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桑葉的作用與功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自古以來,中醫就將桑葉作為治療消渴證(相當于現代醫學的糖尿病)的中藥應用于臨床。近代醫家也常將桑葉配伍于中藥復方中應用于臨床,且每多獲效。
一些藥理研究證明,桑葉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作用,可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各國研究人員對桑葉的組成、功能和作用機理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發現桑葉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具有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延緩衰老等多種保健功效。
喝桑葉茶可提高葡萄糖耐量,防高血糖和糖尿病;可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強胰島素功能,有效調節血糖;益氣養陰、生津止渴。
傳統中醫認為,桑葉以經霜后為佳,采集后曬干備用,亦可直接到藥店購買。用干桑葉或鮮品都可以,并沒有一定之規,開水沖泡代茶,干桑葉用量為每日10-20克,鮮桑葉再加10克左右或可加倍。同時桑葉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對各類目疾具有較好療效。
不論是高血壓、糖尿病引起的各種眼底病變,還是近視及缺乏維生素A引起的兩目干澀、視物昏花等,均可將桑葉開水沖泡代茶飲。
桑葉與搭配,還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對夏季暑熱引起的發熱感冒癥狀效果很好。
桑葉為桑科植物桑的葉,味苦甘性寒,歸肺、肝經,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功效,一種藥物兼有清、潤兩種功效。
桑葉在古書籍中又稱神仙葉,世界上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有記載:“桑葉除寒熱、出汗。”《本草綱目》:“治勞熱咳嗽,明目,長發。”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桑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此外,桑葉中的植物防御素有抗微生物的作用。
桑葉
桑葉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老葉。味苦、甘,性寒。歸肺、肝經。功效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美容減肥、降血糖。臨床上習慣認為經霜者質佳,稱“霜桑葉”或“冬桑葉”,飲品名稱桑葉、蜜炙桑葉。
炎炎夏日里,桑葉最受寵愛,無論是泡茶、熬湯、做菜、做面條等,對男女老少護肝養肝確實特別有效,尤其對于高血壓、肥胖人士亦有預防保健作用。
雞蛋桑葉片
材料:新鮮嫩桑葉適量,面粉2杯,雞蛋2個,油1大匙,白糖1小匙,清水酌量,油適量。
做法:1、將桑葉洗凈、瀝干水分。2、將材料調成糊狀。3、油鍋燒熱、將桑葉沾面糊入油鍋,炸至金黃色即可。4、食用時,可蘸胡椒鹽或番茄醬。
桑葉蛋花湯
材料:桑葉嫩芽適量,雞蛋2個,鹽、味精、香油適量。
做法:1、蛋打均勻。2、水煮滾放入桑葉嫩芽,滾后加入蛋及調味料,上桌前淋上香油即可。
桑葉蛋花湯適宜一家人吃,營養而清熱氣。(付艷宇)
10種食物“吃掉”膽固醇
因體內膽固醇堆積過多而引發各種疾病的現代人越來越多。美國洛瑪琳達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玉米、蘋果等10種食物能夠幫助“吃掉”人體中的膽固醇。
1.玉米:
研究人員的實驗證實,含有豐富的鈣、磷、硒和卵磷脂、維生素E等元素的玉米可以幫助人體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能推遲人體老化,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的癥狀。
2.蘋果:
因富含果膠、纖維素和維生素C,有非常好的降脂作用。如果每天吃兩個蘋果,堅持一個月,大多數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心血管有害)會降低,而對心血管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會升高。
3.杏仁:
膽固醇水平正常或稍高的人,可以用杏仁取代其膳食中的低營養密度食品,達到降低血液膽固醇并保持心臟健康的目的。
4.海帶:
含豐富的牛黃酸,可降低血壓及膽汁中的膽固醇;含食物纖維褐藻酸,也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吸收,促進排泄。
