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蔡健雅紫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懲罰變“演出”
兒時的蔡健雅是個有個性的女生,喜歡特立獨行。雖然學習成績不錯,卻并不是一個乖學生,會經常逃課,因為她覺得逃課很有個性。可如果因為逃課而成績不好又變得普通了,所以為了保持住自己的特別,蔡健雅就在家里偷偷地努力學習。
一次,蔡健雅逃課去溜冰,被校長抓了個正著。作為懲罰,校長讓她在全校大會上唱一首歌。這可把蔡健雅樂壞了,她心想,同學們都知道她唱歌好聽,卻沒有幾個人真的聽過,正好借這個機會,讓全校的同學見識一下她的歌喉。于是,這次懲罰變成了她的一次演出。
因為對音樂著迷,蔡健雅從小就喜歡自己一個人躲在屋子里,靜靜地聽CD,聽到入迷時,甚至可以幾天不出門。她還經常模仿喜歡的歌手的聲線和唱法,都模仿得很像哦。
堅定決心走上音樂之路
19歲時,在新加坡理工學院就讀的蔡健雅,成為新加坡一個以翻唱歌曲表演為主的樂團主唱,經常在飯店、酒吧演出,就此展開她的音樂生涯。她經常翻唱一些創作型女歌手的歌曲,很快就吸引了一批忠實的聽眾,同時受到經紀公司的關注。
在樂隊駐唱期間,蔡健雅報名參加了一個電視臺的歌唱比賽,在參賽者眾多的激烈競爭中,奪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然而,沒過多久,蔡健雅卻跟樂隊成員產生了摩擦。“一天,我跟樂隊在排練,我對某一首歌有一個想法,希望能改換一下編曲。”可是,蔡健雅的提議卻遭到隊友的不屑,“你就是一個女生,不懂音樂!”
這當頭一棒,讓蔡健雅的自信心遭到重創,她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創作出優秀的音樂作品,證明自己的實力。這件事成為了她人生最大的一個拐點,讓原本只想隨便唱唱的蔡健雅,堅定了走上音樂道路的決心。
第二天,不會彈吉他,也不會創作的蔡健雅買來吉他和一些和弦書,開始悶頭搞創作。憑著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在短短三個月時間內,她創作出30首歌曲,并吸引了大批臺灣唱片公司青睞,從此開始了她的音樂人生之旅。
兩奪“金曲獎”
“臺灣金曲獎”是臺灣地區規模最大的音樂獎項,也是華人音樂世界中,最有影響力的獎項之一,作為華語歌手能獲此殊榮,是對自己的莫大肯定。
在歷屆金曲獎中,僅有三人兩奪該獎,蔡健雅就是其中之一。通過多年的努力發展,蔡健雅已經成為華語樂壇的一流歌手。
蔡健雅的音樂征程:
1999年,蔡健雅與寶麗金唱片簽下發行國語唱片的合約,并推出首張國語同名專輯《蔡健雅》。該專輯第一主打歌《呼吸》MV很特別,畫面中完全看不見蔡健雅本人的面孔,取而代之的是像屏幕保護程式一般的流動文字,其目的是為讓觀眾專注于她的歌聲。但此張專輯銷量平平。
2000年,蔡健雅推出第二張專輯《記念》,其主打歌《記念》受到臺灣地區的歌迷喜愛,唱片銷量猛增。蔡健雅也因此入圍臺灣地區第十一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2004年,首度擔任制作人,替梁詠琪制作《歸屬感》專輯。同年,獲得臺灣地區第十五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提名。
2006年,憑借專輯《雙棲動物》獲得臺灣地區第十七屆金曲獎三項提名,并奪下“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
2006年十月以后,蔡健雅與唱片公司及經紀公司合約期滿,開始了“獨立制作”的階段,并開始參加音樂節演出。
2008年,在香港、臺灣以及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并于同年以《Goodbye & Hello》獲臺灣地區第金曲獎七項提名,并獲得了最佳專輯制作人和最佳國語女歌手兩項大獎。
