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學畢業(yè)贈言給同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不管未來有多久,請珍惜相聚的每一刻;不管過了多少個春秋,我們是永遠的朋友。
3.與你同行,回想起我們曾擁有過的共同理想;與你分手,憧憬著我們重逢時的狂歡。
4.同學啊,讓往日夕暮中那些甜蜜的低語,都埋在心底,化作美麗的記憶吧!
5.光陰似箭,一轉(zhuǎn)眼,6年的同窗生涯已成為過去。但教室里,還回響著我們朗朗的讀書聲;操場上,還留著我們奔跑矯健的身影。這里的草坪、小溪、竹亭,是我們永遠依戀的百草園。
6.畢業(yè)了,多么想留住那些溫暖的日子,但又多么渴望著能早日投進生活的洪流。那以往的同窗生活,是一串甜美的糖葫蘆;那迷人的甜與酸,將永遠回味不完。
7.我的朋友們,我們要暫時分別了;"珍重"的話,我也不再說了。在這欲去未去的夜色里,努力鑄造幾顆小晨星;雖然沒有多大光明,但也能使那早行的人高興。
8.如果我能,我愿將心底的一切都揉進今日的分別。但是我不能啊!那么,就讓我們以沉默分手吧!要知道,這是一座火山的沉默,它勝過一切話別!
9.擁有一顆年輕快樂的心,給別人一個燦爛的微笑,給自己一個真誠的自我,給學業(yè)畫個完美的句號,給事業(yè)點個漂亮的開場。讓我們揚起風帆,共赴風雨。不要忘了我,朋友!
語文考試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六年級畢業(yè)前的復習時間緊、內(nèi)容多,有些老師總覺得時間不夠用,老師與學生在這段時間內(nèi)都緊緊張張、忙忙碌碌,考試之后又都有許多遺憾。時間用在哪了?我認為因目標不明確,把寶貴的時間用在做大量卷子、改卷子上了。根據(jù)多年教畢業(yè)班的經(jīng)驗與教訓,我認為:教師要有前瞻性,有計劃,有目標,從六年級第二學期開始就要為總復習做準備,平時教學中根據(jù)課標要求扎扎實實打好基礎(chǔ),分散總復習的難、重點。總復習時重在梳理知識、歸納方法,有步驟的做各種練習在事半功倍上下工夫,讓師生感覺復習是有調(diào)不紊的,在緊張有序的復習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 目標引路 提前規(guī)劃 扎扎實實打基礎(chǔ)
小學畢業(yè)之前,學生應達標的語文基礎(chǔ)知識,閱讀,習作都有相應的目標要求。根據(jù)這些目標在開學初我就依據(jù)學生學習的情況,制定學習計劃。平時扎扎實實教知識、教方法,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分散總復習的難、重點。在課文字、詞、句的教學中突出重點,理解記憶。
1.
放手自學 理解記憶 融會貫通
小學畢業(yè)前,語文知識學生應達標的是:能夠讀寫2500個左右常用字,正確區(qū)分常見的同音字,辨析常見的形近字;詞語是:理解詞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能正確使用常見詞語、辨析詞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感***彩;句子是理解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等。
六年級學生對漢字的學習有自己的方法,進入第二學期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我放手讓學生課中自學生字,在自學中引導學生理解記憶。學習生字時,我都會請學生自己向大家指出哪個字易錯,錯在哪部分,如何記憶;哪個字音讀不好是什么原因,與哪混了;學生邊說教師邊在黑板演示,第一時間內(nèi)在學生心中留下較深的正確印象。
在學習生字的同時,我以新帶舊,區(qū)分常見的同音字,辨析常見的形近字,達到一舉多得的學習效果。
2.
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巧記難字
在語文課本中還有一些生字詞比較難記,原因是在學生的生活中不常用。老師要想辦法讓學生從生活中識字。學習較難的生字,創(chuàng)設(shè)學習字詞的環(huán)境有利于記憶。我用故事、用懸念,把學生帶入課文情景中,使他們不知不覺走進懷特森老師的科學課堂,成了他的一員,站在那些同學的角度,理解他們的心情,進而也就理解了詞語含義,記住了詞語用法;再加上分析生字時我遵循漢字造字規(guī)律,引導學生學習記憶,幾種因素綜合在一起,使他們記住詞語的用法及寫法。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提高語文學習時效性,就應把握語文學習的特點,高年級學生識字教學也要講究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在語文情境中識字,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詞義,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3.
