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老馬識途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老馬識途代表生肖羊,屬羊人常因舉止優雅,對人富有同情心而被人稱道。
生肖羊為十二生肖之一,位居第八,十二地支配屬“未”,故一天十二個時辰中的“未時”--午后一點至三點,又稱“羊時”。
(來源:文章屋網 )
山戎是生活在我國北方的一支曾經相當強大的部族,早于東胡。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傳說時期,早在虞舜時期即已經存在,這在古文獻的記載中可以得到證實。《大戴禮記?五帝德》載孔子談論舜時說:“(舜)南撫交趾、大、教,鮮支、渠度、氐、羌,北山戎、發、息慎,東長鳥夷、羽民”《史記?五帝本紀》記“北逐葷粥”,對“葷粥”《索隱》注為:“匈奴別名也。唐虞已上日山戎,亦日薰粥,夏日淳維,殷日鬼方,周日獗狁,漢日匈奴。”可知山戎同發、息慎(即肅慎)同為虞舜時代的北方民族。
關于山戎的分布區,學界的見解大在《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避于北蠻,隨畜牧而轉移。”稱其為山戎,是用以特指生活在山區的戎族。根據記載,山戎以畜牧和狩獵為生,逐水草遷徙。據史料記載,自西周中期開始一直到戰國,山戎的活動區域大體分布在西遼河、灤河、潮白河、洋河和桑干河流域,太行山以北、以東、燕山北部的廣闊山林之中。他們與匈奴人具有相近的特點,即:“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這是一支能征善戰的古老民族。
在《韓非子?說林》中記載了一則故事,說:“管仲,隰朋從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這是一則成語故事――“老馬識途”講的是齊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燕國向齊國求援,稱:山戎侵伐,燕國力不能支,急求齊國出兵救援。齊桓公為維護“葵丘之盟”盟主地位親率大軍討伐山戎。當趕到燕國時,山戎早已北歸,齊桓公此時聽取管仲的意見,為徹底解決北部邊患,實現北方的長治久安,率師北追。
山戎頭目名叫密盧,得知齊桓公發兵討伐,自知自己實力不濟,便舍棄山戎百姓倉惶逃竄至孤竹國,向其借兵,得到了孤竹國主答里呵款待。齊桓公一路北擊,一面招降山戎百姓,并施予寬待的政策。在得知密盧去向后,兵臨孤竹國界。孤竹國派大將黃花迎戰,大敗。黃花逃回,對孤竹國主建議殺掉密盧與齊國講和。孤竹一位大臣則獻計說:“北方有個地方叫‘瀚海’,又稱‘迷谷’。那里是一片茫茫無際的沙漠,如將其引到那里,定會令其全軍覆沒。”孤竹國王依計殺掉密盧,派黃花到齊侯軍中獻上密盧首級,稱孤竹國王已經率軍逃跑,自己愿歸順齊國,并愿引領齊軍追擊孤竹,齊桓公信以為真率軍向北追擊,過程中深入茫茫荒漠,陷入“瀚海”不毛之地,在大漠里,迷途難辨,所幸管仲獻計道:“老馬之智可用也。”于是將幾匹老馬放在前面走,大軍跟在后面,這樣終于走出“瀚海”迷谷,大敗孤竹國,將山戎、孤竹500公里的土地合并還給燕國。從此一舉肅清燕、齊兩國北方邊患。
從這則故事中我們看到歷史上山戎這個古老民族在燕北部山區對燕、齊兩國曾經構成的嚴重威脅,以至于兩國必須聯起手來共同面對邊患危機。對燕、齊兩諸侯國而言這僅僅是國家為解決生存危機所采取的一種必要的政治手段,但放在中國大歷史的背景下看這卻是中國北方民族在與中原民族爭奪生存空間,改變民族命運的一次正面交鋒,中間也經歷了一次次來回拉鋸的反復過程,反映出先秦時期不同民族文化間的碰撞與交流。對于北方民族與中原民族的大融合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然而,這樣一位行業中的佼佼者,在入道初期卻遭遇了來自家庭的巨大阻力,特別是母親,對她的職業選擇非常不解,極力反對。不過,鄭雯最終用出色的表現說服了母親,將“老土媽媽”改造成了自己的時尚朋友……