2009年,發行《若你碰到他》,并入圍臺灣地區第二十一屆金曲獎流行音樂類“最佳作曲人”、“最佳國語女歌手”、“最佳國語專輯獎”、“最佳專輯制作人獎”。
2012年,憑借《說到愛》獲得臺灣地區第二十三屆金曲獎流行音樂類“最佳國語女歌手獎”。
蔡健雅小檔案
國籍:新加坡
出生日期:1975年1月28日
民族:漢族
身高:168cm
體重:45 kg
生肖:虎
星座:水瓶座
血型:B型
愛好:旅行、美食
最喜歡飲料:咖啡
[關鍵詞] CAFTA 經濟貿易 人才培養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是中國對外正式簽署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區。2006年中國與東盟自雙邊貿易已突破1600億美元。2007年7月1日,CAFTA《服務貿易協議》也已開始正式實施,標志著中國與東盟的自由貿易區建設正朝著縱深的、實質性方向發展。這對自貿區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CAFTA建設對經貿人才提出的特殊要求
1.CAFTA的建設需要既懂得WTO規則,又能夠靈活運用自貿區例外的人才。作為世貿組織成員,中國一方面需要認真履行入世承諾,另一方面也需要尋找更多的區域依托,以化解風險和增強自身經濟競爭力。自貿區與多邊貿易體制涵蓋的內容很相似,但自貿區是比WTO程度更深、進程更快的開放。同時,自貿區又是雙向、互利、共贏的開放,而且對象可選、內容可控。
2.CAFTA建設要求經貿人才有針對性地對這些不同的自貿區比較、借鑒,謀求中國參與自貿區實踐的總收益最大。迄今為止,中國對外商談的自貿區已有9個,涉及27個國家和地區,涵蓋2005年我國對外貿易近3500億美元。CAFTA的建設,為中國參與其他自貿區實踐提供了寶貴經驗,同時CAFTA建設本身需要綜合考慮和服從于中國整個的自貿區談判形勢。
3.CAFTA的建設要求經貿人才對東盟各成員國全面的熟悉和理解各東盟成員國,且能深刻的理解這些差異,以使中國在與各東盟國家打交道時既能將其作為東盟一成員對待,又能區分不同情況,靈活處理分歧和矛盾,做到自貿區建設務實、高效。
4.CAFTA建設對人才能力框架提出了全新要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已進入實質性階段,中國與東盟之間的重點合作領域已擴大到農業、信息通訊、人力資源開發、相互投資、湄公河開發、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和公共衛生等十大重點領域。這些重點領域的合作,既需要有宏觀方面的區經濟合作和貿易投資政策等方面研究的專門人才,又需要在微觀層面對這些重點領域有深刻專業的理解的應用型人才,如貨物貿易報關、法律、語言、投資環境分析、營銷、物流、會展、小語種等專門人才,還需要遵循《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爭端解決機制協議》,靈活處理爭議。
二、東南亞經貿人才的培養現狀
1.在CAFTA經貿人才培養的主題和方式上,國內各高校尚未達成共識。
2.缺乏與企業的溝通合作,造成自貿區建設學術熱、企業冷的局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許多準備“進軍”東盟的企業對各國出臺的政策、相關規則、市場不了解就無法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3.中國――東盟自貿區的人才培養方面,尚缺乏機制性和制度性安排。目前,我國與東盟各國間互相不承認學分和學歷,阻礙了各國間專業人才的交流。
三、培養適應CAFTA建設需要的東南亞經貿人才的基本途徑
