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城東早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guān)鍵詞:凍土;危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F325文獻標識碼: A
一、序言
黑龍江省伊春市地處我國北部邊陲,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zé)岫嘤?,年平均溫度?1℃~1℃之間,最低溫度達-47℃。由于這一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市行政區(qū)北至嘉蔭南到鐵力都分布著一定數(shù)量的常年凍土,而在林區(qū)不斷開發(fā)建設(shè)的今天,有許多建筑都座落在常年凍土之上。
目前由于人類活動和自然環(huán)境的改變,常年凍土也在不斷退化,這讓座落在常年凍土上的建筑必然要受到影響,加之有些建設(shè)單位事先沒有進行工程地質(zhì)勘查,而對地基土的性質(zhì)判斷不準和處理不當,從而給工程建筑本身造成極大的損害,對社會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
為使這一問題得到合理解決,根據(jù)我市常年凍土分布和結(jié)構(gòu)特點,結(jié)合具體工程實例分析,總結(jié)提出對我市常年凍土給建筑造成的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二、我市常年凍土的分布特點
從地貌上看,我市常年凍土主要分布于洪積扇,坡積裙,山前平原和山間凹地,即為山麓斜坡堆積地貌,而對于河流侵蝕堆積地貌如河漫灘,階地,河間地段等不具有常年凍土;
從地層成因上看,一般是和坡積、洪積、淤積地層密切相關(guān),特別是在它們對的上層含常年凍土較多,對純沖積地層一般不含常年凍土;從植被上看一般在山背坡和低洼處生長灌木叢、塔頭地和生長都柿的地方一般都具有常年凍土,對于山的向陽坡或植被為蒿桿地不具有常年凍土。
三,我市常年凍土的機構(gòu)特點
我市常年凍土多為斷續(xù)和島狀分布的常年凍土,從地層機構(gòu)上看,一般是0-0.4m為腐殖土,0.4-2.5m為粘土或泥灰,(這層起著隔水和保溫作用,有常年凍土的地方幾乎都有這一保溫層)2.5-7.5m左右為常年凍土,凍土本身機構(gòu)為粘土、砂、礫砂、園礫、卵石(有上層現(xiàn)象)碎石和砂類凍土含有一定粉質(zhì)和粘礫,7.5M以下一般為均為基巖。
我市常年凍土對建筑的影響主要是融陷作用,按其含水量(一般在25≤Wn≤35)和融化后的狀態(tài)(軟塑至流塑)具有中融陷性和強融陷性。
四、我市常年凍土對建筑所造成的危害及產(chǎn)生的原因
近年來我市有些建筑是座落在常年凍土之上,而座落在常年凍土之上的建筑幾乎都發(fā)生了下沉,斷裂、傾斜、大部分都無法處理,有的只好推到重建。如我市湯旺河局90年建的兩棟五層居民住宅樓,建成后兩棟均產(chǎn)生了裂縫,使得居民不敢搬進樓內(nèi)居?。ù私ㄖ]有進行工程地質(zhì)勘察),后經(jīng)在樓裂縫兩側(cè)鉆探檢驗,沉降側(cè)為常年凍土,此建筑為條型基礎(chǔ),建設(shè)單位和施工單位在地基開挖2.5m后見園礫層,認為承載力完全可以滿足要求,(園礫的承載力為300KPa)可是此園礫層是常年凍土層,含水量在25%左右,具有較大的融陷性,地基開挖后由于保溫層的破壞特別是地表水的侵入,常年凍土開始融化則產(chǎn)生了沉降,從而造成了這兩棟樓的裂縫。在如光明三分廠庫房,曾利用麻花鉆機鉆到6.5m處,(砂卵石層開始下樁)而樁下是常年凍土,結(jié)果庫房不到兩年,樁的位置即下沉斷裂,當時由于鉆進的扭動使取出砂樣的冰已經(jīng)融化,沒有認為是常年凍土層,結(jié)果樁根是座落在常年凍土層上。
我市還有些建筑采用的預(yù)制樁,根據(jù)打樁要求,在打若干錘后,樁的下沉很小即為滿足要求,可是如果打在常年凍土層上,打入凍土可能非常小,因常年凍土在地下十分堅硬,這樣對樁底土不了解或是因為判斷失誤也會使樁根落在常年凍土上,造成建筑物的危害。
再有我市的一些公路建筑常有一些路段時在常年凍土地帶通過,而在常年凍土通過的路段由于路基的融沉作用,融沉后冬季還可以產(chǎn)生凍脹,這樣就造成了路基的下沉,彎曲和路面的裂縫。
五、對我市常年凍土應(yīng)采取的防治措施
常年凍土做為地基基礎(chǔ)設(shè)計原則過去即為兩種方式。一是建筑地基中施工和使用的全過保持地基土的永凍狀態(tài);二是在建筑地基中可用于先融化的土或使用過程中逐步融化的土。
根據(jù)我市常年凍土的特點,即間斷型島狀凍土,凍結(jié)深度較淺一般為8m左右,底部為基巖,有的凍層為砂礫,又具有一定的透水性。特別是由于人類活動的加強,主要表現(xiàn)在地表的破壞,地表水的滲入,整個地區(qū)的常年凍土都在退化,如十年前我們在市消防器材廠進行工程地質(zhì)勘察發(fā)現(xiàn)多處大面積常年凍土,而十年后常年凍土大量減少,對于建筑物下面的常年凍土,由于地表開挖或樁的打入,更會加快建筑物下面常年凍土的融化過程;如前所說的光明三廠由于樁的打入使地表水滲入加快了凍土融化的過程,所以建設(shè)不到兩年便發(fā)生了沉降和裂縫,所以第一套設(shè)計原則在我市已不適用。而對于第二設(shè)計原則的內(nèi)容,即使用過程中逐步融化,在我市廣大區(qū)域也不適用,因為我市常年凍土其凍層極不均勻,同一凍層含冰量也不相等,這樣融化后其沉降量或融陷量也不相等,即不產(chǎn)生均勻沉降而使建筑造成危害。