5.大蒜:
能減少肝臟合成膽固醇。每天只需吃3瓣大蒜,便可有效降低有害的膽固醇,使有益膽固醇升高,使心臟病的發病率減少50%。
6.牛奶:
含較多的鈣質,能抑制體內膽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也可減少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
7.茶:
含有咖啡堿與茶多酚,有提神、強心、利尿、消膩和降脂之功能。經常飲茶,可以防止人體內膽固醇的升高。
8.胡蘿卜:
富含果膠酸鈣,它與膽汁酸發生化學反應后從大便中排出。身體要產生膽汁酸勢必會動用血液中的膽固醇,從而促使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降低。
9.橘子: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多吃可以提高肝臟解毒能力,加速膽固醇轉化,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脂的含量。
王莒生:國家級名老中醫、首都醫科大學臨床中醫藥學院院長
桑菊蠶繭飲
飲法:3~5朵,干桑葉一小撮,蠶繭兩個,開水沖泡后飲用。
功效:可平肝明目、散風清熱,能清肺熱、胃火。桑葉味甘苦寒,能疏散風熱、清肺潤燥。蠶繭具有助眠作用,還含絲膠蛋白等有益物質,利于滋養皮膚、美容祛斑。
注意事項:四季皆宜。春、秋、冬三季干燥,此茶能清咽潤喉;夏季炎熱,可解暑熱。種類不限,杭菊、貢菊、雪菊皆可;桑葉可到藥店買。如有咽喉不適等癥,可增加1~2朵或多放點桑葉;如大便稀溏,就減少1~2朵;老人可加10~20粒枸杞,能補肝腎、明目,增加保健功效。
羅仁:廣東省名中醫、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醫科教授
絲瓜茶湯
飲法:將一根絲瓜去皮、切成薄片,連同一根蔥、適量鹽放入鍋中,煮軟后加入5克綠茶,浸泡入味即可。
功效:絲瓜味甘性涼,有消熱化痰、解暑除煩、通便潤膚等功效,綠茶含茶多酚、茶氨酸等,可提神清心、清熱解暑。常飲此茶能加速排出尿酸,是痛風患者的輔助藥膳。
注意事項:絲瓜茶湯不宜空腹或飯后立即飲用,貧血患者和經期女性慎用。
胡隨瑜:湖南省名中醫、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副所長
花椒紅茶
飲法:取花椒10粒,與適量紅茶一起沖泡。
功效:花椒味辛性溫,能祛濕醒神、溫中除濕。南方潮濕,用些花椒,春夏可祛濕,冬季能御寒。紅茶屬全發酵茶,有消食提神、清熱降火等功效。
注意事項:花椒屬熱性食物,經常上火的人和孕婦忌服。
姜鹽豆子茶
摘要:目的:研究桑葉水提物及不同濃度醇提物的體外抑菌和殺菌作用。方法:測定桑葉水提物及50%,70%,85%,95%醇提物的最低抑菌濃度(MIC)和最低殺菌濃度(MBC)。結果:桑葉水提物及醇提物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明顯抑菌及殺菌作用,對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也有一定的抑菌或殺菌效果,95%醇提物對綠膿桿菌和大腸桿菌未顯示明顯抗菌作用。結論:桑葉具有一定抗菌保健作用,在功能性食品、美容保健用品等的制備方面具有開發及應用價值。
關鍵詞:桑葉;水提物;醇提物;最低抑菌濃度;最低殺菌濃度
Antibacteria Effect of Aqueous Extract and Ethanol Extract of Mulberry Leaves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antibacteria effect of aqueous extract and ethanol extract of mulberry leaves in vitro.Methods: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and 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 of mulberry leaves were determined in vitro.Results:The aqueous extract and ethanol extract of mulberry leaves both had strong inhibitory effect and bactericidal action against S.aureus,95% ethanol extract had no antibacteria effect against Ps.aeruginosa and Escherichia.Conclusion:Mulberry leaves have antibacteria effect, vitro.Mulberry leaves have exploitation value on function food、hairdressing and sanitarian manufacture.
