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思想政治和諧社會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來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并通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幫助大學生正確地看待社會轉型期出現的各種問題,妥善處理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復雜矛盾,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國務院在*4年10月專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下稱《意見》),強調“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把他們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在*5年1月召開的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要使大學生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不僅要大力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更要大力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大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在工作實踐中,我們發現應該將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緊密結合起來,在把大學生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同時,要通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應有貢獻。
一、要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把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五項主要任務之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作為指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明確提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原則和重大部署,標志著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刻認識中央倡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并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意見》指出,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即: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要圓滿完成上述任務,必須通過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等環節,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幫助大學生理解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意義,幫助大學生掌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的主要內容,了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使他們充分認識到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是我們黨的又一次重大理論創新,既是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經驗的科學總結,又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大學生全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自覺地將個人的前途與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命運緊密結合起來,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
二、要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來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就要求我們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指導自己的實踐。
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要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強調“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價值取向,強調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強調“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大學生為本”,通過“換位思考”,從大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關注大學生的正當利益訴求,徹底改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適應時展的需要、不能適應學生成長的需要、不能適應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需要的方式、方法,力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是要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強調“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保障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一項重要舉措。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做到“公平公正”,在獎學金評定、助學金發放、榮譽評選、違紀處理等方面對所有的學生都一視同仁,堅持同樣的標準,執行同樣的政策,努力在大學生群體中維護平等、團結的大好局面,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聰明才智,調動他們參與學生事務管理的積極性。
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三是要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意“安全穩定”。沒有社會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無從談起。我們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時,也要強調“安全穩定”,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防微杜漸,避免人身和財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并注意觀察學生中有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線索與苗頭,在萌芽狀態就予以妥善處理,避免影響社會穩定,避免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走了彎路、錯路。
三、要通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系到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系到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關系到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大學作為傳承文明、創造知識、培養人才、服務社會的場所,也應該通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通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大學是培養人的地方,今天的莘莘學子,明天的社會中流砥柱。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大批思想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骨干力量在各個崗位上奮發工作。只有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愈來愈多的大學生能以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為重,自覺投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事業,而不是斤斤計較個人利益,一心想著個人地位、得失。
通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和諧校園的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離不開和諧大學校園的建設。大學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和諧與否直接影響著社會是否和諧。如果不抓緊建設和諧的大學校園,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不可能建設成功的。在工作中我們發現,大學生們思維活躍、求知欲望強烈、可塑性強,但由于年齡、閱歷的原因,他們往往辨別力弱、容易沖動,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式,面對互聯網上真偽莫辨的海量信息,特別是在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精心編造的謊言面前,大學生們往往會無所適從,片面地看待某些社會問題,常常會發表一些過激的言論。一些畢業生,在離校前夕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抽煙酗酒,酒后滋事,大聲喧嘩,亂砸亂摔,破壞公物。同時,隨著社會發展步伐的加快,大學生面臨的學業壓力、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一些貧困學生面臨的經濟壓力也是越來越大,在此情況下,少數學生出現了心理問題,在特定環境的刺激下往往會有偏激行為發生,如華南某大學短短一月內數人跳樓自殺。另外,大學生之間不起眼的矛盾和糾紛,有時甚至會釀成校園血案,轟動全國的“馬加爵事件”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設和諧的大學校園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們要通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全面地辨證地分析社會熱點問題,正確對待個人學習、生活、發展遇到的各種問題與矛盾,自覺地在思想上、行動上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說有違安定團結大好局面的話,不做影響校園安全穩定的事,熱愛生活,珍惜生命,關愛同學,和諧相處,使大學校園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先鋒。
通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促進人民內部矛盾的妥善解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涉及到千家萬戶。隨著改革發展的進一步深入,我國社會組織形式、就業結構、社會結構的變革越來越快,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要不斷提高,社會利益關系更加復雜,思想觀念的差異明顯增強,同時社會上存在的消極腐敗現象也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認識,廣大人民群眾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有時一些人民內部矛盾會發展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事件。我們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大學生正視家庭遇到的各種矛盾,并通過他們影響家長,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正當利益訴求,避免采取偏激的方式來尋求矛盾的解決,避免普通的人民內部矛盾轉化為群體性突發事件和惡性案件,影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通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構建和諧的網絡虛擬空間。在當前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應該忽視對和諧的網絡虛擬空間的構建。隨著計算機互聯網的普及,大學生通過網絡查詢學習資料,獲取生活、服務信息,同時網絡也深刻地改變了大學生們的人際交往模式,可以說網絡虛擬空間成為大學生們現實生活空間的延續。我們要通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文明上網,遵守網絡道德,不在網絡上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不散布不良信息,不沉湎網絡游戲,努力構建一個和諧的網絡虛擬空間,避免將網絡虛擬空間中產生的矛盾引入到現實生活中來,直接影響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高瞻遠矚、深謀遠慮的基礎上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作為黨和國家寄予很高期望的大學,只要廣大師生員工群策群力,努力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一定會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工作中發揮更加出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