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村黨委發展扶貧開發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州、縣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根據新的扶貧形勢和縣委、縣政府及縣扶貧辦的要求,做好全鄉整村推進及“十一五”扶貧開發規劃已迫在眉睫。為使此次規劃能夠按時、按質、按量的完成任務。經鄉黨委、政府研究,結合本鄉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搞好整村推進及“十一五”扶貧規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搞好整村推進規劃和編制好“十一五”扶貧開發規劃,是指導今后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工作,對實現我鄉追趕全國、全省、全州、全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隨著扶貧新思路、新目標、新任務、新舉措的不斷提出,給扶貧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進入“十五”以來,扶貧開發不斷規范化、制度化,從上到下都必須以好的規劃和項目爭取投入。很明顯,沒有好的規劃和項目,要爭得上級的投入和扶持是不可能的。因此,做好規劃和計劃,不僅繪制未來扶貧的藍圖,而且是爭取各方支持、把扶貧納入各級政府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盤子加以重視,更是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具體體現。
二、基本思路
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全省扶貧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到2010年以前扶貧開發的主要任務:一是盡快解決剩余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這是扶貧開發的首要對象;二是幫助初步解決溫飽、但還不鞏固的農戶增加經濟收入,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實現穩定脫貧。根據新的扶貧形式和上級的要求,結合我鄉的實際,今后一段時期我鄉扶貧開發工作的基本思路應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扶貧三項工程建設為基礎,以整村推進為重點,以經貧困人口為基本對象,以貧困自然村為主戰場,以改善群眾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增加收入和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責任制,努力追趕全國全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
三、總體目標責任制
按照《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和《*省農村扶貧開發綱要》及《*州“十五”扶貧開發計劃》的要求,到2010年,農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總體解決全縣絕對貧困人口的溫飽,農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提高,“三個文明”有新的發展。最基本的要實現人人有飯吃、有衣穿、有水喝、有房住、適齡兒童有學上、有病能就醫,增強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穩定解決溫飽問題,為鞏固溫飽、構建和諧村寨、實現全面小康創造條件。
四、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在規劃中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以弱勢人群的生存、發展為根本,這是規劃的出發點和歸宿。要把人的發展、社會的發展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綜合納入規劃盤子,農村三個文明、全面建設小康綜合考慮。
(二)科學全面。整村推進規劃和“十一五”扶貧規劃是全縣綜合性的扶貧規劃,要求既科學又要全面,基本要體現可持續發展,要有指導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三)機動靈活。既要按上級的要求進行,又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打破框框套套的束縛,反對教條主義。一句話,既按原則辦事,又要靈活機動,編制出最切合實際最有特點扶貧開發規劃。
(四)自上而下。扶貧規劃不同其它規劃,純粹在辦公室苦思冥想、閉門造車是不可能編制出來的,即使編制出來也難于切合實際。實踐證明,每次扶貧規劃都是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都不是先做外業、后做內業反復研究、反復思考、反復征求意見、反復修改的結果。這次規劃更不例外,各個環節的工作要做得更實。
(五)群眾參與。人民群眾是扶貧開發的主力軍,是扶貧經驗的創造者。發動群眾參與規劃,更能反映群眾的心聲,體現群眾的首創精神,進一步把上級和各方的支持與自力更生的精神結合起來,使所做的規劃更實在。
(六)把握關鍵。以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規劃為切入點,切實改善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以強化培訓為切入點,切實可行促進貧困地區剩余勞動力轉移;以扶貧龍頭企業為切入點,切實帶動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以抓好杈杈房改造為切入點,切實解決貧困群眾的安居問題;以改善未通路、通電村寨的生存條件為切入點著力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整合力量多渠道增加投入。
