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外貿易規模上新臺階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7年面對嚴峻的發展環境和前所未有的政策壓力,我省經貿部門積極采取各種應對措施,加強政策宣傳,加大扶持力度,對外貿易保持持續穩定發展態勢。本文在反映我省*7年外貿進出口發展特點的同時,對*8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促進我省外貿進出口不斷發展的若干建議。
一、*7年我省進出口回顧
*7年面對嚴峻的發展環境和前所未有的政策壓力,全省外經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積極適應國家政策調整,支持企業調整結構,平穩過渡,鞏固市場,轉變貿易增長方式”的要求,緊緊圍繞著“積極有效擴大進出口成交”中心任務,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政策宣傳,加大扶持力度,對外貿易保持持續穩定增長。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744.5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8%,總量規模再上新臺階。全年發展呈現七大亮點:
(一)進口增幅逐步提高,出口保持較快增長。*7年我省進出口貿易延續了六年來的高位運行態勢,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1.9%。特別是年初出臺的鼓勵擴大進口政策效果明顯,全省累計進口245.1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6%,增幅較*6年提高了5.3個百分點;全省累計出口499.4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0%,自*2年以來連續第六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二)民營企業增勢強勁,成為拉動出口增長的重要力量。*7年民營企業在外貿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全省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達170.4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1.6%,高于全省進出口增幅12.8個百分點,占全省進出口總額比重達22.9%,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其中民營企業出口增幅繼續高居各類企業之首,全年民營企業出口139.95億美元,增長30.5%,占全省出口總額的比重由上年的26.0%提高到28.0%,對全省新增出口貢獻率達37.7%,拉動全省出口增長7.9個百分點。不僅比全省出口增長平均水平高出9.5個百分點,而且領先同期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出口增幅12.6和13.3個百分點。
(三)一般貿易進出口快速增長,增幅大大領先于加工貿易。*7年,我省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達379.5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7.6%,增幅比上年提高5.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74.33億美元,增長27.8%,進口105.26億美元,增長27.1%。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298.29億美元,增長10.6%,其中,出口199.08億美元,增長12.2%,進口99.21億美元,增長7.5%。*7年一般貿易進口和出口增速雙雙超過加工貿易,分別高出19.6和15.6個百分點。一般貿易出口占全省出口總額的比重達54.9%,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拉動全省出口增長14.4個百分點,對全省新增出口貢獻率達68.8%。
(四)新興市場開拓成效顯著,對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長迅速。*7年,全省在繼續發展傳統市場的同時,積極加大對新興市場開拓力度。全年對亞洲和歐盟市場出口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分別出口198.28億美元和105.02億美元,增長19.6%和25.8%;對美國出口增長明顯回落,全年出口108.67億美元,增長7.8%,大大低于上年增長16.7%的水平;對日本出口仍在低位徘徊,全年出口62.20億美元,僅增長3.0%。對俄羅斯聯邦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長迅速,*7年我省對俄羅斯聯邦出口7.03億美元,增長41.1%;對巴西出口6.19億美元,增長42.2%。
(五)主要進口市場保持較快增長,拉動進口快速增長。*7年,六大進口市場中,自臺灣、東盟、日本和美國分別進口58.22億美元、29.46億美元、28.72億美元和26.74億美元,分別增長25.0%、21.1%、14.6%和21.2%,均高于或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其他兩大進口市場,自韓國和歐盟分別進口24.65億美元和22.11億美元,分別增長7.8%和11.9%。六大進口市場合計進口189.89億美元,提供進口增量29.43億美元,拉動進口增長13.8個百分點。
(六)傳統商品出口增勢較好,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回升。*7年全省紡織、服裝、鞋類、箱包和玩具等五類傳統商品合計出口132.0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224.63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出口98.04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3.3%和10.2%,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運輸工具和儀器儀表類機電產品出口增勢迅猛,出口額為98.42億美元、27.24億美元和17.25億美元,分別增長75.0%、53.8%和85.6%。
(七)廈門市對外貿易增長快于全省平均水平,龍頭帶動作用凸顯。*7年廈門市進出口總額達397.8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55.55億美元,進口142.28億美元,分別增長24.6%和15.8%,比全省出口和進口的增幅快3.6和1.2個百分點,對全省新增出口和進口貢獻率分別達58.2%和62.4%,龍頭帶動作用突出。