積累詞語 指導運用
教材每單元都有積累詞語的練習,學習、積累文中的詞語是為了使用。因此在學習課文時,我都結(jié)合文章的內(nèi)容帶領(lǐng)學生從各種角度理解詞語的含義,體會作者運用的精當,課后作業(yè)布置積累課文中的成語、各類好詞,并鼓勵學生在自己的習作中學習運用各類詞語,表達自己的情感。
由于我在開學之初就有計劃的將字詞句的學習與復習內(nèi)容結(jié)為一體進行,在總復習時減輕了這部分復習的壓力,把時間用在了更需要的地方。
4.
閱讀教學中堅持讀寫結(jié)合
在平時閱讀課的學習中,我重視各種形式的練筆。實踐中我體會到:每一次小的練筆,既是學好課文的需要,也是為以后寫作蓄積力量,做準備。
二、 運用主題式綜合復習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畢業(yè)前的語文復習內(nèi)容多,必須做到講練結(jié)合;時間有限,講練的目的必須明確。這對教師的要求就高,因為教師對考試的內(nèi)容和目標要心中有數(shù),并能靈活將教材內(nèi)容、知識點、練習題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在復習實踐中一舉多得,做到事半功倍。
1.
從積累詩句及名言入手 說自己的贈言
“離小學畢業(y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在這時你認為誰的詩句或收集的名言最能表達你此時的心境?”在學生的發(fā)言中復習了相關(guān)的知識后,再讓學生思考說一說自己留給學校、老師、同學的贈言。
2. 梳理課文的表達方法 整理知識點
“這學期學習的哪些課文表達了對祖國、對親人、對老師的眷戀、懷念?這些文章在表達上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回憶性的文章多采用倒敘的方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請你說一說。”用這兩個問題幫同學梳理出上邊四篇課文的知識點,體會課文的精當之處。
3.
多種選擇進行實踐 有實效性
“在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就畢業(yè)了,同學們心情很復雜,想快點邁進中學的大門,又難忘六年的學校、老師、同學,那請你寫一封信,信中可回憶小學難忘的生活,表達你對學校、老師的感謝、珍惜同學的友誼。寫作時可運用剛剛復習過的表達方法,注意寫信的格式。”為什么用寫信的方式復習呢?
平時習作多是記敘文的練習,在畢業(yè)復習目標中要對學過的文體進行全面的練習,要求學生能寫常見的應用文。學過的各種文體很多不可能每一種都寫一遍,怎么辦?這就要“巧”,要體現(xiàn)出教師的智慧。寫信既復習應用文體,又抒發(fā)了學生對小學生活的難忘心情。這就是閱讀與習作的綜合復習,用時少又有實效性。
主題式綜合復習方法的好處是涉及的面廣,閱讀中的詞語積累、課外資料、口語練習、文章的表達方法、應用文的寫作用一個內(nèi)容串起來,知識容量大,復習中學生梳理出的知識點隨即就練習鞏固,達到事半功倍,有效的解決內(nèi)容多時間緊的矛盾。
三、復習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提高復習效率
畢業(yè)復習期間學生最容易松懈,不專心。原因:有認為自己都會了不用復習了,有認為自己已經(jīng)有中學校了成績不重要了等。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能急燥應想辦法,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緊張有序的復習中,掌握語文基礎(chǔ)知識、基本技能。
在緊張的畢業(yè)復習中學生疲塌、不專心都是很正常的,教師在此時一定要不急不燥,對癥下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豐富的復習形式,營 造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學會學習,積累知識。
老師,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種者。是您用美的陽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潤,我們的心田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小編在此獻上畢業(yè)致辭,但愿對你有借鑒作用。
小學生畢業(yè)典禮上的致辭親愛的同學們、敬愛的老師們:
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們都舉行這樣一種特殊的儀式,叫做“畢業(yè)典禮”。今天,你們將拿到人生的第一張學歷證書——小學畢業(yè)證書,告別六年的小學生活,跨入中學的大門,開始新的求學里程。有緣的是,在今年的每一張畢業(yè)證書上,寫著你的名字,也印著我的名字——薛法根。愧疚的是,作為校長,我至今還叫不出你們每個人的名字,沒能和更多的同學一起上過語文課。但是,這樣的遺憾不會留給下一屆畢業(yè)生,我會給未來的每一個畢業(yè)班學生上一堂課。盡管不一定有你們的老師上得那么自然、那么默契,但一定不會讓他們失望!