媽媽“老土”,
醉心調酒的女兒很苦惱
鄭雯是北京通州人,父母均是一家企業的普通員工。第一次接觸調酒時,鄭雯還在上中學,是個十來歲的小丫頭。鄭雯有一位表姐在酒吧工作,那天,放暑假的小鄭雯到表姐工作的地方玩。酒吧里的客人很多,表姐沒有時間照顧她。一位調酒師在調酒,小鄭雯便坐在吧臺旁邊的大轉椅上,津津有味地看他表演。
只見這位調酒師動作麻利地在10個小杯中倒入不同的果味酒,并把它們排成圓形,在上面擺放好一只大酒杯后,調酒師拿出打火機將里面的少量藍色酒液點燃,又倒入大量金黃色的酒液,隨著酒液的混入,火苗“呼呼”地燃燒起來,烈酒流入每個小杯中,調酒師又用雪碧兜頭澆下,只聽一陣“噼噼啪啪”的響聲,酒香四溢,10杯雞尾酒調制好了!
“啊!實在太精彩、太神奇了!”鄭雯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等調酒師忙完了,鄭雯趕緊湊到他面前,不停地問這問那。
調酒師告訴她,兩百多年前,美國的酒吧悄然出現一種色香味形俱備的混合酒。上世紀20年代,這種被稱為雞尾酒的飲品風靡全世界,專門調制這種混合酒的人被稱為調酒師,他們有著獨特的審美眼光和敏感的時尚觸覺,用炫目的效果,超凡的動作,為顧客演繹著色彩與味覺的盛宴。“我也要做一名調酒師!”不知不覺間,這樣的決心在鄭雯的心靈深處萌芽。
就這樣,第一次接觸調酒,鄭雯便深深地迷戀上了調酒文化。她找來各種各樣有關調酒的書籍,潛心研究。鄭雯了解到,調酒分為英式調酒和花式調酒,英式調酒的動作較小,看起來也較為紳士,花式調酒則需要附加一些表演動作,如舞蹈、互動魔術等。
鄭雯對調酒的熱衷讓媽媽臧淑秀很不滿:“一個女孩子整天研究各種酒水,這怎么能行?”她沒收了鄭雯的書籍。媽媽的反對并沒有阻擋鄭雯,她仍然執著地向自己的夢想進發。
2003年7月,鄭雯先斬后奏,自作主張報考了北京市一所職業中學的調酒專業。拿著錄取通知書,鄭雯興沖沖地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媽媽。臧淑秀一聽,氣不打一處來:“雯雯,媽媽不同意你學這個!”
“為什么?我付出了很大努力才被錄取的呀!”鄭雯不解地問。“酒吧那種地方亂七八糟,根本就不是女孩子待的地方,你年紀還小,沒有自制力,將來學壞了怎么辦?”臧淑秀希望鄭雯從事一份適合女孩子的文職工作,輕松安逸。
鄭雯告訴媽媽,調酒師是個新興行業,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每年缺3000名左右的調酒師。鄭雯對媽媽說:“一個職業不論好與壞,首先得我喜歡,否則,我怎么可能做好呢?再說,我性格外向,適合這種與人接觸的工作。”臧淑秀卻認為女兒的話都是歪理,說:“難道性格外向,就非得去甩酒瓶子,做點斯斯文文的事情不好嗎?”“媽媽,你這是老土的想法!”鄭雯也犯起了倔脾氣,執拗地住進了學校,開始了一邊打工,一邊學習的“調酒生涯”。
2005年7月,鄭雯交了3000元學費,進入全國調酒師基地,開始正式學習花式調酒。看到女兒在“迷途”上越走越遠,臧淑秀既心痛又無奈,她想,既然女兒不聽自己的話,索性不再理她。
那段時間,臧淑秀很少給女兒打電話,也很少去學校看望她。偶然去一兩次,也只是捎去一些生活必需品,進到鄭雯的宿舍,放下手中的東西就走,連句簡單的寒暄都沒有。媽媽冷若冰霜的態度讓鄭雯的心情很沮喪。“為什么對自己如此熱愛的調酒事業,母親卻抱有這么大的成見呢?”
