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謙虛的名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關鍵詞:名人 虛假廣告 法理分析 法律責任
一、名人代言虛假廣告的法律現狀分析
(一)事實層面---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對明星代言虛假廣告的規定
涉及廣告行業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等。但研究發現,我國在名人代言虛假廣告的法律責任上尚處于立法空白階段。
《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虛假廣告責任主體都不包括。雖然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食品安全法》第55條首次規定了廣告代言人作為虛假廣告代言的責任主體,若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應當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但是又規定 “違反本法規定,在廣告中對食品質量作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規定給予處罰。” 可笑的是,廣告法對此并沒有規定。對于第98條“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法中對應的罪名是虛假廣告罪,但是其罪的主體不包括代言人。故從功能角度說,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在明星虛假代言領域的規制幾乎為零。
(二)價值層面---國家遲遲不給予有效治理的原因
由于名人代表化致使立法阻力增大、司法實踐案件不足導致法律滯后以及政府對名人代言虛假廣告的危害性認識不足等原因,明星虛假代言的法律規制長期處于待處理狀態。但應當看到,名人代言虛假廣告的危害性很大,至少體現在一下兩個方面:1、虛假代言侵害了社會的秩序價值。名人通過自己的知名度擴大產品的市場份額,一旦出現糾紛,會引起眾多受害人及家屬的情緒波動和對賠償數額的爭議,進而破壞了社會秩序的穩定性。2、虛假代言損害了社會的正義價值。由于現行法律法規并未對名人虛假代言進行實際處罰,所以名人的違法成本幾乎為零,而名人的違法收益是非常可觀的,這使得明星代言往往肆無忌憚。若對這種侵權行為不作懲罰,顯然違背社會的正義價值。
二、名人虛假代言承擔法律責任的法理分析
在收取了高額代言費用后,名人代言系對商品或服務質量的“隱性擔保”,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會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同時也違背了法理精神,應當承擔法律責任。1、誠實信用原則。名人代言虛假廣告,沒有正確引導消費者,使消費者受損,則有悖于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精神,應當對損害后果負法律責任。2、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權利與義務相伴相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名人收取高額的代言費用,享有極大權利,同時也負有對商品或服務的義務,即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真實質量信息,負有產品或服務質量審查義務。
三、對我國名人代言虛假廣告的法律規制
《食品安全法》首次規定了食品廣告中可能承擔的連帶責任,而其他領域并沒有相關規定。筆者認為應當從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三方面來建構責任體系。
(一)民事責任 1、增加廣告法的責任主體。根據現行《廣告法》規定,虛假廣告的法律責任主體局限于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者、社會團體或其它組織,廣告代言人游離于法律規制之外。理論與實踐均已證明虛假廣告法律責任的主體有擴展的必要性,廣告代言人應該納入責任框架。所以應修訂現行《廣告法》,將廣告代言人明確列為虛假廣告的責任主體。2、區分連帶責任和補充責任的領域。在食品、藥品領域,應采用連帶責任。原因是這兩個領域關系民生,采用連帶責任的方式可使名人代言違法成本激增,進而逼迫他們擠出公眾視野。而在其他法律未涉及的領域,采用補充責任。但對名人追究補充責任應以其廣告報酬為限。這樣既不會損害名人原有的財產利益,也不會使名人害怕遭受巨額賠償后而不再參與廣告活動,從而保障市場經濟的活力與繁榮。3、明確歸責原則為過錯推定原則。負有注意義務和審查義務的名人承擔“舉證倒置”的“過錯推定責任”。即一旦其所參與的廣告涉嫌虛假宣傳,并給消費者造成了各種形式的利益損害,那么就推定他們存在過錯,除非各方能證明自己沒有任何過錯,否則承擔民事責任,這樣既給予了消費者法律的保障,又維護了廣告主體的合法權益。
