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信訪做法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鄉鎮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最基層的信訪工作,是鄉鎮黨委和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農村群眾的呼聲和要求,通過鄉鎮信訪渠道直接反映上來;一些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通過鄉鎮信訪渠道協調化解,消除在萌芽狀態。因此做好鄉鎮信訪工作,是實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維護農村群眾合法權益的根本要求;對于改善黨群干群關系,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隨著農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農村社會多種經濟成份、多種經營方式、多種分配格局日見雛形,鄉鎮信訪工作也發生了新變化,出現了“三個轉變”,一是信訪總量由少向多轉變;二是信訪內容由分散向集中轉變,以前的信訪大多謀求解決涉及個體利益問題,而當前群眾信訪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則主要集中在農村土地征用補償、土地權屬糾紛、村務公開、村干部違法違紀、社會治安、民政優撫等涉及群體切身利益的新問題,解決難度較大;三是信訪主體由個體向群體轉變,“單”訪越來越少,“群”訪越來越多,上訪主體多元化、聯合化、組織化傾向明顯。上訪人員往往利用集體名義,有組織、有目的地上訪,使要解決處理的問題更趨復雜化,群體性上訪的急劇增加,已成為當前維護社會穩定工作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確保農村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無疑是基層黨委、政府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一、抓組織,建立信訪工作領導責任機制
(一)做好鄉鎮信訪工作要加強組織領導
做好鄉鎮信訪工作,加強組織領導是關鍵。要加大鄉鎮信訪工作“一把手”工程的落實力度,加強對信訪工作的領導,為做好鄉鎮信訪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當前能否做好鄉鎮信訪工作,減少集體上訪,關鍵取決于鄉鎮黨委和政府,特別是黨政一把手。只有“一把手”重視信訪工作,才能帶動整個班子主動抓好信訪工作,使信訪工作真正成為齊抓共管的工作。要敢于正視矛盾,敢于到群眾意見多、矛盾集中的地方去面對面聽取意見,做好工作,靠前指揮對重大的涉及全局的集體上訪問題的處置。對一些重點信訪案件和集體上訪,領導干部要實行包案處理,明確責任,限期解決。
(二)做好鄉鎮信訪工作要健全制度
有健全的各項制度,是做好鄉鎮信訪工作的重要保證。凡做不好信訪工作的地方大多沒有制度,無章可循。要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理事。針對制度建設這一方面,結合鄉鎮信訪工作的實際,鄉鎮也必須建立一系列規章制度,形成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親自抓,上下齊抓共管的信訪工作格局。
1、堅持鄉鎮領導信訪接待日制度。建立黨政領導信訪接待日制度,是各級領導身體力行聯系群眾,切實傾聽群眾意見、為民辦實事的重要途徑。
2、堅持鄉鎮信訪辦公會議制度。要建立健全信訪工作領導小組或信訪辦公會議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會議,了解面上情況,把握信訪量的增減態勢,掌握熱點問題,協調處理重大信訪、疑難信訪,突發性信訪。信訪工作的制度建設還有很多,如推行群眾逐級上訪制度、建立和完善信訪工作責任制度等等。但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管用。
二、抓普法,建立信訪工作的長效機制
當前,農村信訪案件反映突出的是農村土地流轉、村務公開、干部作風、社會糾紛等問題。大部分問題的產生原因是因為基層干部或群眾不知法所造成,包括一些信訪行為也是因此而造成。基層黨委政府要認真組織抓好干部群眾的普法工作,深入農村,深入群眾宣傳法制知識,特別是新的《信訪條例》。運用法律手段參與農村各方面的工作,解決各種因廣大農村干部群眾法律知識缺乏、法制意識淡漠而造成的矛盾和問題。主要在四個方面做好法制宣傳。一是抓好村組干部和黨員的法制宣傳;二是抓好調解員、信息員的法制宣傳;三是抓好農村“當家人”的法制宣傳;四是抓好在校學生的法制宣傳。
三、抓信息,建立信訪工作預警機制
一是建立信息排查制度。對群眾反映的社會熱、難點問題,特別是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進行排查。對可能引發群眾上訪的問題,堅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介入、早化解,堅持防患于未然。二是實現信訪信息共享。各基層利用現有政務信息網絡資源,建立信訪信息系統,及時將信訪人投訴情況和處理辦法輸入該系統。一方面各基層可步調一致地處理類似的信訪件;另一方面通過機前辦公、現場查詢可以化解信訪人的郁悶心理,有利于矛盾的調處。三是積極開展走訪活動。通過走村入戶,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第一手信訪信息,努力加強干群之間的思想溝通,感情交流,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充分發揮干部化解矛盾和維護穩定的作用。
四、抓網絡,建立信訪工作的防范機制
一是以各村人民調解委員會為構架的第一道防線,充分發揮各村調解委員會的作用,根據實際,不斷健全基層信訪網絡,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協助基層黨委政府依法處理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努力化解農村矛盾糾紛,構筑一道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牢固防線。二是實施信訪信息員制度。在各村民小組中選出一名原則性強、威望度高的黨員或群眾作為村信訪工作信息員,利用其身處農村、發現信訪苗頭早、掌握信訪信息多的優勢,及時向基層黨委政府提供信訪信息,及早應對。三是建立信訪信息上報制度。基層黨委政府要及時掌握群眾信訪的動態和苗頭,做好上下溝通,互通信訪信息。
五、抓查辦,建立信訪工作的矛盾化解機制
一是在工作時間上,實行限時辦公制。對有可能使矛盾激化,引起群訪、越級上訪的問題,要落實人員,專人負責,限時辦理,及時答復,確保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二是在工作方法上,實現“三個轉變”。要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深入村、組、戶了解民意,真情實意為民想,千方百計解民難;要變被動工作為主動工作。主動深入調研,及時獲得預見性的信訪信息,超前做好信訪處理預案,把握主動性;要變單一處理為綜合治理。動用全社會的力量來參與信訪處理工作,合理配置公安、法庭、民政、城建等部門的資源,形成“大信訪”的格局。三是在工作內容上,做到“三個結合”。信訪工作要與法律服務相結合,要做到心為民所想,充分履行服務群眾的職責,把群眾的一些鄰里糾紛、家庭糾紛通過法律手段解決在村一級,盡力做到信訪不出鄉;信訪工作要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要著力于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從根本上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為其排憂解難,杜絕信訪源;信訪工作要與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要將群眾關心的村務實行公開使之透明,自覺接受群眾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