Key words:Mulberry Leaves;Aqueous extract;Ethanol extract;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
桑葉苦、甘、寒,具有疏風散熱、清利頭目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桑葉中含N-糖化合物、蕓香苷、槲皮素、揮發油、氨基酸等多種活性化學成分及多種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維生素、食物纖維等功能性物質[1],是一種天然、價廉物美的新型功能性食品及美容保健品原料,對桑葉的研究、探索,可為開發純天然新食品、純天然美容保健用品等開辟新的途徑。本實驗研究了桑葉水提物及醇提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等的抑制作用,并對其抑菌及殺菌濃度作了初步檢測。
1材料
1.1桑葉由湖北省咸寧市中藥材公司提供。
1.2供試菌種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由本院微生物學教研室提供。
1.3培養基普通瓊脂平板,葡萄糖酚紅肉湯培養基(含葡萄糖1%,酚紅0.002%),由本院微生物學教研室提供。
2方法
2.1提取方法[2]
2.1.1水提物桑葉碾碎,加適量蒸餾水煎煮,30 min及20 min共2次,合并提取液,過濾,濃縮至100%。
2.1.2醇提物桑葉碾碎,分別加50%,70%,85%,95%的乙醇適量,回流提取2 h及1 h兩次。合并提取液,過濾,減壓回收乙醇,制成干膏,用無菌蒸餾水調整濃度至100%。
2.2供試菌懸液的制備將供試菌種接種于普通瓊脂平板,置37℃恒溫箱培養24 h。以接種環挑取少許供試菌于肉湯培養管中,37℃培養6 h,再用肉湯調整細菌懸液濃度,使其含菌量約為1.0×103/ml,即得供試菌懸液。
2.3最低抑菌濃度(MIC)測定采用對倍稀釋法,將桑葉水提物及各濃度醇提物用肉湯稀釋成各種濃度,各試管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桑葉提取液1 ml,每濃度做3個復管,各管加入供試菌懸液1滴,置37℃恒溫箱中培養24 h,肉眼觀察結果。試管中液體紅色者為陰性管,變為黃色者為陽性管(綠膿桿菌陰性管液體澄清,陽性管液面有一層菌膜)。
2.4最低殺菌濃度(MBC)測定從上述肉眼觀察的MIC陰性管中取培養液接種于普通瓊脂平板上,置37℃恒溫箱中培養24 h,觀察結果。培養基中無菌生長的最低濃度即為該物質的最低殺菌濃度。
3結果及討論
3.1桑葉不同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濃度與最低殺菌濃度見表1。
表1最低抑菌濃度與最低殺菌濃度(略)
由表1可見,桑葉水提物及各濃度醇提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較明顯的抑菌作用,95%醇提>85%醇提>水提,70%醇提>50%醇提;乙醇濃度越高,醇提物抑菌效果越好;對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也有一定的抑菌或殺菌效果;95%醇提物對綠膿桿菌和大腸桿菌未見明顯作用。
3.2討論本實驗結果顯示,桑葉水提物及各濃度醇提物對4種常見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或殺菌作用,特別是對分布廣泛,易引起皮膚化膿性感染或通過污染食品引起食物中毒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其作用更明顯。桑葉不僅具有抗菌作用,有資料表明,桑葉沸水泡后飲服對婦女面部褐斑有良好療效。堅持用桑葉湯洗臉可使面部干燥者面色潤澤,起到美容護膚作用[3]。此外桑葉還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消除氧自由基及延長壽命等功效[4]。因此,以桑葉為原料制作功能性食品如桑葉茶等以及美容保健用品,應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及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鄒盛勤,陳武.桑葉的化學成分、藥理活性及應用研究進展[J].林產化工通訊,2003,37(1):2222.
[2]陳奇.中藥藥理實驗,第1版[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810.
