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家族國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國家認同的內涵
“國家認同”屬于是政治性概念,國家的出現,就必然有國家認同的產生。雖然長期以來,有關專家對于國家認同都有著不同的界定,但是,都涵蓋著對國家主權的認同和對國民的認同,處于不同的社會時期,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國家認同的概念會從不同的角度有所延伸。目前對于國家認同的概念,除了強調其中的政治性之外,還涵蓋著文化認同,并將原有的抽象的認同感轉為實踐性的國家認同行為。這就意味著,國家認同已經由原有的形象化轉為對國家利益的維護。那么,國家認同的概念就可以概括為一個國家的公民對于本國所形成的強烈的歸屬感,且不僅從心理意識上產生維護國家主權的意向,而且還會從自身的行動出發,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對于侵害國家利益的行為要堅決抵抗。可見,國家認同的概念中包含著對本國政治、文化和民族的忠誠,是針對三者所建立的共合體的合法性而形成的主動認同。[1]
二、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國家認同教育現狀
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加之家庭教育以及個人認知的不完善,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國家認同行上存在著一定的偏頗。
1.社會環境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國家認同教育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進了各國金融貿易的一體化發展,各國的資本和人才在各國之間流動,使一國的公民無論是國家歸屬感以及文化的認同性上,都缺乏主觀意識。新疆地區的少數民族的大學生普遍具有濃厚的本民族意識,受到世界經濟沖擊,使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目光越來越關注經濟發展而忽視了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導致部分學生更為親近西方文化,同時受到西方價值觀的感染而缺乏對中國國情的考慮,因此而造成了對國家制度的不滿,對現實生活的不滿,甚至于開始懷疑執政黨的能力,由此而逐漸對國家認同有所削弱。
2.學生自身因素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國家認同教育的影響
從少數民族大學生自身對于政治理論課程認識不足,導致其形成狹隘的民族意識,因此對國家認同感有所降低。
對于高校的政治理論課程,少數民族大學生并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導向,而是將政治教育看做是與己無關的大道理,只要能背書,就可以通過考試。更有部分學生存在著功利思想,認為用人單位更為看重專業技術和工作能力,學習政治理論課明顯是在浪費時間。在高校教育中,政治理論課是有效開展國家認同教育的重要途徑,如果學生沒有對政治理論課樹立正確的意識,就難以獲得國家認同教育的良好效果。
此外,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民族意識過于狹隘。在大學生活中,當這部分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民族習慣以及服飾文化與其他的學生存在著差異,就會通過強化民族意識以形成心理歸屬感。針對于民族差異性,雖然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可以理性對待,但是對于不認同民族之間所存在的矛盾卻難以理智處理,結果使得少數民族大學生國家認同感有所降低。
三、強化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國家認同教育對策
1.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國家認同教育予以準確定位
新疆高校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實施國家認同教育,就是按照國家,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開展國家認同教育。教育內容主要涉及到新疆地區由于人為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特殊的社會壞境,針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生理特點實施國家認同教育。在實施國家認同教育的過程中,要根據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并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以通過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樹立起國家認同意識,增強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國家認同情感,并組織少數民族大學生參加教育實踐活動,以深化國家認同行為。[2]