(七)量力而行。就是要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從需要與可能解決的問題考慮。所確定的目標責任制要有實現的可能性,所設定的項目和投資來源有相當的把握。
(八)整合資金。堅持整合,形成合力干扶貧是全州的成功經驗。今后不論是從哪條渠道獲得的扶貧資金,都要走整合的路子,按照統一規劃,統籌安排,形成合力,促進發展的原則。通過項目的編報,整合各類資金,集中投入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五、目標任務
“十一五”扶貧開發規劃以五年為主,展望到2020年。要抓住關系經濟社會全局的重大問題,在戰略方針、戰略任務、戰略布局、戰略措施上下功夫,明確各鄉(鎮)的主體功能的發展原則。在項目篩選時,項目對規劃目標責任制的實現要具體要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資源能夠得到合理利用;規劃的項目要與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項目要對公共利用有突出貢獻,項目對經濟發展、產業布局、市場競爭格局等沒有明顯的負面影響。
“整村推進”項目規劃到2010年全鄉計劃實施30個村。其中:在重點扶持村委會中實施16個自然村,安居溫飽村3個(可在面上或重點村委中選),放大30%的自然村4個(在面上選),州縣籌資實施重點村7個(在面上選)。
六、基本要求
“十一五”扶貧開發規劃,各村委會要研究提出一批關系全局、意義深遠、帶動作用強的重大項目,并且要對規劃項目的論證篩選,保證所規劃的項目科學合理、切實可行。要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研究提出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社會進步、促進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有關的指標。其中:整村推進項目規劃的選點,就是要按照“示范帶動,雪中送炭,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的基本原則,選擇居住農戶50戶左右的貧困自然村或村民小組作為扶持對象。
示范帶動:全縣要以方便周邊群眾參觀、學習為目標,在貧困村中優選部分村民小組,整合力量為重點建設,使其達到奔小康的示范帶動作用。
雪中送炭:以最邊遠最貧困的自然村為單位,實施群眾基礎好、干部積極性高的自然村,把國家的扶持與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結合起來,在邊遠貧困村中樹立解決溫飽的典范。
突出重點:就是要突出抓好各村的項目規劃,按省、州、縣關于整村推進的總體要求,在項目安排上盡可能地照顧到周邊村寨,擴大受益面。
分類指導:“十一五”扶貧開發規劃,各村委會就是要研究提出一批關系全局、意義深遠、帶動作用強的重大項目,并且要對規劃項目的論證篩選,保證所規劃的項目科學合理、切實可行。要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研究提出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社會進步、促進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有關的項目,并按照項目分類原則進行誰篩選規劃。整村推進項目規劃:重點扶持村委會中的16個自然村選點必須在原規劃但未實施的重點扶持村委會中選;安居溫飽3個自然村可在面上也可在未實施的重點村委中選;放大30%的4個自然村和州縣籌資實施7個重點村必須有在面上選。以上每村規劃資金(國家補助)20萬元。
七、項目規劃的主要內容
整村推進是“十一五”期間扶貧開發重中之重的工作。而“十一五”期間,又是我鄉全面建設小康承前起后的關鍵時期。在整個工作的過程中,各村委會要立即組織人員走村竄寨、進村入戶,深入調查研究,吃透基本情況,要反復思考形成思路,明確發展方向,在理清發展思路的基礎上開展規劃工作。按照“統一規劃,整村推進,到村入戶,綜合實施”的總體要求,規劃建設群眾最迫切最急需的項目,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在廣泛聽取當地干部、群眾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按照安居、山、水、田、林、路、電、產業、科技、教育、衛生等綜合開發扶貧的目標責任制進行全面規劃。項目規劃應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一村一策,群眾滿意,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規劃的重點項目是基礎設施、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生態保護等四個方面。其中整村推進項目規劃的主要內容是:
(一)基礎設施占投資總額的50%
1、修通水泥或等外砂石進村入戶路(主要資金規劃于村內道路建設);
2、架通輸電線路;
3、通訊工程(根據實際可規劃可不規劃);
4、解決人畜飲水困難;
5、消除茅草房、杈杈房和危房,做到居住安全、衛生,人畜分開,促進農戶堂屋整潔、明亮;
6、戶均建有沼氣池并與改廄、改廚改廁相結合;
7、以示范帶動為主要目標的村,每村建一個科技文化活動室或者一個活動場所(由一個較大的自然村分為3—4個村民小組的,可根據實際情況,本著適用、實效的原則合建一個科技活動室)。以解決溫飽為重點的村,有條件的,也要根據群眾的意愿和選擇建設科技活動室;
8、每村一間公廁。
(二)經濟發展占投資總額的25%
1、戶均經濟林果或經濟作物2畝以上;
2、戶均存欄獵4頭以上;
3、每個示范村形成1—2項與小額信貸相結合、與龍頭企業和市場相連接的穩定增收產業,使其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三)社會事業占投資總額的10%
1、改善辦學條件,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掃除青壯年文盲;
2、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戶均掌握2門以上實用技術或務工技能;
