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流動黨員理論教育調研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基本情況
*鄉地處*市區西北部,西與*縣*鄉交界,東北與*鄉接壤,南與*鎮為鄰,東南緊靠*鄉,鄉政府所在地*村距城區33公里,是*區唯一一個純山區鄉,屬省級欠發達鄉鎮之一。轄15個行政村,總人口5082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有近二千人。全鄉共有18個黨支部,其中二個創業黨支部;黨員有2*人,其中流動黨員有56人,占28%。因地理環境等種種因素的制約,*鄉經濟相對落后,農民增收困難,20*年,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646元,是*區農民人均純收入4826元水平的三分之一。我鄉流動黨員主要以外出務工、經商為主,大部分黨員未轉接組織關系或開具黨員證明信。
二、存在的問題
幾年來雖然著手對我鄉流動黨員加強教育管理,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不足之處。一是有些基層黨支部和負責人對此項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措施不力,沒有積極主動去做好這項工作,對流動黨員放任自流,疏于管理。二是黨委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適應不了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三是流出地與流入地雙方黨組織溝通聯系不夠,沒有形成合力。四是外出黨員不開黨員證明信,不轉組織關系,也不主動與原屬黨組織進行聯系,使得黨組織難以掌握他們的去向,無法保持聯系;另一方面,有很大部分外來黨員不能正確處理好找工作與找組織的關系,他們只找工作不找組織。由于許多流動黨員不主動不及時甚至不愿意顯露自己的黨員身份,而成為“口袋”黨員,使黨員管理上出現新的“盲區”。五是流動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不明顯。一些黨員責任感減弱,感覺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就是發揮作用了,因而對于自己在工作中如何以實際行動為黨的形象增輝考慮不多,不愿從我做起。
通過調查分析,認為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流動黨員的觀念比較淡薄,不愿公開自己的黨員身份。有一部分流動黨員不愿表明自己的身份,主要是黨的觀念淡薄,不重視自己的政治身份,把自己等同于一個普通公民。如,有的流動黨員認為,黨員稱號只是個政治榮譽,在經濟活動中主要是靠本事掙錢致富,公開與不公開身份無所謂;有的流動黨員認為,公開了黨員身份,在經營活動中容易束縛手腳,致使有的流動黨員為了個人利益,規避黨組織的監督、約束,隱瞞自己的黨員身份。
2、流動時間和地點存在不穩定性,使部分流動黨員不想轉移黨的組織關系。由于市場行情、經營狀況的不穩定,很多流動黨員沒有較為固定的經營點和居住點,這是他們不想轉移黨組織關系的主要原因。
3、轉移組織關系手續復雜,使部分流動黨員不愿轉移黨的組織關系。在轉出和轉入黨的組織關系過程中要由黨員本人直接辦理,不能集體或委托辦理。這樣一來,如果一位農民黨員臨時轉組織關系,將要經過村黨支部—鄉(鎮)黨委—縣(區)委組織部—轉入市委—區委—街道黨工委(企業黨支部)—流動黨支部這樣一個復雜過程,流動黨員轉移組織關系成為一件既費時又費力的事情。再者,如果流動黨員一旦變換了經營地區或單位,還要再重新辦理一遍復雜的轉移黨組織關系的程序。因此,很多流動黨員寧愿把組織關系留在流出地,也不愿辦理關系轉移。
三、下一步的措施
1、提高思想認識,增強村黨支部抓好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緊迫性。
流動黨員大多年富力強,經常出門在外,經風雨,見世面,學到了許多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管理和利用好這一群體,通過發揮流動黨員“雙帶”作用,促使本地干部群眾更新觀念,學先趕優,提高整體素質,帶領群眾發家致富。因此,要動員各村黨支部必須消除認識上的誤區和管理上的盲區,從根本上充分認識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員流動的客觀現實和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把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做為黨的組織建設工作的一件大事來抓,按有利于流動黨員管理、有利于流動黨員發揮作用以及簡便、易行、實效的原則,切實抓好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健全目標責任制。
(二)、完善制度,嚴格管理,建立科學規范的流動黨員管理機制。
一是實行外出流動黨員登記制度。明確黨支部職責,在流動黨員外出前后要負責對其基本情況、流動原因、去向、聯系方式、流動時間、作用發揮等進行登記造冊,以便黨組織隨時掌握其動態。二是建立專人聯系制度,實行一對一聯系。凡外出流動黨員,在其外出期間,黨支部要確定一名支委作為聯絡員,負責對其進行日常聯絡。聯絡員通過書信、電話等方式主動了解流動黨員情況并督促其定期向黨組織匯報思想、定期到流入地或原黨支部參加組織生活、按期交納黨費。三是堅持完善組織關系轉接制度。對外出時間較長,地點相對固定,并且已在外定居或已搬遷到外地,未辦理組織接轉手續的黨員,督促他們及時回鄉辦理了手續;對流動時間較短,但無固定地點或一時無法找到流入地黨組織的,發放流動黨員證,使其能就近參加組織活動。
(三)、建立管理機構,明確職責,使流動黨員都能在黨的組織內開展活動。
建立鄉級流動流動黨員管理辦公室,明確專人負責,完善鄉、村二級管理的流動黨員管理機制,做到職責明確、組織健全、管理到位,特別是流動黨員聯絡員,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嚴防流動黨員外出期間脫管。
(四)、實施“溫暖”工程,切實關心流動黨員的生活和工作。
流動黨員在外活動,思想上難免表現出一些復雜性和矛盾性,本人及其家庭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實際困難,基層黨組織要從流動黨員的思想實際和困難出發,從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思想上關心和幫助流動黨員,解除他們的實際困難和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