六年的時間不算短,但卻似乎一晃而過。留在我們每個人記憶中的小學生活,五彩繽紛,各不相同。有歡樂的時光,也有郁悶的時刻;有成功時的意氣風發(fā),也有挫敗時的垂頭喪氣;有得到理解和幫助時的溫暖與幸福,也有被誤解和責難時的落寞與郁悶。其中那些灰色的記憶和不該發(fā)生的故事,是你們的傷痛,也是我們的傷痛。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今天,讓我們相互道一聲“對不起!”
“對不起”,這三個字很簡單,真要說出口卻往往不容易,越是年長就越難開口。但是,你要記得:“對不起”這三個字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禮貌,更是一種修養(yǎng),一種做人的品格。這三個字能讓你從過錯中站起來,面對新的世界。
令人欣慰的是,你們在六年中已經(jīng)悄悄地長大了:你們的個子長高了,你們的身體結(jié)實了,你們的談吐文雅了,你們的見解獨立了,你們的品格成熟了……盡管你們的聲音還有些稚嫩,你們的舉止還有些粗糙,你們的情緒還有些忽冷忽熱,但你們卻實實在在地長大了。你們知道為什么會長大嗎?有人會發(fā)笑:傻子都知道,是人都會長大,還用問為什么嗎?其實,你們不知道,人也和世上的花草樹木、鳥獸蟲魚一樣,之所以會長大,是因為內(nèi)心都藏著一個相同的秘密:我就要!“我就要開花!”于是,野百合開遍了深山幽谷;“我就要生長!”于是,白楊樹挺立在戈壁荒灘;“我就要飛翔!”于是,雛鷹展翅翱翔藍天!
“我就要!”不是任性與刁蠻,而是堅韌與毅力,你的內(nèi)心有了“我就要長大”“我就要努力”“我就要試試”這樣執(zhí)著的信念,你就有了前進的勇氣與力量。記住這三個字“我就要!”讓世界為你的成長讓路!
今天在座的有四個校區(qū)的同學,在這之前,你們也許從未見過面,有些同學還是第一次來到這個校園。盡管我們的南校區(qū)以前叫“城南小學”,我們的北校區(qū)以前叫“橋北小學”,舜湖校區(qū)以前叫“舜湖學校”,但今天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吳江市盛澤實驗小學。我們的學校始建于1743年,具有260多年悠久的歷史;是盛澤地區(qū)唯一的省級實驗小學;是蘇州地區(qū)占地面積最大的現(xiàn)代化小學。但這些都不足以讓我們感到自豪,我們深感驕傲的是我們有一位同學,畢業(yè)后,最終成為中國“兩彈一星”的功勛科學家,他的名字叫“程開甲”!他的塑像就矗立在舜湖校園里,是我們永遠的驕傲!如果將來我們學校還有值得驕傲的人,我們希望聽到你的聲音:“還有我!”“還有我!”明天,我們學校將以你為驕傲!在眾多值得驕傲的名字中,你們都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到時,你也能自豪地說:“還有我!”無論你在哪里,無論你做什么,你都要記得為自己爭氣,為母校爭光!即使在平凡的崗位,也能作出非凡的成就!
同學們,今天你們就要畢業(yè)了,就像雛鷹即將展翅騰飛!我們所有的老師都為你感到自豪,因為你長大了!但你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是誰帶著你學會了飛翔?心存感恩,常懷敬意,你終將在老師的教誨中悄悄地成長!
今天,為你們驕傲,也為你們祝福!未來,終將屬于你們!