采用何種方法使常年凍土盡快融化這是不影響建筑的最根本問題,前蘇聯(lián)有關(guān)資料介紹時采用蒸汽棒和電熱法,這兩種方法不僅消耗大量人力和財力,而且融化后土體還要進行加固處理,所以我們一般不宜采取此種方法。
2、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____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____志南《絕句》
4、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____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5、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____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6、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____許渾《咸陽城東樓 / 咸陽城西樓晚眺 / 西門》
7、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____王維《山居秋暝》
8、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____蔣捷《虞美人·聽雨》
9、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____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10、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____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11、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____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12、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____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13、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____唐婉《釵頭鳳·世情薄》
14、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fēng)雨更傷春。____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15、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____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1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____杜牧《江南春》
17、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____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1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____范成大《喜晴》
19、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____李商隱《夜雨寄北》
20、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____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21、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____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22、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____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
23、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____趙師秀《約客 / 有約》
24、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____杜甫《春夜喜雨》
描寫桃花的詩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詩經(jīng)·周南·桃夭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唐·宋之問《有所思》:“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幽閨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p>
南陌青樓十二重,春風(fēng)桃李為誰容 唐·賀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 唐·王維《輞川別業(yè)》
桃花復(fù)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唐·王維《田園樂》:“桃花復(fù)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浼彝磼?,鶯啼山客猶眠?!?/p>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映淺紅 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短短桃花臨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 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 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顛狂柳絮隨風(fēng)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桃蹊李徑年雖古,梔子紅椒艷復(fù)殊 唐·杜甫《寒雨朝行視園樹》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唐·賈至《春思二首》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珍瓏 唐·韓愈《題百葉桃花》
桃花亂落如紅雨 唐·李賀《將進酒》:“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p>
城邊流水桃花過,簾外春風(fēng)杜若香 唐·劉禹錫《寄朗州溫右史曹長》
蕙蘭有恨枝尤綠,桃李無言花自紅 宋·歐陽修《舞春風(fēng)》
鴨頭春水濃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臉 宋·蘇軾《送別詩》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宋·蘇軾《新城道中》
桃花香,李花香。淺白深紅,一一斗新妝。 宋·秦觀《江城子》
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 桃蹊:桃樹下的小路。《史記·李將軍列傳》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宋·秦觀《望海潮》
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 宋·曾鞏《城南》
梅花落盡桃花小,春事余多少。 宋·葉夢得《虞美人》
桃初破兩三花,深淺散余霞 宋·李彌遜《訴衷情》
東風(fēng)著意,先上小桃枝 宋·韓元吉《六州歌頭·桃花》
夾岸桃花蘸水開 宋·徐俯《春游湖》
桃花初也笑春風(fēng),及到離披將謝日,顏色逾紅 元·姚燧《浪淘沙》
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路煙 清·吳偉業(yè)《鴛湖曲》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 唐·高蟾《上高侍郎》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shù) 宋·秦觀《虞美人》
描寫櫻桃的名句
一樹櫻桃?guī)в昙t 南唐·馮延已《羅敷艷歌》:“惆悵墻東,一樹櫻桃?guī)в昙t。”
綠蔥蔥,幾顆櫻桃葉底紅 宋·趙彥端《豆葉黃》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宋·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宋·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p>
描寫杏花的詩句
亂點碎紅山杏發(fā),平鋪新綠水蘋生 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 唐·杜牧《杏園》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李商隱《日日》
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 唐·溫庭筠《經(jīng)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詩)
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唐·溫庭筠《菩薩蠻》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宋祁《玉樓春》
風(fēng)吹梅蕊鬧,雨紅杏花香 宋·晏殊《臨江仙》
杏子梢頭香蕾破。淡紅褪白胭脂 宋·蘇軾《蝶戀花》
疏疏晴雨弄斜陽,憑欄久,墻外杏花香 宋·曹組《小重山》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宋·葉紹翁《游園不值》:“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p>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墻斜露杏花梢 宋·張良臣《偶題》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宋·釋志南《絕句》
滿階芳草綠,一片杏花香 宋·劉彤《臨江仙》
描寫梨花的詩句
岸葦新花白,山梨晚葉丹 唐·鄭幀侗嶠等曛莨慍擎洹
帶葉梨花獨送春
唐·杜牧《殘春獨來南亭因寄張祜》:“高枝百舌猶欺鳥,帶葉梨花獨送春?!?/p>