母女情深,
再落伍也要嘗試改變
母女關系的冷淡,反而激發了鄭雯不服輸的勁頭。花式調酒中,雙手在空中拋舞酒瓶是基本功。進入調酒基地的頭半年,鄭雯的背包里總是裝著幾支特制的酒瓶子,一有空她就會拿出來練習。
一次,臧淑秀發現鄭雯的胳膊上青一塊紫一塊,左手上還貼著膠布。她指著淤痕問女兒:“雯雯,怎么搞的,和同學鬧矛盾了?” 鄭雯笑了,說:“媽,你想哪兒去了,這是練功時拋瓶砸的!花式調酒要在英式調酒中加入一些花樣動作,拋瓶類雜技動作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娛樂性,是一種即興表演,苦練這種絕活是每一個花式調酒師的必修課!”臧淑秀心疼了,不過,她仍然面無表情地說:“以后小心些,千萬不要砸到頭上或是臉上。”
練了一段時間后,鄭雯進入練功的第二階段――用真酒瓶找手感。真酒瓶和特制瓶不同,形狀不規則不說,外壁又光又滑,很不好把握。第一次練習,鄭雯便摔壞了兩個空瓶。鄭雯很心疼,那些洋酒瓶,即使是空的,也抵得上國內一瓶普通葡萄酒的價格。
鄭雯便用物美價廉的啤酒瓶子練習,不過,即使是買啤酒瓶,對還是學生的鄭雯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為手上沒準,瓶子的損耗很大,兩箱啤酒瓶,常常三兩天下來便所剩無幾。這一切都被臧淑秀看在眼里。
一天,鄭雯回家后,驚訝地發現,廚房的角落里堆放著很多空酒瓶,她不解地問爸爸:“您不是不喝酒嗎?這是……” “這是你媽從小區的廢品收購站里淘來給你練習用的,你媽媽就是刀子嘴豆腐心!”鄭雯高興地摟住媽媽的脖子,連連親吻著她的臉頰,說:“媽媽,我知道你反對是假,支持是真!”
臧淑秀拉開了女兒的手,不冷不熱地說:“我只是看你找瓶子太辛苦,順手捎了一些給你,什么支持你,別臭美了!”不過,在女兒的溫情攻勢下,臧淑秀也順勢摟住了女兒,那顆母親的心也變得柔軟起來……
對調酒師來說,最難的并不是這些“花活”,而是掌握豐富的酒水知識。雞尾酒中必須有基礎酒,也就是含有一定酒精濃度的酒,一個優秀的調酒師必須能夠判斷這些酒的品質和出產年份,掌握各種酒的產地、物理特性和口感。可別說品酒,連喝酒對鄭雯來說都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因為她對酒精過敏。
一次,鄭雯帶著幾個同學回家玩,臧淑秀發現她臉上起了很多小痘痘。臧淑秀知道女兒對酒精過敏,她的心里頓時一驚。她把鄭雯拽進臥室,嚴厲地問:“雯雯,你老實告訴媽媽,你是不是喝酒了?”鄭雯老實地點了點頭。臧淑秀立即火了,這還得了,光是調調酒倒也罷了,怎么還喝起酒來了!她不分青紅皂白,大聲地數落起女兒來。
鄭雯的同學沉不住氣了,幾個人一起向臧淑秀解釋,說鄭雯喝酒并不是“學壞”,幾個月后,她將迎來一場大型的調酒賽,因此,這段時間她在加緊對基礎酒的了解,以至造成了皮膚過敏。 還有同學告訴臧淑秀:“想做調酒師這個工作,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不能酗酒,酗酒對味蕾有很大傷害,在品酒時會對酒的品質產生不準確的判斷。所以,優秀的調酒師對酒的品嘗完全是一種鑒定。”
