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自習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山東工業大學是一所具有四十年歷史的綜合性工科大學.擔負著教學與科研兩大中心任務.在當前深化改革的形勢下還面臨著科技轉化、生產開發的重大任務。圖書資料系統作為服務于教學、科研和生產三大任務的重要支柱,其建設、運行歷來備受學校各級領導重視。作為該系統的基層機構系級資料室.集圖書資料于一體.直接面間本系各相近專業師生.其建設與運行有著無可取代的作用。我校水建系自84年恢復以來,在9年時間內由一個專業、80名學生和四個教研室.發展為四個專業近800名學生、一個碩士點與重點學科、六個教研室、兩個研究室,對系圖書資料工作的要求也愈來愈高。以下結合我系、資料室建設及運行談一點對系資料室工作的淺見。
二、系級資料室工作特點
校級圖書資料系統一般由圖書館、情報資料室與科技檔案館組成,面間全校師生。系級資料室作為其補充,在工作性質及服務對象等方面有其相應的特點。
(1)面同本系各相近專業。由于系屬各專業口徑比較接近.資料人員比較容易熟悉各專業內容并了解相應的對口單位,這為系資料室的建設運行創造了良好條件。8在年水建系恢復時只有一個水工專業.其后陸續增設了建筑工程、道路工程及農田水利工程三個專業。今年還設立了《水工結構工程》重點學科一及碩士點。但因其同屬土木水利類.資料人員比較了解各專業內容,因而能合理使用有限的經費,分清輕重緩急,迅速準確地采購了急需的圖書資料.初步滿足了各專業教學、科研與生產急需。
(2)直接接觸本系師生.便于按其要求及時調整服務方式。水工專業第一屆畢業設計前.教師提出參考資料不足.影[lfoJ準備工作。我們按教師選擇的課題與學生人數和有關單位聯系.及時采購了一批手冊、規范等.保證了首屆畢業設計的順利完成。以后每上一個新專業,從招生之日起,我們就開始其畢業設計資料準備工作。又如鋼筋混凝土等課程設計需用重復套數為20本的專用工具手冊,我們即設置了若干課程設計專柜。師生平時可零星借閱,課程設計前收回集中供教學使用。我們還按教師出席全國教學會議提供的信息,購進《結構力學》題庫一套.為客觀評定該課程教學質量創造了條件。我校《水利土建設計所》上馬前后,我們專門去省有關設計院采購了相應規范、標準及定型,初步滿足了生產及學生暑期實踐要求。
(3)充分發揮專業期刊作用。期刊反映各專業信息迅速而價格又較低廉,由于系資料室距教研室近且借閱方法靈活.故各種期刊借閱率很高。校圖書館對該項工作十分支持,撥給經費。每年訂閱前資料室將期刊目錄分發至各室.由他們提出要求。個別自辦發行及內部發行的期刊資料則通過各種渠道單獨辦理訂閱。目前我系汀閱各種期刊50余種。
(4)上承下達溝通師生與校圖書館的聯系。對圖書資料的要求,師生往往首先對資料室提出.限于系資料費的數量.不能解決的.我們則間校圖書館反映。如我系水工專業學生人數多.對某些專用手冊需要量大.以及一些發行渠道不通暢書藉的采購問題.我們均及時同圖書館反映并得到了解決。
(5)開展對口信息報導。資料室先后在省內對口期刊上報導我校《水工結構工程》學科招收碩士研究生以及有關會議及科研成果情況.增加了本系各專業社會知名度。日前國內各種資料情報網較多.限于經費而不能全部參加,我們經系研究篩選后報校.同時鼓勵教師使用科研費再參加一些情報網。
三、經費籌措與圖書資料采集
目前高校經費緊張是一個普遍情況,完全依靠學校正常撥款很難滿足系資料室建設的要求,必須多渠道籌措。水工、道路工程專業上馬時,在校領導的支持下,我們從水利廳、交通廳對口支援的經費中分別申請了五千與1萬元資料專用費,緩解了資料經費不足與專業迅速上馬的矛盾。我們還鼓勵教師使用部分畢業設計經費購買圖書資料,并制定了誰出資誰優先使用的原則。我系兩個科研室需用專門資料圖書較多,經系主任同意采用橫間課題經費購買的圖書資料由資料室驗證后交科研室編目保存的管理方法。此外我們還從系工會會費、系主任基金申請少量經費購買一些文藝、健康類雜志以活躍教師文化生活。
資料圖書采集是系資料室重要工作之一。通過當地郵局、書店按時訂購是圖書及期刊的主要來源。但目前很多專業書藉、期刊、資料自辦發行.與我校訂購渠道不通暢,為此我們通過校友等關系和水電、建工出版社等多個單位建立了信用關系.使用了相互能接收的結算方式.保證了所需圖書資料的采購。資料交流是一種費省效宏的資料來源渠道.我們定期將本系教師的科研成果與論文間有關單位交流.取得了對方回送的不少資料。我們還在資料室接待了英國考文垂理工學院來訪留學生.要求與池們掛鉤.他們回國后按諾言定期給我們寄來資料與信息。
