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體育課堂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11(c)-0128-02
學校體育具有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體機能的作用。近年來,高校體育教學中安全傷害事故頻繁發生,并成為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不安定因素,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已經引起社會、學校和家庭的關注、重視。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一旦發生學生安全傷害事故,不僅僅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會給學校的體育教學帶來不利的影響。在“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下,如何保證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安全問題,減少、避免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傷害事故,構建高校體育安全保障體系是高校體育教學管理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每位體育教師思考的問題。體育教師通過有效的體育課堂管理,不僅可以預防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保證學生的安全,還有助于體育教師在體育安全事故發生后有效地維護自身的權益。
1高校體育教學安全問題
體育教學是以身體活動為主的教學過程,是學生進行各項運動的活動過程中開展的,場所主要集中在戶外,體育教學的開展以集體為主,學生的體質有所差異,體育教學中稍有考慮不周,容易發生體育傷害事故。學校體育傷害事故是指學校組織實施的校內外體育活動(包括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體育競賽和課余體育訓練),以及在學校負有管理責任的體育場館和其他體育設施內發生的,造成在校學生人身損害后果的事故[1]。高校體育教學安全問題是指在體育教學的有限時空內,出現的各類體育安全事故。體育課教學是學生發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場所,根據有關專家統計,在學校體育安全事故中,發生在體育教學中的安全事故比例最高。
2高校體育教學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體育教學安全事故不但給體育教師造成教學過程中的巨大壓力,也會降低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為了避免學生體育安全事故的發生,需要我們重視體育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并制定相應的安全保障體系,加強體育教師的課堂管理,促使高校體育教學的正常安全開展,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引發高校體育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元的,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2.1學生自身方面的問題是引起體育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
學生對體育安全意識淡薄。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缺乏自我安全意識,不重視體育教師強調的上課注意事項;學生不做準備活動或準備活動不夠,容易引發體育安全事故;有的學生體育基礎差,運動技能差,身體素質弱或對動作要領掌握不正確;有的學生具有不良的心理狀態,例如缺乏經驗、麻痹大意、急躁、忽視運動技能“循序漸進”的練習原則,或在體育練習中因畏懼、害羞而產生的猶豫不決和過分緊張等;有的學生上課組織紀律混亂或違反體育活動的規定,容易引發體育安全事故;有的學生隱瞞自身存在的特殊疾病或器質性疾病,學校和體育教師不知學生身體狀況的情況下,安排相同的體育運動量,這類學生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2.2體育教師方面的原因
部分體育教師責任心不夠,安全意識不強,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疏忽大意,對學生的練習的動作要領指導不夠細心,安全保護措施不力,容易引發體育安全事故;部分體育教師,由于教學經驗不足,在體育教學的設計環節方面,考慮不周,缺乏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容易造成體育安全事故;教師所選教學內容任意超出教學大綱要求,運動技能難度加大,容易引發體育傷害事故。
2.3學校方面的原因也是造成體育安全事故的一個因素
學校的體育教學管理制度和監督制度不夠完善,沒有建立相應的安全事故應急方案;部分學校由于體育教學投入不足或不重視體育等原因,學校的體育場館條件差,體育器材設施缺乏,或體育場地設施不符合國家或有關部門的安全標準,維修更新不及時,存在安全隱患;部分學校缺少對安全教育的宣傳,生命安全意識不強。
3確保體育課堂教學安全的課堂管理
3.1選擇合適的體育教學內容