1.建立明確的CAFTA的人才能力框架。管理學認為,能力是指那些可觀察、可衡量的,對于個人和公司績效具有重要作用的技能、才能和行為。CAFTA的人才能力框架,應該包括WTO規則,CAFTA相關規則,區域經濟理論與實踐,相關國家語言,貿易、投資、會計、法律等有關知識和資格證書。
2.校企合作,開放辦學。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的辦學思想和人才培養模式在我國的職業院校培養中已取得了豐碩成果。“以就業為導向,滿足企業需要”是校企合作深層推進的基本原則。
3.盡快達成中國――東盟自貿區人才培養的制度性安排和框架。與東盟國家合作辦學,學生學籍和畢業文憑通用。建立自貿區專門人才培養的標準信息庫和通用標準化考試,如會計、審計、報關、法律、證券等,同時建立自貿區戰略性人力資源需求規劃。
4.在CAFTA的《服務貿易協議》框架下,靈活制定自貿區的人力資源流動規則,尤其注意向中小企業傾斜。
5.在CAFTA的重點鄰接區域,主要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借助世界銀行項目“中國廣西全球發展學習網絡中心”,開展中國――東盟人才合作項目的專門研究。具體應包括人事行政審批、職稱評審、專家服務、人事考試、人才交流、智力交流、人事、人才評價、人才培訓、人才信息、人才租賃、就業指導、人才中介、出國留學中介、國際人才交流等各方面。
6.高起點建立前瞻性的中國――東盟自貿區人力資源數據庫。國家必須要打破部門行業界限,不拘一格網絡人才,培養人才。要將大學、社科研究單位、企業界人才統一整合;既要培養懂外經、外貿的人才,也要培養懂得東盟經濟法規和國際服務行業的人才。
參考文獻:
2、陳曉東《突然心動》。是著名歌手陳曉東的作品之一。2013年電視劇《蘭陵王》插曲。
3、蔡依林《旅程》。《旅程》是亞洲流行天后JOLIN蔡依林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JOLIN蔡依林MYSELF世界巡回演唱會臺北安可場LIVE DVD》。
4、溫嵐《逆流的淚》。《逆流的淚》是中國臺灣歌手溫嵐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溫嵐本人擔任詞曲創作。
5、韓紅《談何容易》。這首她在演唱上摒棄了自己極具標志性的高音唱腔,以低吟淺唱與娓娓道來的方式來演繹的作品,絕對稱得上是她歌唱事業早已到達巔峰的她,一次在音樂上的嘗試與顛覆!皆因,不同于她以往留在很多聽眾心目中那個豪邁的“女漢子”印象,新作中被聽見的韓紅的歌聲,竟然變得更為的細膩與感性,就如是在聽著一個有故事的人在耳邊輕輕地說著屬于自己經歷那樣。
6、楊宗緯《閃耀》。《閃耀》是楊宗緯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戴鐘偉填詞。
7、鄧紫棋《偶爾》。《偶爾》是鄧紫棋填詞、譜曲、編曲并演唱的一首單曲,收錄于EP專輯《偶爾》中。該歌于2014年獲得第37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優秀流行國語歌曲銅獎。
8、鄧紫棋《是否》。《是否》是蘇芮演唱的一首歌曲,詞曲羅大佑,收錄于1983年12月15日《搭錯車 電影原聲大碟》專輯。
9、李爍《幸福形狀》。《幸福形狀》由娃娃自己親身上陣擔綱填詞,新銳制作人蔣一輝譜曲并全程參與錄制縮混,透由細膩歌詞中傳達的“淚光”“果醬”等擬物感極強的浪漫元素來展現幸福的具體感觸,跳脫了大眾情歌中直白無趣,不落窠臼。
10、謝安琪《眼淚的名字》。《眼淚的名字》是謝安琪演唱的一首歌,由易家揚填詞,小王子作曲,收錄在2013年發行的專輯《謝-安琪》中,同時是電視劇《我愛你愛你愛我》的插曲。
11、趙晨妍《蘇迷》。《蘇迷》整首歌曲小清新感十足,帶有江南小調的曲風加上趙晨妍干凈甜美的歌聲,呈現給了我們不一樣的蘇州,不一般的戀愛。