[3]王豪.漫話桑葉[J].醫藥與保健,2002,(1):5858.
由于涼茶是一具有中華傳統醫學特色的民族飲料,甚至有專家預測,涼茶有望成為國內惟一可與可口可樂相抗衡的民族飲料。
清熱解毒類
通常適宜于咽喉腫痛、生瘡、說話沙啞及有明顯上火癥狀的人,其配方中有蒲公英、地膽頭、金銀花、等。
1,金銀花飲
原料:金銀花、、山楂各50克,精制蜜100克。
制作:金銀花泡洗,山楂洗凈切碎,淘凈,放鍋內,注入清水,用文火燒沸,約熬30分鐘,瀝出藥汁。用紗布過濾去渣冷卻,蜂蜜緩緩倒入藥汁內,拌勻。
功效:清熱解毒,生津潤燥。
應用:暑熱煩渴,心煩怔忡,頭暈月眩,食欲不佳。
2,桑菊薄竹茶
原料:竹葉15克,桑葉、、白茅根各10克,薄荷6克。
制作:桑葉、竹葉、薄荷粉碎,白茅根洗凈切碎,與放壺內,沸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疏風解表,清熱生津。
應用:口渴口苦,咽喉熱痛,風熱感冒。
清肝明目類
能預防肝炎和眼痛,配方中有桑葉、、草決明、夏枯草、板藍根等。
1,決明子茶
原料:決明子50克。
制作:決明子炒熟備用。每次取6~10克,沸水沖泡飲用。
功效:消暑清熱,明目止渴。
應用:夏季暑熱煩渴及頭痛,目赤腫痛,大便不暢及高血壓。
2,清肝明目茶
原料:夏枯草15克,桑葉10克,野15克,山梔子15克,綿茵陳15克,溪黃草15克,車前子10克,黃芩10克。
制作:上藥混勻后,每次取10~15克,沸水沖泡飲用。
功效:清肝瀉火,明目止渴。
應用:適合用于肝膽濕熱證:頭脹痛,煩躁易怒,眼屎多,口苦,眼睛紅或癢或流淚,睡眠差,大便硬或爛,小便黃,舌苔黃厚。
清熱解暑類
通常適宜于口干、出汗多、中暑的人,有茅根水、西瓜汁、綠豆水等。
1,二豆飲
原料:綠豆100克,扁豆50克,白糖適量。
制作:綠豆、扁豆洗凈,放入鍋內煮至熟爛為度,再加入白糖,涼服。
功效:清熱解暑,健脾化濕。
應用:夏季發熱,頭痛,口渴,消化不良。
2,清熱祛濕茶
組成:金銀花15克,木棉花30克,槐花10克,山梔子15克,綿茵陳15克,扁豆30克,枳殼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
制法:將上述各藥放入鍋中稍煮,然后去渣葉,加入少量白糖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
應用:適合用于腸胃濕熱證:疲倦乏力,昏昏欲睡,胃口不好,腹脹或痛,口臭,口腔潰瘍,牙齦腫痛,或有濕疹,皮膚瘙癢,大便硬或爛,小便黃,舌苔黃厚。
3,瓜豆飲
原料:西瓜皮200克,綠豆衣30克,蟬蛻10克。
制作:西瓜翠衣、綠豆衣、蟬蛻洗凈,放入鍋中,加水1000毫升,煮沸。
功效:清熱瀉火,清暑祛風。
應用:夏季暑熱煩渴,痱子,水腫,口舌生瘡。
4,三鮮茶
原料:鮮薄荷、鮮佩蘭、鮮藿香各15克。
制作:分別切碎,稍煎煮,取汁代茶飲。
功效:消暑清熱,芳香化濁,和胃解表。
應用:夏季感冒,中暑疰夏(疰夏是夏季的常見病,因素體虛弱、又受暑熱之氣而引起,以乏力倦怠、眩暈心煩、多汗、食欲不振等為特征,或有低熱),頭痛鼻塞,食欲不振,惡心泄瀉。
清熱消滯類
通常適宜于肚脹、胃口不好的人。
佛手陳皮茶
原料:陳皮10克,生山楂10克,佛手10克。
制法:將陳皮10克,生山楂10克,佛手10克洗凈,撕成小塊,放入茶杯中,用開水沖入,蓋上杯蓋燜10分鐘左右,然后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涼后,放入冰箱中冰鎮一下更好。
功效:常飲此茶,既能消暑又能理氣健胃消滯、化痰止咳。
應用:可用于肚脹、食欲不振、胃口不好的人。
清熱潤燥類
通常適宜于口鼻發熱、嘴唇干裂的人,配方中有羅漢果、麥冬等。
銀甘涼茶
原料:金銀花15克,麥冬10克。生山楂、生甘草10克。
制法:將金銀花15克,麥冬10克,生山楂10克,生甘草10克洗凈,撕成小塊,放人茶杯中,用開水沖入,蓋上杯蓋燜10分鐘左右,然后去渣,放人少量白糖。稍涼后,放入冰箱中冰鎮一下更好。
功效:既能清熱消暑,又能養陰潤燥。
應用:適宜于陰虛內熱癥口鼻發熱、嘴唇干裂的人。
清解風熱類
能預防感冒、頭痛,配方中有銀花、金盞銀盤等。
1,桑菊茶
原料:金銀花、桑葉、自各10克,甘草3克。
制法:將金銀花、桑葉、白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鍋中稍煮,然后去渣葉,加入少量白糖即成。
功效:可散熱疏風清熱,清肝明目,對風熱感冒也有一定療效。
2,外感涼茶
原料:金銀花15克,板藍根15克,土牛膝15克,桔梗10克,連翹15克,淡竹葉10克,魚腥草30克,薄荷5克。