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性別和技能水平選擇選擇合適的練習內容,所選教學內容在體育教學大綱范圍內,必須與學校的教學目標一致,教師不能以“學生喜歡”為由任意選擇教學內容,應精心策劃,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學生學習的練習內容不能超出學生的能力限制,例如,當學生不適應對抗性較強的活動時,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練習內容做必要的調整,避免發生不合理的學生身體對抗,避免學生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
3.2認真布置運動場地,檢查器材設備的安全情況
準備場地、器材是體育課堂教學的提前,為了確保學生的上課安全,體育教師布置、檢查場地器材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準備環節。體育上課前,體育教師需要檢查上課活動的場地,包括檢查運動場或場館內的地面是否平坦、有無障礙,確保學生不要在凹凸不平或濕滑的地面上進行運動練習。體育教師要認真檢查上課使用的器材,例如,體操、攀爬類器械安裝后,教師一定要在學生使用前做好最后的檢查,確保學生使用體育器材的安全性。學校的場地器材管理人員應定期檢查場地器械,做到及時更換故障器械。體育教師要嚴格場地器材管理,要求學生嚴格執行運動場地的安全守則,及時發現和糾正學生違反場地器材使用守則的行為。
3.3體育教師合理的課堂控制
合理的體育課堂控制是與體育安全問題密切相關的一個重要因素,體育課堂控制是影響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喧鬧的體育課堂不僅妨礙學生體育機能的學習,并且容易引發體育安全傷害事故。體育教師要始終監管體育課堂的秩序及安全問題,不能以任何理由離開課堂。體育教師的站位要盡量使所有的學生控制在自己的視野范圍內。體育教師要注意強調課堂紀律,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發展學生個性,健全體育的課堂管理制度。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一旦發現違反課堂常規的行為(如喧鬧、吵架等其他不恰當的行為),體育教師應及時介入并制止學生違反課堂常規行為的發生。
3.4加強安全教育知識的宣傳
體育教師應貫徹“安全第一”的教學理念,將安全教育納入到體育教學的改革中,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定期開展“體育安全知識”講座,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能力。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體育安全教育,增加學校體育保健知識、運動損傷的預防救護知識、基本的體育安全技能、學生自護自救的教學內容,使學生了解體育與健康知識、體育損傷、救護知識,使學生掌握運動過程中的自我保護和幫助的基本方法,使學生學會簡單的自救自護技能。
3.5體育教師熟悉學生的健康檔案,了解學生身體健康狀況
體育教師備課前,需要查閱學校建立的學生健康檔案,充分了解全班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并需要關注班級異體質或患有特殊疾病的學生,要如實記錄學生的身體狀況,對這類學生要區別對待,安排相應的教學內容和項目,可采取減少體育課的密度和減輕負荷量的鍛煉手段或將這類學生安排到體育保健班,把由于身體原因造成體育傷害事故的風險降到最低。
3.6教師及時地現場救護
課堂現場救護能力是體育教師必須具備的一項特殊的課堂管理能力。體育教師需要掌握一般的運動損傷、急救知識,需要定期接受現場救護技能的培訓。體育教學過程中,一旦發生體育傷害事故,體育教師有責任采取必要的現場救護,要及時對體育傷害事故發生過程進行書面記錄。
4結語
體育課堂中的安全問題及課堂管理值得廣大體育教師去思考和探討,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把“防范意識”和“嚴格課堂安全要求”放在首位,始終堅持“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方針。體育教師要認真備課,精心組織每一節體育課,教學管理上要嚴格要求每位學生,加大對體育場地設施器材的管理和維護,加強學生的安全知識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訓,把學校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減少體育傷害事故的損害程度,確保學校體育課堂教學的正常秩序,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顧健.高職院校體育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36(7):89-91.
[2]張志勇.體育教學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史景鋒.高校體育安全教育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30(4):247-248.
【關鍵詞】體育課;安全教育;逃生技巧