二、*8年展望
*8年對外貿易面臨的形勢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國際經濟更加復雜多變,宏觀調控政策進一步趨緊,調結構、求質量、高門檻、可持續的要求將更加突出。
(一)有利方面
世界經濟仍然保持增長,國際資本流動和產業轉移速度加快,國內經濟環境穩定發展,國家繼續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中央支持海西建設,支持臺商投資集中地區經濟發展,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加快推進,對臺貿易的總體環境更加優越。
(二)面臨的挑戰
1、信貸緊縮的影響。國家采取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對各銀行進行信貸規模控制。受其影響,我省不少貿易企業的銀行信貸資金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少,尤其是中小企業,銀行收貸導致經營困難。
2、人民幣升值影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自匯改以來累計升值已超過13%,*7年累計升值達6.5%。人民幣的持續升值,使我省紡織、服裝、鞋類、石材、箱包、家電、工藝品、機械等傳統出口優勢行業受到直接沖擊,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大大影響全省企業出口的積極性。*8年人民幣升值壓力還將繼續擴大。
3、對外經貿政策調整影響。當前外經貿發展正進入重要的戰略轉型期,特別是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步伐的加快,國家宏觀政策相應進行調整,外貿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政策壓力。*7年為加快出口產品結構調整,限制“兩資一高”產品出口,國家連續出臺一系列出口退稅調整政策和加強對加工貿易管理的政策,對我省傳統出口產品的涉及面和影響面均很大。*8年這一系列政策的影響還將進一步顯現。
4、面臨的貿易摩擦形勢依然嚴峻。隨著世界貿易的迅速發展,國際貿易結構發生重大變化,貨物貿易持續發展,服務貿易發展迅猛,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競爭日趨劇烈,國際貿易摩擦進入了高發期,出口發展不僅面臨各種名目繁多的技術準則,還常常遭遇各種反傾銷等。*7年下半年,歐盟REACH法規以及新的食品營養及健康標簽規例的實施,都將加大我省出口產品成本。另外,根據*7年底中歐達成的紡織品貿易新協議,*8年雙方將實行為期1年的“雙重監控制度”,也將對我省紡織品出口歐盟帶來影響。
(三)對策建議
面對機遇和挑戰,全省對外貿易發展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我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好字當頭,大力實施項目帶動和品牌帶動,重持續、建平臺、上水平、促轉變、盯項目、抓重點,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1、要加強自主創新,提高產品競爭力。大力鼓勵企業提高產品自主研發能力,在引進消化國外先進技術,提高裝備制造的現代化水平的同時,加大自主核心技術的研發力度,加快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品、名品,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增強企業品牌意識,積極打造自主品牌,從根本上轉變貿易增長方式,提升企業競爭力;加大科技投入,改進生產設計和工藝水平,提高產品質量,促進企業從目前的代加工(OEM)向代設計(ODM)乃至自創品牌(OBM)發展。
2、要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我省多數外貿企業為中小型企業,產品附加值較低,抗風險能力弱,出口受國家政策變動影響較大。從促進外貿進出口科學、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應加大我省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按照節能減排的要求,適當控制“兩高一資”項目的投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小、能源消耗低、帶動能力強的新產業,不斷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
3、要推進科技興貿。充分發揮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和出口加工區的作用,篩選一批重點科技企業和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重點加以扶持,培育具有較強自主發展能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出口企業集群。
4、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宣傳,引導企業認識激烈競爭中只有依靠創新、依靠質量、依靠實力才能取勝;指導企業進一步增強自身維權意識,及時向海關總署備案,申請知識產權保護。加強認證認可體系建設,引導企業按照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技術標準要求組織生產,鼓勵更多企業申請衛生、安全、環保和質量體系等國際認證,加強應對貿易摩擦。
5、要加快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要大力推動加工貿易更多地進入先進制造技術和新興制造領域,提高傳統加工貿易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提高國產料件的使用率,著力培育一批國際性跨國大公司龍頭企業成為全省加工貿易出口的支柱。發展壯大一批現有的外資大企業、大項目配套協作,逐步進入跨國公司全球生產、銷售網絡。同時加強關貿、銀貿協作,優化加工貿易環境。
6、要改變“重出輕進”的觀念。在積極拓展出口市場的同時,充分利用我國入世后期低關稅水平和人民幣不斷升值的有利條件,因企制宜地促進企業轉型,采取進口與出口相結合,以有效地回避匯率風險;要進一步順應國家貿易政策調整要求,在保持出口穩定增長的同時,積極探索擴大進口的有效途徑,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專利、高科技產品和資源性產品,進一步優化我省的產業結構,提高省內產業競爭力,從而進一步促進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優化我省對外貿易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