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土局加快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切實做好*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減少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建設和諧、安全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年第394號令)、《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國土資源部*年第4號令)、《浙江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浙江省人民政府*年第104號令)和《*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依據我區地質災害的類型、特征、誘發因素等具體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全區地質災害點的分布及規模
調查顯示,截至*年底,全區共有地質災害點36處,其中現狀30處,潛在6處。地質災害類型主要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均屬突發性地質災害。
36處地質災害點主要分布于14個鎮街。按規模大小分為:大型1處,小型35處。按穩定性評價分為:穩定性差10處,穩定性較差8處,比較穩定18處,其中已完成了8處工程治理和搬遷避讓治理。
二、地質災害的威脅對象和范圍
根據地質環境特點以及歷年地質災害發生的頻度和強度,我區易發生地質災害的重點地區為*鎮、河上鎮、戴村鎮、臨浦鎮、進化鎮、義橋鎮、聞堰鎮、坎山鎮、瓜瀝鎮、南陽鎮、*鎮、浦陽鎮、所前鎮,同時城廂街道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地質災害點。上述鎮街應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隱患的調查監測,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消除隱患。
對正在開采或已關閉的露天礦山,有關鎮街及相關部門應采取切實措施加以防范。
對關閉礦山場地內的已建或在建工程項目,各工程單位要重視地質災害的防治,避免因人類活動引發地質災害,減少遭受地質災害威脅的可能性。
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工程建設,工程單位應當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并將評估結果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組成部分。
*年須重點防治的地質災害點為:
(一)*鎮大同一村佳山塢自然村邊坡崩塌。
該邊坡崩塌由于八九十年代農民切坡建房造成,邊坡高度在10m以上,坡度大于70°,而基巖全為風化較深的鉀長花崗巖和輝綠巖。*年8月6日,受暴雨影響,佳山塢自然村多戶農居屋后邊坡發生小規模的碎石土體崩塌,所幸無人員財產損失,但直接影響到多戶村民的住宅安全。
由于該崩塌處地質條件復雜,逢臺風或長期降雨仍會發生土質崩塌事件,目前該點已完成了勘察和治理設計,列入*年治理計劃,力爭在臺風季節來臨前完成工程治理。在治理工程完成前*鎮政府仍需加強巡查,確保安全。
(二)*鎮*村山體滑坡。
該滑坡體始發于*年6月,滑坡體原為一廢棄礦山,停采于九十年代中期,滑坡體均為松散泥土塊石堆積物,厚度超過11m,總方量在35000m³左右,*年6月完成了地質勘探治理設計。*年4月經區政府招投標中心招標,目前已完成了11000m³的滑坡清理,但由于前期勘察不夠全面,加之在治理過程中碰到臺風、雨雪天氣,部分地段的山體滑坡隱患仍未消除,現經省廳專家組會診,需要投入資金繼續治理。目前已由原勘察單位投入力量進行補充設計,爭取在臺風季節前完成治理工作,由*鎮政府抓緊落實。在治理未完成前,*鎮政府要加強巡查力度,落實專人監測,確保人員、財產安全。
(三)坎山鎮鳳升村巖質崩塌,勇建村巖質崩塌。
該二處巖質崩塌災害點,系為二個停采的廢棄礦山,由于當時無序開采,礦山宕面比較陡峭,坡度大于80°,坡高近100m,宕面危石、險石大量存在,目前在廢棄礦山內已建廠房,而且仍在生產。
結合今年的廢棄礦山復綠任務安排,在對該二處廢棄礦山進行復綠治理時,應當做好前期地質災害治理,并爭取在年內完成治理,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在未完成治理前,坎山鎮政府應高度關注兩處地質災害點,特別是臺風、暴雨、冰凍情況下,一定要加強巡查力度,落實專人監測。因廠房離地質災害點距離較近,切不可疏忽大意。
(四)義橋鎮和進化鎮境內的廢棄礦山崩塌和泥石流災害隱患,兩鎮政府要加強雨季及臺風期的動態監測,特別是山區泥石流的監測,一定要落實專人負責。
以上地質災害點為今年重點防治對象,各鎮街對已發現的36處地質災害點必須加強動態監測,落實專人值班,發現不良預兆立即撤離人員并將情況報區政府和有關部門。
三、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
根據對歷年地質災害發生時間的綜合分析,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為上半年的梅汛季節和下半年的臺風季節,時間為5月至9月。
地質災害誘發的主要原因為降雨。梅汛期由于長時間降雨,土質含水量處于飽和狀態,在雨量達到一定程度時,極易誘發山區風化殘坡積土體、公路邊坡、礦山宕面和廢棄礦山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臺汛期降雨強度極大,易因暴雨而引發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
據氣象部門專家預測,*年是厄爾尼諾氣象年,氣象災害將比*年有所增加。因此,今年我區地質災害發生率將比上年有所上升,各有關鎮街和部門要切實加強梅汛季節、臺風季節的地質災害防范工作。
四、明確地質災害的監測、預防責任人
國土*分局應根據全區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及時核發地質災害防災明白卡。各有關鎮街主要領導要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地質災害點要有專人觀察、監測,要認真落實群測群防各項要求,發現情況應立即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要堅持“誰誘發,誰治理;誰受益,誰投資”的原則,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鎮街區域內地質災害的監測、預防責任單位為相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行政一把手負總責。
各地質災害點的監測、預防責任人為所在村村民委員會和社區居民委員會主任。
因工程建設引發的地質災害的監測、預防責任人為相應工程建設管理單位。
國土*分局負責全區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
五、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提高認識,明確職責,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各鎮街及區級各有關部門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充分認識到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本著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貫徹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克服僥幸麻痹思想,增強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自覺性。要建立和完善領導責任制,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各部門要密切配合,明確職責。
(二)加強動態監測,開展險情巡查,建立群防群測體系
各有關鎮街要在汛期前及時發放地質災害防災明白卡;要對轄區內所有的地質災害防治點和地質構造復雜地段的建筑物、交通線路、靠近山體邊坡附近的學校等進行現場實地檢查,作出分析評價,提出具體防治措施;對穩定性差、危害大的地質災害防治點要及時組織檢查治理,消除隱患;要落實群防群測責任制,逐步建立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依托的群測群防體系;要加快廢棄礦山的消災復綠工作;要對廢棄礦山內建造的廠房進行一次全面清查,對受威脅嚴重的建筑物應予以拆除;要對農民切坡建房進行全面排查,對受威脅嚴重的建房者應及時采取措施,消除人為因素造成的地質災害隱患。
(三)堅持重點防范期值班、地質災害預報、災情速報制度
在重點防范期,各有關鎮街要堅持值班制度,加強巡回檢查,一旦發現險(災)情,要按照地質災害速報制度的要求,在第一時間上報上級有關部門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國土*分局作為主管部門要加強值班,保持24小時不間斷的通訊聯絡,一旦出現險(災)情,要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組織、協調、指導搶險抗災工作。區氣象局要做好地質災害預報工作。
(四)切實抓好工程建設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強化地質災害科普宣傳力度
凡重要、重點工程項目和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村莊規劃、集鎮規劃或申請建設用地的,在可行性研究階段應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以避免和減少不必要的損失。要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的科普宣傳工作,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意識,提高防災抗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