3、建有固定的宣傳欄和公示欄;
4、建立地面衛星電視接收站,能收看8套以上電視節目;
5、普及優生優育知識,無計劃外生育和多孩生育,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鄉(鎮)人民政府下達的指標以內;
6、訂立村規民約,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和“文明村”創建活動;
7、建立一支農民業余文藝隊。
(四)生態建設占投資總額的10%
1、引導群眾樹立良好的生態環境意識,沼氣池和節能灶普及率、利用率達到100%;
2、實行封山育林和退耕還林,封山育林達90%以上,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
3、推廣青貯混合飼料喂養,實行科學養殖,提高出欄率;
4、搞好村內綠化美化,逐步達到山綠、水清、村美、人富。
(五)其它占投資總額的5%
1、科技活動室內要建立展板,展現該村的基本情況(舊貌),規劃建設項目示意圖,群眾積極參與建設的場面,項目建設績效(新貌),經濟發展項目規劃等內容,其它無關的內容不必展現;
2、各村的標志牌(碑)按農村奔小康示范村,溫飽示范村,鞏固溫飽奔小康示范村,上海援建白玉蘭扶貧開發重點村四種類型統一設計和制作;
3、村內的固定性標語,要把實施“云嶺先鋒”工程、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和農村奔小康及溫飽示范村的建設內容緊密結合起來,由縣委宣傳部審定,每個村制作2—3條)即可。
八、主要措施
(一)統一認識,加強領導
整村推進是“十一五”期間扶貧開發重中之重的工作。而“十一五”期間,又是我鄉全面建設小康承前起后的關鍵時期。從國家到省到州到縣,都強調扶貧是“三農”的中心工作,要求各級都要組織、有目標、有措施地實施規模扶貧開發,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各村委會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按照縣委縣人民政府的要求,切實加強領導,進一步提高認識,結合工作實際,把“十一五”扶貧開發規劃編制和整村推進項目規劃納入議事日程,作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主要措施之一,明確分管領導并安排專人開展規劃工作,使規劃具有時代的超前性、預見性,又有較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二)加強調研,全面調查
開展規劃工作是深入各村、各寨和整個工作的過程,是反復思考形成思路的過程,也是明確發展方向、堅定信心的過程。這是要求必須在準確把握發展方向、走村竄寨、進村入戶、深入調查研究,吃透基本情況,在理清發展思路的基礎上開展規劃工作。規劃主要做到:一是認真總結“十五”扶貧開發的經驗,找出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二是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結合我鄉實際,緊緊抓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薄弱環節;三是適應扶貧開發新形式加快扶貧開發步伐;四是深入了解貧困村寨急需實施的項目和群眾的所想所盼;五是充分應用已有的成果。
(三)突出重點,兼固面上
重點工作是整村推進、產業化扶貧和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重點項目是基礎設施和經濟發展。在項目的布局上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兼固面上,項目的安排向最邊遠、最貧困的地方傾斜。
(四)通力合作,搞好規劃
扶貧規劃相對于其他部門的規劃講,綜合性要強得多,難度也要大得多。因此,要主動與有關部門搞好協調,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搞好規劃。
(五)強化培訓,規范操作
鑒于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業務性強,所以我們這次培訓的人員必須認真聽,仔細分析,盡快熟悉撐握業務,不懂的要及時的反映,必須要按要求進行調查規劃。
(六)保證質量,按期完成
這次規劃至少要管五年,規劃必須注重質量。確定規劃的項目要廣泛征求意見,反復修改,各村委上報之前必須通過支書、主任及掛片領導嚴格把關,經鄉黨委、政府領導及領導小組成員評審后上報縣扶貧辦。
九、主要工作方法和措施
(一)成立機構,組建工作領導小組,由鄉長任組長,分管扶貧的副鄉長任副組長共9人組成的工作領導小組,其組成人員名單如下:
*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經濟事務務辦,由農永清同志任辦公室主任并負責具體辦公。
(二)加強隊伍建設,抽調工作組人員,由各個掛鉤工作組領導負責組織各村委會的調查及規劃。
(三)調查規劃的方法和步驟。
1、召開村小組群眾會,正確宣傳此次規劃的要求,計劃和目標,征求群眾自愿,如群眾不愿干,群眾積極性較低,村干部又無號招能力的村就不再作規劃。
2、進行入戶調查,認真填寫好《*縣整村推進扶貧規劃基本情況到戶的調查表》(一)至(五)表。
3、經過入戶調查表,匯總后分別填寫好《*縣整村推進扶貧規劃基本情況調查表》表(一)至表(十二)。
4、根據基本情況調查表匯總后分別填寫《“整村推進”扶貧規劃基本情況表》。
5、進行規劃。緊緊圍繞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經濟發展項目,生態建設四個大的項目進行規劃。每個村共投資20萬元,其中指定建設項目科技活動室,公廁等共*元,剩余*元作為沼氣、改廄、改廚、水、電、路(進村路和村內分支路)建設安排,有投資標準的項目必須按標準規劃,不足部分由群眾自籌。特別是在未通路,通電的村寨的規劃項目,必須以群眾自籌為主。
6、做好各個項目的效益分析,收集資料,整理匯總后按規定的時間上報鄉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本實施方案已印發給各個工作組,望你們參照執行,辦公室如有不對的地方和存在問題請及時向鄉工作領導小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