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未成年人保護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組織體系、工作隊伍初步形成,有關政策措施逐步落實,環境逐步優化,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有力維護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但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尤其是基層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一些地方和部門領導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體系和機制還不夠健全;損害、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權利和身心健康的事件仍時有發生;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缺乏等等。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日益擴大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和任務。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在鞏固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礎上,采取更加扎實的措施,切實提高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水平。
二、健全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
按照《安徽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的規定,各縣、市、區要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確定專人負責未成年人保護的日常工作。鄉鎮、街道辦事處也要有人負責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要切實保障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正常經費,并列入財政預算,實行專款專用,隨著財政收入的增加而逐步增加。要進一步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工作,充分發揮法律援助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的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建立一批穩定的熱心于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具有一定法律專業知識的志愿者隊伍,為未成年人維權搞好服務工作。
各級未成年人保護組織要結合實際,研究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機制,健全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成員單位工作職責、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工作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制定和落實年度工作計劃,加強督促檢查,推進全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
三、強化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建設、使用和管理
要充分發揮現有的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的作用,加快建設滁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堅持面向未成年人、服務未成年人的宗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積極開展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等未成年人喜聞樂見的活動。同時,把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總體規劃,各縣、市、區要逐步建立布局合理、規模適當、功能配套的社區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爭取通過3至5年的努力,做到每個縣、市、區都有一所綜合性的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已建的未成年人活動場所要進行認真的清理整頓,對被擠占、挪用、租借的要限期退還,名不符實的要限期整改。要充分發揮圖書館、文化館(站)、體育場(館)、影劇院等活動場所的積極作用,主動為未成年人開展活動創造條件。
四、加強針對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規宣傳
要進一步加強對未成年人特別是對中小學生以及農村、城鄉結合部地區未成年人的宣傳教育工作,繼續開展聘請法制副校長工作,并逐步完善工作機制。積極探索面向未成年人的有效的靈活的宣傳教育方式,使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更加生活化,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進一步凈化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
要繼續開展娛樂場所、少兒食品和用品市場以及兒童游樂設施安全專項執法檢查活動。開展網吧專項整治行動,加大“掃黃打非”力度,嚴厲查處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穢色情出版物,繼續開展打擊拐賣兒童的專項斗爭,堅決遏制拐賣兒童的犯罪勢頭。繼續開展“社區青少年遠離”、“青春紅絲帶”活動,增強社區青少年拒毒防毒的意識和能力,提高青少年預防艾滋病的意識。
六、切實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要進一步完善“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明確各級政府履行農村義務教育的責任,增加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切實改善辦學條件。從2005年起,對各縣、市、區的“普九”鞏固提高工作進行督查,獎勵先進,鞭策后進。以農村初中為重點,開展爭創“無流生學校”教育示范鄉鎮活動,開展城市學校與農村貧困地區學校的對口支援活動,繼續實行貧困家庭學生費用減免制度,進一步降低農村初中輟學率。加大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力度。改進流動兒童學籍管理制度,完善借讀標準、手續、審批權限等,并跟蹤督查落實,切實保障流動兒童的受教育權。
七、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領導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各縣、市、區政府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切實解決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促進工作的健康開展。各級未成年人保護組織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協調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通力協作,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各成員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進一步明確責任,扎實工作,努力開創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新局面。
解社會矛盾的機制
19.積極探索解決民事糾紛的新機制。完善人民調解制度,建立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責任制,發揮行政機關、基層自治組織在糾紛預防和解決中的作用,積極調處社會矛盾糾紛。
20.完善信訪制度,及時辦理信訪事項,切實解決信訪反映的問題。對可以通過復議、訴訟等法律程序解決的信訪事項,行政機關應當告知信訪人、舉報人申請復議、提起訴訟的權利,引導當事人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六、完善行政監督制度,強化對行政行為的監督
21.嚴格執行規范性文件前置審查和備案制度。探索建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規范性文件提出異議的處理機制和辦法。
22.完善行政復議程序和工作制度,實行行政復議人員資格制度,積極探索提高行政復議工作質量的新方式、新舉措。
23.專門監督機關要切實履行職責,依法獨立開展專門監督,并與檢察機關密切配合,形成監督合力。(由市監察局、市審計局辦理)
24.完善特邀行政執法監督員制度,做好新聞曝光案件的追查工作。
七、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觀念和能力
25.努力營造有利于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環境。通過舉辦培訓班、研討會、報告會等方式,不斷加深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對《綱要》的理解。建立領導干部學法制度和任職前法律知識考試制度。
26.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本機關和本系統內公務員依法行政知識的培訓,年度培訓不少于40學時。未完成學習培訓任務或考試不合格者,當年年度考核不得評為優秀等次。
27.采取各種形式,加強依法行政宣傳,增強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觀念和意識,積極引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維護自身權益,逐步形成與建設法治政府相適應的良好社會氛圍。
八、加強考評和政府法制隊伍建設,切實推進依法行政
28.建立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政考核制度,組織開展依法行政年度考評工作。
29.加強政府法制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政府法制機構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參謀、助手和法律顧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