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中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安全問題,給學生心理、生理帶來了巨大的傷害。而我們的家長和學校長期以來卻只重視孩子文化知識的學習,大大缺乏對孩子有效的安全教育,以致他們缺乏安全知識、防范意識以及逃身自救和應急救人的技巧方法。由于學生缺乏這種自我保護意識而釀成的慘劇已比比皆是。因此,學校老師要重視經常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要幫助學生牢固樹立“安全至上”的防范意識,要想方設法教會學生多種逃身自救和應急救人的技巧方法。體育教師作為學校的教育者之一,毫無疑問也擔負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體育課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體育教師進行安全教育的最佳的選擇。人類生存健康是前提,物質是基礎,精神是源泉,而安全則是堡壘。體育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體育課更要重視安全教育,那么我們體育教師究竟如何利用體育課來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呢?現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1. 利用理論課講授安全知識
作為體育教師,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體育理論課向學生傳授各種安全知識。我具體的做法是:首先對各種安全知識及安全素材進行搜集、整理和加工,利用體育理論課進行講述及多媒體進行演示,讓學生獲得更詳細更系統的安全知識。目前我做了一些安全教育課件,主要有:“運動損傷的預防和急救方法”、“食物中毒急救方法”、“傳染病的防治方法”、“防身抗暴自衛方法”、“自然災害發生時的自救和救人方法”、“火災發生后的自救和救人方法”等。其中“火災發生后的自救和救人方法”一個課件也包含了諸如:火災自救須知、防火的基本方法、滅火的基本方法、家庭失火自救法、高樓失火自救法、煙霧中的逃生法等內容。而“自然災害發生時的自救和救人方法”一個課件就包含了水災、地震、雷電等災害發生時的逃生方法和救人方法等內容,通過實踐,學生對我利用體育理論課進行安全教育的做法很感興趣,而且教學成效也不錯。他們表示通過我的課件演示他們不僅學到了系統的安全知識,而且還知道了大量的應急逃生自救技巧和救人方法。
2. 利用實踐課,讓學生掌握逃生技能
體育教師在利用體育理論課向學生傳授一些安全知識的同時,也要學會利用體育實踐課來教會學生掌握大量的應急逃生自救技巧,因為面對災難時,能夠化險為夷的都是那些既掌握了一定的安全知識,又掌握了必需的逃生自救技巧的人,例如(1):在水災中,不會游泳者往往只能望水興嘆。所以我在進行安全教育時利用體育實踐課特點,根據學校的具體條件和情況,有意識的將一些安全教育內容和體育教學內容有機的整合到一起,來幫助學生掌握那些行之有效的應急逃生自救技巧。例如(2):在教學生練習引體向上的同時,我們有意識將爬竿、爬繩、爬樹等內容一并納入教學之中,使學生在鍛煉上肢力量的同時來提高他們的攀爬能力,使他們能很好的掌握多種攀爬逃生自救技巧;在進行武術教學時,我們選擇了具有防暴和抗暴作用防身格斗術來進行教學,通過教學,不但強健了學生的體魄,提高了他們的身體素質,而且幫助他們學會和掌握了許多防身格斗技巧,增強了他們在單獨對敵時與敵搏斗的信心和勇氣,切實為他們的正當防衛、見義勇為以及逃生自救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3. 利用實踐課,使學生掌握救人方法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他人有難,誰都應該伸出援助之手,應急救人不但是道義之舉更是英雄之舉,但是應急救人必須講究方法,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應急救人方法而去盲目救人,往往會導致不必要的傷害,例如(1):不會游泳者奮不顧身跳進深水中去救人,結果可想而知。所以我在傳授安全知識,教會學生逃生自救技巧之余,還刻意通過體育實踐課來教會學生掌握那些在災難中的應急救人方法。例如(2):面對災難和事故中的脫臼和骨折現象,我教育學生要掌握正確的緊急處理方法,具體步驟如下:一、迅速檢查傷者情況,如果休克,應先做抗休克搶救(掐人中穴、胸外壓放心臟法或人工呼吸),沒有休克,要安慰患者不要亂動傷肢以免擴大傷情;二、根據現場條件和情況選擇應急處理方法,如果現場已經沒有危險,應該選擇最佳的處理方案,萬一危險仍然存在,則選擇先簡單處理(止血、固定和包扎),再快速逃離危險區;三、應急處理后要立刻將患者送往醫院,將患者送往醫院的方式有多種,我首先支持學生能使用現有的通訊工具聯系120或110來運送傷員,在不具備上述條件時,我們要求學生要學會利用現有的東西來做擔架運送傷員(門板、椅子、毛毯和強韌的衣類等)。
4. 在課堂上開展多種安全競賽活動
運動競賽是體育課的魅力所在,體育教學離不開運動競賽,運動競賽在體育課上隨處可見,為了更好的進行安全教育,我把安全教育的內容和運動競賽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課上組織和開展了多種安全競賽活動,例如:我們將短跑和滅火結合在一起開展了消防競賽,學生要想在競賽中取勝,不但要具備較強的快速奔跑能力,而且還要掌握正確的滅火方法;我們還將負重跑和搶救傷員結合在一起開展快速搶救大行動,學生要想在搶救行動中有最佳表現,就必須要在成功搶救傷員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負重奔跑能力;通過教學,學生們在競賽中掌握了安全知識和技能,在接受安全教育的同時體會到運動競賽的樂趣,總之,在課上組織和開展了多種安全競賽活動,可真正做到了體育教育和安全教育雙豐收。
