性,這樣才能無愧前人,啟迪后人。五是文字簡約嚴謹。史志作品忌文字游戲,更不能滿篇套話、空話。要言之有物,運用規范的語體文,具有嚴謹、樸實、簡潔的文風,文約事豐。
第四,修用結合,做好讀史用志工作。
編史修志的目的在于應用,通過應用實現史志的價值,檢驗其優劣、真偽和正誤。一是要通過專題講座、紀念日活動、史志書籍展覽等形式宣傳交通史志,在干部職工中營造“知交通史志,用交通史志”的良好氛圍。二是要研究和找準需求點、結合點、切入點,為交通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歷史借鑒和智力支持。領導干部要帶頭學史用志,準確掌握本行業、本部門的歷史與現狀,以此為鑒,做好當前工作。三是修用結合,以用促修。要在修用互動中探索創新,不斷豐富、深化、發展交通史志工作的理論與實踐。
第五,以人為本,加強史志工作隊伍建設。
交通史志工作專業性強,又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做好這項工作關鍵在人,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史志工作隊伍。在隊伍建設上,應重點抓三個方面:一是選調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文字水平高的同志從事這項工作,并根據工作量配備足夠的人員。二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提高史志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業務能力。從事史志工作的同志不僅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潛心修志,淡泊名利”,而且要具有豐富的歷史知識、較高的文字水平和編纂能力。三是各級史志工作部門要多聯系,多溝通,多探討,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建立起上下聯動,分工協作,緊密配合的工作網絡。
希望全省交通系統的史志工作者以大局為重,以真實為本,以質量為先,發揚傳統,勇于創新,創作出經得起后人評說、歷史檢驗的名作佳篇,為交通文化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