2.提高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對國家認同教育的認知
對新疆高校的少數民族大學生開展國家認同教育,確立國家認同教育目標是一項重要的環節。那么,就要建立在認知的基礎上,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對國家認同教育的認知,這就需要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樹立起國家認同意識。在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開展國家認同教育時,要對其雙重身份屬性予以認可,即其既是中華民族的一員,也是本民族的成員,以此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中華民族予以認同,使其對于自己的身份以正確定位。少數民族大學生以正確的民族意識,就會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對國家認同起到促進作用。促進少數民族大學生對政治的認同,就是使其意識到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從而形成對執政黨的認同,不僅可以激發少數民族大學生參與政治,而且還能夠維護現有的制度,以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3]
3.利用校園文化開展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國家認同教育
開展少數民族大學生國家認同教育,要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充分地運用起來,并以整治理論課程內容作為國家認同教育的核心而展開。為了形成良好的國家認同教育環境,要將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發揮出來,使學生通過發揮特長、發展個性而提高自信心。當學生的發展和進步得到尊重和認可,就會融入到集體中,在陶冶情操的同時,還構建了健康的人格,使各項活動的參與意識有所提升。
關鍵詞:高密度電阻率成像技術;探測;滲漏水帶
中圖分類號: TV697.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序言
水庫是重要的水利設施,是工農業生產及生活用水的重要保證。維護好、治理好水庫,防止病害水庫的發生,降低治理成本,為此、需要尋求一種新技術、新方法加以解決。在多年的實踐中,我們采用了“高密度視電阻率成像技術”,用該技術方法對云南省的十多個水庫進行了試驗、測試,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高密度視電阻率成像技術方法概述
2.1 高密度視電阻率成像技術是根據地殼中各種巖石、礦石、土等電性性質之間的差異為基礎,采取微型精細電阻率裝置一次觀測,并將參數組合去研究地電斷面構造和電性分布圖像,來達到解決工程基礎問題的方法。
2.2 高密度視電阻率成像技術基本原理仍屬電阻率法,所不同的是觀測中設置高密度測點,測量方法采取排列布置,一次獲取多參數。采集系統具有高精度和強抗干擾能力,高密度視電阻率成像技術既能提供深度方向的巖土性變化,也同時提供橫向方向的巖土性變化特征,在資料處理中,采取多參數組合做綜合處理,應用視電阻率
(ρs)、電性圖像、比值參數(Ts)、(λ)、(G)繪制各種參數剖面圖像,可以更醒目的再現異常,而且抑制干擾和分辯異常能力更強,從而大大改善了常規電法多解性的不足之處。
2.3 高密度視電阻率成像技術的主要特征為:
2.3.1布極一次完成,測量過程無須更換電極,因而避免了由電極布極引起的故障和干擾。
2.3.2進行多種排列裝置方式觀測,從而可獲取豐富的關于地電對應圖像資料。
2.3.3成本低、效率高、信息豐富、解釋方便、直觀、勘探能力顯著提高。
3工程實例概況
XXX水庫位于XX鎮XX井西北方向,從XX井有簡易公路直達水庫,路程約有4,該水庫為小益型水庫,水庫壩頂標高為2221.00m,壩底標高為2205.50m,壩高為15.50m,壩體軸長約為90m,施工時水位約為11.00m,最大庫容約為16.00m3。1998年建成后試蓄水期間,大壩發現有不同程度的漏水點7處,地表漏水點隨著庫內水位的升高,其滲透水量將大大增加,在距大壩約150m處有兩個魚塘,其養魚所用的水由水庫滲漏補給。
4工區地質背景及物理特征
經庫區地質勘查,XX水庫四周出露地層為中生界白堊系上統趙家店組地層(K2z),巖性為細中粒長石石英砂巖,含有較豐富的裂隙水。從區域資料看,庫區位于近南北向的向斜軸部西翼。庫區周圍巖層較破碎,節理發育,地層走向為北西~南東向,傾角為31°。
在電法施工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掌握該區的電性特征,劃分地電斷面,對庫區地層中的砂巖及水進行了電性測定,其數值如下:
水參數:平均視電阻率值ρs=109Ωm
砂巖參數:含水性較差或不含水砂巖,其視電阻率值為ρs=500~1500Ωm;含水性中等砂巖,其視電阻率值ρs=250~500Ωm;含水性豐富的砂巖,其視電阻率值ρ=45~250Ωm
綜上所述分析:砂巖隨著其含水性較差變化為含水性豐富,其視電阻率值由高阻變化為低阻,電性變化比較明顯,異常突出,該區水質較佳、雜質少,其視電阻率值偏高。
