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全站儀測量實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根據高職的教學特點,強化實踐環節教學,突出核心能力培養,圍繞能力培養核心,構建了如下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注重每門課程的案例教學,將現場的案例搬到課堂,拋出問題、帶著問題講解理論知識,并在課堂上與同學之間有互動、有討論,始終將學生置于主動地位,讓他們主動學習,各位老師對自己的課程都精心設計、精心準備。對于實踐環節由于學生缺少感性認識,我們有時組織學生到現場一線進行講解和參觀,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比課堂講授效果要好得多。在第五學期我們選擇了在行業企業中有一定影響力的“北方經緯測繪”、“沈陽國源科技”、“沈陽金圖測繪”、“中鐵十九局”等多家企業作為崗前實訓基地,由他們指派技術人員作為現場指導教師進行管理。
2 根據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需要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注重職業能力的培養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進程安排表如表1。
3 測繪綜合實訓均在仿真的實訓基地完成
綜合實訓在總體設計上要提供相應的任務書與指導書,布置綜合實訓任務,對于一項模擬測繪生產實訓任務,在實施之前必須先進行技術設計,相關技術設計規定參照行業現行規范標準執行。為了更好完成綜合實訓任務,需要有一個仿真的實訓基地作保障,在完善與建設實習基地方面,我們主要采取建立固定的校內教學實習基地與校外生產實習基地相結合的方法。現已建立多個測繪實訓基地,有地形條件良好、交通便利的沈北新區帽山地形測量實訓基地、虎石臺控制測量實訓基地、虎石臺工程測量實訓基地等校外實訓基地,為測繪專業地形測量、控制測量、工程測量、GPS等課程服務。
4 畢業頂崗實習時間不少于半年,健全實習指導大綱、考核標準等
近幾年我們推行畢業崗位實訓和就業安置相結合的方法。以往的畢業論文或設計已被畢業崗前實訓報告和就業安置相結合的“二合一”方式取代。畢業設計環節大都放到施工企業中去進行,同時進行上崗前的訓練,企業通過這一環節,了解畢業生并作為企業接收的考察過程。在讓同學們下到施工單位前,我們規定了崗前實訓報告的格式及要求,每天要填寫測量日志,還有施工單位的實訓評價等相關資料,近幾年我們一直通過這種方式完成畢業生上崗前的職業能力訓練,使學生畢業后與施工單位達到無縫對接。
畢業答辯前兩周指導教師開始審閱實訓報告,提出修改意見,答辯環節教師嚴格把關,提出與其實訓報告有關的內容,所提問題的應用性和針對性均較強,答辯時有嚴格的評分標準,能夠全面考核本人的理論水平和應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施工現場測量問題的能力,這種方式是本校工程測量專業在2005年開始改革的。經過兩年的試運行,取得了一定教學效果和值得總結的經驗,對高職高專院校如何搞好畢業環節教學是一項有益的探索。
圍繞本專業職業能力的培養,該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有三次大型仿真測量實訓項目,分別是地形測量、控制測量和工程測量實訓,每次實訓結束后都有嚴格的實際操作考核。
5 能夠有效利用教學儀器設備創造性地開展內容先進的實訓項目
由于測繪儀器的發展,傳統的三角控制測量已被GPS和全站儀導線所取代,根據現場測量新技術的應用,將經典的控制測量實訓變為GPS觀測與數據處理、全站儀5秒導線及三角高程測量、J2經緯儀實訓、精密水準測量四大塊,改造后的實訓方案更接近實際現場情況。同時教師在授課中也注意與施工現場的密切結合,如在工程測量課程講授中注重了全站儀坐標測量與坐標放樣、GPSRTK數據采集和數據放樣的強化訓練,并在課程中進行了人人過關的嚴格考核。為了達到實習、實訓仿真,我們在虎石臺地區和帽山分別建立了控制測量和地形測量永久實訓基地,共埋設23個首級控制點。可滿足兩個班級的地形測量、控制測量實訓需要。同時與省測繪院和其它路、橋、隧道施工單位合作每年由他們提供基地來滿足工程測量崗前實訓的需要(如省路橋總公司、沈陽市政、沈陽高等級公路工程公司、鐵道部十三局、十九局等)。經過幾年的運行,教師、學生、用人單位均比較滿意。
6 積極探索并實踐多樣化的考核方式
每次測量實訓結束后,同學們都要進行測量儀器有針對性的操作考核,主要涉及到DS3水準儀、DJ6經緯儀,DJ2經緯儀、全站儀。在方案中我們制定了詳細的考核標準,主要是根據觀測結果的精度和儀器操作是否規范及所測時間評定該項成績。分為優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個檔次,對于以上兩項考核中精度不合格者實行一票否決,即按不及格處理。因為測量工作必須以滿足精度為前提條件,又快又準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其中每項實踐教學考核要求均與測繪職業相關工種相一致。
自2008年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建設部、交通部、信息產業部等部門舉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起,測繪類技能競賽就開始在全國各省、各行業展開。[3]到目前為止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常態化、制度化的競賽體系。技能競賽一般分為市級、省級、國家級三個等級,各個級別的參賽者經過層層選拔來確定,從而保證了大賽廣泛的群眾基礎。測量項目競賽多采用理論知識考核與技能操作考核結合的方式進行。理論知識考查的內容一般為測量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要求,包括水準測量基本原理,角度測量基本原理,地圖測繪的方法步驟,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等。而技能操作則是考查選手的儀器操作能力以及測量成果質量。各層次的技能競賽的采取的技能操作項目不盡相同,即使相同的競賽項目,在儀器類型、儀器精度,測量成果精度等方面要求也各有不同,但一般來說都是圍繞著水準儀、全站儀等實際生產過程中應用較多的儀器進行。