2005年年底,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調酒超人”比賽中,鄭雯一路過關闖入決賽。鄭雯的決賽表演節目是“深水炸彈”,為了達到最佳的現場效果,鄭雯精心設計了一個用“多米諾骨牌”組成的啟動機關。 沒想到,這套“多米諾骨牌”在北京演練得好好的,到了深圳的決賽場地后,卻水土不服。骨牌每次倒的時候,只能倒一半,后面的就完全不動了。這怎么能行呢?鄭雯一遍又一遍地碼放,從上午一直碼到下午3點多,汗水一身又一身地出,整個人都快虛脫了。
知道女兒出師不利,遠在北京的臧淑秀十分著急。最后,導演取消了“多米諾骨牌”的環節,讓鄭雯用傳統的方式去做。即使是這樣,鄭雯在現場表演時還是出現了很大的失誤,她在碼放酒杯時,最前面的四個杯子竟然全部掉了下來。通過電視觀看女兒表演的臧淑秀心里一沉,因為這就意味著女兒的表演已經失敗。可是,重新碼放好酒杯后,鄭雯絲毫沒受到影響。臧淑秀驚訝地看到,在接下來的表演中,女兒的臉上根本看不出一絲一毫的沮喪,她的雙手不停地飛舞,完全沉浸在一個快樂無比的世界,現場觀眾對她的表演報以陣陣熱烈掌聲……
讓臧淑秀更加驚訝的是,在這場由大眾評委投票的比賽中,現場30名大眾評委竟然有15名站在了鄭雯的身后,她獲得了“調酒超人”的稱號。
鄭雯打電話回家,興奮地說:“媽媽,我現在真正體會到了,只要心無旁騖和全身心地付出,任何事情最終一定能水到渠成!”女兒的話讓臧淑秀回想起從前母女之間的磕磕絆絆,電話這頭的她聲音有些哽咽:“雯雯,媽媽過去不理解你,今后,我這個老土媽媽一定會改變的!”
心靈感言,
成功改造媽媽為時尚朋友
之后,鄭雯在調酒的道路上越走越自信。因為是中國少有的花式調酒師,鄭雯被邀請到各地進行表演和比賽,先后獲得了“新世紀杯全國調酒師大賽”冠軍和“調酒行業明星”等多項榮譽稱號。
2008年7月,鄭雯被北京奧運會組委會評選為“調酒行業形象大使”,代表中國窗口行業向全世界宣傳中國奧運期間一流的服務。奧運會結束后,她又馬不停蹄地到各地進行表演和比賽。那段時間,電視里經常出現鄭雯的身影,只要有女兒參賽或表演,臧淑秀便會坐在電視機前目不轉睛地觀看。
2009年春節期間,鄭雯被多家媒體邀請錄制節目,臧淑秀也頻頻成為現場嘉賓,得以近距離觀看女兒的表演,甚至有一次,她還獲得了和女兒共同調酒的“合作經歷”。
那是在天津衛視錄制節目時,臧淑秀看到一只高腳杯里的酒液層次分明,五彩繽紛,竟然有七種顏色。她覺得這種“彩虹酒”又簡單又好看,于是也照葫蘆畫瓢,將各種不同的酒液倒入酒杯,可是不管怎樣弄,就是出不了彩虹的效果。鄭雯笑了,她告訴媽媽:雖然這些酒液的比重不同,但調制時還需要一些技巧,最重的糖漿類放在最下一層,清爽型酒放在中央,烈性酒要放在最上面。另外,傾倒時酒液要緩慢地沿著杯壁,或是用勺子緩沖,這樣顏色便不會混雜。經過鄭雯的點撥,臧淑秀很快調制出一款“彩虹酒”。鄭雯不禁豎起大拇指,稱贊道:“媽媽,您真棒!”
