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容局強化環境服務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是全市認真落實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奮力推進*跨越式發展,建設現代化濱湖大城市的關鍵一年。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市委孫金龍書記2月24日的重要講話精神,做好今年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著跨越式發展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整體要求,以繼續強力推行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省會城市的標準來定位,全面加大管理和執法力度,大力推進機關效能和和諧行業建設,全力推動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和城管執法工作再上新臺階,確保我市20*年進入全省首批文明城市行列,為建設現代化濱湖大城市作出新貢獻,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七大的勝利召開。
(一)堅持全面協調的統籌發展,奮力推進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1、立足新起點,增創新優勢,充分發揮環境衛生管理領跑功能
立足大建設的背景,始終把環境衛生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進一步創新環衛作業和管理模式,加快推進環境衛生管理標準化、精細化、一體化進程,充分發揮環境衛生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礎和引領作用。
突出重點,精益求精,始終把道路清掃保潔和工程渣土管理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全面鞏固和發展道路清掃保潔成果,根據大建設的需要,進一步擴大水沖道路范圍,科學組織實施夜間沖洗、白天保潔;全面提高道路清掃保潔等級,將“兩班制”、“三班制”向背街小巷和重要的次干道延伸,確保道路清掃保潔水平在全國同行業的領先優勢。關口前移,全程監控,嚴防渣土潑撒;對大建設重點工程實施全天候、全方位、全過程服務,實現環境衛生管理和保障大建設的共同進步。
抓細節、抓反復,進一步強化薄弱環節的管理。逐步擴大生活垃圾上門收集范圍,確保垃圾不落地。加強廢物箱、垃圾收集房的管理,及時清洗,定時維護,確保外觀整潔。加大生活垃圾收集車輛的管理力度,堅決杜絕亂停亂放和車身臟破現象。認真做好垃圾中轉站的除臭滅蠅工作,努力將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鞏固生活垃圾運輸車輛車容車貌整治成果,采取有力措施,切實解決社會單位運輸車輛車容不潔的問題。
加強指導,抓好延伸,進一步加強“兩薄”管理。大力開展環境衛生盲區死角整治活動,迅速提高背街小巷、城中村、老舊居民小區、鐵路沿線等薄弱區域的管理水平,實現*環境衛生均衡發展。認真落實夜間清掃保潔制度,重點查處夜間偷倒垃圾現象,努力實現管理狀態夜間和白天一個樣。加大對近郊鄉鎮、城鄉結合部和三縣環境衛生管理的指導力度,加快推動環境衛生城鄉一體化進程。
規范服務,展示形象,進一步加強公廁管理和垃圾處理工作。按照“人員不減、標準不降、服務文明”的要求,擴大公廁免費開放試點范圍,提升公廁服務水平。規范龍泉山生活垃圾處理場管理,嚴格按照一類處理場的要求,高標準地做好垃圾無害化處理、填埋氣體綜合利用、垃圾滲瀝液達標排放工作。進一步加強生活垃圾處置費征收工作,按照“應收盡收”的原則,進一步落實街道(鄉鎮)主體責任,進一步加大對市民和社會單位的宣傳工作,爭取生活垃圾處置費收取工作取得更好成效。
加大環衛體制改革,積極建立和培育清掃保潔、公廁養護、垃圾運輸的競爭機制。按照“養事不養人”的原則,推進環衛作業模式多樣化,從今年起,新建道路一律實行市場化運作。
2、攻克難點,打造亮點,加速推進市容市貌的全面出新
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對市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市容管理工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要在鞏固去年集中整治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工作重點,解決突出問題,積小成為大勝,由量變到質變,實現與環境衛生管理同步協調發展,引領城市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夯實市容管理的基礎工作。繼續完善市容管理責任銷號制,對市容管理問題精確定位,以責任銷號制為手段,分級督查,分級問責,打牢市容管理基礎。建立市容環衛責任區制度,推進“兩把掃帚”作業合一,加快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的進一步融合。加大“門前三包”落實力度,切實解決沿街門點倚門設攤、非機動車輛亂停亂放等突出問題。