安全就是生命!關注安全就是關愛生命,學校安全管理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安全教育同樣也必不可少,安全教育不但能提高中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增強他們安全知識,同時能掌握必要的逃生自救技巧以及各種應急救人方法。珍愛生命,重視安全教育。
參考文獻
[1] 中國學校體育
[2] 安全防范常識(便民手冊)
[3] 少兒消防常識
[4] 校醫手則
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筆者發現,在不少的中學體育課上,很多學生覺得上課枯燥,不喜歡上體育課,并且如何根據中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特點進行教學,越來越受到專家學者的關注。因此,本人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并根據本人所聽到的一堂體育公開課進行分析,反思本堂課之教學。
二、項目時間:二0一四年三月至二0一四年六月
三、發現問題:
在本人所聽的幾次課堂教學評比中發現,有一位A老師,他的課對于本人所談的枯燥及現在很多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上,很有代表性。A老師在初備試上課時,設計的教學思路如下:根據中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及結合新課程標準,從準備部分開始到課的結束部分,始終貫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方式,教師通過講解示范、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各種障礙以及負重搬運練習來獲得身體、心理上的鍛煉,完成學習的目標,爭做時代優勝者。
但是,依據上述思路試課效果還不明顯。于是該老師在同仁的幫助、探討下發現以下問題:第一,教學內容沒有貼近現實生活,使學生學習時感到上課過于枯燥,再練習一次之后,就不想再練習第二次了;第二,上課過程中,體育器材應用過于繁雜,給課堂帶來了零亂的感覺,同時也給課堂管理帶來了很大安全隱患,而且這樣復雜的器材應用很難適應當前農村及城鎮地區體育課堂的教學實際;第三,授課內容基本是以游戲為主線,對于中學生來講,他們在練習時思考時間不夠,最終很難較好地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
經過反復推敲,做了如下改進:
(一)教學內容社會化。現代社會的一些突發事件,如火災、地震、交通事故等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在災難面前,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如何選擇自救與救人(見義勇為)。教學中將障礙設為突發事故現場,學生設為災民或救護隊員。這樣,教學內容社會化,激發學生好奇心和學練熱情。
(二)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相結合。在課的基本部分作了如下調整:師:火災發生了,危險就在身邊,時間就是生命,在這危急的時刻,我們應該怎么辦?生:(思考后回答)求救、自救逃生。師:危險區與安全區之間只有一個安全通道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把所有災民安全脫離危險區?生:(自主學練)體操凳(斷壁殘垣)-體操墊(烈火濃煙下唯一通道)-II欄架(很窄的通道)。
組織要求:(1)教師根據“異質”分組,把學生分成4組;(2)學生走過體操凳,鉆過欄架,爬過墊子;(3)比賽結束后學生相互評價討論成敗關鍵;(4)學生練習3-4次。
師生:小結,有序組織、發揮凝聚力、盡其所能。師:(導)見義勇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當我們的親人、朋友身處危險不能自救時,我們應利用自己所學的方法和技能,努力去救人,爭做時代的英雄。師生:(討論)面對四肢、軀干、頭等不同部位受傷的災民,我們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救人方法?生:(自主學練)安全區-危險區-救人。
組織要求:(1)一組為救護人員、一組為受傷災民;(2)通過比賽的形式,把災民由災區救回安全區;(3)練習3-4次。
師生:(討論)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成功救出災民結論:相互協作、齊心合力。
(三)構建自救與救人的情境。課的基本部分中“自救”過程,通過播放救護車的警聲,學生聽到聲音如臨其境;在“救人”的過程中播放《真心英雄》的曲目,讓學生充分發揚人道主義精神爭當時代英雄。在自救和救人的方法上,教師相機引導、點撥、比較如何去做效果更好。
四、教學反思:
A老師在集體意見的基礎上,對教學思路和教學內容作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并根據教案內容結合課堂45分鐘錄制了相關音樂,由于反復推敲各個環節,A老師在教學過程也顯得更有信心,教學效果得到評委及參加觀摩課老師的一致好評,課的主要特點具體表現在:
(一)超越教材。新課標在教學內容選擇上,給教師留下了自主發展的空間,只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只要能激發學生運動興趣,有較強的實效性,就可以讓學生去學習,如本課教材內容選擇生活中出現危險時自救與救人,使學生身心都得到發展。
(二)超越課堂,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體育課堂不光是傳授體育技能技術,而是要通過課堂教學為學生掌握終身學習的能力,掌握強身健體的方法,包括協調性、平衡能力、自我保護和躲閃能力。教學目標制定及教學內容的選擇始終以“自救與救人”為主線,學生在模擬真實的場面中完成教學目標。