四、全面為本系師生服務,嚴格執行規章制度
系資料室的服務對象是本系師生,服務目的是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與科研、生產工作的開展。為此我們在服務方式上既靈活又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各類圖書資料均按圖書館規定編目上架。為便于師生查閱,教師一律開架借閱。對學生則須經任課教師介紹后,由資料室指導查詢借閱。教師借書一般不限時間,但為防止積壓,定期清理并限制每位教師借閱數量為20本。同一資料當另有要求借閱者時,采取追蹤、協商、調劑的方式。學生借閱畢業設計、課程設計資料,要求在設計結束后一周內歸還。因專業資料十分寶貴且實用性強.又很難買到,對丟失者一律按章罰款。采取以上措施后,我系資料圖書借閱率達80%,且很少丟失。五、展望
隨著全國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與我校20世紀初進入全國一百所重點高等院校的規劃要求,系級資料室工作也應進一步完善提高。
(1)系資料室應主動間校情報室、校圖書館等對口業務領導單位定期匯報工作,取得他們在業務上的指導,經費上的支持,并解決工作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建議學校明確各部門分工,制定系資料室工作范圍及職責,避免工作上出現空白或重復。
(2)進一步加強與本系各科研室、設計所、教研室的聯系,并主動取得系主任的關心與指導,了解系內所承擔的科研課題及設計項目等,以便主動為他們采集提供信息資料。同時也要求教師為資料室提供科研論文、成果,以及參加會議后帶回的信息資料.以便加以匯總、編目、報導,并與兄弟單位交流,進一步豐富系統資料室信息來源,推動本系教學、科研與生產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一、進行合理分組,真正做到“異質”互補
合理分組對小組合作很重要。合作學習宜采用“組內同質,組間異質”原則進行分組,這有利于教師的分類指導和管理,更有利于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層面的發展。每個小組4-6人為宜。這樣,由于注意了學生的合理搭配,真正做到“異質” 的組間互補,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層面的提高,同時使學生在學會個體合作、群體合作等方面的素質得到了培養。
二、指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自主學習不是自由學習,更不是放任自流,學生的能學、想學、會學、堅持學是真正的自主學習的動因。教師在指導學生自學方面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應讓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掌握預習的方法,明確預習的四個目的:一是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二是復習和鞏固有關的舊知識,并且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三是找出自己尚不理解的問題;四是找出教材的重點、難點并歸納其特點.在自主學習階段,學生遇到的問題有一部分已自行訂正,其余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可鼓勵學生向組內的同學求助.如果仍有一些疑難問題組內無法解決,這時就要向老師求助。教師須對眾多問題全面把握,迅速權衡,確定哪些問題由學生獨立探究,哪些問題讓學生合作探究,哪些問題需教師適當提示.這樣才能保證學習目標的達成,保證合作學習的效率。
三、激發創新能力,培養合作意識