規范攤點管理工作。充分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管理經驗和行之有效的做法,全面總結我市攤點管理經驗,按照“以人為本、疏堵有度”的原則,根據城市管理的需要和人民群眾的愿望,積極建立和完善符合*實際的攤點管理模式。
推進市容景觀街建設。以宿州路美化改造為示范,結合大建設道路改造工程,推進臟破建筑粉刷出新、實體圍墻改造;落實戶外廣告設置規劃,啟動戶外廣告設置招投標,做好店招標牌整治后期的美化、提檔,打造一批市容景觀街,實現城市品位的全面提升。
完善“牛皮癬”清理整治長效機制。繼續堅持及時清理和嚴厲打擊相結合,實行“4050”人員與城管執法人員聯責聯動,對*“牛皮癬”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清理、及時查處,全面凈化城市空間。
3、加大規劃引領,搶抓發展機遇,努力實現環衛設施建設的全面提檔增量
按照“國際眼光、國內一流、*特色”的大建設工作要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水平建設,著力提高環衛設施檔次和數量,努力實現環衛設施建設與城市大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積極做好環衛設施建設計劃的編制工作,加大協調力度,落實環衛設施建設用地。認真做好大建設過程中環衛設施的拆遷復建工作和新建道路、新建小區的環衛設施配套工作。加快糞便無害化處理場建設,積極推進無障礙公廁改造。全面做好龍泉山生活垃圾處理場垃圾填埋氣體綜合利用工作,加強與投資單位合作,使招商引資項目按合同約定加快建設。加速老舊環衛設施、設備的改建和更新步伐,迅速提升環衛設施、設備檔次。充分依靠社會力量,盡快解決老舊生活小區、企業單位內部環衛設施嚴重不足的現象。積極爭取市、區財政的大力支持,進一步加大投入,添置必要的設備和設施,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千方百計拓寬融資渠道,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解決環衛設施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
4、強化責任主體意識,完善執法機制,充分展示“和諧城管”的嶄新風采
圍繞構建“和諧城管”的目標,切實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執法效能,進一步彰顯*城管的“文明、和諧、高效、親民”的風采形象。
進一步強化城市管理第一責任主體意識。突出重點,全面履責,鞏固集中整治“四亂”成果,將整治“四亂”工作引向深入;充分發揚“大拆違”的精神,落實查違長效管理措施,按照“發現得了、控制得住、拆除得掉”的工作要求,堅決查處和制止新的違法建設;堅持“分類處理、分步實施”的原則,逐步消化**存量違法建設。高度重視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難點問題,大力開展專項治理,有效解決城市管理中的一些老大難問題。
進一步強化隊伍建設。加強執法人員的培訓,盡快組織實施執法人員春訓工作,繼續深入開展“每月一法”學習活動,提高執法人員的執法本領和服務群眾的能力。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執有形的法轉變市民無形的觀念,增強市民群眾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規范的能力。改進執法方式,既要嚴格執法,更要文明執法,在具體執法過程中堅持宣傳在先、處罰在后,力爭首次不處罰。推行陽光執法,公開執法程序、執法標準、執法要求、執法結果,接受群眾監督,確保執法公正。端正執法思想,不準亂處罰、亂罰款。牢固樹立“執法就是責任、管理就是服務”的意識,開展“城管執法進社區”和“每天為群眾做一件好事”活動,面對面的與市民群眾交流,零距離的為市民群眾服務,努力把城管執法隊伍建設成為堅持依法行政的執法隊,促進和諧發展的工作隊,傳播精神文明的宣傳隊,關愛人民群眾的服務隊。
(二)堅持又快又好的科學發展,強力推動城管長效機制不斷完善
市容“問責”一年來的工作實踐證明,這種以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為核心的城市管理運行機制,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實踐性,是實現行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效能市容”的核心要素。偏離這一軌道,舍棄這一法寶,將會斷送來之不易的發展局面。在這個問題上,全系統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堅決克服少數同志頭腦中存在的希望“問責”能夠停一停、松一松的錯誤思想,緊緊抓住“問責”這條主線不動搖、不松勁,堅定不移地將體制機制創新工作不斷向前推進。
堅持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不動搖。進一步強化市級的規劃、指導、督察、問責職能,完善行業管理規范,加強對基層單位的指導;加大與市直相關部門的協調溝通,做好“四權”下劃后的完善工作;加強行政許可權下放后的監督和管理,切實做到放而不亂、管而不死。進一步理順基層權責關系,明確基層管理職責,充分調動基層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責任網絡”的城市管理體制更加高效運行。