(二)行政責任《廣告法》第3、4條明確規定:“廣告應當真實、合法;廣告不得含有虛假的內容,不得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因此,任何人出現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都應成為廣告法的規制對象,包括廣告代言人。在規制中,筆者建議資格罰和名譽罰并重,輔以財產罰。1、可以在第37條基礎上,增加虛假廣告代言人在明知或者應知情況下應沒收代言收入,并根據情節輕重,處以收入(稅前)一倍到三倍的罰款。2、增加“責令該代言人在一定時間內禁止廣告代言”的資格刑處罰。3、在大眾媒體上公開向受害者道歉,并由有關機關給予口頭通報批評。一是可以讓公眾知曉產品存在缺陷,二是通過名譽處罰,削減代言人的社會影響力,使其以后會謹慎代言。
1、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謙虛;見多識廣有本領的人,一定謙虛。--謝覺哉
2、妄自尊大只不過是無知的假面具而已。--伏爾泰
3、當你意識到自己是個謙虛的人的時候,你馬上就已經不是個謙虛的人了。--列夫?托爾斯泰
4、對驕傲的人不要謙虛,對謙虛的人不要驕傲。--杰弗遜
5、真正的科學家不可能不是謙虛的,因為他做出的事情越多,他就看得越清楚:還有更多的事情沒有做。--法郎士
6、對自己的不滿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契訶夫
7、謙虛對才華無奇的人來說只是一種誠實,對才華絕頂的人來說,是一種虛偽。--叔本華
8、思想史上載明,謙虛幾乎總是和學者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謙虛則成反比。--普列漢諾夫
9、謙虛是最高的克己功夫。--莎士比亞
10、虛偽的謙虛,僅能博得庸俗的掌聲,而不能求得真正的進步。--華羅庚
11、虛假的謙讓一出現,真正的謙讓就及時消亡。--馬克?吐溫
12、一個真認識自己的人,就沒法不謙虛。謙虛使人的心縮小,像一個小石卵,雖然小,而極結實。結實才能誠實。--老舍
13、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于偉大的時候。--泰戈爾
14、只有堅強的人才謙虛。--赫爾岑
15、偉大的人是絕不會濫用自己的優點的,他們看出自己越過別人的地方,并且意識到這一點,然而絕不會因此就不謙虛。--盧棱
16、謙遜基于力量,高傲基于無能。--尼采
17、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于敵者,謂之驕兵。--魏相
18、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葛洪
19、做點好事,待人要仁慈、寬厚;總之,用你的謙虛來避免厄運吧。--巴爾扎克
20、能虛心接受人家的意見,能虛心去請教他人,才能集思廣益。--松下幸之助
21、切莫輕信過度謙虛的人,尤其對方擺出諷刺他自己的態度時,更不能驟然相信。因為,這種謙虛的背后,八成隱藏了強烈的虛榮心和功名心。--希爾泰
22、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這里,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宋朝,有一位名叫楊時的讀書人,他拜當時的理學家程頤為師,由于楊時平時虛心求學,刻苦用功,所以成了一名有作為的人。
后來,他為了一個疑難問題,還特意到洛陽專請教他的老師程頤,不巧正趕上老師在睡午覺,他心里想:老師一定是累了,我不能吵醒老師。為了不影響老師休息,他就靜靜地在大門外等候。那天,正好外邊下起了鵝毛大雪,雪紛紛揚揚,像一只巨人的手把大把大把的砂糖往地面飛撒,楊時的手被凍得發痛,但他仍然靜靜地站在門外,一動也不動,等了很久。等程頤老師一覺醒來,發現學生楊時,吃了一驚,看著門外一尺多厚的雪,程頤老師被深深感動了,連忙把楊時請到了家里。這時,楊時才開口向老師請教。
同學們,你們聽了這個故事有何感想呢?楊時作為一名有所成就的人,并不因此而感到驕傲、自滿,為了一個問題他仍然千里迢迢趕到洛陽請教老師。正因為他有這種謙虛的美德,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不斷地在生活中吸取營養,不斷地增長聰明才智,獲得可喜的成就。他的這種虛心求學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學習嗎?