5電法工作
本次電法工作采用高密度視電阻率成像技術,選用單邊偶極剖面進行一次性布極,記錄點為MN的中點O,AB=MN=a=2m,BM=na,探測深度H=OO1=(n+1)a,其中n為極距系數,取值n=1、2、3……11,裝置關系見下表:
極距裝置深度對應關系表
在庫區共布設剖面線條4條,實測剖面總長為285m,測量點距為5m,測量點位61個,巖石及水參數點4個,其中2線剖面位于標高為2221.00m的壩頂上,剖面長約為90m,測量點為18個。
6電法成果解釋
結合庫區地質特征、電性曲線、物性參數、各條電剖面圖像、綜合參數圖像的分析,進一步提高認識,依據電性特征、庫區壩體地表漏水點情況進行剖析、判斷與解釋。選壩頂2線為例敘述:
插圖“XXX鹽礦洗菜河水庫2線等視電阻率剖面圖像(A)”,從壩頂2線實測的等視電阻率圖像剖析,可以看出有兩個異常區:低阻
異常區與高阻異常區,結合水參數值ρs=109Ωm、電法勘探原理、電性特征,我們圈出視電阻率值ρs=53~250Ωm之間組合的低阻異常區確定為滲漏水區,在圖像上用藍色陰影部份表示。
高阻異常區兩部份:一部份為11號點,即粘土心墻與砂巖地層的接觸面,其電性特征為ρs=500~1458Ωm,其中高阻呈巖石風化、節理發育、有孔隙、裂隙、土層松散,當水庫的水蓄到該層面,則這部份是滲漏水區,在圖像上用黃色陰影部份表示,另一高阻區在16號點附近,該處巖層致密堅硬,因而為不滲漏區。
插圖“一平浪鹽礦洗菜河水庫2線等視電阻率剖面檢測圖像(B)”,該圖像是水庫大壩在進行完灌漿后,再對大壩復測的結果,大壩灌漿是依據電法資料解釋的成果,采用5m1個灌漿孔,即從6號點至19號點,共灌漿14個孔,然后對大壩進行加密灌漿,即從10號點至15號點,1m1個孔的加密灌漿。在其灌漿結束后,我們對2線剖面進行了檢測,得出B圖像,從A與B的圖像對比分析低阻異常區與高阻異常區,推理得出9號點、15號點還存在異常,其余正常,表明電法成果良好。
為了提高解釋精度,突出異常區,我們把原測視電阻率值ρs與檢測視電阻率值ρs1的比值,得到參數Ts=ρs/ρs1,這就給出2線Ts參數C圖像,顯然Ts=1,即ρs=ρs1說明大壩灌漿前與灌漿后電性特征一致,無異常。分析Ts參數圖像C,推理出兩個異常區,即Ts=0.2~0.6區與Ts=1.4~2.8區,為什么灌漿前與灌漿后兩次觀測的視電阻率值相差大呢?即異常突出,根據電法勘探理論分析如下:
第一、參數Ts=0.2~0.6異常區,得出大壩灌漿前視電阻率值ρs較小,大壩該部位滲漏;灌漿后視電阻率值ρs1較大(ρs1>ρs),說明通過后期灌漿后,水泥漿充填了裂隙面,形成固結整體,使土質致密,證明滲漏水部位被堵住。
第二、參數Ts=1.4~2.8異常區,得出大壩灌漿前視電阻率值ρs較大,即巖石風化、破碎、孔隙大、節理發育、電性呈高阻反映,通過對大壩該部位灌漿后,其視電阻率值ρs1變小(ρs1
根據電法解釋成果,在壩頂2線剖面進行了灌漿,并依據2線等視電阻率圖像提供的蘭色陰影部份與黃色陰影部份進行了加密灌漿,工程結束后,從對大壩檢測的B圖像分析,其等視電阻率值與原測的相比較基本升高,視電阻率值大部份大于250Ωm,說明大壩滲漏水區通過灌漿后基本堵住。
查看庫區大壩的地表滲漏水點,在距大壩約150m處,兩個養魚塘的水變干枯,大壩周圍有5個滲漏水點被堵住,余2個滲漏水點變小。
以上實踐證明:高密度視電阻率成像技術得出的成果資料可靠、效果明顯。
7結論
盜傳必究
案例8
臨近學期末,某幼兒園的楊園長在一次全園會議上準備詳細介紹修訂后的工作考評方案:考評范圍由原來的單一對集體教學活動的質量考評,轉變為對幼兒運動、游戲、生活和學習等活動的全面觀測和評價。誰知,這個考評方案只說了個“開頭”,就在老師們中間引起了不小的“騷動”。最后,老成持重的白老師發表了看法:“我能理解園長重視幼兒園全面質量提高的苦心,但這樣的考評很難操作,有沒有像集體教學活動那樣的量化指標……?”
見到這種情景,楊園長立即調整了工作思路,請大家都談談自己的看法。大部分教師還是很贊成新的考評方案,認為確實還是應該對“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都進行考評。在傾聽了大家的意見之后,楊園長認為,在幼兒園提出全面質量評價觀的時機已經成熟。
于是,楊園長進行了新的動員和部署,并提出了本學期保教質量評價的主要任務:以幼兒園課程實施為基點,研究教師在組織幼兒一日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各類“學習經驗”的情況,組織幼兒在園各類活動的能力,以及幼兒在園學習的發展情況,為教師改進保教工作提供有效信息。
自從幼兒園提出全面質量評價觀以后,全園的保教工作出現了新的變化。例如為了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小班的鐘老師在幼兒午睡時運用了“半幫忙”的培養方法,即讓小班幼兒在脫棉褲時自己握住褲腰用力往下脫,而她則拉著幼兒的褲腳往下拽,這樣既養成了幼兒自己動手的好習慣,又避免了幼兒因遇到困難時退縮或依賴成人。
楊園長還發現,幼兒園實施全面質量評價一段時間后,很多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有了明顯提升,對考評工作也不再有抵觸和畏難情緒了。年輕的安老師深有感觸的說:“過去,我很害怕園長看我的活動,更害怕領導給我打分,現在雖然也有等第之分,但大家會肯定我的亮點,也能及時給我提出改進的建議,我覺得現在大家更看重我如何改進以后的工作……”
仔細閱讀案例資料,思考以下問題:
1.如何評價案例中幼兒園的質量評價工作?