主持人問臧淑秀:“您現在還反對女兒當調酒師嗎?”臧淑秀笑了,指著“彩虹酒”說:“人生就像彩虹酒,每一個階段都有不一樣的色彩,每一種色彩都代表一個人不同時期的想法,在我眼里,如今調酒的女兒最美麗!” 此后,只要一有機會,鄭雯便帶著媽媽參加各類表演,教媽媽如何調酒。
2009年11月,鄭雯參加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時尚中國調酒師大賽”等一系列賽事。此項賽事中,鄭雯不但是嘉賓還是賽事評委,從選手的選拔到備料,她忙得不亦樂乎。由于頻繁地化妝和上鏡,鄭雯的臉部嚴重過敏,面部干癢,眼睛時常紅腫疼痛。
臧淑秀特別心疼女兒。她在冰箱里凍了一些冰塊,細心地去掉冰塊的棱角后倒進熱水袋里,用干毛巾擦干袋子外面的水漬,再用布包好,每天給女兒冷敷,減輕女兒的痛苦。
賽事結束后,鄭雯回到家中,她驚訝地發現,餐桌上擺滿了各種她喜歡吃的甜點。媽媽笑盈盈地坐在桌子旁,正在用一只精致的玻璃杯調制果汁,她先倒了一些紅石榴糖漿,又兌入橙汁和少許冰塊,最后在杯子的邊緣掛上一片檸檬。鄭雯端起來呷了一口,除了少了點兒基礎酒之外,這竟是一杯十分地道的“幸福味道”。她問媽媽:“您調的這杯‘幸福味道’是給我喝嗎?”
臧淑秀用力地點了點頭:“當然了,有你這樣一個女兒,我當然能調出一杯‘幸福味道’。因為,你是媽媽的驕傲!”臧淑秀拿出一套調酒師專用的女式西裝,邊穿邊得意地問:“這是我剛買的,你看看,合適不?”
戎族探源
戎,曾經是我國西北方的一支強大的族群。《爾雅?釋地》載:“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對于戎族,學術界有多種不同的認識。一種觀點認為,“戎”源于商周間的鬼方、獯鬻,周末的獫狁,后來成為狄和匈奴。第二種觀點是認為“戎”源于羌族。還有的學者認為,“戎”不是一個獨立的民族,而是中國西北古代各族的通稱,亦稱“西戎”,同“東夷”、“北狄”、“南蠻”并舉。當然,也有學者認為,“戎”是西周、春秋時期單獨存在并且非常強大的一個重要民族,因為甲骨文、鐘鼎文中有“戎”與其他諸族并稱的情況出現。各種說法不一而足。可見這個2000多年前驍勇善戰的部族引發了今人多少探究與猜想。
《說文》中,“戎”字從甲從戈,是一個手持兵器的士兵形象,在早期的青銅器銘文中已經出現“戎”字。殷周時有鬼戎、西戎等;春秋時,戎分為7種,有己氏之戎、北戎、允姓之戎、伊洛之戎、犬戎、驪戎、戎蠻等;秦國西北有狄之戎、義渠之戎、大荔之戎等;戰國時,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山戎,各分居山谷。戎族眾多部落似乎并不統一,其生活方式也與中原人迥異。《左傳?襄公十四年》中記載:“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
戎與西周的決戰
戎族各部落的鼎盛時期約在西周至春秋早期。西周多次對戎作戰,最有名的~場戰爭,也是導致西周終結的一場戰爭,就發生在周和戎之間。