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 唐·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 唐·岑參《送楊子》
月朧朧,一樹梨花細雨中 宋·陳克《豆葉黃》
無風(fēng)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 宋·范成大《棠梨》
描寫蘭花的詩句
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戰(zhàn)國楚·屈原《九歌 禮魂》
春蘭秋菊,各一時之秀也 宋·洪興祖《楚辭·九歌·禮魂》補注
弱柳從風(fēng)疑舉袂,叢蘭怕端普唇
唐·
劉禹錫《和樂天白居易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
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宋·曹組的《卜算子·蘭》
描寫薔薇的詩句
不搖香已亂,無風(fēng)花自飛 南朝梁·柳惲《詠薔薇》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唐·李白《憶東山二首(其一)》:“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白云還自散, 明月落誰家。”
不用鏡前空有淚,薔薇花謝即歸來 唐·杜牧《留贈》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宋·秦觀《春日》
描寫海棠花的詩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宋·蘇軾《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鹫占t妝,滿意留賓住 宋·葛勝仲《蝶戀花》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 宋·蘇軾《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貴也》
春似酒杯濃,醉得海棠無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宋·陳與義《春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宋·李清照《如夢令》
海棠開后春誰主,日日催花雨 宋·李彌遜《虞美人》
今天來看這件事情,好像唐太宗有點不大近情理。皇帝親自領(lǐng)兵出征,回師返京,路過地方,地方官提供點新鮮蔬菜,這是多大點事,不表揚也就算了,還把人官給免了,這不是好心成了驢肝肺了嗎?但如果看看唐太宗這次出征的所作所為,就可知道免掉陳元躊這個官是十分正確的,陳元躊為官是不符合唐太宗的要求的。
公元645年的二月,唐太宗從洛陽出發(fā)率兵東征。三月初八,到達定州(今河北定縣),唐太宗對隨行的大臣說:“朕從洛陽出發(fā)以來,只吃肉食,即使早春蔬菜也不吃,這是擔(dān)心煩擾百姓的緣故?!边@就說明,冬春季節(jié),蔬菜奇缺,即使中原早春,已經(jīng)有了一些蔬菜,唐太宗也不吃,害怕擾民。在行軍途中,唐太宗看到生病的士兵,親自撫恤慰問,讓當?shù)刂菘h給予治療,士兵們沒有不感動的。有些人沒有列入東征的名冊中,他們就自愿用私人裝備從軍,常常數(shù)以千計,都說不求封爵賞賜,只愿為國家效忠??梢娒裥南虮?。但唐太宗一概不允許,目的還是為了人民能安于生產(chǎn),安居樂業(yè)。
在遼東城下,唐太宗看到將士們背土填溝,就把分量最重的放到自己所帶的幾百名騎兵的馬背上馱著,同將士們一道運土,他隨從的官員也都爭著往城下背土。右衛(wèi)大將軍李思摩在進軍白巖城時中箭,唐太宗親自給他吮血,將士們沒有不感動的。大將契宓何力在圍攻遼東城時受了重傷,唐太宗親自給他敷藥。江夏王李道宗在進攻安市城時傷了腳,唐太宗親自給他包扎。在回軍途中,遼澤一帶道路泥濘,車馬難以通行,唐太宗同士兵們一道割草填道,親自將鋪路的木材拴在馬鞍后邊幫助鋪路。
下面結(jié)合2014年的中考真題,對寫作技法類題進行分類解析。
一、辨識體會類
【呈現(xiàn)形式】
1.某句或某聯(lián)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修辭、表現(xiàn)手法)?有何妙處?
2.某句或某聯(lián)運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應(yīng)對策略】
這類題目主要是考查學(xué)生對寫作技法的辨識了解、體會其表達效果以及分析主題等。一般而言,說出修辭手法相對簡單,所以大多數(shù)題目都是要求結(jié)合修辭賞析其表達效果。當然,在答題時,有的還要求說出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怎樣的啟示和思考。解答此類題,需要積累一定的古詩詞的寫法知識。比如常見的表達技巧有:(1)修辭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擬人、對偶、夸張、對比、比興等;(2)表現(xiàn)手法(寫作手法或藝術(shù)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間.小中見大、以樂寫哀、烘托渲染、對比映襯、多角度描寫等;(3)表達方式,主要有描寫、議論、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而間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典型例題】