對學生而言,認知的過程就是自我的不斷創新的過程,是學生間思維碰撞的過程,時常會有思維火花閃現,這種火花往往會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應站在“導”的地位上不失時機、巧妙地以變式題組呈現,注重開放性和發散性創設階梯式的“問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合作互動中使學生產生“有梯可上、步步提高”的成功感。如我在上《拋物線》的第二節課時,對學生的心理進行了分析,發現他們喜歡在熟悉的問題上有所發現、有所結論,而不是講了一道題,再講另一道題,進行重復的訓練。學生的這種問題探究是鞏固和擴大知識,同時是吸收、內化知識為能力的過程,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利時機。
四、采用多樣化的合作評價
教師的評價是一種啟發,一種幫助,一種激勵,一種人文關懷.因此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重視個人評價與小組集體評價相結合.通過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二是重視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教師除對小組學習結果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外,更要注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要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協作情況,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獎勵. 三是評價形式要多樣化.教師對學生小組合作的評價方式中最快捷、使用頻率最高是口頭評價,多樣、靈活、豐富、親切、明朗的評價語,使學生如沐春風,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五、發揮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的主導作用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同時也是參與者.教師在合作學習中應起到如下作用:(1)規范行為。教師要認真觀察和了解每個小組的活動情況,發現個別學生不能認真參與交流,做與合作學習無關的事情,或個別小組交流不認真,教師都要及時地加以引導,提出明確的要求,確保合作學習能夠順利開展,并且不流于形式。(2)發現火花。交流的過程是學生間思維碰撞的過程,時常會有思維的火花閃現.這種火花可能是一種獨具特色的解法,也可能是一個富有創意的想法,還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話.教師要在傾聽中努力去感受和尋找。(3)排除障礙。在合作學習中,時常會出現因為思維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況。這時需要教師及時地點撥,才能使學生很快地排除障礙.。(4)引導深化。在開始采用合作學習這種學習形式時,小組的交流和討論往往容易出現交流與討論淺層次、表面化。比如教師要求學生對一個問題尋找多種解法,學生往往滿足于解法的數量,而忽略的是解法的類型和獨特性.這是在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必須引起注意的。
六、進行教學反思,努力打造高效課堂
2.帶約束拉桿方形鋼管混凝土柱偏壓承載力特性蔡健,朱昌宏,蘇廣群,CAIJian,ZHUChang-hong,SUGuang-qun
3.基于Benchmark模型的拆除構件法分析王玉銀,徐嫚,張素梅,劉龍飛,WANGYu-yin,XUMan,ZHANGSu-mei,LIULong-fei
4.玄武巖FRP桿體的試驗研究張向東,郝連學,宋洋,賈寶新,ZHANGXiang-dong,HAOLian-xue,SONGYang,JIABao-xin
5.鋼箱-混凝土組合梁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莫時旭,鄭艷,鐘新谷,廖俊晟,MOShi-xu,ZHENGYan,ZHONGXin-gu,LIAOJun-sheng
6.高層建筑筒體結構的共振響應龔耀清,張偉杰,GONGYao-qing,ZHANGWei-jie