西周到了第13個王――周幽王時氣數已盡。這個昏庸無度的周幽王,為博得褒姒一笑,不顧眾臣反對,居然點燃了為防御戎而修建的20余座封火臺。各地諸侯看見狼煙四起,便匆匆趕來救援,哪里料到這正是“封火戲諸侯”的游戲。褒姒看到慌忙趕來的眾諸侯被戲弄的窘態不禁失笑。沒想到這一笑付出的代價卻是一個王朝的終結。這個荒的周幽王不久就自食了苦果。周幽王十一年(即公元前771年),被廢皇后的父親申侯與犬戎聯合,攻打周幽王,這時當他再點起封火時已無人來救援了。犬戎殺掉了周幽王,虜走褒姒,周室被迫東遷。
山戎與燕、齊聯軍之戰
其后,戎對北方的秦、齊、魯、燕時常侵擾。其中,山戎的一場戰爭引人注目。
《史記?匈奴列傳》載:“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于北蠻,隨畜牧而轉移。”山戎,即北戎,從西東遷,其勢力范圍一直延伸到燕山南麓。山戎部族在春秋時期非常強大,經常入侵燕國,成為當時“病燕”的一大邊患。鼎盛時期還曾經“越燕而伐齊”。《史記?匈奴傳》中記載,“是后(指平王東遷)六十有五年,而山戎越燕而伐齊,齊公與戰于齊郊。”犬戎迫使西周東遷后大概僅過了65年,山戎越過燕國攻打齊國,而齊國當時可謂春秋各國中兵力較為強大的一個諸侯國了。由此可見,山戎當時人強馬壯,敢于長途跋涉以襲遠。那么,山戎如何從一個具有相當文明的部落漸漸湮沒于歷史的長河中呢?這也許與一個成語――“老馬識途”有關。
“老馬識途”的故事發生在距今2600多年前。公元前679年,齊桓公會盟各諸侯,訂立盟約,要求共同抵御外族。當時齊桓公為中原霸主。北方的燕國時常受到山戎的騷擾,就派使者到齊國求援。公元前663年,齊桓公親率大軍到了燕國,但山戎已退回北方。齊國和燕國的軍隊聯合起來追擊,一直打到山戎國(今河北遷安縣燕山一帶),大敗山戎。山戎王密盧逃到孤竹國(今河北省盧龍縣到遼寧省朝陽縣一帶)。齊桓公和管伸決定再去征討孤竹國。到了孤竹國附近,只見孤竹國的大將黃花帶著密盧的頭顱來請降,齊桓公相信了黃花,并讓他作向導帶領齊國大軍去追趕孤竹國大王答里呵。直到傍晚,大隊人馬來到黃沙飛舞的“旱海”沙漠,大將黃花早已不見蹤影。齊桓公這才知道自己中了“誘敵深入”之計。又累又渴,齊燕大軍迷失了方向,似乎只能葬身于茫茫沙漠了。管仲足智多謀,他挑選出幾匹老馬,讓它們領路。沒想到大隊人馬在幾匹老馬的帶領下果然走出了沙漠。基于這個故事,后來就以“老馬識途”來稱贊有經驗的人了。
齊桓公伐山戎之事在古文獻中記載很多,《左傳》、《管子》也都有記載。《春秋谷梁傳》載:“桓外無諸侯之變,內無國事,越千里之險,北伐山戎,為燕辟地。”這一次,齊國不僅消滅了山戎,還為燕國向北拓展了土地,燕國一下變成了一個大國,成為齊國的北方屏障。
戎族的消亡與考古發現
齊國滅掉了孤竹國后,一部分山戎融入了當地民族,一部分加入了東胡,戎與胡雜處的過程中,名稱也相混。山戎,這個古代中國北方的一支強大游牧部族,終于在齊國伐戎后,逐漸銷聲匿跡,退出了歷史舞臺。
在西北,以義渠戎為代表的西戎一直是秦的最大邊患。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人用美人計誘殺了義渠王,滅了義渠國,徹底解決了西戎騷擾的問題。《史記?秦本記》記載了其“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的歷史。
至戰國時,遷居到中原的戎族各部,已漸漸融入華夏民族。“戎”這個稱謂已不復見于史籍。