2.幼兒園如何開展全面的質量評價工作?
答:
1.幼兒園教師質量評價應該是“鏡子”
有學者曾用“尺子”和“鏡子”來形象地比喻兩種不同的教育評價觀。由于尺子的功能是度量,因而,管理者用“尺子”進行評價,評價的功能就是對事物進行比較,分辨事物的高低。而鏡子的功能是照像,因而,管理者如果使用“鏡子”來評價,功能就是對評價者作出全方位的反映,使被評價者通過評價,發現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從而不斷改進和提高。
在本案例中,楊園長并沒有僅僅把教育評價當作“尺子”,沒有把評價過程等同于對照預訂的標準進行打分,而是把評價當作一面“鏡子”,既重視對具體教育情景的分析判斷,又注重引導教師改進教學策略,完善教學技能,提高課程實施的有效性。
2.幼兒園如何實施全面評價工作
首先,注重運用發展性評價。評價體系應該考慮幼兒發展的原有水平以及教師是如何促進幼兒發展的,如教師如何滿足幼兒發展和生活的合理需要,如何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材料支持和自主學習的機會,等等。
四川省國土局:
你局《關于土地使用權出租、抵押有關政策問題的請示》[川國土函(1992)381號]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一、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有關文件規定,土地登記屬于土地管理部門職責。國務院55號令進一步明確了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出租、抵押登記都是土地登記的內容,應到土地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登記手續。
二、目前,許多地方制定的國務院55號令實施辦法規定土地增值費由土地管理部門收取,這是符合土地統一管理原則的。
文/莊立偉
銀耳營養豐富,還有補腎、潤肺、生津等功效,頗受老年人喜愛,但在臨床上,因食用銀耳不當而發生腸梗阻的老年人也比較常見。這是因為,老年人消化功能較差,銀耳又不太好消化,如果一次食用過多或連續多餐食用,則會引起腸梗阻,表現為腹部陣發性絞痛、惡心、嘔吐、腹脹、便秘、停止排氣等,有些病情嚴重的甚至需要手術治療。
為了避免老人食用銀耳引起消化不良,一定要將銀耳煮熟后再食用。
吃面多喝湯,免得開藥方
文/水淼
吃面喝湯乃為養生一寶。面湯含有糊精、維生素等。糊精由淀粉加熱轉化而來,可助消化、保護胃黏膜,易吸收,有益于脾胃功能。吃面喝湯可迅速產生飽脹感,使人“適食”而止,不因過飽而產生肥胖。西北人愛吃面食,老人總說,吃餃子和面條以后要喝湯,叫做“原湯化原食”,這是有一定道理的。面粉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在酸性環境中,維生素B1是比較穩定的,但加堿做面時,這種穩定性受到了破壞。煮面條時,大量的營養素會流失到面湯中,一般可損失49%的維生素B1,和57%的維生素B2。煮餃子時,高溫也會使大量的營養素流失。
但到底這“原湯”該什么時候喝呢?應該說,最好是在“原食”前喝才好。這可以從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來分析。先喝幾口湯,不僅有利于食物通過食道,防止硬塊食物刺激黏膜,而且還可促進胃腸的蠕動和各種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此外,先喝湯還可以使人具有一定的飽腹感,放慢吃飯的速度,而不致吃得過多,這也是“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這條諺語的原因了。
久存塑料袋的蔬果慎吃
文/肖榮桃
人們通常有這樣的習慣,那就是喜歡把沒吃完的蔬菜、水果放在塑料袋內保存,這也是冬季常用的一種科學保鮮方法,其原理是降低氧的濃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使果蔬處于休眠狀態,延長儲存期。然而儲存的時間不宜過長,過長就不宜再吃。
這是因為蔬菜、水果為有機食物,含水分較高,并含有水溶性物質和酶類,在整個儲存期間仍進行著很強的呼吸活動,在有氧的情況下,果蔬中的糖類或者其他有機物質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分,并放出大量熱量。在缺氧的情況下,糖類不能氧化,只能分解產生酒精、二氧化碳,并放出少量熱量。但是二氧化碳的濃度不能無限度上升,否則,果蔬在缺氧時為了獲得生命活動所需的足夠能量,就必須分解更多的營養;同時,因缺氧呼吸產生的酒精留在果蔬里,會引起果蔬腐爛、變質。因此,為了健康,久存塑料袋的果蔬不宜吃。
豆腐最佳搭檔是玉米
文/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