學生代表在小學畢業(yè)典禮上的講話尊敬的領(lǐng)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六(3)班的吳_。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zhuǎn)眼間,我們就在母校度過了六年的美好童年時光。有趣的故事就像沙灘上的貝殼,精致而又五彩繽紛;難忘的時刻就像天邊的一道彩虹,美麗而又色彩斑斕;懷念的事情就像倒流的小溪,潺潺而又綿綿不絕。今天,我們最后一次相聚在母校,六年的小學生活就要畫上圓滿的句號。在這離別的時候,我要說一聲:“謝謝您,可愛的母校;謝謝您,敬愛的老師;謝謝你們,親愛的同學們。
剛?cè)胄5臅r候,走進百花洲小學的校園,我知道,我要在這里進行六年的學習生活。踏進一(3)班的教室,里面有很多充滿稚氣的面孔,我知道,這些是我要相處六年的小學同學。還有兩位老師在維持秩序,我知道,我們要在她們的教育下健康成長。六年來,我們在一起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憶……
記得那是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到一個游樂場春游,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沖了進去,笑著、鬧著。登上一個船型的游樂設(shè)施,我們玩起了“海盜混戰(zhàn)”。老師在一旁用慈愛、幸福的目光注視著我們。那時的心情,是歡樂的。 記得那是四年級的時候。校運會的女子接力比賽,大家都在看臺上為運動員加油。可是,最后卻只差一點點就得到第一了,大家都垂頭喪氣的。老師卻在一旁給我們鼓勵。那時的心情,是遺憾而又充滿希望的。
記得那是五年級的時候,我們班參加了區(qū)優(yōu)秀班級的競選。當我們得知當選的那一刻,大家激動地歡呼了起來。老師的臉上也洋溢著歡快的笑容。那時的心情,是喜悅的。 六年的小學生活,有哭、有笑、有苦、有甜。感謝母校,讓我們體驗了真實的校園生活;感謝老師,不僅教授我們知識還讓我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感謝同學,讓我們感受了有朋友的歡樂。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再見了,母校,明天我們將用輝煌的成績報答您;再見了,老師,謝謝您六年來的親切教誨,我會永遠把您放在心中;再見了,同學,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六年級給老師的畢業(yè)贈言“你的一句句話就是一首首震撼人心的歌,久久地縈繞于耳際,深深地銘刻于心中。縱然走到天涯海角,也忘不了你那春風化雨般的熟悉的聲音。”
親愛的老師,您那赤誠的愛,喚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點燃了多少青春,摧發(fā)了多少征帆。
江河把我們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給我們帶來明媚的早晨;親愛的老師,您把我們引向壯麗的人生。
您的工作在今朝,卻建設(shè)著祖國的明天;您的教學在課堂,成就卻是在祖國的四面八方。
甘做園丁,催三春桃李建百年大業(yè);愿為人梯,育一代英才立千秋功德。
三尺講臺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梁。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晴雨,加上五腑六肺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誠滋桃李芳天下;十卷詩賦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緯地理,連同六藝五紅四書三字兩雅一心,誨而不倦點點心血勤育英 才澤九州.
全波,聞名兒童文學作家。大學時代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四十余年來出版有詩集《在我和你之間》、《林中月夜》、《我們?nèi)タ春!?童話集《小樹葉童話》、《影子人》、《眼睛樹》等多部;作品曾獲得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一、二、三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等多種獎項。1992年獲得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由他作詞的歌曲《海鷗》廣為傳唱,六十年代由他作詞的歌曲《小紅花》、《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在老師身邊》更是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而經(jīng)久不衰。
他的詩歌被譽為“美的向?qū)?愛的使者”,真摯地表現(xiàn)了少年兒童熱愛大自然、擁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金波說,是父母將他引進少年兒童文學這個藝術(shù)的殿堂的。