7.基于OpenSEES的SRC柱低周往復加載數值模擬朱雁茹,郭子雄,ZHUYan-ru,GUOZi-xiong
8.考慮翹曲變形的空間鋼框架修正塑性鉸模型王連坤,王孟鴻,郝際平,WANGLian-kun,WANGMeng-hong,HAOJi-ping
9.實腹式型鋼混凝土異形柱的受力性能研究陳宗平,薛建陽,趙鴻鐵,CHENZong-ping,XUEJian-yang,ZHAOHong-tie
10.巨型鋼框架預應力復合支撐體系性能初探唐柏鑒,阮含婷,TANGBai-jian,RUANHan-ting
11.基于隸屬度和層次分析法研究結構可靠性鑒定鄭華彬,黃炎生,袁兵,吳丹,ZHENGHua-bin,HUANGYan-sheng,YUANGBing,WUDan
12.弦支穹頂結構的自振特性及地震響應分析張靜,張繼文,涂永明,ZHANGJing,ZHANGJi-wen,TUYong-ming
13.最速下降法的若干重要改進吳鋒,李秀梅,朱旭輝,黃哲華,WUFeng,LIXiu-mei,ZHUXu-hui,HUANGZhe-hua
14.鋼管混凝土拱計算合龍溫度試驗研究林春姣,鄭皆連,黃海東,LINChun-jiao,ZHENGJie-lian,HUANGHai-dong
15.信息動態
16.框架梁防護技術在公路巖質邊坡中的應用郭永建,謝永利,潘明慧,GUOYong-jian,XIEYong-li,PANMing-hui
17.纜索吊裝主索系統的受力分析算法與工作性能趙朝陽,楊文爽,李傳習,譚立心,ZHAOChao-yang,YANGWen-shuang,LIChuan-xi,TANLi-xin
18.大跨徑連續剛構橋健康監測與評估系統設計孫磊,郝憲武,譚冬蓮,SUNLei,HAOXian-wu,TANDong-lian
19.大跨靜定桁架滿位移最小重量設計系數分配法杜文風,田永軒,DUWen-feng,TIANYong-xuan
20.重載路面車轍評價物元模型構建及應用車法,陳拴發,馬慶雷,李洪印,CHEFa,CHENShuan-fa,MAQing-lei,LIHong-yin
21.基坑錨桿受力及變形機理的現場試驗范秋雁,趙寧,劉財林,于淼,FANQiu-yan,ZHAONing,LIUCai-lin,YUMiao
22.分體式組合小箱梁橋空間有限元建模方法李靜斌,葛素娟,陳淮,LIJing-bin,GESu-juan,CHENHuai
23.剛柔性條形基礎下非飽和土地基的承載特性馬少坤,扈萍,秦會來,MAShao-kun,HUPing,QINHui-lai
24.樁土臨界位移的研究宋兵,蔡健,SONGBing,CAIJian
25.飽和軟粘土壓縮變形中滲透參數的分析劉天霸,石建省,孫強,萬龍,LIUTian-ba,SHIJian-sheng,SUNQiang,WANLong
26.能量法確定樁的承載力和沉陷顧赫寧,鐘根全,GUHe-ning,ZHONGGen-quan
27.煤薄層的力學特性和工程應用易念平,張信貴,馬福榮,YINian-ping,ZHANGXin-gui,MAFu-rong
28.傾斜煤層開采離層空間發育特征的數值分析王忠昶,WANGZhong-chang
29.場地土卓越周期變化的試驗分析王家全,張信貴,易念平,方崇,WANGJia-quan,ZHANGXin-gui,YINian-ping,FANGChong
30.機制砂陶粒混凝土抗壓性能試驗研究李長永,陳淮,趙順波,LIChang-yong,CHENHuai,ZHAOShun-bo
31.硫酸鹽侵蝕后水泥砂漿力學性能變化蘇玉龍,賴偉忠,陳喜強,文紅宇,凌知民,SUYu-long,LAIWei-zhong,CHENXi-qiang,WENHong-yu,LINGZhi-min
32.不同替代率下機制砂混凝土彈性模量試驗研究何盛東,劉立新,王俊,王荔荔,HESheng-dong,LIULi-xin,WANGJun,WANGLi-li
1.蘆丁還原浸出低品位軟錳礦的研究粟海鋒,崔嵬,文衍宣,SUHai-feng,CUIWei,WENYan-xuan
2.濕法磷酸一步法脫色脫氟工藝研究及其數據挖掘郭昌明,黎鉉海,劉麗芬,孫朋波,GUOChang-ming,LIXuan-hai,LIULi-fen,SUNPeng-bo
3.松脂催化歧化-裂解聯產對傘花烴與生物柴油曾玲玲,王琳琳,陳小鵬,翟盧瓊,王玲,ZENGLing-ling,WANGLin-lin,CHENXiao-peng,ZHAILu-qiong,WANGLing