(三)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教師通過引導和點撥,讓學生學會自救和救人的方法,學會鍛煉、學會互助合作。為了培養學生勤動腦的習慣,在練習過程中通過競賽來評出“誰是真正的英雄”,教師設計了兩個錦囊,讓學生根據錦囊里提供內容去思考、去練習。
參考文獻
[1]李強、趙猛,創設體育教學中的情境教學[J].中國成人教育,2008/14
[2]黃胤黌,情境教學設計在中職體育中的應用[J].才智,2012/28
[3]田興志,創設情境教學 彰顯體育魅力[J].學周刊,2011/31
關鍵詞:“教學案”;有效性;優勢;困惑;設想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23-0108
“教學案”在我校推行已很久了,可能還早于我縣東廬中學的講學稿。筆者認為:“教學案”就是把教師的教案與學生的“教學案”進行有效結合的一種文本運用方式。我們英語教研組經集體討論研究,把“教學案”分為三塊內容,即:提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鞏固。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優勢顯而易見。而在“教學案”中,“課堂學習”這一塊包含“學習過程”、“精講精練”。在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學案”的使用就格外方便。例如:9A Unit5 Films Period 2 Reading (一)的“教學案”的“課堂學習”這一塊,就包含:
一、Fill in information about Audrey Hepburn(P82)
二、閱讀課文,并根據文中的信息完成以下短文填空
Audrey Hepburn is famous in the USA,
in the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When she d in 1993, the world m the l of a great b , a great a and a great h . Audrey Hepburn was b in in Belgium. When she was very young, she started to t ballet lessons and her dream was t b a ballet d . Before she e the film i , she had p most of her e into ballet t . She had also been a before she became a Hollywood s . In 1951, Hepburn met a famous writer Colltte. Her b and charm a the writer’s a . Collette’s n called Gigi was made into a play and she i that Hepburn was the p girl to play the l role in the play . That event m the b of Hepburn’s successful c . S after, Hepburn was c to play the lead role in Roman Holiday and the film was a s . Hepburn became famous i and w an Oscar f Best Actress. Later, she acted in the play Ondine and won a Tony Award for it.
三、精講精練
1. not only...but also...不但……而且……
(1)Not only the students but also their English teacher
(enjoy) this film.
(2)我不僅會說英語,還會說日語。
I can speak .
2. put one’s effort into sth. / doing sth.投入精力做某事
(1)When the exams come, we put our effort into (review) lessons.
(2)As a studemnt, we should (把精力放在學習上)
3. insist “堅持,堅持認為”
(1)insist on sth 堅持某事
If someone (堅持) something, he or she says firmly that something is true.
(2)insist+ 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
I insisted that he should come with me.
4. 過去完成時(had done)
(1) I (reach) the railway station before 10 o’clock.
(2) By the end of last year, Mr. Li (be) a teacher for 30 years.
(3)When I got to the classroom this morning, the door
(open).
(4)Simon (turn) off the computer before his father entered the room.
(5)My sister said she (read) her English book many times.