母親:開啟了一個通往未來文學藝術(shù)殿堂的心靈
金波的母親沒有多深的文化,但她卻懂得人生的快樂原則。無論生活負擔多么繁重,無論家務多么繁瑣,她都以愉快的心情來對待。她一有空閑,就喜歡用濃郁的河北鄉(xiāng)音給金波如癡如醉地唱童謠。每當這時,頑皮的金波也會搖頭晃腦,和母親一起或者對唱,或者獨唱,或者聯(lián)唱,經(jīng)常是娘兒倆樂作一團。隨著童謠那鮮明的節(jié)奏,金波進入了一個布滿韻律的世界,這個韻律的世界布滿了無限的愛,布滿了無限的美……
金波永無不會忘記讀第一本書的情景,母親為他唱誦一本舊雜志上的童謠,金波立即沉浸在音樂之中,那獨特的美妙的感覺,使他終生受益。金波在母親的影響下開始學會感受語言的藝術(shù)的魅力。他的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就是從那些具有歌唱性的童謠開始的。現(xiàn)在,金波也經(jīng)常是為保留著童年的這些記憶和感覺而拿起筆。
學會了童謠,母親還教他和他的小伙伴們一起邊唱童謠邊玩游戲。游戲所帶來的開懷大笑不僅培養(yǎng)了金波的幽默、樂觀氣質(zhì),而且還讓金波知道了童謠的節(jié)奏和韻律可以協(xié)調(diào)動作,可以讓他越玩越興奮,越玩越上癮。在這種童謠游戲的影響下,金波開始對韻律節(jié)奏變得敏 感起來,這為他后來的詩歌創(chuàng)作、歌詞創(chuàng)作奠定了豐厚的原始基礎(chǔ)。
金波的母親雖然不懂得什么“創(chuàng)造性”等教育的大道理,但她卻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她認準了:“游戲是兒童最大的精神享受,玩具是兒童最忠實的伙伴。”所以當金波和小伙伴們一起玩游戲,或者自己動手制作一些玩具時,她總是以鼓勵的眼神,微笑的目光看著他們,盡管那些游戲讓他們忘記了吃飯,忘記了睡覺,盡管那些泥塑的、木雕的、紙折的玩具都非常簡陋。
金波母親教育孩子從來不講什么大道理,從來不訓斥孩子,而是往往用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給孩子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小時候的金波穿衣服從不在意,剛穿上身,轉(zhuǎn)眼工夫弄得又臟又皺,母親見了既沒打他又沒罵他。而是說了一句:“看,這衣服像從眼藥瓶里掏出來的!”。形容衣服皺皺巴巴,用了這么一句生動的話,讓金波大笑了很久,因為在他為數(shù)不多的玩具里,就有一個小小的眼藥瓶,那是一個比他的小拇指還細還短的玻璃瓶。從此,金波記住了這句話,同時也記住了穿衣服要注重整潔、要愛惜。還有一次,老師留作業(yè)是背會課文,讓家長聽。開始金波沒專心背,等母親來檢查時,他只能背下開頭的一段,下面的就結(jié)結(jié)巴巴地背不出了。母親沒有斥責他,只是拿起課本,很平靜地說:“你學的都是白話文,念起來就像說話,不難背啊!我小時候?qū)W的是古文。還不懂意思哪,就讓背。”說完,她就非凡自得地背起來:“子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看著母親連那么難背的古文都能背下來,金波很受鼓舞,以后碰到難背的課文,他就用母親的話激勵自己。
母親說話,從不咬文嚼字,卻讓金波銘記在心。小時候,母親聽說的許多話,對金波來說都像箴言警句一般,影響著他的人生。如“遠親不如近鄰。鄰居處好了,就像一家人;處不好,低頭不見抬頭見,多別扭!”、“家寬不如心寬。”、“人不能太貪,不能‘登鼻子上臉’!”等等。這些生動形象的比喻,道出了她的人生態(tài)度。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她總是以平和的心對待生活,對待親朋,對待晚輩。在教育孩子做人上,她的這些俗語、諺語總是脫口而出,用得巧妙,用得自然,讓人聽了,經(jīng)久不忘。每當想起母親,金波總有一種春暉寸草的感戴心情。每當提起筆時,母親的音容笑貌,經(jīng)常浮現(xiàn)在他的眼前,母親的這些言傳身教,使金波從小就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母親的這些言傳身教,也經(jīng)常使他感悟到天理良知,并跳進他文章的字里行間,又給更多的人以教益。
父親:成就了一個兒童文學作家
回憶起父親,金波說讓他終生受益且永遠感激父親的是兩件事。一是父親教給了他成為一個文學作家的“竅門”;二是父親的豁達終于成全了他專業(yè)的選擇。從這一角度講,父親成就了金波這樣一個聞名的兒童文學作家。
父親在家中算是一個有學問的人。上小學后,剛熟悉了一些字的金波就開始翻看爸爸的書,可是他的大部分書金波不感愛好,只有兩本書吸引了他,一本是掉了封面的《詩歌季刊》,一本是冰心的《寄小讀者》。這兩本書伴隨著金波度過了小學時代,前一本書,金波保存至今,后一本由于翻看得太破了,又買了一本新的。還有一本綠色的硬皮筆記本,給了金波很大的啟發(fā),那是父親上中學時寫的詩歌和散文,由于字跡潦草,金波要像爸爸那樣預備一個本子寫下自己的“作品”。金波說,父親的綠色硬皮筆記本啟發(fā)他找到了做一個文學家的“竅門”,使他邁開了實現(xiàn)作家夢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