4.Pt/CeO2/Al2O3催化劑對乙醇的催化作用唐若男,張飛躍,范閩光,劉英杰,李景林,李斌,TANGRuo-nan,ZHANGFei-yue,FANMin-guang,LIUYing-jie,LIJing-lin,LIBin
5.殼聚糖二元酸鹽抗菌機理的研究梁興泉,王盾,蔣作剛,林寶鳳,LIANGXing-quan,WANGDun,JIANGZuo-gang,LINBao-feng
6.6528澄清劑和磷酸對蔗糖分轉化率的影響研究王海平,劉和清,韋黎立,WANGHai-ping,LIUHe-qing,WEILi-li
7.改性鎢酸銨上歧化松香腈的制備與鑒定陳芳,韋小杰,陳小鵬,羅雪霞,CHENFang,WEIXiao-jie,CHENXiao-peng,LUOXue-xia
8.活性白土的化學改性及其作用機理研究高曉薇,韋藤幼,潘遠鳳,童張法,GAOXiao-wei,WEITeng-you,PANYuan-feng,TONGZhang-fa
9.一種水溶性聚合物壓裂液體系的研究崔建珍,吳偉,CUIJian-zhen,WUWei
10.底水油藏采水消錐復合工藝優化設計杜殿發,王青,王芳,崔紅巖,DUDian-fa,WANGQing,WANGFang,CUIHong-yan
11.水合磷酸鈷銨晶體材料的低熱固相法合成及表征廖森,劉剛,陳智鵬,種麗娜,吳文偉,LIAOSen,LIUGang,CHENZhi-peng,CHONGLi-na,WUWen-wei
12.鹽酸海地芬-殼聚糖微球的制備及其釋藥性能蔣林斌,易志遠,寧春園,楊華,張淑瓊,JIANGLin-bin,YIZhi-yuan,NINGChun-yuan,YANGHua,ZHANGShu-qiong
13.不同碳源LiFePO4/C復合材料的表征與性能分析蔡卓,關瑾,文衍宣,童張法,CAIZhuo,GUANJin,WENYan-xuan,TONGZhang-fa
14.鋁合金外殼陽極氧化層缺陷分析溫靜嫻,韋早春,于梅花,WENJing-xian,WEIZao-chun,YUMei-hua
15.無定形Al2O3·2SiO2合成粉體的表征研究周樹年,劉樂平,薛興勇,崔學民,ZHOUShu-nian,LIULe-ping,XUEXing-yong,CUIXue-min
16.光響應性聚丙烯酰胺基偶氮苯的合成與表征李光華,李玉香,趙治巨,何麗秋,LIGuang-hua,LIYu-xiang,ZHAOZhi-ju,HELi-qiu
17.肉桂醛及其衍生物紫外光譜的溶劑效應梁秋霞,劉雄民,黃紅銘,張笮晦,LIANGQiu-xia,LIUXiong-min,HUANGHong-ming,ZHANGZuo-hui
18.離子液體中酶法合成蔗糖-6-月桂酸單酯的研究黃廣君,王濤,姚評佳,魏遠安,HUANGGuang-jun,WANGTao,YAOPing-jia,WEIYuan-an
19.從回收PET制備乙酸酐封端的不飽和聚酯黃小青,楊華,全導,王立升,HUANGXiao-qing,YANGHua,QUANDao,WANGLi-sheng
20.異香草醛選擇性溴化反應研究李振坤,王立升,李鑫,郭大濤,黃喜壽,LIZhen-kun,WANGLi-sheng,LIXin,GUODa-tao,HUANGXi-shou
21.苯基次甲基苦參堿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王立升,尤葉君,劉布鳴,林霄,陳明生,WANGLi-sheng,YOUYe-jun,LIUBu-ming,LINXiao,CHENMing-sheng
22.一種微生物絮凝劑在煉油廢水中的應用張云波,宗明月,劉其友,賈惠平,趙東風,ZHANGYun-bo,ZONGMing-yue,LIUQi-you,JIAHui-ping,ZHAODong-feng
23.單純形格子法研究摻渣建材產品放射性劉承偉,陳益蘭,紀濤,劉守廷,羅平,莫達松,LIUCheng-wei,CHENYi-lan,JITao,LIUShou-ting,LUOPing,MODa-song
24.高壓放電降解甲基紅廢水的研究孫建華,劉自力,楊紅,李夢華,宋曦,SUNJian-hua,LIUZi-li,YANGHong,LIMeng-hua,SONGXi
25.八角葉片及八角尺蠖排泄物揮發性成分測定李明,張增強,張文英,楊振德,LIMing,ZHANGZeng-qiang,ZHANGWen-ying,YANGZhen-de
