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學校青年教師培養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組織原則
(一)群體性原則
通過教育教學基本技能訓練、教育教學專項能力培養,達成教育教學過程優化,促進教師群體專業化成長,是開展本次競賽的目的。各校要以此次活動為載體,切實加大青年教師培養力度,做到廣泛動員、全員參與。學校要建立青年教師培養檔案,使每一位教師都從中受益、獲得發展。
(二)銜接性原則
本次競賽各項目分教齡段進行,時間跨度為兩年。學校要結合本地本校的青年教師培養規劃和本次競賽的項目設定,制定相應的青年教師教育教學技能培養、訓練和競賽活動方案。選送市級比賽的教師必須是在本地本校選拔比賽的基礎上產生。
(三)導向性原則
開展市農村中小學青年教師培養工程系列競賽是加強培本培訓、加強青年教師培養的載體,競賽只是手段,而絕非目的。學校要以競賽為導向,訓中有賽,以賽促訓,喚起廣大青年教師對大練教育教學基本技能的熱情,同時帶動全體教師追求功夫于競賽之外的良好工作狀態。
二、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針,用科學發展觀設計教育內涵發展之路,積極推進教師教育創新,促進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打造和諧進取的學習型團隊和實用高效的校本研修機制。
三、競賽內容及要求
(一)“兩字一話”比賽
1、參賽對象
全市小學、初中、幼兒園教齡為1年的新教師。
2、比賽安排
比賽時間定于2009年6月。比賽項目為鋼筆字、粉筆字、普通話。
鋼筆字、粉筆字參賽教師集中當場進行“兩字”書寫,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普通話參賽教師根據給定的文章或短文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朗讀。要求語言規范、語速適中、語言準確、表達流暢、聲情并茂、富有感染力。
3、比賽設獎
比賽按三項總成績排列名次,設小學、初中、幼兒園個人一、二、三等獎各若干名。
(二)學科課程標準知識比賽
1、參賽對象
小學、初中教齡為2—5年的教師,指定學科的、符合教齡條件的老師參加。
2、比賽安排
比賽時間定于2009年12月。具體測試學科在比賽前通知。市里將統一印制相關學科的新課標知識測試卷,參賽教師集中閉卷考試,考后組織統一評卷。
3、比賽設獎
比賽設學校團體獎。以學校為單位,以該校參加測試的所有教師的總平均分(參賽教師總成績除以參賽人數)確定該校的團體名次,設小學、初中一、二、三等獎各若干個。
(三)試題命制競賽
1、參賽對象
小學、初中教齡在5年以上、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指定學科的教師。
2、比賽安排
比賽時間定于2010年上半年。具體命制的學科在比賽前通知。參賽選手統一按照要求命制試題,并以電子文本形式保存上交,具體要求以試題命制比賽試卷為準。
3、比賽設獎
比賽按學科設小學、初中個人一、二、三等獎各若干個。
(四)解題比賽
1、參賽對象:
小學、初中教齡為5年以上、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指定學科的教師。
2、比賽安排
比賽時間定于2010年上半年。具體比賽學科在比賽前通知。比賽以集中統一、閉卷考試形式進行。初中教師的試題內容為中考題及新教材上所呈現的問題;小學教師的試題內容涉及相關學科教材的有關內容。比賽后統一組織閱卷、登分、匯總、評獎。
3、比賽設獎
比賽設個人獎、學科單項獎和學校團體獎。
個人獎:根據成績確定小學、初中各學科個人一、二、三等獎各若干個。
學科單項獎:以學校選送的教師學科成績的平均分確定該校該科的單項名次,設小學、初中各學科單項一、二、三等獎各若干個。
學校團體獎:以學校為單位,以該校所有參賽學科的平均分之和確定該校的團體名次,設小學、初中一、二、三等獎各若干個。
(五)英語教師口語比賽
1、比賽對象
小學、初中教齡為2—5年的英語教師。
2、比賽安排
比賽時間定于2010年下半年。比賽環節有現場抽題朗讀、現場描述和回答問題。
抽題朗讀環節,小學段教師抽取初中教材內容,初中段教師抽取高中教材內容。要求語音語調正確,表達自然流暢。
現場描述環節,參賽教師抽取一幅表現某一情景的圖表、圖畫、廣告等,根據給出的說明進行口頭陳述。
回答問題環節,參賽教師抽取一個題目,由一位主試對參賽者進行一對一的現場交談。交談內容涉及教師應該了解的相關領域的相關知識。
3、比賽設獎
比賽按三項總成績排列名次,設小學、初中個人一、二、三等獎各若干名。
(六)創新課教學設計競賽
1、參賽對象
小學、初中、幼兒園教齡在5年以上、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相應學科的青年教師。
2、比賽安排
比賽時間定于2010年下半年。具體競賽學科在比賽前通知。按指定課題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包括:課題、教材分析、教學目標(知識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教學難點、教學重點、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含師生活動、任務設計、指導策略、教學評價等)、板書設計等內容。.
要突出創新課要求,要在一個方面或多個方面對教學具有一定深刻、獨到的理解和運用,具有一定新穎性和啟發性,發人之所未發,見人之所未見。
3、比賽設獎
比賽按學科設小學、初中、幼兒園個人一、二、三等獎各若干個。
四、相關說明和要求
1、這里的“農村中小學”范圍界定與《*市20*-2010年農村青年教師培養實施意見》里所指相同。
2、市里將成立市農村中小學青年教師培養工程系列競賽活動組委會,全面負責比賽的組織、實施和協調工作。考慮到活動項目多、歷時長,在每次單項比賽前,組委會將另發詳細通知。學校要根據具體要求,及時上報青年教師赴賽,確保系列競賽活動的順利進行和圓滿成功。
3、本次農村中小學青年教師培養工程系列競賽中,各校要以中心校為單位組織競賽培訓,做到人人參訓,個個參賽。學校要將競賽結果以簡報形式及時上報教師進修校,并將競賽情況記入教師個人成長檔案袋。
4、全市各校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要采取學習、培訓、競賽等行之有效的辦法,進一步提高全體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業務素質。要按照《*市20*-2010年農村青年教師培養實施意見》,籌劃、設計、組織鎮(街道)、學校一級的符合校情、具有特色的青年教師培養、競賽活動。要根據市里的統一部署,采取自下而上的組織順序,開展基層初(預)賽、選拔賽等,發掘優秀教師,提高培訓實效,切忌晃虛槍、走過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