二、借力技能競賽,提高教學質量
(一)技能競賽促進教學內容的更新
隨著測繪學科的不斷發展,傳統教學體系中的部分教學內容已經逐漸過時或被生產淘汰。尤其是在非測繪工程專業的工程測量教學中,教師面臨著要在有限的教學課時內讓學生掌握專業中用到的測繪知識、手段、技能,因而,如何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以適應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測量技能競賽中,各參賽項目經過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專家的精心設計,來源于日常教學,同時又高于日常教學。以學生未來職業工作中的任務為載體,讓選手在學習階段就能接觸到實際生產過程中的工作內容,引領學校關注行業發展趨勢及新技術的應用。[4]同時,各項目考核標準是按照職業崗位評價方式對選手的競賽成績進行評定,按工作任務中的知識與技能評價點制定評分細則。若能將競賽項目內容的學習與平時的教學結合起來,對傳統的教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改革,設計出合理的理論教學與技能操作相結合的教學計劃,才能確保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的一體化學習,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常州建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將非測繪工程專業的工程測量教學內容作了調整(見表1)。調整后的教學內容,加強了水準儀、全站儀、施工放樣、數字測圖等生產常用設備與技術的學習,引導學生去關注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用到的測繪知識與技術,同時,將水準測量、導線測量等技能競賽項目融入其中,更加適應寬口徑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更好的體現了教學的廣度與深度。
(二)技能競賽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革
技能競賽以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要評價標準,以崗位任務完成情況來衡量專業能力,讓職業教育中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形成更加務實、高效。因此,要求各院校必須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模式的革新,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學生的理論素質,又要培養學生操作技能,以確保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的一體化學習。在教學實踐中,通過不斷摸索改進,總結出以下三種工程測量課程教學中較為適用的教學方法。1.項目教學法。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通過信息的收集,項目計劃的制定,項目的實施及最終評價等過程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整個項目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基本要求。如在進行四等水準路線測量這一任務教學時,可以先將項目任務布置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從嘗試入手,先練后講,先學后教,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任務驅動法。將相應的知識點融入任務之中,讓學生圍繞任務,展開學習,以任務的完成結果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以使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在進行認識使用水準儀、全站儀等課程內容的學習時可以選用此種教學方法,將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使學生處在一個積極的狀態。3.案例教學法。選取具有典型性的工程案例進行展示,介紹案例情況,由學生去討論處理的辦法和結論,在真實的案例情境中,給學生以身臨其境之感,易于學生理解和學習。如在進行高差測量任務學習的時候可采用此種教學方法:進行一個工程實例的展示,通過如何將已知的高程控制點引測到施工現場入手引入高差測量,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高差測量的任務與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技能競賽促進學校實訓條件的改善
我國的職業教育長期以來都存在著重知識學習,忽視技能培訓的現象。[5]近幾年,雖然國家加大了對職業院校財政的投入力度,但依然有許多學校實訓設備缺乏,實訓基地建設不完全,從而導致了技能操作課程難以開展,嚴重影響了高職教育教學質量。技能競賽是以突出技能操作為主的比賽活動,要想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就要在速度、精度和準確度等方面進行大量的強化訓練。技能訓練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科學性很強的訓練工作,其中牽涉的要素很多,而實訓場地和設備則是進行技能訓練的基礎。各層次測量技能競賽的訓練場地和設備均由學校自己提供,這就要求參賽的各院校必須重視實訓場地和實訓設備的硬件建設。以常州建設高職校為例,為了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訓條件,學校多次添置和更新儀器設備,水準儀,全站儀,GPS等測量儀器設備不管是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這不僅保證了針對技能競賽的技能訓練,同時也保證了常規教學的技能操作。