例1.(2014年湖南岳陽卷)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
新晴
(宋)劉 放(ban)
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
唯有南風(fēng)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問題:本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妙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是典型的考查修辭手法及其作用的試題。其中前面一問難度不大,從“偷”“開”“翻”等詞可以看出,詩人賦予“南風(fēng)”人的特性,這兩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后分析其表達效果,要結(jié)合句子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就可以讀出其中妙處。作者為了把這位“舊相識”寫得趣味盎然,用“偷”顯示“南風(fēng)”的詼諧,似有意與老朋友開玩笑;用“開”“翻”寫與老朋友的熟識程度,其關(guān)切之情可見一斑。可以想象在“無人”的情況下,“南風(fēng)”將帶給作者多少安慰。
【參考答案】三、四句運用擬人修辭,以“南風(fēng)”為主角,“偷”字極富情態(tài),顯示“南風(fēng)”的詼諧,似有意與老朋友開玩笑;“開”與“翻”二字寫與老朋友的熟識和對老朋友的友好、關(guān)切,流露出了詩人恬適、愉悅的心情。(扣住“偷”或“開”“翻”,從內(nèi)容或情感角度分析)
例2.(2014年貴州黔西南卷)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問題。
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問題:這首詞運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是從從抒情方式的角度考查學(xué)生對作者情感的把握。這首詞李清照為了抒發(fā)傷春之情,采用了間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式。全詞描寫了春夜里風(fēng)吹雨打后,百花凋殘的暮春景象。其中“綠肥紅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對春天將逝的惋惜之情。這首小詞寫景襯情,極盡委婉含蓄。
【參考答案】應(yīng)用了間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抒發(fā)了作者的傷春之情。(意思表達清楚即可)
二、詩句簡析類
【呈現(xiàn)形式】
1.請在某幾聯(lián)中任選一聯(lián),從寫法角度作簡要的賞析。
2.詩歌用了某種藝術(shù)手法,請結(jié)合詩句作賞析。
【應(yīng)對策略】
這類題是選擇某句或某聯(lián),從寫法的角度進行簡要分析,它不同于一般的句子賞析題。同時,這類題多為開放題,答案不要求統(tǒng)一。要掌握常見的鑒賞評價的角度:能指出表現(xiàn)手法(如對比、烘托等)或采用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以及其表達效果。因為只是某句或某聯(lián)的分析,所以僅局限于某個技法或某個特定的句子。
【典型例題】
例3.(2014年湖南衡陽卷)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
過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問題:請在頷聯(lián)(第三、四句)和頸聯(lián)(第五、六句)巾任選一聯(lián),從寫法角度作簡要的賞析。
【解析】本題是句子賞析題,題干要求學(xué)生能夠在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中任選一聯(lián),從寫法角度來作簡要賞析。這其實是考查學(xué)生修辭的運用情況,比如修辭手法中的比喻、雙關(guān)。如頷聯(lián)是以“風(fēng)飄絮”“雨打萍”為喻,形象地抒寫了國家山河破碎、個人身世飄零的悲哀、作者境況的??嗪蛯η巴镜膽n慮;而頸聯(lián)則巧借“隍恐…”“零丁”兩個地名的諧音雙關(guān),暗示了形勢的險惡。在解答時,既要說出寫法,也要答出作用,符合詩意、言之有理即可。
【參考答案】頷聯(lián):以“風(fēng)飄絮”“雨打萍”為喻,形象地抒寫了國家山河破碎、個人身世飄零的悲哀。頸聯(lián):巧借“惶恐”“零丁”兩個地名的諧音雙關(guān),暗示了形勢的險惡、作者境況的??嗪蛯η巴镜膽n慮。
例4.(2014年浙江杭州卷)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
月螺川①70早發(fā)
(明)王猷定
月落秋山曉,城頭鼓角停。
長江流遠夢,短棹②拔殘星。
露濕鷗白衣,天光雁字青。
蒼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釋: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兩境內(nèi),南臨贛江,風(fēng)景秀麗。②棹(zhao):船槳。③孤亭:這里指螺江。