堅持完善網格化管理責任制不動搖。增強大城市、大城管意識,擴大網格化管理責任制的覆蓋范圍,有計劃、有步驟的將網格化管理責任制向鄉鎮和新區拓展,向社區和薄弱區域、薄弱時段延伸,重點要落實執法人員的“五定”措施,盡快將作業、管理、執法“三位一體”的網格化管理責任體系推進到位,真正做到人人有責任、個個受監督、事事有人管。
堅持強力推行責任追究制不動搖。要以對城市管理高度負責的精神,堅決克服怕得罪人、當老好人的錯誤傾向,大膽管理,嚴格管理,嚴格執行“六個一律”規定,建立和完善層層督查制度,做到查必見事、查必到人、失責必究,形成一個積極主動的層級責任追究鏈條。
堅持加快推進“數字城管”建設不動搖。在認真總結網格化管理信息平臺建設經驗的基礎上,按照“統一規劃、分區實施”的原則,各區先行試點,并逐步在全市推開,盡快形成上下貫通、科學高效、精細快捷的數字化城管綜合管理新模式,為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三)堅持以人為本的和諧發展,實現行業自身建設的不斷進步
1、克服*意識,增強省會意識,以大城市的標準定位管理和執法工作。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都要進一步強化大城市意識,跳出*看*,跳出市容看市容,以觀念境界的提升引領各項工作,以“三大推進”的要求審視各項工作,準確把握*城市化快速推進的大勢,在思想上做好適應大城市發展的準備,在工作中做好大城市的管理規劃,在能力上適應大城市的發展要求,將大城市的意識貫穿城市管理的各個環節,落實到具體措施中,促進城市管理水平與大城市建設的同步協調發展。
2、克服滿足感,增強危機感,始終保持奮發向上的工作狀態。目前,*市容已進入了一個“又快又好、和諧奮進”的發展新階段。面對所取得的成績,面對喜人的發展態勢,我們決不能飄飄然,要清醒地認識到市容工作永遠只有逗號,沒有句號;只有更好,沒有最好;要在成績面前看到不足,在順境中看到危機,堅決克服歇一歇腳、喘一喘氣的錯誤思想,堅決克服“差不多、過得去”的自我滿足感,各項工作不能降低標準,更不能止步不前,不滿足、不將就、不湊合,爭取年年都有新作為,年年都有新進步,今年更比去年好,不斷將城市管理推向新的高度。
3、克服封閉保守思想,增強改革創新意識,為行業的發展提供內生動力。20*年是改革創新年,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都要堅決摒棄“穿新鞋、走老路”的慣性思維,堅決擺脫狹隘的部門主義和既得利益的局限,堅決打破束縛行業又快又好發展的條條框框,切實增強改革創新的主動性和緊迫感;要鼓勵創新、允許失誤、寬容失敗,全面激發廣大干部職工的創新活力。要針對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環節,挺進“深水區”、敢動“大手術”,在道路清掃保潔機制改革、環衛設施建設融資機制改革、創新精細化與開放式管理模式上進行攻堅突破,為實現行業又快又好的科學發展提供動力、增添活力。
4、克服“以我為主”思想,強化“以人為本”理念,營造和諧共進的發展環境。雖然行業效能建設取得了明顯進步,但少數同志還存在著服務意識淡薄、服務態度生硬、服務效率不高的問題。要徹底改變這一現象,首先,必須擺正與群眾的位置。全系統干部職工都要牢固樹立群眾利益至上的觀念,自覺把服務群眾作為一種價值觀念來強化,作為一種日常習慣來培養,作為一種基本能力來提高,堅決防止和克服管理和執法中“主仆”顛倒的現象。二要善于宣傳引導群眾。在管理和執法工作中既要講法律、講道理,更要講情理,以真情感染群眾,以深入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化解矛盾和阻力,爭取最廣泛的理解與支持。三要真誠服務群眾。為民服務要一腔熱情,不要一臉冰霜;要快辦快通,不要磨磨蹭蹭;對群眾各類合理訴求要“有求必應”,不要一推了之。要下大力氣解決群眾普遍關注的城市管理熱難點問題,讓群眾共享城市管理成果。四要營造公正和諧的服務環境,對服務對象一視同仁、一個標準,特別是對吃拿卡要、亂罰款、亂收費等損害群眾利益、損壞行業形象的行為,嚴肅查處、決不姑息。
5、克服畏難情緒,增強拼搏精神,營造奮發有為干事業的良好氛圍。當前,城市管理工作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新的挑戰,能否全面完成艱巨的城市管理任務,實現城市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關鍵在于我們有沒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有沒有頑強拼搏的精神。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都要樹立心系城管、服務大局的宗旨,志存高遠、奮發有為的境界,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追求,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以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毅力,苦他幾年、累他幾年、干他幾年,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未來的輝煌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