26.HSCCC法分離京尼平苷及京尼平的顯色反應楊丹,周敏,朱紅霖,樊希望,韋萬興,YANGDan,ZHOUMin,ZHUHong-lin,FANXi-wang,WEIWan-xing
27.微波消解-ICP-AES法測定市售丹參中的微量元素賴志輝,徐曉銘,管艷艷,金廣慶,LAIZhi-hui,XUXiao-ming,GUANGYan-yan,JINGuang-qing
28.聚丙烯酰胺凝膠柱分離制備低聚果糖單組分王濤,黃廣君,魏遠安,姚評佳,WANGTao,HUANGGuang-jun,WEIYuan-an,YAOPing-jia
29.高速逆流色譜制備雷酚內酯異構體的研究樊希望,周敏,杜傳榮,羅亞東,韋萬興,FANXi-wang,ZHOUMin,DUChuan-rong,LUOYa-dong,WEIWan-xing
30.三七皂苷的選擇性吸附分離研究翁艷英,韋藤幼,潘遠鳳,童張法,WENGYan-ying,WEITeng-you,PANYuan-feng,TONGZhang-fa
1.深部開采梯形棚支護棚腿底部合理約束的確定義,王愛蘭,楊蔡君
2.深挖填土基坑監測及安全性分析陳宏東,都華,馮林平,雷揚,姜鐵軍,易念平
3.城市慢行交通安全問題成因及對策研究邵海鵬
4.《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被兩大國際檢索系統等收錄
5.多目標群搜索優化算法及其在結構設計中的應用任鳳鳴,王春,李麗娟
6.磷酸銨鎂法在垃圾滲濾液氨氮預處理中的應用冼萍,李英花,吳家前,溫中海,李麗和
7.基于復合配體的ATRP法合成PtBA的研究李光華,趙治巨,楊蘋蘋,李玉香,何麗秋
8.勃姆石四(4-硝基苯基)鐵卟啉的催化性能黃冠,羅金,蔡春才,李天明,郭勇安,向峰
9.蛋氨酸在MnHCF修飾電極上的電化學行為及測定蔡卓,莫麗君,宿燕婷,盧登峰,張嫻
10.響應面法優化羅漢果內生真菌SG-59產熒光物質的培養基陳海燕,李艷艷,王志濱,林翠梧,張雷,羅麗紅
11.活性Al2O3對水中Ni(Ⅱ)的等溫吸附行為研究馬祥英,陳希慧
12.雙流道泵固液兩相流的數值計算與分析徐海良,屈科輝
13.基于ADAMS的縱軸式掘進機模態分析李曉豁,何洋,曹艷麗,DOTrung-hieu
14.燃氣輪機透平葉片幾何形狀重構技術研究廖平,高曉毅,王建錄,劉學云
15.輪式林木聯合采伐機底盤的設計與研究魏占國,劉晉浩
16.基于OPNET的列車工業以太網仿真研究丁超義,苗劍,賀德強,章睿
17.AJAX技術在機車智能維護系統中的應用章睿,苗劍,賀德強,丁超義
18.地源熱泵能耗監測系統的研發陳超林,蒙艷玫,龐海鋒,胡映寧,黃清寶
19.以醇類為助溶劑的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試驗研究李會芬,余紅東,黃錦成
20.500kV標準電容器電場優化研究李世作
21.負荷預測系統數據缺失與畸變的分析及其處理莫仕勛,吳杰康,李如琦,貝宇
22.動態隨機選擇的差分進化算法研究李旻朔,李陶深
23.一種結合同義詞典和詞對共現距離的查詢擴展方法霍林,王力,黃俊文,潘英花
24.一種基于MPEG-7顏色特征和塊運動信息的關鍵幀提取方法顧家玉,覃團發,陳慧婷
25.一個求解加權MAX-SAT問題的改進蟻群算法唐天兵,石科,李炳慧,謝祥宏,嚴毅
26.近似鏡像檢測算法在文本消重中的應用研究梁葉,梁京章,陽紅,葉云
27.基于故障樹的知識存儲及診斷系統陳文欽,王強,李波
28.仙草保肝活性成分的分離純化與結構探析劉小玲,李艷,林瑩,丘華,尹秀華,王勤志
29.Es集和Es映射陳海燕,王中立,黃兵昌
30.攝動的強次可行序列二次規劃算法唐春明,賁樹軍
31.MnCu(pba)(H2O)3·2H2O電子結構和磁性質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王忠龍,徐輝進,魏慧麗,姚凱倫,孫利
32.Al-Fe-Ce三元系中金屬間化合物的形成焓的計算陳紅梅,侯育花,趙茂密,廖樹幟
33.一種差動光柵空間光橋接器班衛華,萬玲玉,劉立人
34.單峰結構的GRB光變曲線的FWHM與Ep之間的關系鄧家干
35.化學鍍Ni-P層對銅焊接性能的影響李偉洲,李月巧,胡治流,張明燕,黃春燕
1.瀝青油膏-雙飛粉混合物動剪模量的試驗尚守平,石宇峰,熊偉,歲小溪,SHANGShou-ping,SHIYu-feng,XIONGWei,SUIXiao-xi
