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論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重要舉措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總書記日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要全面做好能源資源工作,建立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節約能源資源,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我們一定要從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做好能源資源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重點,精心部署,狠抓落實,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發展中大國,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和人口的不斷增加,著力緩解資源不足的矛盾、積極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十分緊迫的任務。近些年,各級政府通過采取政策引導、法制規范、增加投入和強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在各個領域全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效。據統計,××年與年相比,全國每萬元能耗下降了,累計節約和少用能源億噸標準煤;火電供電耗煤、噸鋼可比能耗、水泥綜合能耗分別降低、和,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經濟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從根本上轉變,增長在相當程度上仍然是主要依賴資源的高投入來實現的,能源、淡水、土地、礦產等資源不足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資源產出效率較低,節約潛力很大。比較明顯的是,鋼鐵、有色、電力、化工等個高耗能行業的單位產品能耗,仍比世界先進水平高以上;單位建筑面積暖能耗,相當于氣候條件相近的發達國家的至倍;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則比國外先進水平低至個百分點;礦產資源總回收率,也比國外先進水平低個百分點。
應該說,我國的資源儲量是有限的,而經濟快速發展對資源的需要量又很大,為此,我們必須堅決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全面做好能源資源工作,從體制、政策、技術、管理等方面,采取綜合措施,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下大氣力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要貫穿于生產、建設、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為了切實改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長方式,各地區、各部門都要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加快改造傳統產業,限期淘汰落后的工藝、設備和產品;嚴格市場準入管理,防止高消耗、高污染項目上馬,大力發展節能省地型建筑;減少資源在傳輸過程中的損失,遏制流通領域的浪費現象,限制高消耗、高污染產品的出口;大力倡導節約資源的消費方式,推動公用設施和公務活動節約資源;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推進清潔生產,進一步加強污染治理,形成資源節約和環境良好的經濟體系。
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必須明確目標,突出重點,抓住關鍵,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我們要把節能、節水、節材、節地和資源綜合利用,列入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點。通過實施一批重點節能工程,加強節能管理,提高能源和資源的使用效率。要抓住科技進步這個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關鍵,加大科技攻關力度,著力開發一批資源節約的關鍵技術。要通過體制創新來為建設節約型社會提供保障,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節約資源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與此同時,還要大力建設節約文化和節約文明,加強宣傳教育,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資源節約活動,提高全民族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使資源節約成為全社會自覺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