1.有論點型的題目(類似話題作文)
(1)開頭可以引用名人名言,多采用總分總結構,后幾段所議論的幾個角度可以在開頭中加以體現。開頭中直接提出自己的觀點:所以,我認為只有……,才能…… 舉例:謙虛
開頭可以提及謙虛可以使人……,可以讓人……,可以……
(2)(100-200字) 此段自己可以加以構思 或 直接省略
第二段開始可言中心詞的內涵,我認為這個中心詞的意思
舉例:高尚
我認為高尚是……高尚應該……
(100-200字)
(3)(4)(5)段可以作為分段,從幾個方面來揭示點明中心詞(基本上文章分為3個方面) 舉例:高尚
高尚可以使人……,可以讓人……,可以……
這幾個方面可以與開頭呼應(每段在150字左右)
在舉例事例來論述這些方面時 可采用正反論證(較容易寫),類比論證(有水平可采用層進式,第一層次可以從人物自然著手,第二層次可以從社會現象著手,第三層次可以上升至人文藝術)
(6)可以采用排比等佳句來呼應中心詞
或者可以直接結尾 但切記結尾要仔細構思,不可以草草結尾(100-200字)
2、論題型的作文
多給的是 一個現象 問你對它的看法,是贊同還是反對(注意自己的觀點應該有很強的實例可以證明,不能隨意地標新立異,考場作文應該求穩為主)
開頭概述現象 開門見山地 點明自己的觀點再來舉例證明自己的觀點(此時多用正反對比論證更有說服力)
注重結構嚴謹
3.材料作文(很重要) 構思時間會相對較長 仔細審材料 不能偏題 材料作文分為 名人警句類社會現象類諺語寓言 文化藝術
(1)名人警句類諺語寓言類
開頭概括引述材料(切記) (100-150)
第二段解釋材料的內涵 并提出自己的觀點(100-150)這里可以參照中心詞文章 第3、4、5段 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揭示點明自己的觀點(基本上文章分為3個方面)
在舉例事例來論述自己的觀點時時 可采用正反論證(較容易寫),類比論證(有水平可采用層進式,第一層次可以從人物自然著手,第二層次可以從社會現象著手,第三層次可以上升至人文藝術)
材料作文最切記的一點,不可以與中心詞文章混淆,就是不能寫成套題作文,完全脫離材料,這類文章會被判為30多分。
套題作文:比如你從材料中提煉出的觀點是 為人要謙虛,如果你在3、4、5段的開頭為謙虛可以使人……,可以讓人……,可以…… 大段論述謙虛的好處,完全不提材料,就會被認為是套題作文,套了 謙虛 的文章上去)
解決方法:1、在開頭、觀點、舉例的三段、結尾中都要有意無意地提及材料
2、有一定水平可用類比論證(有水平可采用層進式,第一層次可以從人物自然著手,第二層次可以從社會現象著手,第三層次可以上升至人文藝術)那么這種文章肯定不會被認為套題,且是三段式文章的佳作,但是也要提及材料。
(2) 社會現象類
開頭概述材料中的社會現象
第二段解釋材料中觀點產生的原因 并提出解決原因的關鍵(現象無需多寫,解決原因才是寫作的著手點)
比如社會腐敗的現象那寫作的著手點應在 我們應該寡欲少求,看待名利而不是過多地寫社會有多么腐敗,這樣的作文不積極,立意不高。
之后的寫法 可以參照第一類材料作文也需聯系材料下筆
材料作文最切記的一點,不可以與中心詞文章混淆,就是不能寫成套題作文,完全脫離材料,這類文章會被判為30多分。
套題作文:比如你從材料中提煉出的觀點是 為人要謙虛,如果你在3、4、5段的開頭為謙虛可以使人……,可以讓人……,可以…… 大段論述謙虛的好處,完全不提材料,就會被認為是套題作文,套了 謙虛 的文章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