(四)技能競賽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技能競賽是面向社會、企業以及生產崗位的社會性活動,針對的是高技能、新技術的要求,競賽內容的深度和難度都超出高職院校正常的教學內容,接近于實際生產中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2]從表面上看技能競賽是對學生的考核,實際上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同時,也是對教師綜合素質的考核。組織技能訓練的過程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技能競賽的訓練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技能教學,對指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較深的理論基礎,并且也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新知識、新技術的獲取能力。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指導教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了競賽的成績。我國的職業教育剛剛經歷壓過一個快速擴張的階段,目前的教師資源嚴重不足,教師隊伍不夠合理。不少高校的研究性人才還未有任何實踐經驗就直接被招聘到學校任教,這導致了高職院校教師普遍存在實踐經驗不足,動手能力不強的現象。這種現象在測繪這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行業中表現的更為明顯。而測量技能競賽給了教師一個很好的平臺去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實踐經驗,拓寬知識面,學習測繪新技術和新方法,推動雙師型師資隊伍的不斷壯大。在大賽期間,通過教師與測繪行業專家的交流,校級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提升了測繪學術氛圍,促進學科發展,提高各校的教育教學質量。[6]
(五)技能競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原動力,但由于社會對高職教育的偏見,職業教育被看成是差生的無奈之選,這就造成了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積極性不高的現象。但學生渴望被肯定,渴望證明自己的心態永遠不會改變。技能競賽的出現給了他們一個實現自己愿望的平臺。技能競賽是對選手的一次全面檢驗,它需要選手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過硬的技能水平,同時還對選手的心理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能在這樣的競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是極為不易的。常州建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歷年的測量項目技能競賽中屢獲佳績,參賽學生通過大賽脫穎而出,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因此,校內不少學生將參加測量技能競賽視為一種無上的榮耀,把在競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作為自己的學習目標,正是這種動力,促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在相關測量課程的學習中不斷進步。另外,學生在參加技能競賽的同時也了解了企業行業的需求,明確了學習的方向,這對他們以后的學習也是大有裨益的。
通過這次的實訓,才整整了解到,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也是不可能將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組全體成員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只有我么團結起來,什么困難都不再是困難了。另外這次測量實習也培養了我們小組的分工協作的能力,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深化了友誼,將原本的一些“陌生人”聯系的更緊密了。當然在實習過程中難免會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鬧得大家都不愉快,各有各的方法和見解,但是我們能夠及時地進行交流和溝通,錯誤的一方也不那么的固執,對的一方也不那么的顯擺,忘記了昨天的不愉快,迎接新的朝陽!當然也相信學校讓我們實訓的另一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每個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怎樣熟練的使用全站儀和水準儀,并且能夠單獨的完成一項工作,達到相應的鍛煉效果后進行輪換,以達到共同進行的目的,而不是單純搶時間,趕進度,草草了事收工,在這一點上我們本組是做的很認真的,每個組員都分別進行獨立的觀察,記錄每一站,對全站儀測量都是在現場進行計算,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沒有對上一步的檢核,絕不進行下一步的測量,做到步步有檢核,回來后還要對內業進行準確計算,因為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避免測量的不準確還要進行重測。即使重測,我們懷著嚴謹的態度,錯了就返工,決不馬虎,。我們深知搞工程這一行,需要的就是細心、耐心、毅力和做事嚴謹的態度。所以我們一直在克服以前的缺點,一步一個腳印的想前邁進!
