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個地區能不能興旺,關鍵在于黨委和政府能不能樹立起正確的政績觀,并以正確的政績觀來落實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推動實踐,真正做到執政為業興,謀績為民強。做到了這一點,工作就會有動力,上下就會出合力,發展就會添活力。
堅持思路創新。思路決定出路,必須時刻注意根據形勢的變化,著眼地區實際,切實站
在發展的高度,經常潛心研究牽動地區走勢的戰略思路。弓長嶺區既有基礎弱、底子薄、體量小等劣勢,更有礦產資源豐富、旅游資源獨特、地理位置優越等優勢。如何揚長避短,創新發展,把劣勢變為優勢,把優勢變為勝勢,是當前必須解決的問題。區委、區政府本著既實事求是又與時俱進,既立足當前又放眼長遠的原則,提出了大力實施旅游立區、工業強區、科教興區三大戰略,構建特色旅游名區、循環經濟強區、模范生態新區、誠信文明城區“四位一體”的和諧弓長嶺,全面建設惠及全區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總體思路。實踐證明,這一思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符合弓長嶺實際,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堅持科學發展。總結幾年的實踐,弓長嶺區在發展中仍存在著許多差距和不足,其中經濟發展滯后、生態建設欠賬、群眾素質較低問題最為突出。要在短時期內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從群眾最關切、受益最直接的問題抓起,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把上級要求同地區實踐緊密結合,把近期效益與遠期效益緊密結合,有針對性地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發展舉措。我們以創建生態旅游村、小康富裕村、誠信文明村、民主和諧村“四村”為重點,以實施產業提升、工業致富和城市帶動“三個戰略”為牽動,以強化致富增收、環境設施、服務保障,文明和諧、固本強基“五項工程”為抓手,強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堅持放手、放開、放活"三放”方針,加大改組、改制、改造“三改”力度;面向國內、國外、周邊“三個”市場,強化引資、引人、引智“三引”措施,全面擴大對外開放;以項目為依托,狠抓經濟結構調整,突出“產業建設、項目開發、招商引資”一體化運作,聯動發展,不斷加速產業升級;以榮辱教育、生態治理、城鄉綠化、平安創建等為切入點,努力推進和諧發展。從而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一個時期以來,地區生產總值、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招商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
堅持公道用人。人和政才通,政通業方興。怎樣選人,選什么人,既是對區委、區政府領導者政績觀的考驗,更直接關乎事業發展。一是干凈選人和選干凈的人。在干部任用過程中,注重發揚民主,聽取各方意見,以公論評干部,不以己見論取舍,不拘一格選人才,把那些人品佳、官德優、公論好的人提拔到領導崗位,堅決讓那些只知跑官、要官甚至買官的人沒有市場。二是務實選人和選務實的人。突破求全責備的思想束縛,在強調品德的基礎上,不重“會來事”而看“會干事”,憑實績論英雄,把那些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人提拔到領導崗位,堅決讓那些擺架子、做樣子、喊號子的人沒有市場,在全區營造了正確用人導向,樹立了正氣,激發了干勁。
堅持真心為民。真心為民辦實事辦好事是黨和政府的天職。“群眾之事無小事”,我們要求區委、區政府和各級干部要像對待親戚一樣對待群眾,像辦自己的事一樣辦群眾的事,真正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把群眾的疾苦看在眼里。針對部分城區群眾長期以來一直處于早中晚三遍用水問題,我們在財力并不寬松的情況下,仍然投入300多萬元,改造供水設施,徹底解決了城區4500余戶群眾“飲水難”問題;積極推進村村通油路工程,鋪設村級油路近70公里,解決了農村“行路難”問題;大力推廣節桿氣化和“一池三改”,不僅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也解決了“燒柴難”問題;加大社保、低保力度,較好解決了貧困群眾“生活難”問題;積極探索農村合作醫療,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加強教育資源整合,提高教學質量,解決“上學難”問題;通過開展以包村、社區、貧困戶、下崗職工等為主要內容的機關干部“六包”活動,村企聯建活動,解決農村“發展難”、城區“就業難”問題;狠抓礦工房改造,使2800多戶礦山居民告別了低矮潮濕的磚瓦房,搬上了寬敞明亮的樓房;積極改造污水管網,建設污水處理廠,凈化城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強化社區環境整治,提高硬件建設水平,推進了“四進”社區的縱深發展,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贊譽。實踐證明,老百姓的困難我們一點一滴地幫助解決了,他們就會銘刻在心,我們就會贏得群眾的支持與擁護。
執政為業興,謀績為民強,這是人民群眾的殷切期望。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區委、區政府都將視黨和人民的利益重如山,立黨為公不動搖,真心實意解民憂。因為這是共產黨人正確政績觀的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