從以上“教學案”可以看出,每進行一個活動或學完一個知識點后,“教學案”上可以直接附加一些專項訓練,進行練習,簡化了教師的教,也方便了學生的學,提高了課堂效率。
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推出都有其兩面性,需要我們做出理性分析,然后再做出自己的選擇。如何有效地實施“教學案”,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優勢呢?筆者有以下幾點設想:
第一,“教學案”的實施,需要教師在備好課的基礎上,抽取課堂關鍵環節制成“教學案”,“教學案”只是一個需(下轉第115頁)(上接第108頁)補充式的提綱,因此精心編制“教學案”非常重要。教師要鉆研教材、明確重難點和知識體系。在實際的教學中,有效利用好“教學案”是一個關鍵。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扎實,各環節安排上適時適度,既能引導學生得出必要的結論,還應能引導學生根據“教學案”提示分解難點、突破難點,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如果教師完全依照“教學案”來教學,照著“教學案”一步一步地讓學生回答提出的問題,做練習題,不給學生留有獨立思考和思維拓展的時間和空間,那么教師就不能展現個人教學特點,學生只能在“教學案”的限制下被動接受,學生的學習興趣慢慢降低。因此,如何有效地使用“教學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師努力成為教學能力強、教育思想新、教學態度端正、擅于鉆研教學的教師。
第二,“教學案”模式的應用,并不是全盤托出,而應是有選擇地使用。這種模式并不是適合所有的教學內容,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確定適合不適合使用“教學案”,能收到好的效果才用。就英語學科來說,語法課和閱讀課使用“教學案”就非常方便,高效、省時,課堂容量大,學生可以對所學知識點通過做鞏固練習進行操練。但是上“Welcome to the Unit” 、“Integrated skills”時,需要學生口頭表達的內容多,就不太適宜用“教學案”。
第三,與多媒體相結合,使用“教學案”。在英語課上,教師如何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并保持學習的積極性,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所在。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使用Power Point,通過展示圖片、設置情境等方式,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
總之,“教學案”在英語學科的使用過程中,要分教學內容、分時機、有選擇地使用,不能盲目地統一。教師要展現個人的教學特點,提倡有個性的教學,在運用“教學案”時就更要慎重,一切應以學生的成長為出發點,努力做到教學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 吳智丹.低效或無效教學現象評析[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8(2).
[2] 趙伶俐.課堂教學技術與藝術[M].成都: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摘 要 各個中學為了建立良好的高素質的校內體育師資隊伍,建立了相關的監察制度監察體育教學成果。并且在一定時期會對體育教學進行安全能力的綜合評價,以便對體育教師在教學課堂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不足有所了解和掌握。體育教師的安全能力在體育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影響著整個體育教學的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 中學體育 課堂教學 安全能力 綜合評價
隨著經濟時代的發展,教育教學水平也在不斷發展,隨之而來的教育體制也在不斷創新和發展。中學體育作為中學教育中的重要一員,其地位在近些年來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中學體育教學課分為課堂教學和戶外教學兩種模式。這兩種模式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素質。教學安全作為體育教學中的重要課題,是確保中學體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中學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體現的安全能力是確保體育教學環境安全的重要助力。 一、中學體育教師課堂教學安全能力測評體系構建
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對于我國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有著極大的影響,中學體育教師課堂教學安全能力測試體系主要是由教師安全能力因素、定性指標和評價模型三大部分組成。教師安全能力因素主要是指體育教學課堂中在教師的主導之下,學生根據教師所指定的課堂流程進行相關的體育學習和訓練。教師在此過程中應當把握活動的安全性,能及時處理安全事故。定性指標則是以學生為獲取對象,通過教師的引導,引導學生進行體育訓練,隨著體育訓練的加強與熟練,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等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這類數據上的變化就被稱為定性指標。評價模型就是在數據采集之后,通過建立一個系統科學合理的模型,并將數據放入到模型之中進行精確的測算,測算得出的結果是建立在教師安全能力因素和定性指標數據之上的,能夠以多維度、多層次的方式多樣化的展現數據統計形式,從而形成客觀有效的評價結果。 二、中學體育教師課堂教學安全能力的綜合評價研究 (一)文獻分析法
通過文獻分析發現,體育教育安全、體育風險等等都已成為相關研究的熱點內容,主要側重對中學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綜合評價研究之中的指標有31項之多。 (二)數據分析法
本文以3所中學隨機選取6個班級30名教師進行體育課堂數據采集。該采集數據包括教師的教育品德數據、體育課堂教學能力數據和體育安全能力數據等等數據為主要內容。其次又采集了6個班級中學生的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等相關數據,以便探討中學體育教師課堂教學安全能力與教學質量之間是否存在關系。 (三)專家調查法
專家調查法對其中涉及到安全能力評價的相關因素和主要指標體系進行研究。在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相關意見,并進行實際調查。調查結果見表1。
通過上述資料數據顯示,我們不難發現3所中學30名教師都具有良好的體育安全能力,所采集的各項數據都達到了教學要求。 三、結論
中學體育教師課堂教學安全能力測試體系主要是由教師安全能力因素、定性指標和評價模型三大部分組成。可以通過文獻分析法、數據分析法和專家調查法等多種方法對中學體育教師課堂教學安全能力進行綜合評價研究,從而真實地反應中學體育教師的安全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建坤,朱桂林.中學體育教師課堂教學安全能力的綜合評價[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3(3):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