12、金志文《beautiful light》。該主題曲由第一季好聲音人氣學員金志文創作,著名音樂人宋柯制作,張亞東監制,意在展現年輕人積極追求夢想,樂觀向上的個性態度。
13、張杰《愛不解釋》。《愛,不解釋》是張杰推出第十張專輯,由李焯雄、梁翹柏、曲世聰、謳歌等人制作,收錄了9首歌曲,2013年12月18日發行。
老“鮮肉”引憶青春風潮
在《中國好歌曲》第二季節目中,46歲的羅中旭以白襯衫加休閑牛仔褲的清爽造型亮相,導師劉歡、羽?泉瞬間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1995年,還是樂壇“小鮮肉”的羅中旭以一曲《星光燦爛》獲羅馬尼亞第8屆“金鹿杯”國際流行音樂節個人演唱第一名。當年這個音樂節的評委之一便是劉歡,一晃眼已是整整20年。劉歡也感慨歲月飛逝:“我十幾年沒聽到過他唱歌了,剛才他的聲音,我真沒有分辨出來。”這也讓沉寂了多年的羅中旭再次回到了舞臺,回到了觀眾的視野中。
“那年我去羅馬尼亞參加比賽,劉歡是評委之一。我們第一天剛到都因為時差睡不著覺,就在酒店的花園散步。我們一直聊西方音樂,從流行到爵士,還一起哼唱了一首經典爵士。當時我還是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他已經是大腕,能夠跟我聊那么長時間,我大為觸動。”回首起20年前和劉歡的初次暢談,羅中旭依舊心懷感激。
節目播出后,觀眾反響強烈,搜狐視頻全網獨播平臺上總播放量已達1.5億。很多人以為羅中旭是節目組找來的主打“青春懷舊牌”的“重磅大咖”,事實上,他是自己主動報名的。和導演組見面時,羅中旭說出了自己內心的迷茫:“我寫了100多首歌,但所有人都最熟悉《星光燦爛》,我就來試試看吧。”雖然成名已久,但在正式錄制前的試音過程中,羅中旭和其他學員一樣,沒有受到任何特殊待遇。“好歌曲”導演還記得,和樂隊排練時,羅中旭在現場等了整整5個小時:“我們一天只能合十個人,羅大哥也一起在那兒等,下午3點多鐘一直到晚上8點多鐘才合上。”包括在限時極限創作中,羅中旭表現很勤奮,經常獨處的他利用一切時間寫歌,甚至在所有學員吃飯時他還在埋頭用功。
卸下往日的榮耀與光環,以唱作人的身份重新站在舞臺上,甚至甘為后輩蔡健雅的“學員”,羅中旭這種放低身段、重啟人生的果敢不僅讓很多圈中人驚嘆欽佩,更讓無數網友紛紛為他的勇氣點贊,一下子圈粉無數。
近年來青春懷舊風正盛,80后90后都開始懷念自己的青春過往,從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到近來大熱的《夏洛特煩惱》和《港濉罰我們都能從中感受到濃濃的致敬青春和懷舊味道,這也勾起了我們對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記憶。羅中旭的嗓音依舊細膩、感性,充滿柔情,這個出道超過20年,曾經紅遍全中國的歌手,在引發唏噓的同時,也的的確確勾起了大家往日的懷舊情懷。和20年前的蔡國慶、林依輪、解曉東、毛寧、滿文軍、滿江、景崗山、黃格選等人一樣,羅中旭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曲目至今仍然朗朗上口。
停下來是為了更好地重來
如果時光倒退20年。1995年9月初,才26歲的羅中旭作為中國歌手代表參加歐洲最大規模的羅馬尼亞第8屆《金鹿杯》國際流行音樂節。在比賽中,他演唱了一曲《星光燦爛》并用羅語演唱了一首膾炙人口的羅馬尼亞民歌。明快的節奏,奔放的的舞姿,活力四射的羅中旭征服了全場觀眾,也征服了包括劉歡在內的八名來自不同國家著名音樂人組成的評委,從四十多名各國的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個人演唱第一名。第二天走到大街上的羅中旭即刻被羅馬尼亞的少男少女們認出,索要簽名,同他合影。甚至到商店購物,營業員硬是要給他免單。