2.基于混凝土自收縮的鋼筋保護層厚度數值分析徐岳,唐先習,XUYue,TANGXian-xi
3.桁架式鋼骨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載力試驗鄧志恒,陳賀功,林紹明,DENGZhi-heng,CHENHe-gong,LINShao-ming
4.鋼管混凝土界面抗剪粘結滑移力學性能試驗劉永健,劉君平,池建軍,LIUYong-jian,LIUJun-ping,CHIJian-jun
5.開口薄壁桿件的塑性極限承載力研究陳建芳,楊綠峰,解靜,CHENJian-fang,YANGLu-feng,XIEJing
6.基于裂縫控制的型鋼混凝土深梁設計方法吳軼,蔡健,楊春,陳慶軍,WUYi,CAIJian,YANGChun,CHENQing-jun
7.內層鋼板高強鋼筋混凝土復合井壁數值模擬姚直書,桂建剛,程樺,榮傳新,YAOZhi-shu,GUIJian-gang,CHENGHua,RONGChuan-xin
8.采用輕骨料砼的開孔鋼板連接件受力性能蔡軍偉,楊勇,周丕健,謝標云,CAIJun-wei,YANGYong,ZHOUPi-jian,XIEBiao-yun
9.模網混凝土墻體抗剪承載力與延性分析羅兆輝,李京玲,張瑜佩,LUOZhao-hui,LIJing-ling,ZHANGYu-pei
10.非貫通式鋼管混凝土柱-梁節點偏壓性能陳慶軍,蔡健,鐘國坤,楊春,吳軼,CHENQing-jun,CAIJian,ZHONGGuo-kun,YANGChun,WUYi
11.防火涂料破損后鋼柱的溫度分布王衛永,李國強,WANGWei-yong,LIGuo-qiang
12.新型冷彎翼緣閉合壓彎構件的力學性能武勝,張厚,王偉,WUSheng,ZHANGHou,WANGWei
13.基于ABAQUS和小波包能量譜的鋼桁架損傷預警吳森,韋灼彬,WUSen,WEIZhuo-bin
14.自補償式水泥路面板底脫空處治技術王芳,王選倉,王乾,WANGFang,WANGXuan-cang,WANGQian
15.軟巖隧道開挖方法數值模擬分析張向東,劉嚴,孫闖,ZHANGXiang-dong,LIUYan,SUNChuang
英文名稱:Journal of Xi'an Shiy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主管單位:陜西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西安石油學院學報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陜西省西安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3-064X
國內刊號:61-1435/TE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59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英文名稱: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
主管單位: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主辦單位:西北民族大學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甘肅省蘭州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9-2102
國內刊號:62-1188/N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0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0年創刊,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傳播科技信息,促進學術交流,繁榮科學技術。為提高我校科研水平和教學質量服務,為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建設服務,發揚學術民主,貫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