制法:將銀花15克,板藍根15克,土牛膝15克,桔梗10克,連翹15克,淡竹葉10克,魚腥草30克,薄荷5克放入鍋中稍煮,然后去渣葉,加入少量白糖即成。
藥膳食療小秘密
“藥”為醫病而制,“食”為飽腹而用。然而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人們發現許多食物,既可果腹,又可療疾。這個道理就是中醫學中“藥食同源”的理論依據。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藥物學專著,共收載藥物365種,其中載有藥用食物如酸棗、?柚、葡萄、大棗、海蛤、干姜、赤小豆、粟米、龍眼、杏仁、菜蔬、魚、禽、肉等50余種。這些“食藥物”一直沿用至今,如在藥膳中人們常用酸棗安神,干姜暖胃,大棗補氣,赤小豆利尿,龍眼補氣,杏仁止咳等等,并收到良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也為小兒藥膳提供了理論依據,成為寶寶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理想選擇。
春節后,寶寶食物熱量偏高,給寶寶使用一些清熱解毒的藥膳飲品,如同給寶寶的飲食換換口味,在寶寶不知不覺中就起到“滅火”作用,這的確是聰明媽媽的最佳選擇。以下是根據傳統藥膳飲品,加上本人經驗,經過精心調整,從食材的用量與制作工藝、時間等方面進行改良,使之更加適合小寶寶在年后飲用。
“滅火”飲品改良方
1.枸杞綠豆湯
用料:枸杞葉100克10克綠豆30克
制法:將綠豆洗凈,加適量水放鍋中大火煮沸后,再文火煮至綠豆軟爛,加入枸杞葉、,中火煮10分鐘,加入冰糖即成。
用法:每日上、下午給寶寶各飲150-200毫升
功效:本品具有給寶寶疏散風邪、清熱解毒之功效。
2.百合鴨梨白藕湯
用料:鮮百合100克生鴨梨1個(約200克)蓮藕200克白糖10克
制法:將蓮藕洗凈去節,鴨梨洗凈去核,分別切成小片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先大火后中火煮20分鐘,再將百合洗凈后撕成小片加入,煮約10分鐘,加入白糖即成。
用法:隨餐飲用
功效:潤肺止咳,寬胸順氣,止渴生津,清熱化痰。
3.桑葉枇杷茶
用料:桑葉10克5克枇杷葉15克蜂蜜10毫升
制法:將桑葉、、琵琶放入鍋中,加冷水煮沸后換文火再煮15分鐘,調入蜂蜜后隨時飲用。
用法:當飲品用
功效:桑葉疏散風熱,清肺潤肺,清肝明目;清肺熱,清肝;枇杷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胃止嘔。本品還適用于寶寶流感、咳嗽等癥。
4.銀花飲
用料:金銀花20克山楂15克蜂蜜50克
制法:將金銀花、山楂洗凈后加入水煮沸5分鐘后,將湯汁倒入容器。另加入水煎煮5分鐘,取之為汁,將兩次湯汁混合調入蜂蜜即成。
用法:每日上下午各飲150毫升
功效:金銀花清熱解毒,疏風熱;山楂消食化積;蜂蜜可補脾肺氣,潤肺止咳,緩急止痛,通便,解毒。
5.銀花薄荷飲
用料:金銀花20克薄荷10克冰糖15克
制法:將金銀花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10分鐘后,下薄荷再煮3分鐘,濾去渣,加適量冰糖即可飲用。
用法:每日3次,每次當水喝100~150毫升
功效:金銀花清熱解毒;薄荷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亡癢,透疹。本飲品還能給寶寶清熱涼血,治療風熱感冒。
6.紫菜陳皮蘿卜湯
用料:紫菜、陳皮各5克白蘿卜100克冰糖10克 制法:將紫菜、陳皮、白蘿卜、冰糖加水300毫升,以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250毫升,去渣飲用。
用法:每日1次,連喝3日。
功效:紫菜發散風寒,利氣寬胸,本飲有散寒、止咳、解表和理氣的功效。可用于小兒咳嗽,怕冷,舌苔薄白,鼻塞不通。
7.川貝冰糖米湯飲
用料:米湯500毫升川貝母10克冰糖20克
制法:將川貝母和冰糖放入米湯中燉煮30分鐘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各喝一次,每次200毫升。
功效:川貝母可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消痰散結。
8.橄欖蘿卜飲
用料:橄欖30克白蘿卜150克冰糖15克
制法:將橄欖和白蘿卜同時洗凈,白蘿卜切成片狀,與橄欖放入容器中加適量水煮透,加入冰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