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兩會解放思想大討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市兩會上,人大代表對財政部門的預算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財政部門認為修路、建房也是民生,可代表們則認為民生財政并不是一個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裝,除了醫(yī)療、教育、社保、就業(yè)等民生支出,那些道路投資嚴格意義上不能納入到民生投入。
民生到底包含著哪些內容,代表委員們可以各抒己見,政府部門對于這些不同的意見,也是抱著虛心聽取的態(tài)度。其實,任何一個部門、任何一個政策,甚至具體到任何一個領導的決策,本身就是在聽取不同意見的民主程序中,不斷完善,直至最后讓各方利益得到平衡、讓人民權利得到尊重的過程。
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史告訴我們,社會發(fā)展總是與思想認識上的解放緊密相連,每一次思想的大解放,都換來了社會的大發(fā)展。唐朝之所以能開創(chuàng)輝煌鼎盛的盛世局面,其背后就是一種海納百川、包容天下、開明開放的恢弘氣度;歐洲近代工業(yè)文明的興起,很大程度上就是緣于十四世紀的文藝復興的思想啟蒙;至于我們今天所取得的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更是與我們打破計劃經濟束縛、形成市場經濟的新思維密不可分。
但是思想認識的解放必須要有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換言之,要有一個寬松、寬容、寬厚的社會環(huán)境,來激發(fā)新思維新觀念,讓人們敢于說話,敢想敢做。這就需要我們以海納百川的寬大胸懷,虛心傾聽不同的聲音,對不同的思想甚至反對意見要開明一點,允許別人說話,允許別人說不同意見的話,甚至要允許別人說錯誤的話。其實,回顧我們30年的改革開放歷程就會發(fā)現:正是因為有了不同的意見,我們才有了辦特區(qū)、搞各種試點的新嘗試,成功的就繼續(xù)推廣,不成功的就廢止;對發(fā)展有利的就做,對發(fā)展不利的就不做或者少做。
**之所以能成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和窗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將開放兼容的嶺南文化與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有機地結合了起來。**人那種敢說敢做的創(chuàng)新精神一直傳承至今,從康有為的《大同書》,到孫中山的民主革命,再到改革開放的摸著石頭過河,都體現了對不同思想、不同意見、不同聲音的包容和寬容。
如今**的發(fā)展到了新的歷史階段,面臨新的問題。在這個轉型時期,各種利益的訴求也不盡相同,站在不同的利益立場上,就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這些不同意見,有的是善意的批評,有的是事后的反思,有的是民意的升華。我們看到,對于這些不同的意見,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拿出了開放兼容的態(tài)度:**市城管條例網上征求網民的意見,也許算不上什么開創(chuàng)先河,但在地方立法上卻也是頭一遭。
思想的活力在于其批判性,一個部門,一個決策,只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個別不同的意見是批不倒、罵不倒的。反倒是對不同的意見缺乏包容心,顯得肚量小是小事,如果長此以往還容易導致一言堂,而這決不利于思想解放和社會發(fā)展。
伏爾泰說:我不見得同意你的每一句話,但我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利。允許說話,允許說不同意見的話,是民主政治的體現。讓不同的意見充分表達,吸取各個方面的智慧,是我們繼殺出一條血路后,再闖出一條新路的思想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