如今,中國第一座以少數部族文化命名的遺址類陳列館一山戎文化陳列館,坐落在北京延慶縣八達嶺長城以北的軍都山南麓玉皇廟村。1985年在這一地區發掘出土了大量的山戎墓地,其后在葫蘆溝和西梁±光等處也發現了一些山戎的墓地。山戎,這個已經消失了2000年的部族,重新又回到了今人的視線。
分布于北京北部和河北北部的山戎族,過著半定居的生活,以牧業為主,農業為輔,并兼狩獵,大體處于半游牧狀態。考古發現,遺址大多分布于較高的山坡,還發現了當時人們居住的房屋和儲存物品的窖穴。在玉皇廟墓地,殉葬的牲畜也以狗、馬為最多。古代史書中往往用“戎狄”并稱北方少數民族,他們或許有某種親緣關系。在狩獵的過程中,他們也許大多使用狗作為幫手,狗對他們的狩獵生活非常重要。因此,狗作為他們的圖騰而被崇拜。
出土的隨葬飾品中還有精美的虎紋腰帶飾牌,顯示死者生前的地位較高。此外,軍都山一帶的墓地還出土了大量耳環,可見,山戎族人無論男女多佩戴耳環。墓葬中的男女老幼,頸下和胸前還多佩戴項鏈,有黑白色石珠、綠松石珠和各色瑪瑙珠項鏈。男子身高在一米七、八左右,身材高大,還佩有短劍。山戎族人的形象在我們眼前不斷清晰起來,他們頭戴耳環,頸掛項鏈,腰系胡帶,身佩短劍,十分英武。
2. 馬馳萬里傳捷報 羊越千山奏凱歌
3. 馬馳原野繁花茂 羊躍神州事業興
4. 鼠年已繪豐收景 羊歲繼吟致富詩
5. 羊角扶搖九萬里 馬蹄奔向二千年
6. 八駿嘶風傳捷報 五羊跳躍展新圖
7. 人懷遠志馳良馬 世易新春喚白羊
8. 馬步生風辭舊歲 羊毫揮墨寫佳聯
9. 馬甲雄騎迎勝利 羊羹美酒慶豐收
10. 鼠年事事如人意 羊歲時時報福音
11. 誓做千里馬 爭當改革領頭羊
12. 喜得鼠年成駿業 笑看羊歲展鴻圖
13. 才聽駿馬踏花去 又見金羊獻瑞來
14. 春草茸茸催馬壯 碧溪潺潺助羊肥
15. 九州百族辭馬歲 兩岸三通接鼠年
16. 老馬奮蹄知路遠 羔羊跪乳感恩深
17. 老馬識途歸故里 羔羊跪乳報春暉
18. 馬馳萬里傳捷報 羊越千山奏凱歌
19. 馬馳原野繁花茂 羊躍神州事業興
20. 鼠年已繪豐收景 羊歲繼吟致富詩
21. 羊角扶搖九萬里 馬蹄奔向二千年
22. 八駿嘶風傳捷報 五羊跳躍展新圖
23. 人懷遠志馳良馬 世易新春喚白羊
24. 馬步生風辭舊歲 羊毫揮墨寫佳聯
25. 馬甲雄騎迎勝利 羊羹美酒慶豐收
26. 鼠年事事如人意 羊歲時時報福音
27. 馬歲榮光輝日月 羊毫遒勁續春秋
28. 馬歲事事合民意 鼠年處處沐春風
29. 馬馱碩果歸山去 羊踏青坪報喜來
30. 馬馳碧野凱歌壯 羊躍青山景色新
31. 馬馳大道征途遠 羊上奇峰景色嬌
32. 馬首關情吟妙句 羊毫隨意繪新圖
33. 馬首是瞻新世紀 羊毫盡繪好春光
34. 馬蹄踴躍馳千里 羊角扶搖上九霄
35. 馬尾松勁承雨露 羊毫妙筆點春光
36. 馬尾松青凝瑞雪 羊毫筆墨舞春風
37. 不舍風馳追馬跡 行看歲稔話鼠年
38. 長空載譽夸天馬 大地回春頌吉羊
39. 世上塵埃隨馬盡 人間春*逐羊來
40. 五羊結彩迎新紀 六畜興旺報好年
41. 五羊銜穗年豐稔 雙燕迎春歲吉祥
42. 五羊獻瑞人增壽 百鳥鳴春喜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