羅中旭出生于上海一個普通家庭。11歲時,父親因為意外去世,年少的羅中旭與媽媽、哥哥、姐姐相依為命。1984年,15歲的羅中旭第一次登臺亮相,是在電視臺唱歌。那時的羅中旭戴一副框架眼鏡,在舞臺上邊彈邊唱,由于緊張,不敢看鏡頭,只是低著頭。時間長了出的汗使眼鏡差點滑下去,旁邊編導們笑到憋不住,但羅中旭還是堅持唱了兩首歌,唱完后已經是汗流浹背。就是這樣一次不成功的登臺表演將羅中旭與音樂緊緊聯系起來。
可是羅馬尼亞音樂節改變了他的一生,讓他在作詞、作曲和演唱空間展翅高飛。回國后,連續兩年應邀參加中央電視臺春晚演出,羅中旭在國內的知名度扶搖直上。他充滿強勁舞曲風格的歌曲一時間在大江南北被廣為傳唱,和當時同樣大紅大紫的鮮肉級歌手蔡國慶、解小東、毛寧一起被媒體列為內地“四大歌王”。
1998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羅中旭幾乎喪命,渾身是血,昏迷不醒,醫院ICU搶救,醫生發出死亡通知……最后命是撿回來了,但是這位樂壇小天王如日中天的演藝事業卻戛然而止。由于音樂理念的分歧,羅中旭不得不和簽約多年的唱片公司決裂,一連串的打擊讓他從此一蹶不振,漸漸從歌壇銷聲匿跡。“我的想法已經和原來的唱片公司的高層再也說不到一起了,唱歌對我來說是多么重要的事,可我自己卻不能把握,那種艱難和痛苦是別人沒法理解的。我一直想做國際歌手,那時也有韓國的公司來找我簽約,可因為當時種種原因,最終機會失去了,直到現在我都覺得遺憾。”羅中旭說。
事業停滯了,但是對音樂的探索和追求是停不下來的。身體恢復后的羅中旭為了繼續創作和演出,先后到歐洲、日本、東南亞國家和國內各地巡演,至今已發行十三張專輯。在很多歌手還在唱西北風和搖滾時,他堅持走一條唯美洋氣的音樂路線。在那個資訊匱乏的年代,羅中旭的《星光燦爛》和《記憶中的水彩畫》俘獲了無數少女粉絲的芳心,成為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多少女孩心中的夢。
孫楠憑借《你快回來》一炮而紅,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不過許多人并不知道,這首歌本來是給羅中旭唱的。對自己能不能紅,羅中旭看得很淡;與名利與蒸蒸日上的璀璨星途擦肩而過,現在回想起來卻顯得云淡風輕,他說:“我經歷了很多常人想像不到的艱難還有磨難,能重新站起來,真的是全靠心態上的成熟支撐著,讓我可以有信心面對以后的生活。現在我已經想得很開了,人生的道路上總會伴隨著和低潮的,只能說我以前的經歷是湊巧趕上了低潮而已,還沒有到。”
二十年后的美麗約會
2015年11月8日晚,雖然天公不作美,但“綠色中國行――走進美麗常山”公益晚會依舊如期舉行。羅中旭作為“2010綠色中國行推廣大使”,冒雨為綠色放歌,在現場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眼前的他,依舊俊朗,歲月好似在他的臉上沒留下任何痕跡。惟一改變的,是獲得了一顆成熟男人的心。
從上海的流浪歌廳歌手一直發展到今天,羅中旭即使在最落魄的時候,也堅持自己的音樂風格。他說起自己的音樂,永遠充滿感情:“我最大的目標是國際化。也許是上海人通常的習慣吧,我喜歡洋氣一點的感覺,就是有品位、有格調的那種。”他說他完全可以每年都發新唱片,半年出一張。可那不是他想要的。他要的是音樂的品質,和“羅中旭”三個字被人說出口時彰顯的沉甸甸的分量。
2015年1月,作為成名20年之久的資深唱將,羅中旭以一名唱作人身份空降央視《中國好歌曲》舞臺,一曲新作《戀人》華麗雋永,一夜間收獲所有導師和無數觀眾的贊譽與掌聲,同時開啟了他成名20年來首次舉辦的“星光燦爛二十周年”全國巡演的序幕。出道以來發行了13張專輯,90%的作品是自己的創作,羅中旭希望能讓歌迷在演唱會上聽到更多自己寫的歌,所以這些年一直在充實優質作品的數量,如今時機終于成熟。此次演唱會的20余首原唱部分都選自他的個人。今年11月,他還發行了20年紀念版個人大碟,向更多人證明了,羅中旭不單純是一名歌手,更是個實力派創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