從這次實習中我總結出了幾點來避免較大的誤差,例如:
(1)標尺要立直,盡量避免晃動,有晃動時,應該選擇數據最小的時候進前一定將視野的氣泡調平(兩側的線重合),否則造成的誤差會很大。
(2)在讀取數據時,每位成員都要細心,既要看得準,還要果斷,不能猶豫不決,任何一個錯誤都有可能導致最終的成果的報廢。
(3)選點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并非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
(4)團結就是力量,紀律才是保證經過每個組員的團結工作,在我們組的同學交流測量中的經驗時,大家感覺收獲都很多,有的說儀器的展點很重要,因為這關系到誤差的大小,有的說測量中點不能架設的太遠,水準儀施測過程得使用以及架儀器過程中氣泡的精確對中和整平,還有就是我們要有一顆愛護儀器的心,對所用的儀器要精心呵護,在學校如此,走上工作崗位后更要如此,這樣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得麻煩等等吧。
兩周實訓測量心得體會
令人難忘的兩個周的測量實習終于結束了,在這兩個周里,我學會了很多東西,懂得了很多道理。
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課堂所學的測量學知識,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測量距離、角度、高差等,還有學會了施工放樣及地形圖的繪制方法。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確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點位的科學。既然是要測量就離不開實踐。實踐是對測量學知識的最好檢驗,只憑在課堂上的聽課,我并沒有掌握很多具體知識,尤其是對儀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當第一天開始測量的時候,我的心里還一陣陣的發愁:該如何把任務進行下去。當動手的時候,發現其實并不難,聽別人一說或者翻閱一下課本,然后自己動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測量精度,還要經常練習,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
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細致,不能有絲毫的馬虎,特別是在使用水準儀,經緯儀這樣精密的儀器時,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為稍有差錯就可能導致數據的偏差很大,更會導致以后其它量的測量出錯,最終導致數據計算的錯誤,比如我們剛開始測量角度時,一個基準點沒有瞄準,導致一個角度偏小,然后角度的閉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經過校驗,才發現問題出在哪兒。
關鍵詞:測量;項目化教學;理實一體化教室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ed Classroom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urvey Course
PEI Xiao-zhong
(Zhejia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1231, China)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project teaching is a development tren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s reform, the integrated classroom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urvey course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project teaching. This paper mainly tells the integratedclassroom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urvey course, which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 Survey; Project teaching ; Integrated classroom
中圖分類號:C41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職業教育體系中的高層次。高職教育要適應地方需要為目標,以此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畢業生應具有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等特點,能與工作崗位實現高效對接;學校與社會用人部門結合、師生與實際勞動者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是人才培養的基本途徑;課程建設通過實踐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實踐教學在教學計劃中占有較大比重。
當前國家經濟轉型升級凸顯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對高職教育中的課程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項目化教學是當前高職教育中課程改革的趨勢,強調職業核心能力,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高職非測繪專業測量課程
非測繪專業測量課程在工科專業中開課量很大,是面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建筑工程、環境工程、工程造價等非測繪專業開設的專業基礎課,教學工作面廣量大,通常課程名稱“土木工程測量”、“建筑工程測量”、“水利工程測量”、“工程測量技術”等,我們可以理解為工程測量在各專業領域中的應用。
非測繪專業測量課程,在教學安排時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和集中測量實訓并重,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動手能力,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艱苦奮斗的思想品德,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今后從事相關專業的工程勘測、設計、施工和管理奠定基礎。
