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特色產業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盡快把我縣特色產業培育成促進農民增收,推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的強勢產業,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強力推進絹花、腰帶、雨搭三個產業。現就進一步加快三個產業發展提出如下工作意見:
奮斗目標:
1、絹花產業:2005年使從事加工、批發和銷售的總戶數超過2500戶;絹花廠產值超過6000萬元。銷售額超過4000萬元。通過3--5年的努力,使從事加工、批發和銷售的總戶數超過10000戶;產值超過3億元,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支柱產業。
2、腰帶產業:2005年使從事加工、批發的戶數發展到50戶以上;從業人員超過3000人;產值達到2億元。通過3—5年的努力,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在現有基礎上翻兩番;加工、批發戶發展到200戶以上;從業人員超過10000人;產值達到5億元。
3、雨搭產業:2005年使從事加工、銷售的農戶發展到5000戶(其中投資規模在50萬元以上的加工戶達到100家以上,投資規模在3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達到10家以上);從業人員超過13000人;產值超過1.5億元。用3—5年的時間,使從事加工銷售的農戶發展到10000戶(其中投資規模在100萬元以上的加工戶達到200家以上,投資規模在3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達到100家以上);從業人員超過50000人;產值超過5億元。
一、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
1、加大信貸資金投放規模。縣人民銀行要經常召集有關專業銀行負責人會議,研究制定支持三個產業的措施和辦法,積極組織信貸資金,簡化程序,降低“門檻”,加大對三個產業的貸款扶持力度。
2、擴大社會融資力度。積極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吸引社會資金,鼓勵其它行業的法人和外資參與三個產業的發展。要通過深化“手挽手、同發展”活動,大力支持煤礦企業和其它企業資金向三個產業流動。
3、設立貸款擔保基金。資金來源以三個產業協會成員企業和其它自愿參與的企業、經濟實體出資為主,縣、鄉政府扶持資金注入為輔,為有項目且誠實守信的加I銷售戶提供貸款擔保。
二、大力培育龍頭企業
1、鼓勵三個產業的經營企業擴大生產,膨脹規模。對生產經營狀況良好、信譽度高且具備較好發展條件的重點企業,在信貸資金投放等方面優先考慮,重點扶持。現有固定資產達到100萬元以上的企業,在擴大生產規模時所需的貸款,由企業提出申請,經有關部門核實,報縣政府批準,縣財政給予貼息(貸款利息的一半)。對新建和技改、擴建企業,三年內只服務不收費。
2、有關部門要會同趙村、張良、讓河鄉(鎮)政府建立三個產業協會。
3、要逐步建立三個產業的專業市場。
三、進一步樹立品牌意識,實行品牌化營銷
1、制定、完善三個產業的質量技術標準,推行標準化生產和管理,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
2、培育一批優勢品牌。引導、鼓勵龍頭、骨干企業申報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和注冊品牌,大力提高品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提升產業的市場影響力。
3、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鼓勵、支持和幫助三個產業中有自主品牌企業,特別是絹花、腰帶生產企業申請進出口自營權,培育幾個出口創匯的知名品牌。要樹立全縣“一盤棋”的意識,同一產業的產品要依托品牌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避免無序競爭。無自主品牌生產企業要嚴格按照統一質量標準進行生產,確保產品質量,力爭成為有進出口自營權的企業的子公司或生產基地。要通過實施品牌化營銷戰略,大力拓展國內和國際市場,爭取,利用3--5年的努力,使三個產業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絹花、腰帶產品實現一定規模的直接出口。
四、進一步加快產品創新步伐
要積極同高校和科研部門聯系,引進人才、技術和先進設備,吸取先進科技信息,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建立三個產業研發機構,研發新產品,加快中高檔產品開發,提高產業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強發展后勁。縣有關部門要幫助三個產業搞好產品創新,積極促成企業與科研、教學單位的聯系。
五、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
l、開展三個產業年度“十大生產標兵”、“十大銷售狀元”評比活動。縣委、縣政府對評選出的人選進行表彰,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評比標準、評選程序及獎勵辦法由縣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另行制定)
2、設立產品效益獎、創新獎、質量獎和帶動獎等。對完成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應用和品牌產品推廣、生產效益好的企業給予獎勵。(評選標準、評選程序和獎勵辦法由縣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另行制定)
3、各有關鄉鎮完成或超額完成魯發*6號文件下達的目標任務者,縣委、縣政府給予相應獎勵。
六、加強信息網絡建設,搞好信息服務
l、建立魯山縣特色產業信息網站,及時收集產品供求、技術進步、產業政策、招商引資、政策法規、人才交流等信息,為三個產業搭建一個優良的信息平臺。
2、注重發揮產業協會對信息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服務和協調作用,發揮協會對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推廣、產業升級的推動作用。縣有關部門和各有關鄉鎮要加強對各類協會的指導,引導三個產業協會盡快在外地主要市場建立產品批銷中心,減小經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3、加強對從事三個產業人員的培訓。各鄉鎮要分期分批組織農民到絹花、腰帶、雨搭企業進行培訓,使更多的農民掌握這些產業的生產、加工和銷售技術,以使這些產業的技術擴大到更多的鄉鎮、農民中去。縣人事勞動局也要利用培訓中心,分期分批地組織各鄉鎮農民和城鎮下崗、待業人員進行絹花、腰帶、雨搭的生產、加工技術培訓,以強力推進這些產業的擴大和發展。
七、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
縣委、縣政府分別成立絹花、腰帶和雨搭三個產業領導組,分別由一名縣委副書記任組長,人大、政府、政協各一名副職和包鄉領導任副組長。各有關鄉鎮要按照縣委、縣政府制定的發展思路,采取得力措施,確保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縣直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的職責,大力支持絹花、腰帶、雨搭三個產業的發展,做好協調,搞好服務,全力推進三個產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