問題:“景中有情”是這首詩的藝術(shù)特點,請結(jié)合詩句作賞析。
【解析】本題給學(xué)生提示了古詩所運用的寫作手法,要求學(xué)生結(jié)合詩句進行賞析。此詩四聯(lián)皆為寫景句,其中尾聯(lián)看似寫景,實為抒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在分析此題時,要聯(lián)系詩句,從詩人抒發(fā)的情感的方式方面具體分析。
【參考答案】通過寫水天蒼茫中回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來表現(xiàn)自己孤獨的心境,表現(xiàn)離別螺川時的傷感之情。(或:通過寫自己在舟中放眼遠望,看到鷗鳥和大雁在天際間飛來飛去,引發(fā)和暗藏了離別螺川的依戀之情)
三、整體分析類
【呈現(xiàn)形式】
1.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對這首詩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作簡要賞析。
2.任選一個角度(如語言、寫法、構(gòu)思等),對該作品進行賞析。
【應(yīng)對策略】
此類題要求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從技法或其他方面進行分析。它一方面考查考生對寫作技法(修辭方法、表現(xiàn)手法、抒情方式等)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則要求考生對詩歌的整體內(nèi)容有所把握。鑒賞時要準確指出詩中運用的修辭方法(或表現(xiàn)手法、抒情方式),然后結(jié)合詩歌作具體分析,分析時要指出這種表達技巧表現(xiàn)了什么內(nèi)容,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典型例題】
例5.(2014年江蘇連云港卷)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
城東早春
楊巨源
詩家①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②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注釋:①詩家:詩人。②上林:古代皇家園林。
問題: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對這首詩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作簡要賞析。
【解析】本題要求學(xué)生結(jié)合具體詩句分析詩歌所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首先要答出表現(xiàn)手法中的一種,然后簡析其在寫景或在表達情感方面的作用。這種詩運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如運用了反襯,作者用“花似錦”來反襯早春的“清景”(或以“喧鬧”來反襯“清景”),表達作者對早春清新之景的喜愛之情。運用對比,以“看花人”對“上林花似錦”的追求與“詩家”對“綠柳才黃半未勻”的欣賞形成強烈對比,突出強調(diào)二者不同的審美情趣。全詩巧用虛實結(jié)合(以虛寫實、以虛襯實)的寫法,其中一二句是實寫,描繪出美麗的初春之景;三、四句是想象之景:春色艷至極,游人如云,喧嚷若市;三、四句的虛寫突顯(反襯)出作者對早春清新之景的喜愛之情。此外,還可答其他手法,如借景說理、側(cè)面烘托等,言之成理即可。
【參考答案】①反襯。用“花似錦”來反襯早春“清景”,表達對早春的喜愛。②虛實結(jié)合。初春之景是眼前之景,是實寫,“花似錦”為想象之景,是虛寫,表達對早春清新之景的喜愛。③對比?!翱椿ㄈ恕睂Α吧狭只ㄋ棋\”的追求與“詩家”對“綠柳才黃半未勻”的欣賞形成對比,強調(diào)二者不同的審美情趣。
例6.(2014年山東省東營市)閱讀下面的元曲,回答問題。
憑闌人?金陵道中
(元)喬 吉
瘦馬馱詩天一涯,倦鳥呼愁村數(shù)家。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
問題:任選一個角度(如語言、寫法、構(gòu)思等),對該作品進行賞析。
【解析】本題所選的《憑闌人?金陵道中》是一首元曲小令,也是一首描寫行役羈旅苦情的佳作。我們可以從寫法上分析,比如從抒情的角度人手,可以看出作者巧妙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對“馬”“鳥”“柳花”的描寫,抒發(fā)了作者孤寂思鄉(xiāng)的愁苦心情。還可以從描寫的角度來答。小令用了白描用法,語言不尚藻飾、質(zhì)樸自然,卻能將景物、人物形象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鮮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動人心魄。此外,也可以從表現(xiàn)手法等方面賞析,如作者通過對“馬”“鳥”“柳花”的描寫,烘托出入物的落泊困頓、孤寂悲涼、鄉(xiāng)思愁緒。
【參考答案】語言上:①用語奇特,精練傳神,以“瘦”狀馬,以“倦”繪鳥,言簡義豐,以形傳神;②詩用馬“馱”,愁由鳥“呼”,柳花“添”人鬢華,運用擬人手法,化無情為有情,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作者的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