非測繪專業測量課程作為一門操作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適合項目化教學改革。
2.測量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室建設的意義
職業教育的特性和測量類課程的特性都要求本門課程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是一門強調操作實踐的課程。項目化教學可以實際的“做中學、學中做”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測量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室建設是項目化教學改革的容易操作的手段。
常規的測量教學中,都是教室里先講完理論知識,再到室外進行操作實踐。在室內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操作過儀器,等到室外時,學生還是沒有感性認識,難以直接去操作實踐,教師還需要再去講解一下操作過程,降低了教學效率。在室外,因分組較多,學生會比較分散,教室的講解很難有集中所有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很難實現真正的“做中學,學中做”,學生沒有學會最基本的操作,就很難布置項目讓學生完成任務,很難實現真正的項目化課程建設。測量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室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內學會基本操作,然后布置項目,讓學生在室外場地進行儀器的熟練使用,完成項目,提高效率,實現項目化教學。
3.如何建設測量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室
3.1測量課程任務分析
工程測量的任務主要三個: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與應用、施工測量、變形監測,概括起來就是“測量坐標、應用坐標”,本門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是
(1)掌握測量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
(2)熟練使用常規測量儀器和工具,如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等儀器及相關配套設備。
(3)能應用以上測繪儀器和設備完成工程測量任務,即: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施工測量、變形監測。
(4)其它,如GPS、GIS等。
3.2理實一體化教室功能分析
理實一體化教室主要是針對前面三個目標。工程測量的三個任務都是能過測量坐標或者應用坐標來完成,可以分解為測量的三個基本工作:角度測量、距離測量、高差測量。理實一體化教室,主要用于:
(1)初步認識與使用測量常規儀器: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
(2)用以上測量常規儀器進行角度測量、距離測量、高差測量工作;
(3)用以上測量常規儀器進行模擬測量與測設的工作。
3.3理實一體化教室建設
理實一體化教室的建設主要可以從以下幾下面入手:
(1)觀測墩建設
觀測墩(如圖1所示)是測量儀器主機安置的地方,在教室里可以代替測量儀器三腳架安置儀器。觀測墩可采用水泥墩或者鋼管要穩定可靠、高矮適中,各觀測墩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各組之間不互相擋住視線,影響彼此的操作,螺旋口要通用,可用于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及棱鏡的安置。為便于應用,要測出各觀測墩間的相對位置,假定坐標。
圖1觀測墩模型
(2)測量儀器輔助設備建設
要進行角度測量、距離測量、高差測量,測量儀器主機需要配合輔助設備。測量儀器輔助設備主要有測釬、花桿、覘標、覘牌、棱鏡、水準尺等,這些輔助設備需要不同的規格,不同的型號,一定的數量,可以設置在墻上、地面、樓頂等位置。如水準尺可以有兩米尺、三米尺,紅黑面配對使用。覘牌可以用實際覘牌,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繪制或者用教育處機繪制打印(如圖2所示),然后貼到墻面上。
圖2 自制覘牌
(3)課桌
測量實踐按組分工,一般每組成員是四人左右,一張桌子就是一個組的工作場所,也是一個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的場所。因此,理實一體化教室中的課桌應該設計成一張大桌子,可以一組人圍繞坐一起。桌子也是短時間內放置學習工具與測量儀器與輔助工具的地方,因此,桌子要附帶柜子并可以上鎖。
(4)安全
測量儀器與輔助設備比較貴重,要注意使用安全及保管安全。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測量儀器需要當日從測量儀器室中借出并當日歸還。在課程結束后安排的實訓中,學生常要連續使用儀器一星期或者幾星期,這時候測量儀器通常由學生自行保管。這時候如果將儀器存放于教室中,課桌附帶的鎖不能保證安全。因此,教室的門要用安全門或者鐵門,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教室的出入口安裝上攝像頭。
(5)墻壁與地面
墻壁與地面可以多布置一些測點,用覘牌或者鋼釘等做好標志。測好各點間的相對位置,假定坐標,用于測量或者測設。地面需要安置儀器,因此需要防滑處理。
(6)制度建設
工程測量工作是工程建設的重要環節,是技術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測量儀器是精密儀器,主機與輔助工具都需要愛護。工程測量制度和教室使用制度都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在測量過程中要規范化、制度化,因此制度建設要上墻,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總結
測量理實一體化教室是測量教學過程一個實用的教學場所,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但場地大小有限,不能代替測量儀器室、室外場地和計算機房的作用。隨著教學條件的改善,可以將計算機房的建設也納入到理實一體化教室當中。
作者簡介:裴孝鐘(1979―),男,江西廣豐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工程測量與地理信息系統教學與研究。E-mail:。
參考文獻